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变化和时代变迁。核心价值观以理想的形态,引导和塑造着这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作为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所以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意义重大。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及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剖析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成因;对策
一、當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首先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冲击。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一切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为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广泛传播提供了空间,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中西方的各种价值观一并涌入中国,西方思潮的蔓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强劲冲击,因为在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中,西方国家更重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我们灌输他们的意识形态,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使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艰苦奋斗教育等受到了重创,动摇了我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都受到了腐蚀和西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
其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矛盾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提高。随之,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潮侵蚀着人们的思想。有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性变得自私自利,生活追求奢靡,抛弃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这里我们重点调查了干部队伍中的贪污腐败现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产生的消极影响。腐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政治、法律、行政管理,也涉及经济和文化,是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模范干部,但是官员腐败问题却愈演愈烈,例如我省的倪发科、韩先聪、杨振超、陈树隆、周春雨等干部,他们当官不为民做事,只想着滥用职权、升官发财。这些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也可以说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改变的外在表现。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党员干部学习的价值取向总的来讲是积极、健康的,但是也存在几种不良倾向:一是庸俗化。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当前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理想、信念、信仰、道德、文化等精神领域的追求出现某种程度的蜕变,少数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党的意识淡薄、政治观念削弱、理想信念动摇等思想滑坡情况。二是浅表化。党员干部的学习与社会其他阶层和群体相比较,本应该有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但从当前的学习来看,有少数人学习目的比较单一浅显,局限在自我和眼前,缺乏战略性的学习,为学习而学习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浅尝辄止,不愿做深层次的理论探索和研究,而是人云亦云。三是功利化。学习是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的必要途径,领导干部的学风建设更是提高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必要途径。但有少数党员干部将自身价值的体现主要定位在职位的升迁上,片面的认为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提拔升迁,没有提拔就灰心丧气、懒政怠政不作为,可见其价值观严重偏离正确轨道。干部队伍是领导者,其中存在的贪污腐败问题无疑加剧了社会矛盾,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第三是信息化时代下,网络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带来新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成为获得新信息的新媒介、拓展交际的新方式和娱乐消遣的新途径。然而,网络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冲击:①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向我国的广大网民宣扬他们的思想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得知,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预计2017年我国网民规模将达7.72亿,由此可见,西方的思想文化对我国民众的影响之广。②中国网民新媒体使用能力最强,批判性理解能力最弱。凯迪数据研究中心曾发布《中国网民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本次被调查网民的媒介素养平均值为3.60,处于中等水平,也就是说许多网民的是非辨别能力不够,容易跟风,自主控制能力差,容易被网络主宰。③由于相关法律不完善、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有的在网络运营中存在着不规范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
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在不断地寻求解决办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曾提出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自2008年开评“中国好人”以来,安徽省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一批又一批充满时代感、饱含正能量的先进个人和集体涌现出来,“安徽好人多”逐渐成为烫金的精神标识,为全社会树立了道德标杆。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是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鲜明旗帜。“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因此,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把好人“盆景”打造成道德“风景”,推动实现从“安徽好人”到“好人安徽”的转变。其中,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是要宣传好先进典型,优化环境凸显正能量。宣传好先进典型,努力优化环境,避免发生“人人赞扬典型,无人愿做典型”的现象,目前社会上甚至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提倡公而忘私、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等精神是唱高调,因而对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不是支持而是贬低,以致不少先进典型的处境比较窘迫甚至孤立。