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版的《福布斯》杂志在其今年的9月刊评选出了亚洲50强上市企业,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600875.SH,01072.HK)首次上榜排在第13位,同时也是国内唯一入选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在入选理由中,《福布斯》给予的评价是:“凭借在核电、风电以及高端水电制造的领先优势和突出的市场占有率,东方电气正在以最佳方式阐述中国的新能源故事。”
关于东方电气的故事起始于52年前的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1984年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成立,并在2009年正式施行董事会试点,包括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8家公司和两间工厂组成“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在名称的几度变更背后,是这家央企日渐强壮的身姿。目前,东方电气是中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和电站工程承包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其发电设备年产量已突破36000兆瓦,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
东方电气发言人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总结道:“总结50余年发展历程,我们主要是抓住优势产品的技术更新与换代,紧密推进产品的结构调整;关注‘新兴能源’领域,以及拓展一切与集团现有产业相关联的领域,增强了全集团在发展壮大中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实力。”
近年来,东方电气跟随市场变化,已将业务调整为“多电并举”的产品格局,即具备大型水电、火电、核电、风电、燃气发电等发电设备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设备供应及电站工程总承包能力。而在市场、政府政策以及自身使命的合力下,东方电气的“多电”又有着各自的发展轨迹。
“我们坚持绿色动力原则,未来侧重新能源业务发展,主要是核电、风电业务。”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龚丹曾在采访中表示。目前,东方电气是国内唯一同时具有EPR、AP1000核电站核岛重型设备和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生产能力的企业,今年前三季度,东方电气核电设备收入为25.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倍。目前,东方电气核电在手订单超过400亿元,据此估计,东方电气2010年和2011年的核电设备销售收入将达到44亿元和83亿元。
作为设备提供商,东方电气在核电上的能力深耕还产生了宝贵的外部价值,直接带动了中国本土核电产业的整体发展。“目前我国核电站主设备用大型铸锻件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内已建成的核电站,其主要的大型锻件都由国外供货或由国外提供技术支持。”该发言人说,“作为设备承制商,东方电气处于整个商务合同的中游。我们一直与电站投资方联手,在原材料的研制上勇于支持供应商大胆探索,大力推动了核电设备用原材料国产化研制的进程。”
11月22日,本土企业宝银公司的第一支核电用690U型管成品管成功下线,该产品是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中的关键特殊材料。该发言人告诉记者:“当成品管的各种物理性能指标经过测试,符合标准,我们即将宝银认定为合格供应商,而不是遵循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约定俗成——轻视中国本土产品。”
被龚丹称作另一生力军的风电业务也正以“风一般的速度”发展。2010年前三季度,东方电气的风电设备收入为5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据估计,东方电气2010年有1250台风机可确认收入,全年收入预计为88亿元。
11月9日,上述信息公布后一周,东方电气呼伦贝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呼伦贝尔经济开发区举行了开工奠基。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主要从事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配件的组装项目,预计2011年年末投产,达产后年新增工业产值32亿元。
“除了对大型水力发电设备和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的研制,我们还对传统火电进行技术更新换代,向用户提供的基本上都是高参数、低排放、热电联供的产品。”该发言人透露,东方电气还将实现60HZ系列产品的研制,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将其推广至印度、越南、伊朗等传统市场,并积极开拓中东、东欧、南美、非洲等新市场。
此外,依托在发电设备制造方面的传统优势,东方电气正朝着太阳能光伏、电力电子产业等新兴领域扩展,而这些方面的发展,极有可能在未来突破东方电气传统的“多电”格局。
“我们在现有产品、技术的基础上,正在大力发展电力电子产业。”该发言人说,“我们将以自主开发的大功率高压变频技术为基础,形成风电、太阳能发电变频装置的规模化生产。另外,围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我们还将积极介入海水淡化设备、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煤气化装置等新产业。”
