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环境下,持续在线审计已成为企业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重要手段。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及数据分析技术,构建贯穿审计计划—实施—整改的持续在线审计体系,加大实时、全面审计监督力度,切实提升内审监督效能。
[关键词]信息化 供电企业 在线审计 体系构建
网潍坊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过去的审
计模式可概括为“经验抽样+事后监督”,一方面不能全面掌握公司管理情况,无法满足审计全覆盖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不能实时管控风险,导致“屡查屡犯、前清后乱”现象重复出现,审计监督效能难以有效发挥。对此,公司探索建立持续在线审计体系,通过审计项目纵向全程在线管理及审计疑点监测分析的持续运行,将审计监督内嵌于公司主要业务领域、关键管理环节,确保审计实时监督和全面覆盖,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推动组织价值增值的作用。
一、持续在线审计体系构建的思路
公司持续在线审计体系即从“一纵、两横、两环”五个维度,对审计项目、审计作业实施持续化、在线化、数字化、标准化管理。“一纵”即以审计综合管理系统为依托,优化在线审计管理流程,以审计计划管理为抓手,以审计作业管理为中心,以审计成果管理为导向,闭环审计流程在线标准管理。“两横”即以审计作业系统及智能持续审计系统为抓手,通过整合ERP业务审计系统及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在线穿透分析业务系统疑点信息,提升非现场审计质效;通过智能持续审计系统,设计疑点监控指标,突出持续在线审计监测。“两环”即以业务系统数据仓库为基础,建立多系统间数据交互对比分析机制,提升疑点信息核实准确率;以“引导+考核”机制为保障,突出审计操作规范书的引导作用、考核标准的激励作用,确保持续在线审计体系规范运行。以“一纵、两横、两环”形成持续在线审计管理辐射面,辅以大数据分析,将审计信息系统与各业务应用系统紧密衔接,实现审计监督实时化、常态化、全覆盖(见图1)。
二、持续在线审计体系构建的做法
(一)纵向贯通审计业务流程,优化审计项目闭环管控
1.夯实审计计划在线管理。针对公司年度审计项目数量多、分布散的情况,依托国网审计综合管理系统,构建标准化、动态化的审计计划管理模式。建立审计计划综合管理支撑平台,构建审计项目计划编制、调整、查询及分析在线管理体系,分别在各环节配置标准化模板,实行审计项目计划菜单式标准化管理;建立审计计划多层分析体系,通过年度计划汇总分析表、年度计划立项情况分析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表、项目计划类型分析表、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表,建立多层次数字化分析表格模板,实施审计项目计划的立体化、标准化分析;动态监控审计计划执行过程,将审计项目计划分为省公司组织类、公司实施类,分类实施项目审计计划—项目状态—执行进度穿透式动态在线管理模式,实现审计计划执行全程跟踪和实时监控。
2.加强审计作业在线管理。细分项目作业流程,将审计作业流程划分为审计准备、审计底稿及审计报告三个阶段,配置8个关键节点,每个关键节点对应标准化作业模板,每个作业模板明确项目作业人员,实行“流程节点—标准模板—作业人员”三位一体闭环管理,确保审计项目作业质量。(1)建立在线作业流程节点:在审前准备阶段设置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审计通知书三个节点;审计实施阶段设置审计记录、审计底稿两个节点;审计报告阶段设置初稿、征求意见稿、定稿三个节点。所有节点全部在线管理,按流程节点顺序进行单项控制,明确审计作业重点。(2)配置在线作业标准模板:通过标准化作业模板在线录入审前调查报告、审计方案、下发审计通知书,线上编辑审计记录、审计底稿,保存提交项目组内复核,并及时在线发送被审计单位确认,在线生成审计报告草稿,经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及时传送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以审计底稿标准模板为例,将审计事项、审计内容、问题分类、政策依据引用、审计建议以标准化格式嵌入审计底稿,审计问题分类可从系统的问题分类库中直接选择,确保所引用政策法规依据准确、恰当。(3)实施在线作业逐级复审:通过项目作业人员配置,明确审计项目各级作业人员职责权限,以作业人员控制作业模板、以作业模板管控流程节点,形成审计逐级在线标准化控制机制。实行审计项目小组长、主審、组长三级在线复核机制,小组长、主审在现场对审计记录、审计底稿实施在线审核,及时进行纠正处理,审计组长远程在线掌控审计现场动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实行审计报告分级在线复核,项目主审编制完成审计报告初稿后,在线提报审计组长进行远程审核,审计组长审核后及时提交审计部门复核,通过分级在线复核有效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及效率。
