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日前召开首次基地学校建设专题会议。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妇联、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联合发布《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指南》,推动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 北京提出,建立每年联合发布、组织、实施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课题研究项目长效机制。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课题项目研究,以宏观战略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日前召开首次基地学校建设专题会议。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妇联、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联合发布《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指南》,推动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
北京提出,建立每年联合发布、组织、实施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课题研究项目长效机制。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课题项目研究,以宏观战略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探索建立相关体制机制和解决一体化德育目标、内容、衔接点、途径、方法等问题为研究重点,努力为构建具有首善标准、首都特色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體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支撑。首批57所基地学校和幼儿园要发挥一体化德育研究与实践的中坚力量,体现头雁作用。要明确基地学校和幼儿园的权力和责任,实行必要退出机制,强化德育基地建设实效性。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4月15日)
其他文献
摘 要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于2020年11月25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两百多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们,紧紧围绕“用爱与智慧点亮万千孩子的人生梦想”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共同探讨了后疫情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并提出了未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思路,进一 步探讨了后疫情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问题。 关 键 词粤港澳大湾区;师德师风建设;爱与智慧;家国情怀;会议综
摘 要 小学高年段法治教育须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将学生带入广阔的生活场域,不断拓展规则认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引领学生参与法治生活,深化对规则和法治的领悟,促进法治认同,从而养成法治意识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关 键 词 中小学法治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规则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3 2016年秋季,各版本新编《
摘 要4F动态引导反思法是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辅导方法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我说你听,我教你学”的学习模式。将4F动态引导反思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且能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健全人格。 关 键 词4F动态引导反思法;自我认知;核心素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
当期,日本以提升“学校力”为目标的“内发式学校改进”正不断被推进。为行之有效地提升“学校力”,日本主要以校本课程开发、校内研修、学校评价为核心,将校内和校外资源有效整合,探索一种校内、校外的联动模式。 伴随“内发式学校改进”的开展,日本提出要建立特色学校的口号,PDCA 循环模式,即“计划-实施-评价-改进”被广泛地应用于校本课程经营管理之中。学校要基于本校的使命和教育目标, 通过 SWOT (
作为品德课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早已为教师所广泛使用。然而,諸多“走偏”“过度”或“冷场”的课堂体验告诉我们,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活动不代表“主体在场”,学生情感汹涌澎湃不代表其体验能够转化为行为能力。如何开展体验学习,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并真正成为其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为此,本期我们编选了三篇文章,针对游戏体验教学的误区,追求“主体在场”的体验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环保教育重在引领学生建立环保生活方式,而这离不开学生思维的发展。针对小学生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简单判断是非对错的思维困境等问题,立足学习内容本身蕴含的两难情境梳理教学逻辑思路,激活与提升已有生活经验,引领学生尝试辩证思考认识塑料,从多维视角探寻解决策略,促进其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 键 词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情境;思维发展;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
摘 要 学校文化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力量。学校以“同行教育”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通过组织文化、学习文化、课程文化和学院文化建设,展开“同行教育”校本实践。对“我要(能)办成怎样的学校”“我要(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怎样去办好这样的学校”等关键问题作出理性思考和校本表达。 关 键 词 学校文化;校本表达;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不断感受到这一活动的价值。这一活动方式对转变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有以下启示: 一、从注重认识提高向注重实践中养成转变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凝聚全
摘 要学校校训是师生精神成长的指针。在校训精神的指引下,引领教师享受职业的幸福,引领学生做积极向上的现代公民,引领家长成为学校的“合伙人”,师生家长“每天进步一点点”,打造“进步的幸福文化”,有效助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校训;学校文化;幸福 G41 A 2095-1183(2018)04-00-03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文献编码文章编号 石岐第一小学是中山市石岐区义务教育“窗口学校”,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体验可说是最能彰显学生生命色彩和生命意义的学习方式,它“包含有个体人过去的生活阅历,当下生活场景下的生命感动和人生希冀的蓝图”[1]。儿童的道德认知和美好的道德情感正是在亲历体验中获得并得以提升的,学校德育理应为儿童创设丰富的“体验场”,让儿童在亲历体验中快乐成长。 多点年来,红火炬小学坚持以体验活动为载体,营建鲜活的校园生活,引领儿童在愉悦的主体体验中享受美好的道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