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在近几年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并且已成发展趋势。智慧城市的理念也为城乡规划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图景,城市空间规划作为城乡规划核心之一,在智慧城市时代也有了相应的特点。本文以杭州新湾规划为例阐述智慧城市对城市空间规划的影响,借以认知智慧城市所引发的变革,并为智慧城市背景下城乡规划的应对策略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空间;空间规划;影响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智慧城市”于2008年由IBM公司首次提出,是“智慧”地球的主要体现。在全球“智慧风潮”的激促下,我国很多地方纷纷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口号。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已有28个省市、上百个地区提出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超过80%的城市将智慧城市作为“十二五”期间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导向。”[1]
“从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来说,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2],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打造智慧生活、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处在城市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这不仅带来了人口的城镇化,还触发了空间的城镇化,形成了大批大城市,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又意味着以信息技术助推城市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城市宜人环境构建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由于智慧城市融入了多个学科,影响了多个产业,并且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将智慧城市建设视为投资增长点,与信息化城市相混淆。在国内多数城市还停留在围绕智慧城市技术方面做出努力时,杭州已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新湾产城融合中,迎来了智慧城市新愿景。
3.案例分析——杭州智慧新湾建设
3.1新湾概况
新湾地处杭州市萧山区东北部,是有名的农业强镇,早在1998年,就已经规模化经营了9000亩耕地,现今已形成了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农业品牌。钱江九桥和钱江通道的建成,使得新湾成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主阵地,为新湾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契机。
3.2新湾智慧农业谷建设
借着杭州从“西湖时代”进入“钱江时代”的机遇,新湾的城镇发展目标定位为“智慧农业谷。 [3]围绕智慧农业谷的建设,央企中国供销合作社的智慧农业谷项目正式落户萧山,为此,2013年开始,新湾就启动了城市综合体建设,未来新湾城市综合体将以3000余亩的体量,融合人居、商务、科技、娱乐、生态等城市功能于一体,成为大江东区域核心人居空间。
3.3智慧农业谷的空间规划特点
3.3.1大量城市综合体的建设
智慧农业是智慧生产、智慧流通、也是智慧金融,智慧农业谷的建设集合了销售总部中心以及配套的农产品检测中心、技术培训中心以及金融综合服务中心等各个项目,将采购、销售、检测、培训、电子商务、技术推广、金融服务功能融合成为一体,大力打造城市综合体。并且为了做好产业配套,在综合体区域内,规划了高标准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新湾第一小学、新湾第二幼儿园、江东地区首个青少年活动中心。此外, 2016年将形成综合体内部大型生态景观廊道。
3.3.2功能复杂的产城单元布局
在新湾规划中,通过功能复合、产城融合的模式组织整体空间,弱化了产城分离式的功能分区,这是对智慧城市中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的变革。
大江东新城规划结合产业的空间分布,划定了“三城一区”的格局,江东新城目标建设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先导,集科研、金融、高端商务、现代物流、人居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强调了生产与生活的融合发展。
3.3.3打造线上、线下网络交易平台
“一方面搭建农产品流通的B2B线上公益平台,为农产品线上交易提供智慧宝(类支付宝)的结算、支付及担保功能。另一方面在线下建设可溯源农产品国际采购中心,形成面向国内外的农产品展示、洽谈、交易采购的全国网络。”[4]
4.“智慧城市”对城市空间规划的影响
智慧城市将城市的各部分有机联系在一起,使之可以及时反馈各种信息,为城市指挥、实时反应、协调运作提供一个平台。因此,基于智慧城市的各种特点,城市空间规划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4.1生产、生活时空边界模糊挑战功能分区
“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生产组织方式在打破了空間制约之后,其时间维度也更加趋于松散和自由,” [5]人们可以将工作成果共享在云端,实现与他人协作,从而更加灵活的安排工作场所以及工作时间,因此出现了SOHO办公形态。
4.2城乡功能重新定位
随着城乡统筹、智慧城市的推进,农村公共设施的完善,城乡生活质量逐渐缩小,乡村、城市相互渗透,一系列的变革都会造成城乡功能的重新定位,使得城乡生活方式的差异逐渐缩小,城乡边界变得模糊,因此智慧城市的规划不应只针对城市,更应结合乡村,实现统筹发展。
4.3信息化协作挑战传统集聚形态
传统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讲求空间的集聚,通过生产的集中带来效率的提高,但是这种集聚只是大功能上的集聚,它缺少产业链的集聚,并且将居住与产业分离,这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也因为通勤影响了城市交通。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功能融合问题,人们可以用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进行生产营销,实现一步化操作。
5.智慧城市空间规划的策略
5.1采用功能复合、产城融合的布局形态
由于生产和生活时空边界的日趋模糊,一些具有集聚生产、居住、商业、娱乐、办公于一体的综合体或者社区开始兴起。因此,在城乡规划中更多地采用功能复合、产城融合的布局形态,避免严格的功能分区,满足新时代的新需求。
5.2构造多中心组团式城市
信息化的普及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当城市达到一定的智慧状态后,比如办公、教育居家化,工业、农业现代化,商业网络化等等,这些基础为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因此可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向扁平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疏解单中心压力,培育新的增长极。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不失为一个选择。
5.3注重生态环境与公共交通的建设
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给人们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环境成为人们决定去留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全方位构建以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云端数据共享减少了通勤交通,也让通勤交通变得灵活,因此给公共交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公共交通信息的全方位普及以及公共交通质量的优化会让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时代,智慧城市时代,城乡规划应该及时跟上步伐或者引领潮流,做出应有的调整,为城市寻求到更好地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沈清基·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3(5):14-15
[2]沈阳·浅谈“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J]·上海城市规·2013(2):25-26
[3]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wdt/bzbd/szcf/T483343.shtml
[4]肖建华·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及协同城乡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3,29(2)