3.强化审计成果在线管理。将审计评价、审计整改及后续审计进行在线串联管理,以审计评价管理为基础,以审计整改管理为抓手,以后续审计为保障,建立审计成果管理体系。建立以审计成果管理统计分析表为主体,问题类型情况分析表、高频多发情况分析表及问题金额分析表为辅助的“1+3”审计成果评价管理体系,从审计项目个数、整改问题个数、违规违纪金额、增收节支金额、损失浪费金额等方面把握审计成果管理总体情况。建立审计整改全程监督台账,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整改反馈数据的在线采集和对比分析,形成审计问题整改总体情况报表、审计发现问题总数及整改分析图表、未整改问题类型统计图表,依托三套图表建立审计整改台账,实时跟踪审计问题整改情况,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纳入重点监控范围,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制定措施,按时整改。建立后续审计机制,根据被审计单位在线提报的审计整改报告、整改结果资料,对审计意见和决定执行情况及时进行在线实时评估,针对未整改或具有较高风险的重大问题,动态开展后续审计,确保审计整改到位。
(二)横向覆盖审计作业实施,深化非现场审计作业
1.建立全覆盖在线审计作业模式。将国网ERP业务审计系统和管控业务审计系统进行优化组合,运用ERP业务审计系统的财务审计、物资审计、项目审计、设备审计、人力资源审计模块,构建基于公司各业务信息系统的基础在线审计模式,同时借助管控业务审计系统,有效弥补ERP业务审计系统无法覆盖财务预算管理审计、营销管理审计、工程项目立项及招标审计的不足,优化整合两个审计作业系统,建立技术互补的在线审计管理模式,结合人资系统、财务系统及各业务系统标准化工作流程节点,通过对财务数据以及项目、物资、设备、营销等业务数据进行双向跨模块穿透分析和流程追溯,突出在线审计全覆盖,实现离线审计向在线审计、事后审计向实时审计转型。 2.建立全过程在线审计作业模式。电网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公司核心业务,其立项、开工、施工、竣工均在ERP系统中进行管理,运用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建立全过程在线审计作业模式,可以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项目立项环节,对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工程初设概算,对项目前期管理的规范性进行评价。工程施工环节,通过对工程建设质量、投资控制有效性以及施工内容真实性审查,比对分析施工记录、变更签证、工程量价签证,结合施工现场核实,实现对施工管理的动态监控。工程结算环节,通过对工程结算书与工程施工资料的比对分析,结合工程现场检查验证结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工程决算环节,通过竣工决算报表规范性、数据关系准确性分析,对工程设备物资、建筑安装费及其他费用进行真实性审查,关注以预算代替决算、虚增工程成本等情况,实现对工程建设管理流程的总体监督。
3.建立全周期在线审计作业模式。利用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同时与相关业务系统形成数据关联,对疑点信息对比分析,构建资产全周期在线审计作业模式。资产形成阶段,从项目转资规范性入手,关注已竣工项目是否及时转增资产,资产类别划分是否准确,利用固定资产卡片掌握转资时间、资产原值、折旧管理等基础数据,从资产初始计量做好持续审计工作。资产运维阶段,对资产设备大修、技改资金的流动轨迹实施监控,核实资产后续支出的真实性;通过资产改造前后状态评测,评价后续支出的效益性,严防利用大修资金进行技术改造,造成资产价值不实、成本虚增。资产退役阶段,加强报废资产相关废旧物资管理,从拆旧计划执行、拆旧物资回收、废旧物资处置等方面,全面核查资产报废退出的合理性及废旧物资管理的规范性。
(三)建立在线监测审计体系,持续监控分析疑点信息