在稳固现有格局的同时,东方电气在《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里为自己设定了中期发展目标:实现发电设备一业为主到重大技术装备多元并举的变革式发展,把东方电气打造成为拥有多个重大装备制造产业板块的综合性装备工业集团。
为实现这一目标,东方电气正在“内外兼修”。在内部,东方电气提出的是“加大产业、产品、组织结构的调整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对外则是“充分运用品牌、技术、资金、人才及产业带动能力的优势,积极推进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境、跨不同所有制的并购重组”。
与此同时,东方电气还启动了为其“工业帝国”配套的服务体系。“我们将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向相关金融领域渗透,不断拓展金融业务范围,形成现代金融服务能力;加快处置盘活非主业资产,集中资源发展物资供应、大件运输业务,形成现代物流经营能力。”该发言人表示,这个体系中将包括成为国际贸易的集成供应商和服务商,形成完整的设计-土建-安装-调试-施工管理体系。
但征途上满是荆棘。“我们在发展环境分析和竞争力分析中发现,阻碍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将是:主导产业板块中,产品发展的增长空间受限,赢利增长速度减慢;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周期较长。”该发言人表示,东方电气正在努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集团的自主创新体系,全面掌握发电装备制造的核心设计技术以及核心部件的制造技术,并通过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院所,形成有东方电气特色的创新体系。
据悉,多个由国家有关部委批准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目前正在东方电气紧锣密鼓的实施中。比如“透平核心试验设施-多级透平试验台”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并通过了验收,由东方电气兴建的大型冷热态试验基地也即将竣工,其中包括一套能适应热功率3MW锅炉燃烧冷热态研究试验的试验台,一个热功率为2-3MW、国内最大的CFB燃烧试验台,它们将在热态试验、燃料试烧、石灰石脱硫、传热试验等方面,为大型清洁高效能源设备的研制提供试验佐证。
“2009年以来,我们已针对前瞻性、共性技术进行研发。”该发言人说,“东方电气中央研究院正投身于新兴能源产业领域的研究,其中的机器人实验室、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实验室、超导实验室、煤气化实验室、质子膜燃料电池实验室、各种储能电池实验室都先后开始论证、规划和建设。”数据显示,2009年东方电气全年科技经费投入超过12.4亿元,是“十一五”之初的2.3倍。
关于东方电气的故事起始于52年前的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1984年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成立,并在2009年正式施行董事会试点,包括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8家公司和两间工厂组成“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在名称的几度变更背后,是这家央企日渐强壮的身姿。目前,东方电气是中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和电站工程承包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其发电设备年产量已突破36000兆瓦,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
东方电气发言人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总结道:“总结50余年发展历程,我们主要是抓住优势产品的技术更新与换代,紧密推进产品的结构调整;关注‘新兴能源’领域,以及拓展一切与集团现有产业相关联的领域,增强了全集团在发展壮大中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实力。”
近年来,东方电气跟随市场变化,已将业务调整为“多电并举”的产品格局,即具备大型水电、火电、核电、风电、燃气发电等发电设备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设备供应及电站工程总承包能力。而在市场、政府政策以及自身使命的合力下,东方电气的“多电”又有着各自的发展轨迹。
“我们坚持绿色动力原则,未来侧重新能源业务发展,主要是核电、风电业务。”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龚丹曾在采访中表示。目前,东方电气是国内唯一同时具有EPR、AP1000核电站核岛重型设备和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生产能力的企业,今年前三季度,东方电气核电设备收入为25.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倍。目前,东方电气核电在手订单超过400亿元,据此估计,东方电气2010年和2011年的核电设备销售收入将达到44亿元和83亿元。
