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we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GIST患者的肿瘤部位为:25例(34.7%)胃部,24例(33.3%)小肠,23例(31.9%)其他部位.镜下显示主型为梭形细胞68例(94.4%),主型为上皮样细胞1例(1.4%),混合细胞型3例(4.2%).免疫组化检查显示,71例(98.6%) CD117阳性,52例(72.2%)CD34阳性,22例(30.6%) SMA阳性,1例(1.4%) Desmin阳性,6例(8.3
其他文献
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实现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近代转型,即,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和认同;中华民族凝聚力实践主体的壮大;中华民族凝聚力政治核心的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综合国力的
目的研究硒结合蛋白1(SBP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5例大肠癌、大肠腺瘤、癌旁组织中SBP1表达及细胞定位,比较大肠癌、癌旁组织、
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坚持稳粮优先、注重效益;围绕流转形式多样化、流转价格市场化,坚持原则,把握政策,依法规范流转程序
目的探讨差异基因功能在酒精性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酒精性肝硬化及健康对照两组人外周血RNA,应用基因芯片测得两组间差异基因。随机方差模型计算每个基因的显著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灵魂”指明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主题”明确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基础”浓缩了中华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