1.构建智能化持续审计监测平台。依托国网智能持续审计系统,以系统中营销审计、财务审计两大审计模型为基础,通过多元化配置业扩管理、计量管理、电量管理及会计基础管理、债权债务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薪酬福利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审计规则,全面构建智能化持续审计监测平台。通过审计模型—审计规则—疑点信息立体化监测平台,实时监督公司财务及营销信息系统的各业务处理环节,持续监控和分析业务处理的流程和数据,真正使审计作业模式从抽样性事后审计转变为业务全面、实时覆盖的事中审计。同时,实时监测发现的审计疑点信息也为现场审计工作提供线索,为科学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2.构建持续审计监测指标体系。充分结合持续审计监测效果,立足于审计监测工作的实用性,设计关键监测控制指标,并将指标推入各业务环节,实现对业务流程执行过程的在线监控和对疑点信息的实时追溯。根据在线审计监测目标,从效率、实用的角度,将指标分为预警类和监督类两个维度,对监测指标的重要性、逻辑性、趋势性进行对比分析,达到从指标数据异常的表象,追溯到固定的业务环节,还原工作流程出现问题的根源点,便于为公司经营管理查找薄弱点和风险点(见表1)。
3.构建持续审计监测疑点信息库。在持续审计监测过程中,从公司各业务流程、风险管理、系统数据的多维分析出发,汇总审计监测平台实时监测发现的疑点数据及审计指标分析数据,提炼形成持续审计监测疑点信息库,为非现场审计提供审计线索和切入点,提高持续在线审计效率。审计疑点信息库覆盖营销业务系统及财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及关键节点,并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和风险因素变化而持续更新。同时,审计疑点信息库按三类标准对疑点数据的核实进行整理归类:第一类疑点数据通过审计作业系统进行分析核实,如坐支电费违约金疑点数据主要结合ERP业务审计系统中的“财务审计—明细账查询”功能点进行核实。第二类疑点数据通过业务系统进行对比核实,如大工业用户暂停超时限疑点数据主要通过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业扩查询”功能点进行核实。第三类疑点信息结合现场审计进行查证核实。通过建立审计疑点信息库及分类管理,有效提高疑点数据的利用效率和实用性。
(四)创建大数据分析机制,提升持续在线审计成效
1.建立业审融合的大数据分析体系。以审计信息系统为基础,集合公司发展、建设、运检、营销、财务等部门,对PMS、ERP、用电采集、营销业务、规划计划、基建管理、财务管控等系统的数据进行贯通与集成,运用大数据理念开展即时分析、专题研究,建立审计与各专业顺畅、高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围绕计划预算与项目管理、营销稽查、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三大核心监控领域实施专业化分工,各专责人按数据采集、核查溯源、疑点分析、现场核查、问题反馈的步骤,通过大数据分析,全面筛选疑点信息,提升审计精准度(见图2)。
2.整合组建基础数据仓库。分别从公司PMS、ERP、用电采集、规划计划、基建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采集基础数据,结合审计作业实施系统及持续审计监测平台进行控制性、实质性的对比核查分析,整合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数据仓库,全面分析展示各信息系统之间同类业务数据存在的差异,有效锁定监控疑点。一是数据完整性复核,将从不同业务应用系统取得的同类数据进行比对,检验系统数据完整性。二是数据对比性复核,将从不同业务应用系统抓取的同一数值或相关数据相互对照,检查内容是否一致、计算是否正确。三是数据分析性复核,对一个业务系统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性复核,并与其他业务系统反映的数据进行相互印证,确保审计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
(五)构筑“引导+考核”体系,规范持续在线审计管理
1.建立审计引导机制。通过优化业务环节控制节点,全面筛选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及各业务应用系统功能点,总结提炼审计事项、审计内容、所需资料、审计步骤、适用系统功能点及规章制度,形成《持续在线审计数据分析操作规范书》,明确各环节审计内容、核查方法、涉及的业务应用系统及法规依据、在线审计操作步骤等,为审计人员提供实用化、标准化的审计作业指南。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加强营销专项审计在线作业引导,编制《营销管理审计标准化工作手册》,通过电费抄核收审计、销售电价管理审计、电能计量管理审计、电能损耗审计、营销项目管理审计、业扩报装管理审计、供用电合同管理审计、营业收费审计8个专业29项业务的标准化在线审计流程及信息化操作指南,有效提升营销管理专项审计工作效率。
