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应该根据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将文献分析法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程紧密融合在一起,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上深入探索和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支持和技术手段。就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018-02
积极心理学理念是二十世纪早期Terman在进行天才与婚姻幸福感的探讨时提出的,然而由于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该研究被迫中断。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后期,该心理学理念主要应用于士兵战争创伤和精神病患的治疗工作。由于当时消极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人们忽略了深度挖掘人性积极一面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直至人类社会逐步迈入和平稳定发展的阶段后,消极心理学的发展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心理学专家认识到心理学在人类优点与价值方面研究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才重新获得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认可。直至二十世纪末期,Sekligman经过长期的研究终于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消极心理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在强调缺陷弥补的基础上,充分关注人类优秀品格以及内在潜力研究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
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大学生专业人才,是我国创新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由于大学生素质构成是决定创新发展个体的关键。人才不仅是一个历史范畴,还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概念。所以,人必须具备正常的感知与记忆能力、正常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正常的情感和意志、正常的人格特征等积极心理健康,才能在准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上,推动自己的发展和成长。作为当代大学生来说,必须通过心理机制渗透、内化个人的整体素质,才能掌握自己所需的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管理能力。所以,应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培养高素质大学生专业人才,为大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应对当前激烈竞争的需要
作为在当前环境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年轻一代大学生,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都为其提供了与以往相比非常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在一帆风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因为自身缺乏艰苦的生活與磨炼,其在接受复杂社会生活时往往出现心理准备与实际能力不足的问题。未来的竞争不但是大学生智慧与力量的竞争,而且是心理健康的较量。所以,只有通过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增强大学生应变复杂社会情况的能力。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一些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都出现了紧张、茫然的情况,而这对大学生稳定情绪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大学生没有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话,不但会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严重的还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三)适应多种文化观念冲击的需要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外来文化从物质、制度以及精神等各方面与原本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的马列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和对抗,使当代大学生心理结构、理想信念以及价值观念系统等各方面都受到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这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苦恼以及无所适从的心理困惑,这些问题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同时也增加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关怀
积极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理论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推广和应用,主要是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品质的方式,明确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和要求,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也就是说,高校必须将心理健康状况作为选拔大学生的关键指标之一,针对存在严重心理障碍或有可能形成心理疾病的大学生,都不能录取入学。通过建立完善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方式,严格按照以大学生为本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将服务大学生作为首要目标,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高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和沟通,启发学生思考和成长,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分析自己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在校学生、党员团员、同学室友等既有共同属性,同时也又有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经历阅历、性格气质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属性,即便是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不同的大学生个体身上所表现出的思想和心理回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为了帮助大学生彻底解决心理和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不仅要抓好大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通过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式,促进大学生辩证分析与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加强积极心理学知识教育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大学生心理知识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训练的重要内容,针对高校传统心理教育不规范、不完善的状态,积极组织心理学教育专家,科学论证和分析大学生心理教育,将大学生心理教育知识纳入高校教育大纲中。在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对象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内容,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应用的方法,确保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规范化、法规化方向稳步发展。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树立牢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成绩与效果高低统一在一起,才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步开展。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不仅要制定完善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制度,同时还应深入研究和部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将心理学教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融合在一起,提出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求和方案,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另外,高校还应加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保障力度,充分发挥精细化教学理念的优势,抓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策略,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加强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该根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完善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工作。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欧阳伦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在文明不发达的社会和时代,心理学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但发达国家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越来越普及,而且国内也出现了大量的心理辅导咨询机构。各个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配套措施,加大心理学教师业务培训工作的力度,在狠抓辅导员日常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形象工程、名师工程、环境工程的建设工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心理教育教学教师队伍。通过构建学习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方式,密切关注心理健康课程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教师科学文化素质与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根据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稳定且高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养教师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业务,才能使其真正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引领者。
(四)营造积极良好的心理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教师实施的教育,还是一种人人参与的全方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既可以是从上到下的教育,又可以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和集体教育。虽然学生接受的教育、知识内化和外化程度是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关键因素,但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所处的集体心理环境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只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营造良好的心理學习环境,才能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集体凝聚力与团结性的有效提升。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来说,应该在善于利用集体力量的同时,借助学生的从众心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力落实到学生实际的行动中,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善学生学习与生活条件的方式,为学生在校学习以及未来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此外,教师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还应加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的力度,要求学生养成自觉维护集体和谐的状态,营造团结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和心理环境,才能增强集体凝聚力与学校战斗力,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离不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应该合理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优化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保每一位大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为大学生后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守琴.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9):168-169.
[2]曲碧菡.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农家参谋,2020(14):204.
[3]白艳巧,姜双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4):26-27.
[4]陈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2):93-97.