在这样的氛围下,正气得不到弘扬,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比较复杂,这并不奇怪,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对干部群众的思想加以正确宣传引导,在营造环境中要凸显正向效应,只有典型受尊崇,大家才会去效仿。 一是要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干部群众对典型的要求标准是不断提升的,作为普通干部群众学习的标尺,必须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时刻保持危机感,在政治上、思想上激励典型不断前进,始终保持其先进性、模范性,一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二是要各级党组织要以人为本,关心典型,多为其排忧解难,通过制度完善,政策倾斜使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既给予舆论上的推崇和道义上的支持,又给予物质上的激励和生活上的关心,推动形成好人好报、善有善报的正向效应和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为了鼓励好人好事,第一要做到嘉奖规范化。为增强道德模范的荣誉感,评选产生的乡镇好人由当地党委、政府在乡村文化墙、文化乐园、政务公开栏张榜公布,颁发荣誉证书。截至目前,城乡基层已设立身边好人榜21万多块。县、市、省好人由当地日报、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统一公布榜单、集中宣传事迹,并建立详细档案记录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对于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和安徽好人除由省直媒体集中宣传外,先进事迹还会入编《安徽好人志》,事迹特别突出的安排进入安徽好人馆进行全景式展示。第二要做到关爱制度化。我们省在省级层面建立起“道德模范专项基金”和“安徽好人救助基金”,在各地建立起解决道德模范生活就学困难、提供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而且,省政府还曾专门发文《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总工会关于省级劳动模范享受特殊贡献待遇的意见》,指出我省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在改革和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切实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并把他们应得的社会荣誉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省级劳动模范退休时应该享有特殊贡献待遇。
同时,针对部分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生产生活困难,每年从宣传文化事业经费中拿出专项资金予以资助,省、市、县三级近几年累计拨付道德模范帮扶资金近1000万元,慰问资助道德模范1389人次。并且公募我省道德建设基金823万元,帮扶救助了375名生活困难的身边好人。还与省农信社合作推行“低利率、免担保、无抵押”道德信贷,为有发展能力的安徽好人提供信贷资金3100多万元。
总之,我们应采取多种形式礼敬关爱先进典型,创造“人人愿当先进,个个争当典型”的良好社会环境,更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些各地和各行業涌现的“安徽好人”“最美人物”都具有时代性,对事迹突出、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先进典型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都要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
再次是要强化制度保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重在落实。要建立健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示范机制和激励机制,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要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以及大力选树表彰宣传各类道德模范,鞭挞惩戒违背社会道德的反面典型,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的行为受到制约。
作者简介:徐家金,男,中共党员,现任中共泗县县委党校图书资料室主任,高级讲师。
尤红梅,女,现任中共泗县县委党校教员。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成因;对策
一、當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首先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冲击。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一切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为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广泛传播提供了空间,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中西方的各种价值观一并涌入中国,西方思潮的蔓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强劲冲击,因为在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中,西方国家更重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我们灌输他们的意识形态,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使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艰苦奋斗教育等受到了重创,动摇了我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都受到了腐蚀和西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
其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矛盾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提高。随之,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潮侵蚀着人们的思想。有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性变得自私自利,生活追求奢靡,抛弃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这里我们重点调查了干部队伍中的贪污腐败现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产生的消极影响。腐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政治、法律、行政管理,也涉及经济和文化,是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模范干部,但是官员腐败问题却愈演愈烈,例如我省的倪发科、韩先聪、杨振超、陈树隆、周春雨等干部,他们当官不为民做事,只想着滥用职权、升官发财。这些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也可以说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改变的外在表现。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党员干部学习的价值取向总的来讲是积极、健康的,但是也存在几种不良倾向:一是庸俗化。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当前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理想、信念、信仰、道德、文化等精神领域的追求出现某种程度的蜕变,少数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党的意识淡薄、政治观念削弱、理想信念动摇等思想滑坡情况。二是浅表化。党员干部的学习与社会其他阶层和群体相比较,本应该有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但从当前的学习来看,有少数人学习目的比较单一浅显,局限在自我和眼前,缺乏战略性的学习,为学习而学习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浅尝辄止,不愿做深层次的理论探索和研究,而是人云亦云。