2.建立审计考核机制。建立持续在线审计考核机制,强化审计系统应用考核,对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有效登录情况和应用覆盖情况进行考核,突出有效登录次数、审计人员登录率、系统功能点使用覆盖率、应用系统发现问题数量和质量的量化考核,确保審计系统应用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突出业务系统应用考核,对营销、财务、物资、工程、经法等业务系统在查询基础数据、核实疑点信息和常态化系统应用成效性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提升持续在线审计的准确率。加强审计项目在线管理考核,对审计项目在线管理中计划维护情况、项目执行情况、项目文档数量及质量进行量化考核,突出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方法及审计管理模式的创新性考评,提升持续在线审计管理质效。
三、持续在线审计体系构建的成效
一是有力保障审计全面覆盖。以持续在线审计体系为依托,借助审计信息系统及数据分析工具,公司业务全量数据分析模式得以初步确立,持续在线审计发现疑点数量较之前提升3倍,疑点核实率同比提高25%,实现了对重点业务领域的审计全覆盖。
二是充分发挥实时监督作用。通过审计的持续监督、动态管理,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发现,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的即查即改机制得以确立,充分发挥了审计实时监督的作用,及时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三是全面助力依法治企建设。持续在线审计体系的构建,将审计监督嵌入公司经营业务管理流程,实现了对制度标准、体制机制方面深层次问题的有效发掘和分析,全面助力公司依法从严治企。
(作者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邮政编码:262200,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信息化 供电企业 在线审计 体系构建
网潍坊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过去的审
计模式可概括为“经验抽样+事后监督”,一方面不能全面掌握公司管理情况,无法满足审计全覆盖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不能实时管控风险,导致“屡查屡犯、前清后乱”现象重复出现,审计监督效能难以有效发挥。对此,公司探索建立持续在线审计体系,通过审计项目纵向全程在线管理及审计疑点监测分析的持续运行,将审计监督内嵌于公司主要业务领域、关键管理环节,确保审计实时监督和全面覆盖,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推动组织价值增值的作用。
一、持续在线审计体系构建的思路
公司持续在线审计体系即从“一纵、两横、两环”五个维度,对审计项目、审计作业实施持续化、在线化、数字化、标准化管理。“一纵”即以审计综合管理系统为依托,优化在线审计管理流程,以审计计划管理为抓手,以审计作业管理为中心,以审计成果管理为导向,闭环审计流程在线标准管理。“两横”即以审计作业系统及智能持续审计系统为抓手,通过整合ERP业务审计系统及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在线穿透分析业务系统疑点信息,提升非现场审计质效;通过智能持续审计系统,设计疑点监控指标,突出持续在线审计监测。“两环”即以业务系统数据仓库为基础,建立多系统间数据交互对比分析机制,提升疑点信息核实准确率;以“引导+考核”机制为保障,突出审计操作规范书的引导作用、考核标准的激励作用,确保持续在线审计体系规范运行。以“一纵、两横、两环”形成持续在线审计管理辐射面,辅以大数据分析,将审计信息系统与各业务应用系统紧密衔接,实现审计监督实时化、常态化、全覆盖(见图1)。
二、持续在线审计体系构建的做法
(一)纵向贯通审计业务流程,优化审计项目闭环管控