[5]姚南·智慧城市理念在新城规划中的应用探讨——以成都天府新城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3,29(2):22-23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空间;空间规划;影响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智慧城市”于2008年由IBM公司首次提出,是“智慧”地球的主要体现。在全球“智慧风潮”的激促下,我国很多地方纷纷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口号。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已有28个省市、上百个地区提出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超过80%的城市将智慧城市作为“十二五”期间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导向。”[1]
“从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来说,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2],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打造智慧生活、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处在城市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这不仅带来了人口的城镇化,还触发了空间的城镇化,形成了大批大城市,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又意味着以信息技术助推城市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城市宜人环境构建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由于智慧城市融入了多个学科,影响了多个产业,并且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将智慧城市建设视为投资增长点,与信息化城市相混淆。在国内多数城市还停留在围绕智慧城市技术方面做出努力时,杭州已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新湾产城融合中,迎来了智慧城市新愿景。
3.案例分析——杭州智慧新湾建设
3.1新湾概况
新湾地处杭州市萧山区东北部,是有名的农业强镇,早在1998年,就已经规模化经营了9000亩耕地,现今已形成了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农业品牌。钱江九桥和钱江通道的建成,使得新湾成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主阵地,为新湾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契机。
3.2新湾智慧农业谷建设
借着杭州从“西湖时代”进入“钱江时代”的机遇,新湾的城镇发展目标定位为“智慧农业谷。 [3]围绕智慧农业谷的建设,央企中国供销合作社的智慧农业谷项目正式落户萧山,为此,2013年开始,新湾就启动了城市综合体建设,未来新湾城市综合体将以3000余亩的体量,融合人居、商务、科技、娱乐、生态等城市功能于一体,成为大江东区域核心人居空间。
3.3智慧农业谷的空间规划特点
3.3.1大量城市综合体的建设
智慧农业是智慧生产、智慧流通、也是智慧金融,智慧农业谷的建设集合了销售总部中心以及配套的农产品检测中心、技术培训中心以及金融综合服务中心等各个项目,将采购、销售、检测、培训、电子商务、技术推广、金融服务功能融合成为一体,大力打造城市综合体。并且为了做好产业配套,在综合体区域内,规划了高标准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新湾第一小学、新湾第二幼儿园、江东地区首个青少年活动中心。此外, 2016年将形成综合体内部大型生态景观廊道。
3.3.2功能复杂的产城单元布局
在新湾规划中,通过功能复合、产城融合的模式组织整体空间,弱化了产城分离式的功能分区,这是对智慧城市中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的变革。
大江东新城规划结合产业的空间分布,划定了“三城一区”的格局,江东新城目标建设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先导,集科研、金融、高端商务、现代物流、人居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强调了生产与生活的融合发展。
3.3.3打造线上、线下网络交易平台
“一方面搭建农产品流通的B2B线上公益平台,为农产品线上交易提供智慧宝(类支付宝)的结算、支付及担保功能。另一方面在线下建设可溯源农产品国际采购中心,形成面向国内外的农产品展示、洽谈、交易采购的全国网络。”[4]
4.“智慧城市”对城市空间规划的影响
智慧城市将城市的各部分有机联系在一起,使之可以及时反馈各种信息,为城市指挥、实时反应、协调运作提供一个平台。因此,基于智慧城市的各种特点,城市空间规划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4.1生产、生活时空边界模糊挑战功能分区
“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生产组织方式在打破了空間制约之后,其时间维度也更加趋于松散和自由,” [5]人们可以将工作成果共享在云端,实现与他人协作,从而更加灵活的安排工作场所以及工作时间,因此出现了SOHO办公形态。
4.2城乡功能重新定位
随着城乡统筹、智慧城市的推进,农村公共设施的完善,城乡生活质量逐渐缩小,乡村、城市相互渗透,一系列的变革都会造成城乡功能的重新定位,使得城乡生活方式的差异逐渐缩小,城乡边界变得模糊,因此智慧城市的规划不应只针对城市,更应结合乡村,实现统筹发展。
4.3信息化协作挑战传统集聚形态
传统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讲求空间的集聚,通过生产的集中带来效率的提高,但是这种集聚只是大功能上的集聚,它缺少产业链的集聚,并且将居住与产业分离,这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也因为通勤影响了城市交通。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功能融合问题,人们可以用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进行生产营销,实现一步化操作。
5.智慧城市空间规划的策略
5.1采用功能复合、产城融合的布局形态
由于生产和生活时空边界的日趋模糊,一些具有集聚生产、居住、商业、娱乐、办公于一体的综合体或者社区开始兴起。因此,在城乡规划中更多地采用功能复合、产城融合的布局形态,避免严格的功能分区,满足新时代的新需求。
5.2构造多中心组团式城市
信息化的普及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当城市达到一定的智慧状态后,比如办公、教育居家化,工业、农业现代化,商业网络化等等,这些基础为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因此可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向扁平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疏解单中心压力,培育新的增长极。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不失为一个选择。
5.3注重生态环境与公共交通的建设
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给人们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环境成为人们决定去留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全方位构建以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云端数据共享减少了通勤交通,也让通勤交通变得灵活,因此给公共交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公共交通信息的全方位普及以及公共交通质量的优化会让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时代,智慧城市时代,城乡规划应该及时跟上步伐或者引领潮流,做出应有的调整,为城市寻求到更好地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沈清基·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3(5):14-15
[2]沈阳·浅谈“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J]·上海城市规·2013(2):25-26
[3]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wdt/bzbd/szcf/T483343.shtml
[4]肖建华·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及协同城乡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3,29(2)
[5]姚南·智慧城市理念在新城规划中的应用探讨——以成都天府新城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3,29(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