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应重视基本结构模式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强调议论文写作应重视基本结构模式,主要是因为写作规范具有文化规整的作用,遵循写作规范符合学习规律,有利于交流沟通。汲取“图尔敏模式”和“金字塔原理”的精髓,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议论文的“引论、本论、结论”基本结构模式可表述为:主张(论点)=主题陈述(断言+理由概括)+话题背景;理由(支持)=主题句+证据+推理结论;结论=理由概括+断言重申。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议论文结构;写作教学
  一
  模式是指标准样式,具有一般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文章结构模式即为相对稳定的、可照着做的结构安排套路。一般说来,不同体式的文章,大多有相对固定的基本结构模式。
  早在1922年,梁启超先生就说,“好文章是拿几种思想有条理地排列出来”,教员“所能教人的只有规矩”。[1]5由此可知文章基础结构的重要和教师职责之所在。他又强调说:“现在教中文的最大毛病便是不言规矩,而专言巧。”[1]5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在他看来,彼时的语文教学对文章基本结构模式是不够重视的。
  至于说到套路,可能有的教师就认定套路是不对的,是走八股老路。如:“议论文写作就要模仿四平八稳的‘社论’的样子,因而明显带有格式化倾向,基本上是一个面孔……这种面目单一的‘套子’文章,谁还喜欢去阅读呢,更不用说接受作者的观点了。”[2]又如:“谋篇布局,好似八股文,高考作文的结构大都千篇一律,构思单一,可与明清八股并驾齐驱。”[3]再如:“现在学生作文尤其是学生高考作文和为应付高考的考场作文训练,往往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形成了被有识之士斥为‘新八股文’的怪相。”[4]
  看来,文章写作的基本结构模式总体上一直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常被轻视甚至否定。对中学生的写作来说,到底要不要重视文章基本结构模式,有着深入讨论的必要。
  为论述方便,本文讨论的文体仅限于议论文。
  二
  我们之所以强调议论文写作应重视基本结构模式,主要还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一)写作规范具有文化规整的作用
  写作是一种文化行为,已被人们接受、遵循的稳定的写作文化,具有规范个体写作行为的影响力。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说到底,是一种议论文写作的结构规范,它对中学生尤其是初学者有着诱导、规整的作用。如果把它看作一种文化规范,那么,它对学生写作实践的指导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广为诟病的“八股文”,虽然其极端程式造成了弊端,但它应该是一种比较严谨的议论文格式。启功先生说:“其实‘八股’是一种文章形式的名称,它本身并无善恶之可言。”[5]221八股的基本形式很简单。开头“破题”,是说出这次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性质也就是相当于今天所谓文章的“主题”。次是“承题”,即簡单地进一步作主题的补充,类似“副标题”的作用。三是“起讲”,是较深入地说明这个题目的用意所在,或说是内容大意。以下逐条分析,正面如何,反面如何,反复罗列优点缺点、利处弊处。最后是收场结束语。“因为文体来自语言次序,某种常见的次序又多是实践中选择出来的。选择的标准又常是由效果好而定的。用久用多了,成了传统,成了套子。”[5]222
  中国古代学人十分重视考据、义理、辞章三者的统一。如果说考据是指实证性研究方式,那么,辞章则包括建构其逻辑框架、调试逻辑理路等方面的表述方式,辞章不是指文章辞藻,而是指更为本质意义上的逻辑论证框架的建构、论证思路和方法的选择、写作风格与研究对象的适配等方面的表达形式。
  (二)遵循写作规范符合学习规律
  先哲有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循规矩是成方圆的前提,没有规矩就会使人无所遵循,也就做不好甚至做不成事情。梁启超说,教员“所能教人的只有规矩”,“教员只能教学生写文章,不能教学生写好文章”。[1]4这说明,梁启超认为写作作为一种学习,需要符合认知规律,初学者需要非常重视可析、可识、能模仿、易上手的写作规矩,只有掌握了这些规矩,才能去讲究求巧、求精的较高标准。世间懂规矩而未能巧者有之,但似乎不太可能存在疏离规矩而自能巧者,因为它违背了学习的认知规律。也许正因为如此,梁启超先生说:“从前先生改文只顾改词句不好的地方,这是去规矩而言巧。所以中国旧法教文,没有什么效果。”[1]4
  其实,梁启超先生的观点,也与美国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所创立的“经验之塔”理论相似。他认为,人的经验呈塔形,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塔底的经验越多,对学习各种抽象经验会越有益处。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升到抽象。掌握写作的基本规矩,实际上就是积累了厚实的塔底经验,为进入写作的巧境蓄势。
  (三)遵循写作规范有利于交流沟通
  交际性是议论文的主要属性。正如梁启超所说:文章的作用,在于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别人。所谓思想,有两种要素。一是有内容,二是有系统。好文章是拿几种思想有条理地排列出来。[1]3如何有条理地排列?早在1922年初,陈望道先生在《作文法讲义》“论辨文”一章中说:“论证共可分为三部:一是引论;二是论辨本文;三是结论。”[6]70陈先生的这个“三部”,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议论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结尾段重申断言和理由,这样的基本结构模式,不是因为偶然,而是有其必然的道理。