1.夯实审计计划在线管理。针对公司年度审计项目数量多、分布散的情况,依托国网审计综合管理系统,构建标准化、动态化的审计计划管理模式。建立审计计划综合管理支撑平台,构建审计项目计划编制、调整、查询及分析在线管理体系,分别在各环节配置标准化模板,实行审计项目计划菜单式标准化管理;建立审计计划多层分析体系,通过年度计划汇总分析表、年度计划立项情况分析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表、项目计划类型分析表、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表,建立多层次数字化分析表格模板,实施审计项目计划的立体化、标准化分析;动态监控审计计划执行过程,将审计项目计划分为省公司组织类、公司实施类,分类实施项目审计计划—项目状态—执行进度穿透式动态在线管理模式,实现审计计划执行全程跟踪和实时监控。
2.加强审计作业在线管理。细分项目作业流程,将审计作业流程划分为审计准备、审计底稿及审计报告三个阶段,配置8个关键节点,每个关键节点对应标准化作业模板,每个作业模板明确项目作业人员,实行“流程节点—标准模板—作业人员”三位一体闭环管理,确保审计项目作业质量。(1)建立在线作业流程节点:在审前准备阶段设置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审计通知书三个节点;审计实施阶段设置审计记录、审计底稿两个节点;审计报告阶段设置初稿、征求意见稿、定稿三个节点。所有节点全部在线管理,按流程节点顺序进行单项控制,明确审计作业重点。(2)配置在线作业标准模板:通过标准化作业模板在线录入审前调查报告、审计方案、下发审计通知书,线上编辑审计记录、审计底稿,保存提交项目组内复核,并及时在线发送被审计单位确认,在线生成审计报告草稿,经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及时传送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以审计底稿标准模板为例,将审计事项、审计内容、问题分类、政策依据引用、审计建议以标准化格式嵌入审计底稿,审计问题分类可从系统的问题分类库中直接选择,确保所引用政策法规依据准确、恰当。(3)实施在线作业逐级复审:通过项目作业人员配置,明确审计项目各级作业人员职责权限,以作业人员控制作业模板、以作业模板管控流程节点,形成审计逐级在线标准化控制机制。实行审计项目小组长、主審、组长三级在线复核机制,小组长、主审在现场对审计记录、审计底稿实施在线审核,及时进行纠正处理,审计组长远程在线掌控审计现场动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实行审计报告分级在线复核,项目主审编制完成审计报告初稿后,在线提报审计组长进行远程审核,审计组长审核后及时提交审计部门复核,通过分级在线复核有效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及效率。
3.强化审计成果在线管理。将审计评价、审计整改及后续审计进行在线串联管理,以审计评价管理为基础,以审计整改管理为抓手,以后续审计为保障,建立审计成果管理体系。建立以审计成果管理统计分析表为主体,问题类型情况分析表、高频多发情况分析表及问题金额分析表为辅助的“1+3”审计成果评价管理体系,从审计项目个数、整改问题个数、违规违纪金额、增收节支金额、损失浪费金额等方面把握审计成果管理总体情况。建立审计整改全程监督台账,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整改反馈数据的在线采集和对比分析,形成审计问题整改总体情况报表、审计发现问题总数及整改分析图表、未整改问题类型统计图表,依托三套图表建立审计整改台账,实时跟踪审计问题整改情况,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纳入重点监控范围,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制定措施,按时整改。建立后续审计机制,根据被审计单位在线提报的审计整改报告、整改结果资料,对审计意见和决定执行情况及时进行在线实时评估,针对未整改或具有较高风险的重大问题,动态开展后续审计,确保审计整改到位。
(二)横向覆盖审计作业实施,深化非现场审计作业
1.建立全覆盖在线审计作业模式。将国网ERP业务审计系统和管控业务审计系统进行优化组合,运用ERP业务审计系统的财务审计、物资审计、项目审计、设备审计、人力资源审计模块,构建基于公司各业务信息系统的基础在线审计模式,同时借助管控业务审计系统,有效弥补ERP业务审计系统无法覆盖财务预算管理审计、营销管理审计、工程项目立项及招标审计的不足,优化整合两个审计作业系统,建立技术互补的在线审计管理模式,结合人资系统、财务系统及各业务系统标准化工作流程节点,通过对财务数据以及项目、物资、设备、营销等业务数据进行双向跨模块穿透分析和流程追溯,突出在线审计全覆盖,实现离线审计向在线审计、事后审计向实时审计转型。 2.建立全过程在线审计作业模式。