作为设备提供商,东方电气在核电上的能力深耕还产生了宝贵的外部价值,直接带动了中国本土核电产业的整体发展。“目前我国核电站主设备用大型铸锻件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内已建成的核电站,其主要的大型锻件都由国外供货或由国外提供技术支持。”该发言人说,“作为设备承制商,东方电气处于整个商务合同的中游。我们一直与电站投资方联手,在原材料的研制上勇于支持供应商大胆探索,大力推动了核电设备用原材料国产化研制的进程。”
11月22日,本土企业宝银公司的第一支核电用690U型管成品管成功下线,该产品是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中的关键特殊材料。该发言人告诉记者:“当成品管的各种物理性能指标经过测试,符合标准,我们即将宝银认定为合格供应商,而不是遵循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约定俗成——轻视中国本土产品。”
被龚丹称作另一生力军的风电业务也正以“风一般的速度”发展。2010年前三季度,东方电气的风电设备收入为5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据估计,东方电气2010年有1250台风机可确认收入,全年收入预计为88亿元。
11月9日,上述信息公布后一周,东方电气呼伦贝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呼伦贝尔经济开发区举行了开工奠基。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主要从事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配件的组装项目,预计2011年年末投产,达产后年新增工业产值32亿元。
“除了对大型水力发电设备和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的研制,我们还对传统火电进行技术更新换代,向用户提供的基本上都是高参数、低排放、热电联供的产品。”该发言人透露,东方电气还将实现60HZ系列产品的研制,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将其推广至印度、越南、伊朗等传统市场,并积极开拓中东、东欧、南美、非洲等新市场。
此外,依托在发电设备制造方面的传统优势,东方电气正朝着太阳能光伏、电力电子产业等新兴领域扩展,而这些方面的发展,极有可能在未来突破东方电气传统的“多电”格局。
“我们在现有产品、技术的基础上,正在大力发展电力电子产业。”该发言人说,“我们将以自主开发的大功率高压变频技术为基础,形成风电、太阳能发电变频装置的规模化生产。另外,围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我们还将积极介入海水淡化设备、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煤气化装置等新产业。”
在稳固现有格局的同时,东方电气在《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里为自己设定了中期发展目标:实现发电设备一业为主到重大技术装备多元并举的变革式发展,把东方电气打造成为拥有多个重大装备制造产业板块的综合性装备工业集团。
为实现这一目标,东方电气正在“内外兼修”。在内部,东方电气提出的是“加大产业、产品、组织结构的调整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对外则是“充分运用品牌、技术、资金、人才及产业带动能力的优势,积极推进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境、跨不同所有制的并购重组”。
与此同时,东方电气还启动了为其“工业帝国”配套的服务体系。“我们将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向相关金融领域渗透,不断拓展金融业务范围,形成现代金融服务能力;加快处置盘活非主业资产,集中资源发展物资供应、大件运输业务,形成现代物流经营能力。”该发言人表示,这个体系中将包括成为国际贸易的集成供应商和服务商,形成完整的设计-土建-安装-调试-施工管理体系。
但征途上满是荆棘。“我们在发展环境分析和竞争力分析中发现,阻碍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将是:主导产业板块中,产品发展的增长空间受限,赢利增长速度减慢;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周期较长。”该发言人表示,东方电气正在努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集团的自主创新体系,全面掌握发电装备制造的核心设计技术以及核心部件的制造技术,并通过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院所,形成有东方电气特色的创新体系。
据悉,多个由国家有关部委批准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目前正在东方电气紧锣密鼓的实施中。比如“透平核心试验设施-多级透平试验台”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并通过了验收,由东方电气兴建的大型冷热态试验基地也即将竣工,其中包括一套能适应热功率3MW锅炉燃烧冷热态研究试验的试验台,一个热功率为2-3MW、国内最大的CFB燃烧试验台,它们将在热态试验、燃料试烧、石灰石脱硫、传热试验等方面,为大型清洁高效能源设备的研制提供试验佐证。
“2009年以来,我们已针对前瞻性、共性技术进行研发。”该发言人说,“东方电气中央研究院正投身于新兴能源产业领域的研究,其中的机器人实验室、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实验室、超导实验室、煤气化实验室、质子膜燃料电池实验室、各种储能电池实验室都先后开始论证、规划和建设。”数据显示,2009年东方电气全年科技经费投入超过12.4亿元,是“十一五”之初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