[5]孙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3):37-39.
◎编辑 马燕萍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018-02
积极心理学理念是二十世纪早期Terman在进行天才与婚姻幸福感的探讨时提出的,然而由于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该研究被迫中断。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后期,该心理学理念主要应用于士兵战争创伤和精神病患的治疗工作。由于当时消极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人们忽略了深度挖掘人性积极一面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直至人类社会逐步迈入和平稳定发展的阶段后,消极心理学的发展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心理学专家认识到心理学在人类优点与价值方面研究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才重新获得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认可。直至二十世纪末期,Sekligman经过长期的研究终于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消极心理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在强调缺陷弥补的基础上,充分关注人类优秀品格以及内在潜力研究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
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大学生专业人才,是我国创新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由于大学生素质构成是决定创新发展个体的关键。人才不仅是一个历史范畴,还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概念。所以,人必须具备正常的感知与记忆能力、正常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正常的情感和意志、正常的人格特征等积极心理健康,才能在准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上,推动自己的发展和成长。作为当代大学生来说,必须通过心理机制渗透、内化个人的整体素质,才能掌握自己所需的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管理能力。所以,应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培养高素质大学生专业人才,为大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应对当前激烈竞争的需要
作为在当前环境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年轻一代大学生,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都为其提供了与以往相比非常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在一帆风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因为自身缺乏艰苦的生活與磨炼,其在接受复杂社会生活时往往出现心理准备与实际能力不足的问题。未来的竞争不但是大学生智慧与力量的竞争,而且是心理健康的较量。所以,只有通过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增强大学生应变复杂社会情况的能力。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一些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都出现了紧张、茫然的情况,而这对大学生稳定情绪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大学生没有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话,不但会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严重的还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三)适应多种文化观念冲击的需要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外来文化从物质、制度以及精神等各方面与原本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的马列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和对抗,使当代大学生心理结构、理想信念以及价值观念系统等各方面都受到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这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苦恼以及无所适从的心理困惑,这些问题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同时也增加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关怀
积极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理论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推广和应用,主要是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品质的方式,明确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和要求,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也就是说,高校必须将心理健康状况作为选拔大学生的关键指标之一,针对存在严重心理障碍或有可能形成心理疾病的大学生,都不能录取入学。通过建立完善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方式,严格按照以大学生为本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将服务大学生作为首要目标,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高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和沟通,启发学生思考和成长,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分析自己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在校学生、党员团员、同学室友等既有共同属性,同时也又有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经历阅历、性格气质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属性,即便是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不同的大学生个体身上所表现出的思想和心理回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为了帮助大学生彻底解决心理和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不仅要抓好大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通过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式,促进大学生辩证分析与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加强积极心理学知识教育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大学生心理知识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训练的重要内容,针对高校传统心理教育不规范、不完善的状态,积极组织心理学教育专家,科学论证和分析大学生心理教育,将大学生心理教育知识纳入高校教育大纲中。在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对象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内容,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应用的方法,确保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规范化、法规化方向稳步发展。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树立牢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成绩与效果高低统一在一起,才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步开展。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不仅要制定完善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制度,同时还应深入研究和部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将心理学教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融合在一起,提出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求和方案,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另外,高校还应加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保障力度,充分发挥精细化教学理念的优势,抓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策略,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加强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该根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完善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工作。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欧阳伦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在文明不发达的社会和时代,心理学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但发达国家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越来越普及,而且国内也出现了大量的心理辅导咨询机构。各个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配套措施,加大心理学教师业务培训工作的力度,在狠抓辅导员日常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形象工程、名师工程、环境工程的建设工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心理教育教学教师队伍。通过构建学习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方式,密切关注心理健康课程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教师科学文化素质与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根据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稳定且高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养教师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业务,才能使其真正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引领者。
(四)营造积极良好的心理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教师实施的教育,还是一种人人参与的全方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既可以是从上到下的教育,又可以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和集体教育。虽然学生接受的教育、知识内化和外化程度是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关键因素,但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所处的集体心理环境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只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营造良好的心理學习环境,才能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集体凝聚力与团结性的有效提升。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来说,应该在善于利用集体力量的同时,借助学生的从众心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力落实到学生实际的行动中,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善学生学习与生活条件的方式,为学生在校学习以及未来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此外,教师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还应加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的力度,要求学生养成自觉维护集体和谐的状态,营造团结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和心理环境,才能增强集体凝聚力与学校战斗力,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离不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应该合理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优化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保每一位大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为大学生后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守琴.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9):168-169.
[2]曲碧菡.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农家参谋,2020(14):204.
[3]白艳巧,姜双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4):26-27.
[4]陈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2):93-97.
[5]孙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3):37-39.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