电网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公司核心业务,其立项、开工、施工、竣工均在ERP系统中进行管理,运用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建立全过程在线审计作业模式,可以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项目立项环节,对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工程初设概算,对项目前期管理的规范性进行评价。工程施工环节,通过对工程建设质量、投资控制有效性以及施工内容真实性审查,比对分析施工记录、变更签证、工程量价签证,结合施工现场核实,实现对施工管理的动态监控。工程结算环节,通过对工程结算书与工程施工资料的比对分析,结合工程现场检查验证结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工程决算环节,通过竣工决算报表规范性、数据关系准确性分析,对工程设备物资、建筑安装费及其他费用进行真实性审查,关注以预算代替决算、虚增工程成本等情况,实现对工程建设管理流程的总体监督。
3.建立全周期在线审计作业模式。利用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同时与相关业务系统形成数据关联,对疑点信息对比分析,构建资产全周期在线审计作业模式。资产形成阶段,从项目转资规范性入手,关注已竣工项目是否及时转增资产,资产类别划分是否准确,利用固定资产卡片掌握转资时间、资产原值、折旧管理等基础数据,从资产初始计量做好持续审计工作。资产运维阶段,对资产设备大修、技改资金的流动轨迹实施监控,核实资产后续支出的真实性;通过资产改造前后状态评测,评价后续支出的效益性,严防利用大修资金进行技术改造,造成资产价值不实、成本虚增。资产退役阶段,加强报废资产相关废旧物资管理,从拆旧计划执行、拆旧物资回收、废旧物资处置等方面,全面核查资产报废退出的合理性及废旧物资管理的规范性。
(三)建立在线监测审计体系,持续监控分析疑点信息
1.构建智能化持续审计监测平台。依托国网智能持续审计系统,以系统中营销审计、财务审计两大审计模型为基础,通过多元化配置业扩管理、计量管理、电量管理及会计基础管理、债权债务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薪酬福利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审计规则,全面构建智能化持续审计监测平台。通过审计模型—审计规则—疑点信息立体化监测平台,实时监督公司财务及营销信息系统的各业务处理环节,持续监控和分析业务处理的流程和数据,真正使审计作业模式从抽样性事后审计转变为业务全面、实时覆盖的事中审计。同时,实时监测发现的审计疑点信息也为现场审计工作提供线索,为科学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2.构建持续审计监测指标体系。充分结合持续审计监测效果,立足于审计监测工作的实用性,设计关键监测控制指标,并将指标推入各业务环节,实现对业务流程执行过程的在线监控和对疑点信息的实时追溯。根据在线审计监测目标,从效率、实用的角度,将指标分为预警类和监督类两个维度,对监测指标的重要性、逻辑性、趋势性进行对比分析,达到从指标数据异常的表象,追溯到固定的业务环节,还原工作流程出现问题的根源点,便于为公司经营管理查找薄弱点和风险点(见表1)。
3.构建持续审计监测疑点信息库。在持续审计监测过程中,从公司各业务流程、风险管理、系统数据的多维分析出发,汇总审计监测平台实时监测发现的疑点数据及审计指标分析数据,提炼形成持续审计监测疑点信息库,为非现场审计提供审计线索和切入点,提高持续在线审计效率。审计疑点信息库覆盖营销业务系统及财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及关键节点,并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和风险因素变化而持续更新。同时,审计疑点信息库按三类标准对疑点数据的核实进行整理归类:第一类疑点数据通过审计作业系统进行分析核实,如坐支电费违约金疑点数据主要结合ERP业务审计系统中的“财务审计—明细账查询”功能点进行核实。第二类疑点数据通过业务系统进行对比核实,如大工业用户暂停超时限疑点数据主要通过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业扩查询”功能点进行核实。第三类疑点信息结合现场审计进行查证核实。通过建立审计疑点信息库及分类管理,有效提高疑点数据的利用效率和实用性。
(四)创建大数据分析机制,提升持续在线审计成效