三是功利化。学习是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的必要途径,领导干部的学风建设更是提高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必要途径。但有少数党员干部将自身价值的体现主要定位在职位的升迁上,片面的认为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提拔升迁,没有提拔就灰心丧气、懒政怠政不作为,可见其价值观严重偏离正确轨道。干部队伍是领导者,其中存在的贪污腐败问题无疑加剧了社会矛盾,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第三是信息化时代下,网络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带来新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成为获得新信息的新媒介、拓展交际的新方式和娱乐消遣的新途径。然而,网络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冲击:①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向我国的广大网民宣扬他们的思想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得知,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预计2017年我国网民规模将达7.72亿,由此可见,西方的思想文化对我国民众的影响之广。②中国网民新媒体使用能力最强,批判性理解能力最弱。凯迪数据研究中心曾发布《中国网民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本次被调查网民的媒介素养平均值为3.60,处于中等水平,也就是说许多网民的是非辨别能力不够,容易跟风,自主控制能力差,容易被网络主宰。③由于相关法律不完善、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有的在网络运营中存在着不规范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
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在不断地寻求解决办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曾提出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自2008年开评“中国好人”以来,安徽省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一批又一批充满时代感、饱含正能量的先进个人和集体涌现出来,“安徽好人多”逐渐成为烫金的精神标识,为全社会树立了道德标杆。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是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鲜明旗帜。“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因此,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把好人“盆景”打造成道德“风景”,推动实现从“安徽好人”到“好人安徽”的转变。其中,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是要宣传好先进典型,优化环境凸显正能量。宣传好先进典型,努力优化环境,避免发生“人人赞扬典型,无人愿做典型”的现象,目前社会上甚至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提倡公而忘私、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等精神是唱高调,因而对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不是支持而是贬低,以致不少先进典型的处境比较窘迫甚至孤立。在这样的氛围下,正气得不到弘扬,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比较复杂,这并不奇怪,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对干部群众的思想加以正确宣传引导,在营造环境中要凸显正向效应,只有典型受尊崇,大家才会去效仿。 一是要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干部群众对典型的要求标准是不断提升的,作为普通干部群众学习的标尺,必须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时刻保持危机感,在政治上、思想上激励典型不断前进,始终保持其先进性、模范性,一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二是要各级党组织要以人为本,关心典型,多为其排忧解难,通过制度完善,政策倾斜使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既给予舆论上的推崇和道义上的支持,又给予物质上的激励和生活上的关心,推动形成好人好报、善有善报的正向效应和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为了鼓励好人好事,第一要做到嘉奖规范化。为增强道德模范的荣誉感,评选产生的乡镇好人由当地党委、政府在乡村文化墙、文化乐园、政务公开栏张榜公布,颁发荣誉证书。截至目前,城乡基层已设立身边好人榜21万多块。县、市、省好人由当地日报、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统一公布榜单、集中宣传事迹,并建立详细档案记录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对于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和安徽好人除由省直媒体集中宣传外,先进事迹还会入编《安徽好人志》,事迹特别突出的安排进入安徽好人馆进行全景式展示。第二要做到关爱制度化。我们省在省级层面建立起“道德模范专项基金”和“安徽好人救助基金”,在各地建立起解决道德模范生活就学困难、提供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而且,省政府还曾专门发文《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总工会关于省级劳动模范享受特殊贡献待遇的意见》,指出我省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在改革和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切实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并把他们应得的社会荣誉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省级劳动模范退休时应该享有特殊贡献待遇。
同时,针对部分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生产生活困难,每年从宣传文化事业经费中拿出专项资金予以资助,省、市、县三级近几年累计拨付道德模范帮扶资金近1000万元,慰问资助道德模范1389人次。并且公募我省道德建设基金823万元,帮扶救助了375名生活困难的身边好人。还与省农信社合作推行“低利率、免担保、无抵押”道德信贷,为有发展能力的安徽好人提供信贷资金3100多万元。
总之,我们应采取多种形式礼敬关爱先进典型,创造“人人愿当先进,个个争当典型”的良好社会环境,更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些各地和各行業涌现的“安徽好人”“最美人物”都具有时代性,对事迹突出、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先进典型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都要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
再次是要强化制度保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重在落实。要建立健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示范机制和激励机制,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要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以及大力选树表彰宣传各类道德模范,鞭挞惩戒违背社会道德的反面典型,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的行为受到制约。
作者简介:徐家金,男,中共党员,现任中共泗县县委党校图书资料室主任,高级讲师。
尤红梅,女,现任中共泗县县委党校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