对课堂提问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提得好,可以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有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问题提得不当,课堂气氛就会很沉闷,导致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作者就物理课堂中的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提问的具体做法谈谈看法。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课堂提问 具体做法 反思
  一、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提问技能的变化和发展
  1.提问的主体在不断地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间竞争的加剧,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显现,美国著名现代教育家杜威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并提出学生应是课堂提问的主体,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和尊重,课堂提问的主体发生了转向。我国于21世纪初开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2.随课堂提问主体的变化,课堂提问的技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课堂提问的使用目的变成应该考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提问的使用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提问教学示范和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学能力。传统的课堂提问侧重于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研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提问的内容除了一般提问设计和提问法外,还应包括对学生思维的研究,尤其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质疑和解疑。
  二、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提问的新要求
  1.课堂提问的主体转向学生。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该保护学生难得的思维灵感和质疑精神。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站在自身教学的角度,更要具备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除引导学生外,还应给予学生质疑的权利,并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随时发现问题。
  2.提问内容的注意点
  (1)目的明确,紧扣主题。提问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但不能漫无目的地提问,因而在提问内容的设计上应紧扣教材,指示鲜明,目的明确,突出重点。
  (2)难易适度,顾及全体。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注意难易适当。在不同的知识环节上设置问题的难度要有差别,有些问题是给后进生答的,还有些问题是给优等生答的,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而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提问应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由易到难。
  (3)逻辑严密,衔接自然。首先是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适当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点,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
  (4)留有余地,引发质疑。新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质疑是第一步。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应该在学生探讨过程中引发更多的问题。所以,教师的提问不能太死、太窄,应给学生留有余地。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应该从多元思维角度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三、课堂提问的具体做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欲。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背景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的富有启发性或联系实际的中心问题,设置矛盾悬念,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唤起求知欲。然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和问题,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逐步解决上述中心问题。
  2.挖掘教材,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有的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和讨论,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3.联系实际,设计问题,培养能力。
  教师应该结合生产和生活实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把握时机设疑,保持学习兴趣。
  一节课中新的概念、规律得出后,学生很容易产生松懈情绪,若在总结中再强调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学生则可能听不进去,而把要强调的知识巧妙地设计成富有色彩的问题,并适当地风趣些,则可使学生在倦怠中再振作,加深对课堂主要内容的消化理解。
  四、对课堂教学提问的反思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教师若想做好引导者就要创设提問的平台和情境,并且考虑好提问的科学性,提高提问的技巧性和艺术性,促进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师生情感,这对于启发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当然在实施课堂教学提问时也可将课堂教学提问这种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增强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
  从新课改的理念看,真正的自主学习应该从学习主体(学生)的发问开始,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仍然被动地接受知识,可能是由于教学工作者已经习惯了让学生解答老师的提问,学生的角色已经固定了,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质疑,并适时把提问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样的教师提问才真正具有科学性、技巧性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欧阳芬.有效教学的基本功3.2013.7.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策略.2012.6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的言语表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作者结合自身实践探究了教师的快乐情绪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快乐情绪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 影响  学生时代学习政治课时,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带着情绪来上课,而教师情绪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当我走上讲台后,如何上好一堂课成了我最关心的,即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对我的课感兴趣。  在新课改下,上好一堂政治课,师生要互相配合,如果学生
摘 要: 文章认为,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及时复习、确定目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拓展延伸、当堂评价等教学环节,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方法  初中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历来不受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被认为是所谓的“副科”,在十几年的历史教学中,笔者有着深切的体会。  在一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
摘 要: 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落脚点却是改变教师教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如何进行指导是探究性学习有效实施的关键。文章在阐述探究性学习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中学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探究性学习 指导策略  传统的历史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很多学生为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只是死记硬背,以“题海战术”应对考试,缺乏发现知识和探究
尽管国家十分重视素质教育,一些地方的素质教育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许多初中生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中考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在许多地区中考不考历史或所占分值有限,这就使得学生普遍不重视历史学习。为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也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著手。  
新课程、新教材、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不断地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课堂教学而言,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挖掘、教学手段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下面我以“内能和热传递”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体会。  一  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作为第一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分成两个层次:学习物理学的知识、方法和通过物理学认识世界。 
有这样一则童话故事: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就问青蛙,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人。于是,鱼根据青蛙说的做出想象:人被想象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鱼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作了图画表征,但是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这就是前概念。  “鱼就是鱼”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学习总是建立在学习者原有的基础之上。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抱怨学生“不用心”“记不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