1.建立业审融合的大数据分析体系。以审计信息系统为基础,集合公司发展、建设、运检、营销、财务等部门,对PMS、ERP、用电采集、营销业务、规划计划、基建管理、财务管控等系统的数据进行贯通与集成,运用大数据理念开展即时分析、专题研究,建立审计与各专业顺畅、高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围绕计划预算与项目管理、营销稽查、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三大核心监控领域实施专业化分工,各专责人按数据采集、核查溯源、疑点分析、现场核查、问题反馈的步骤,通过大数据分析,全面筛选疑点信息,提升审计精准度(见图2)。
2.整合组建基础数据仓库。分别从公司PMS、ERP、用电采集、规划计划、基建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采集基础数据,结合审计作业实施系统及持续审计监测平台进行控制性、实质性的对比核查分析,整合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数据仓库,全面分析展示各信息系统之间同类业务数据存在的差异,有效锁定监控疑点。一是数据完整性复核,将从不同业务应用系统取得的同类数据进行比对,检验系统数据完整性。二是数据对比性复核,将从不同业务应用系统抓取的同一数值或相关数据相互对照,检查内容是否一致、计算是否正确。三是数据分析性复核,对一个业务系统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性复核,并与其他业务系统反映的数据进行相互印证,确保审计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
(五)构筑“引导+考核”体系,规范持续在线审计管理
1.建立审计引导机制。通过优化业务环节控制节点,全面筛选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及各业务应用系统功能点,总结提炼审计事项、审计内容、所需资料、审计步骤、适用系统功能点及规章制度,形成《持续在线审计数据分析操作规范书》,明确各环节审计内容、核查方法、涉及的业务应用系统及法规依据、在线审计操作步骤等,为审计人员提供实用化、标准化的审计作业指南。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加强营销专项审计在线作业引导,编制《营销管理审计标准化工作手册》,通过电费抄核收审计、销售电价管理审计、电能计量管理审计、电能损耗审计、营销项目管理审计、业扩报装管理审计、供用电合同管理审计、营业收费审计8个专业29项业务的标准化在线审计流程及信息化操作指南,有效提升营销管理专项审计工作效率。
2.建立审计考核机制。建立持续在线审计考核机制,强化审计系统应用考核,对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有效登录情况和应用覆盖情况进行考核,突出有效登录次数、审计人员登录率、系统功能点使用覆盖率、应用系统发现问题数量和质量的量化考核,确保審计系统应用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突出业务系统应用考核,对营销、财务、物资、工程、经法等业务系统在查询基础数据、核实疑点信息和常态化系统应用成效性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提升持续在线审计的准确率。加强审计项目在线管理考核,对审计项目在线管理中计划维护情况、项目执行情况、项目文档数量及质量进行量化考核,突出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方法及审计管理模式的创新性考评,提升持续在线审计管理质效。
三、持续在线审计体系构建的成效
一是有力保障审计全面覆盖。以持续在线审计体系为依托,借助审计信息系统及数据分析工具,公司业务全量数据分析模式得以初步确立,持续在线审计发现疑点数量较之前提升3倍,疑点核实率同比提高25%,实现了对重点业务领域的审计全覆盖。
二是充分发挥实时监督作用。通过审计的持续监督、动态管理,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发现,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的即查即改机制得以确立,充分发挥了审计实时监督的作用,及时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三是全面助力依法治企建设。持续在线审计体系的构建,将审计监督嵌入公司经营业务管理流程,实现了对制度标准、体制机制方面深层次问题的有效发掘和分析,全面助力公司依法从严治企。
(作者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邮政编码:262200,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