  1.它符合人类思维的认知规律
  从本质上讲,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规范,实际上就是人类逻辑思维的文字化表达规则,这也决定了作者只能够按照一定的文字表达规范去写作,只有符合思维的一般规律,才有利于别人理解和接受其观点和思想。人类大脑认知世界有基本的模式,不可能因人而异,变化莫测,否则人和人之间就没有了交流和沟通的基础。
  认知心理学家总结了不少范式和规律,其中有“首因效应”和“完形法则”。“首因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它对总体印象或最终印象的形成影响很大。它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它反映了人际交往中主体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所产生的影响。美国专家芭芭拉·明托所创制的名为“金字塔原理”的写作模式,其四个基本原则之第一点,就是“结论先行”,即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的最前面。和“首因效应”相对,“近因效应”是指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处于末尾位置的内容,拥有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仅次于开头部分的现象。所以,结尾段再重申下论证主题,有助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说服读者接受你的观点的最后机会,也是效应仅次于导语段的“黄金地段”。   2.它符合论证评估的要求
  议论文写作实际上是在参与对话,而不是在宣布真理。所以,结构规范也有利于论证评估。
  梁启超先生说:“散乱的思想,不算思想。曾文正论文也说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有物便是内容,有序便是系统。”[1]4如果文章按照有体系结构性质的格式去表达,往往更容易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清晰思路,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可以潜移默化地被条理化,并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直接受益;不仅如此,也更容易通过这样的文章体式所呈现的行文路径去发现问题,继而进行新的探索。思想是在不断地对话和修正中取得进步的。对别人观点、支撑观点的理据及论证的严密充分程度作出相应的评价,对于其结论作怎样的辩驳并阐明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对话便拥有了某些学术交流的品格。
  此外,国外的写作教学很讲究文章结构规范,相关做法也值得借鉴。比如,英文作文有严格的结构,即开头—主体—结尾。开头段提出自己的观点;主体部分可分3~5段,用分论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每个分论点都要有相对应的理由和例证支持;结尾重述自己的观点,呼应开头的观点。其对逻辑的要求相当严谨:每一句话与主题和前后的逻辑关系须有条理;论据要有力支撑论点,要选取合适的例子。[7]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市立学区《英语语言艺术课程说明(1994年)》对九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中,就提出:“写出一篇有5个段落的文章,其中包括通顺的、过渡自然的、组织严谨的段落;句子长度和句型富于变化。”[8]332《英国国家课程阶段4GCSE英语大纲》在对考生的写作评估要求中,明确指出:“独立写出结构很好的文章,表现出对分段作用的很好掌握;准确的描写,给读者清楚的意思和结构。”[8]288
  三
  正如倪文锦教授所言:“写作教学内容严重缺失,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一个重大缺陷。”[9]在议论文基本结构教学内容的开发上,其不足也显而易见。中学语文教材、教参中的文体知识介绍,通常只提到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而议论文的结构则很少提及。差不多一百年前,陈望道先生提出:“论证共可分为三部:一是引论;二是论辨本文;三是结论。”此后,“引论、本论、结论”成了议论文的基本论证结构,并在本论部分以“并列式”“层进式”和“对照式”作为最主要的三种结构展开方式,而这三种方式也仅从表面标示了议论文结构的简单特征,而非深入地揭示议论文的结构逻辑。至于结构要素内部的构成如何,学生在写作时到底怎样操作,不论是关于议论文写作的著作,还是教材所附的写作知识短文,往往语焉不详。
  现有论者采用“图尔敏模式”或“金字塔原理”,用以完善中学议论文写作结构,其积极意义不容低估。不过,“图尔敏模式”本是论证的“法律学模型”,是图尔敏在研究了物理学、法学、伦理学等领域的各种论证陈述之后,特别是在和法学论证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一论证模式,虽然具有普遍性,但更适合于道德论证领域。至于“金字塔原理”,这是一种能清晰地展现思路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在公文写作、讲话、培训上增强逻辑性、条理性。对于初学议论文写作的中学生而言,最需要且能够适用的是简单的、借以入门的最基础的结构,所以,把这些模式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上,或许也未必完全恰当。
  在此,笔者汲取“图尔敏模式”和“金字塔原理”的精髓,结合前人开发的相关教学内容,就充实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基本结构模式提出些初步的建议。
