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江西省自学考试委员会、省档案局联合举办档案专业大专自学考试,我们单位有几位同志报了名,我也有些心动了。我1959年从上饶农校毕业,1979年改行从事档案工作,那些年我在工作中虽有所收获,但仍感觉档案知识匮乏,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束缚了我前进的步伐。于是,我专程去了一趟南昌,到省档案局法制教育处报了名。
这次考试共12门课程,包括哲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科技文件材料学、档案复制与保护技术学、档案编纂学、中国档案事业史、古汉语、中国革命史、行政管理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分三年考完,每年考四门功课,上半年4月、下半年10月各考两门。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我发奋学习。县委机关前面有一个花园,每当周末,我就钻进花园,尽情地享受读书之乐。老伴对我非常支持,她说:“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安心把书读好,打一个漂亮仗。”每天晚饭前后的时间,我都利用了起来,晚上看書一般要看到10点。
在认真看书的基础上我加大练习量,答思考题,答模拟试题,加强理解和记忆。当然,在复习的过程中,我曾遇到过一些难题。我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专毕业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古汉语基础极差,开始我连“宋何罪之有?”也解释不通。因此,我确定古汉语为主攻方向,把它作为碉堡、作为攻坚战来打。第一年四门功课考完后,之后的两年我几乎拿出了一半的时间学习古汉语,堡垒终于攻下来了,我的古汉语一科考了79分。
在复习中,我还摸索出了一些增强记忆的好办法,比如比较法。例如《中国档案事业史》讲到甲骨档案出土时间就有7次之多,其中可以找到很多的对比点,可以从发掘时间的顺序上做纵比,也可以从载体种类上做横比,还可以对同一时间发现的不同类甲骨档案进行类比。
每次考前,省档案局还会为考生进行考前辅导,我们单位几个考生都去了。我听力不太好,每次上课我都早早到场坐在前排位置,聆听老师的辅导。晚上睡觉是上下两层的木板床,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我感觉年轻了许多。
考试形式和高考相似,要求很严格。考场设在县第一小学,考试需凭准考证入场,对号入座,交卷即出,不能在考场停留。开考后,考场鸦雀无声,只听到笔尖在纸端沙沙作响。每个考场都有几位监考老师,他们工作认真负责,抓出了几个舞弊的考生。而我就是一个脑袋一支笔,除了脑瓜子内的知识,我什么都没有带,不仅如此,有几门功课我都是交头卷。后来,省档案局法制教育处熊坚处长见到我还戏说:“你还怕考?”
关于考试分数,大家都很关心,想要早早知道,我清楚地记得,每门科目考试分数一出来,县招考办的同志总是即时通知我们每个人。
所有考试结束后,我有2科60多分,3科70多分,5科80多分,2科90多分,其中,科技文件材料学分数最高(92分),12门功课总计975分,平均分约为81.3分。
1991年我已年过半百,大概是因为年纪较大,考得也不错,弋阳县招考办推荐我为优秀毕业生。1991年12月,省、地自考委批准我为优秀毕业生,并奖励我一个台灯和一个提包。那一届全省有1000多名档案大专考生,《江西档案》1992年第2期用显著版面大字刊登表彰:“刘向前等三位应考者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回顾三年自学考试的艰辛历程,我深感学习没有止境,知识没有尽头,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发挥余热,为实现中国梦多作贡献。
这次考试共12门课程,包括哲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科技文件材料学、档案复制与保护技术学、档案编纂学、中国档案事业史、古汉语、中国革命史、行政管理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分三年考完,每年考四门功课,上半年4月、下半年10月各考两门。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我发奋学习。县委机关前面有一个花园,每当周末,我就钻进花园,尽情地享受读书之乐。老伴对我非常支持,她说:“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安心把书读好,打一个漂亮仗。”每天晚饭前后的时间,我都利用了起来,晚上看書一般要看到10点。
在认真看书的基础上我加大练习量,答思考题,答模拟试题,加强理解和记忆。当然,在复习的过程中,我曾遇到过一些难题。我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专毕业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古汉语基础极差,开始我连“宋何罪之有?”也解释不通。因此,我确定古汉语为主攻方向,把它作为碉堡、作为攻坚战来打。第一年四门功课考完后,之后的两年我几乎拿出了一半的时间学习古汉语,堡垒终于攻下来了,我的古汉语一科考了79分。
在复习中,我还摸索出了一些增强记忆的好办法,比如比较法。例如《中国档案事业史》讲到甲骨档案出土时间就有7次之多,其中可以找到很多的对比点,可以从发掘时间的顺序上做纵比,也可以从载体种类上做横比,还可以对同一时间发现的不同类甲骨档案进行类比。
每次考前,省档案局还会为考生进行考前辅导,我们单位几个考生都去了。我听力不太好,每次上课我都早早到场坐在前排位置,聆听老师的辅导。晚上睡觉是上下两层的木板床,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我感觉年轻了许多。
考试形式和高考相似,要求很严格。考场设在县第一小学,考试需凭准考证入场,对号入座,交卷即出,不能在考场停留。开考后,考场鸦雀无声,只听到笔尖在纸端沙沙作响。每个考场都有几位监考老师,他们工作认真负责,抓出了几个舞弊的考生。而我就是一个脑袋一支笔,除了脑瓜子内的知识,我什么都没有带,不仅如此,有几门功课我都是交头卷。后来,省档案局法制教育处熊坚处长见到我还戏说:“你还怕考?”
关于考试分数,大家都很关心,想要早早知道,我清楚地记得,每门科目考试分数一出来,县招考办的同志总是即时通知我们每个人。
所有考试结束后,我有2科60多分,3科70多分,5科80多分,2科90多分,其中,科技文件材料学分数最高(92分),12门功课总计975分,平均分约为81.3分。
1991年我已年过半百,大概是因为年纪较大,考得也不错,弋阳县招考办推荐我为优秀毕业生。1991年12月,省、地自考委批准我为优秀毕业生,并奖励我一个台灯和一个提包。那一届全省有1000多名档案大专考生,《江西档案》1992年第2期用显著版面大字刊登表彰:“刘向前等三位应考者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回顾三年自学考试的艰辛历程,我深感学习没有止境,知识没有尽头,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发挥余热,为实现中国梦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