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g45y5465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师巧妙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疑、释疑、解疑,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概述教学、规律教学、问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问题教学法 应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困囿于课堂,教师以抽象的描述讲解内容,学生难以参与到教学情境之中,只能花费精力去机械记忆内容、识记实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下降,一旦变换了条件,学生就会变得束手无策。物理学科知识逻辑性强,而教师割裂了新知与学生“前经验”之间的联系,不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整天湮没于书山题海之中,长时间地被动学习,逐步产生厌学情绪。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学习物理的首要问题是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概念的理解影响了学生的认知程度以及知识网络的构建。
  1.创设新奇实验引入新概念
  由于学生对新颖、奇特的内容感兴趣,教师要创设新奇的实验引入新概念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摩擦力》教学中,教师将浸过水的沙子盛放在玻璃杯中,插入一根木筷,用力将沙子压实,慢慢提起筷子,可以将沙子与筷子一同提起。学生难以准确说出摩擦力的概念,而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沙子的压紧程度对沙子与筷子之间的摩擦力的影响产生思考,筷子与沙子、沙子与玻璃杯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什么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压紧沙子对产生的摩擦力的影响是什么?此时筷子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了吗?沙子压紧与没压紧两种情况,沙子和筷子之间的的摩擦力有何区别?教师运用新奇的实验进行概念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生成问题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
  2.利用旧知引入概念
  教师要加强新知与学生旧知、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利用好学生的“前经验”开展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如在《互感和自感》教学中,教者以问题导入:引起回路中磁通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在法拉第实验中,两个线圈间并未用导线连接,其中一个线圈的电流变化时,另一个线圈中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当电路自身的电流发生变化,会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3.通过类比引入新概念教学
  在物理学习中,某些抽象的内容不易理解,我们常会拿与之相似的量进行对照学习,如电流的形成以熟知的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分子的动能以物体的动能进行类比。如电容的概念较为抽象,教者将电容器与水容器进行类比,向两个底面积不同的水容器同时注5cm高的水,让学生观察所需水量的不同。以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类比水容器的注水高度,将电容类比为水容器的底面积。提出问题,水容器容纳水的本领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电容器呢?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大小怎么表示?通过类比,猜测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有关吗?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物理学史引入规律教学
  物理学史是物理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物理思想发展与变革的过程,学习物理学史能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教者呈现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的图片,提出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运动和受力关系的观点是什么?伽利略认为物体运动和受力关系的观点是什么?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内容是什么?理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笛卡尔是怎样补充伽利略观点的?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什么?什么是惯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利用典型实验得出物理规律
  教师要开展典型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如运用变量控制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物理时,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4根导线进行实验,分别为:L1、L2横截面相同、材料相同、长度不同的镍铬丝合金导线;L2、L3为长度相同、材料相同但横截面不同的镍铬丝导线;L3、L4长度相同、横截面相同但材料不同,其中L3为镍铬丝,L4为康铜丝。小组分别记录实验数据,思考:如何探究导体电阻和导体长度、导体横截面、导体材料的关系?如何用物理语言将研究结果完整地表述出来?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问题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是基于某种物理情境下,针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提出的问题,其形式多样,有原始问题、抽象习题等。如在《重力势能》教学中,在探究“重力势能的相对性”时,教者提出问题:“物体位置一定时,它的重力势能一定是确定的吗?对参考面的选取有什么要求?为什么说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共有的?”学生通过探究,明白重力势能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摒弃机械灌输知识的现状,树立“生本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要以问激趣、以问促思,营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 葛立群. 高中物理问题教学研究[J]. 科学教育研究,2007.
  [2] 邢红军. 原始问题教学:物理教育改革的新视域[J]. 课程·教材·教法,2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五汛中学)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当前数学教学中,高三的二轮复习课大都采用专题复习的形式,一般都是围绕高考考点选择相应的专题复习。但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笔者存在两点困惑:①由于二轮复习时间较短,跨度较大,很多知识盲点和新颖方法没有得到有效的复习;②专题复习有时因“炒冷饭”而导致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欲望,出现高耗低效。为此,笔者在专题复习的形式和主题选择上作了一些尝试和改进,在精选几个经典专题的基础
生物课堂是研究生命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生态课堂,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回归点。“预设”是基于教师的主体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清晰、理性的预期安排。而“生成”是师生及生生之间在互动合作课堂中生成的富有思维创新的智慧火花,是在教学目标“预设”之外的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中对预设目标的达成与生成目标的化解予以关注的同时,注重两者之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课程不是目的,课程是落实教育目标的工具,其价值就是“学以致用”,不是一点一滴的“致用”,也不是某个方面的“致用”,是全面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系统化致用。如果学生只是在书面上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样的学习不能算成功。我国的体育课程设计,同样也应该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实际的体育课程设计中,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在一定范围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形式多样、新颖独特的新课导入,能启开学生思维的阀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进入学习新知识的境界。结合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建立高效课堂,以较小的课堂投入,得到较大的课堂产出。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抓好新课导入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现就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新课导入做些粗浅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外界的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际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的“千校一面”的发展状况已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般人都会认为: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普高学校,要能历久弥坚,学校的办学规模应该较大,硬件条件也必须过硬。然而就有这样一个有着六十校史,校园面积只有六十多亩的
【内容摘要】物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类的基础性学科,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本文主要分析当前职业高中的物理学科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给出一定合理可行的改正建议,旨在推动职高物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关键词】职业高中 物理实验教学 现状  21世纪初,国家已经系统性地开展了高中的课程改革,物理学科也被纳入这一改革体系中。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基本要求,使学生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对抽象的物理现象获得具体、
【内容摘要】学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文化的教育,更是道德品质的教育与熏陶。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正值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其进行道德教育是重要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角度做出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德育渗透 道德情操  
【内容摘要】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就应该是呵护学生的爱之港湾,应该为迷途中的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情感的学生,所以我们要爱护包容学生。我们的学生在很多方面是未知的甚至有时会迷失自己人生的方向,因此我们应该给他们指明人生的方向。  【关键词】关爱 尊重 理想信念 价值观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学校任教,至今我已经担任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这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我曾经感到
【内容摘要】积极的课堂教学评语是学生及时了解自我,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还能沟通思想情感,推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围绕如何有效的使用课堂评语,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本人分别从几方面进行了论证,把课堂评语的使用落到了实处。  【关键词】探究教学 评语 数学课堂  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打造真正的高
【内容摘要】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提升,是学生通过不断反思才将其掌握、提升的。高中时期我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老师面对着高考的压力,因此解题的质量被教师和学生着重关注,解题能力也是我们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的。平时老师在讲题时也会让我们去对自己错误的问题去反思,但这也是在课堂上,在课下我们可能不会去反思,其中与自己没有可以进行反思性学习的内容有很大关系,在解答高中数学题的过程中,我建立了错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