  先看“引论”部分。这个部分用来提出“主张”,在文字说理中,也叫作“论点”。“主张”一般由一个主题陈述来表述,此表述有揭示全文主旨的作用。这与前述的“金字塔原理”的“结论先行”原则也相吻合。主题陈述是关于主题的一个或一组句子。它由“断言”和“理由概括”组成,主题陈述之外的内容是话题背景。对此,陈望道先生说得更为详尽:“引论的任务,在乎解释论题底要领。解释要领,应该遵守解释文底规律,将论题所关涉的内容极其平允地写出。凡偏护一面的话与贬损一面的话,都不可列入。引论中可以列入的解释,约有以下六条:(一)论题底由来;(二)用语底意义;(三)撇开论外事项;(四)承认共许事项;(五)正反两面意见底分歧点;(六)本文底中心论点。”[6]70
  这样,引论部分的基本结构可表述如下:
  主张(论点)=主题陈述(断言+理由概括)+话题背景
  “本论”部分,是论证主体段。此部分可以由三个左右语段构成。每一语段所呈现的是“理由”,这个“理由”用来支持“引论”的“主张”。论证,是给出支持主张的理由;理由是支持主张的证据。“在文字说理中,‘理由’又称为‘支持’,也就是说理者用来帮助说服读者的材料。”[10]“理由”部分由主题句、证据、推理(含结论句)三个部分组成。其段落的主题思想,一般放在段落的主题句中;而证据可以是事实、权威意见、研究成果、统计数字、个人经验等;推理部分,从证据中得出结论,回溯、照应主题句。
  据此,本论部分的一个论证语段的基本结构可表述如下:
  理由(支持)=主题句+证据+推理结论
  依照“金字塔原理”,这三个语段还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以上统下”,即每个语段之内,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思想的总结和概括;“归类分组”,即每一组(相邻语段)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逻辑递进”,即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或并列或递进)排列。[11]
  结论部分处于文章最后,是结尾段。它概括性地重申断言和理由。其结构可表述为:
  结论=理由概括+断言重申
  这样,全文的基本结构模式可以用图1表示。
  我们之所以说这是基本结构规范,一则是指它是最基础、最简单的议论文结构及其写作的相应规则,二是指基本结构规范之外还存在其他的变体,比如段落数不一定局限在五段之内,导语段也可以由两段构成。
  四
  针对课程标准及写作实践中普遍不重视议论文论证结构的现象,笔者强调写作的结构规范对学生所具有的文化规整作用;初学者遵循写作结构规范,也符合学习规律;结构规范本身也符合人类思维的认知规律;且规范化写作,有利于交流沟通,突出议论文写作的交际对话特征。為此,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就议论文基本结构模式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笔者相信,要写好议论文,需要按照议论文结构要求安排篇章,这才有利于提出论点,并有条理、多角度地予以论证,最后综合全文内容,并适当予以延伸。这样,一篇议论文的论证才算完成,议论文要素也只有在议论文结构中才能得到显示。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作文入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赵克明.摆脱议论文写作惯常的“套子”[J].中学语文教学,2009(12):28-29.
  [3]龚国耀.高考作文套作现象及其根源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1(5):55-58.
  [4]万永翔.作文新八股结构批判[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9):22-24.
  [5]启功.启功全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陈望道.作文法讲义[M].郑州:文心出版社,2017.
  [7]马凤岐.写作不止语文事[J].课程·教材·教法,2018(8):68-74.
  [8]柳士镇,洪宗礼.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9]倪文锦.关于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9(3):24.
  [10]徐贲.明亮的对话[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59.
  [11][美]芭芭拉·明托.金字塔原理[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2.
其他文献
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探讨了农业科研单位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科技创新、保护发明创造者利益的建议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当前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应根据当地条件,分析现状,找准症结,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针对飞翼布局飞机常用的负弯度翼型在单点优化设计时,缺乏对非设计点气动性能考虑的问题,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亚音速翼型多点设计优化平台,并将其应用于一个负弯度翼型的2点设
信息过载已成为Internet用户信息检索时的最大难题,利用智能信息检索代理技术可解决这些问题.在对智能代理特征(主要包括智能搜索,导航向导,自动通告,个人信息管理,动态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