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1日,山东出版传媒有限股份公司邀请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悦坦教授作《阳光心态与卓越工作效能》专题培训,由山东出版集团总编辑迟云主持。集团和股份公司领导,两总部部室及集团直属单位、股份公司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股份公司驻济子公司中层正职和近三年新入职人员,共计300余人参加培训。鉴于听讲者大部分是入职三年内的同胞,所以刘教授把讲座的重点放到了“阳光心态”和思维方式上,这是直接有助于我们年轻一辈成长的内容。
在这里,我分享一下个人的听讲心得——按刘教授的说法,这就是最痛快的“挥霍”,是快感中的快感。
刘教授把年轻人该具备的阳光心态概括为四个词——快乐、善良、勇敢、优秀;紧接着又结合经典案例,把这四个词层层挖掘和展开——快乐是一种能力,善良是一种智慧,勇敢是一种知识,优秀是一种习惯;随后又将这四句话总结为两句——以心甘情愿的态度過好心安理得的生活,以出类拔萃的能力成为永远发光的太阳;到了最后,刘老师把这两个长句子提炼为八个字——前一句话是“知足常乐”,后一句话是“自强不息”。
看看这八个字——知足常乐、自强不息,这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道理,是许多成功者共同的秘诀;但是能把快乐、善良、勇敢、优秀分别视为能力、智慧、知识、习惯的,恐怕不多见。而这也就成了刘老师讲座的另一强调要点:独到的想法、见解,往往是建立在“错层思维”基础上的。
于是我意识到,有些时候与其强调“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不如强调“人无我有”:因为“优”和“精”都只是“有”的升级版,是程度不同,而“有”和“无”则是质的不同。如果按照刘老师的错层思维,在“人无我有”后面再加一句,我认为应该是“人有我无”。正在阅读这篇文字的你会疑惑:我为什么认为“人有我无”比“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更好呢?这里有三层原因——类似于刘老师所谓的“三个小板凳”。
第一层:刘教授自己就举过例子,问“砖头有哪些用途”,并且要求答案不要写成“路边货”,于是所有人都会写的建房屋、打群架,就不会得分了。这是我提出“人有我无”的第一层原因。
第二层:有些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为什么一定要在他人基础上改进呢?为什么没有开拓进取的意识呢?不重复或仿照他人的经验、技术,难道就真的没有第二条路可行吗?这是我给“人有我无”找的第二层原因。
第三层:有句俗话“无招胜有招”。不论竞争对手出什么招、有什么花巧技术,但只要我们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核心资源——总归就是不给对手竞争的平台,那对手只能白费力气。这就是“人有我无”的“第三个小板凳”。
在这场讲座中,刘教授提出的“专业不等于专门,细节不等于细心”也给我很大的启发。每个步骤都很讲究,那是专业,一般性的认真做、反复做则是专门。以书评为例:像萧乾先生、吴道弘先生,这些前辈每写一篇书评,几乎都是把一本书解剖了五六遍,吴道弘先生甚至认为书评也要具备一点艺术品的性质,这是多么的专业啊;现今也有许多经常写书评的人,却未必会深入到每本书的最深处,最多是专门人员。刘教授还针对“细节决定成败”发问:什么可以决定细节?经过分析,刘老师给出的答案是:“他人没想到的,你做到了,这就是细节。”换句话说,是否和他人雷同就是判断在细节上是否成功的重要参照,而这个参照标准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人无我有,人有我无。
真心希望我们当中的大多数年轻一辈,能在“阳光心态与卓越工作效能”这场讲座之后都有不同的收获。让我们把茫然变成坦然,之后豁然开朗,说一句“不过如此”;让我们把征途变成坦途,之后殊途同归,在一起欢庆胜利!
在这里,我分享一下个人的听讲心得——按刘教授的说法,这就是最痛快的“挥霍”,是快感中的快感。
刘教授把年轻人该具备的阳光心态概括为四个词——快乐、善良、勇敢、优秀;紧接着又结合经典案例,把这四个词层层挖掘和展开——快乐是一种能力,善良是一种智慧,勇敢是一种知识,优秀是一种习惯;随后又将这四句话总结为两句——以心甘情愿的态度過好心安理得的生活,以出类拔萃的能力成为永远发光的太阳;到了最后,刘老师把这两个长句子提炼为八个字——前一句话是“知足常乐”,后一句话是“自强不息”。
看看这八个字——知足常乐、自强不息,这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道理,是许多成功者共同的秘诀;但是能把快乐、善良、勇敢、优秀分别视为能力、智慧、知识、习惯的,恐怕不多见。而这也就成了刘老师讲座的另一强调要点:独到的想法、见解,往往是建立在“错层思维”基础上的。
于是我意识到,有些时候与其强调“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不如强调“人无我有”:因为“优”和“精”都只是“有”的升级版,是程度不同,而“有”和“无”则是质的不同。如果按照刘老师的错层思维,在“人无我有”后面再加一句,我认为应该是“人有我无”。正在阅读这篇文字的你会疑惑:我为什么认为“人有我无”比“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更好呢?这里有三层原因——类似于刘老师所谓的“三个小板凳”。
第一层:刘教授自己就举过例子,问“砖头有哪些用途”,并且要求答案不要写成“路边货”,于是所有人都会写的建房屋、打群架,就不会得分了。这是我提出“人有我无”的第一层原因。
第二层:有些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为什么一定要在他人基础上改进呢?为什么没有开拓进取的意识呢?不重复或仿照他人的经验、技术,难道就真的没有第二条路可行吗?这是我给“人有我无”找的第二层原因。
第三层:有句俗话“无招胜有招”。不论竞争对手出什么招、有什么花巧技术,但只要我们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核心资源——总归就是不给对手竞争的平台,那对手只能白费力气。这就是“人有我无”的“第三个小板凳”。
在这场讲座中,刘教授提出的“专业不等于专门,细节不等于细心”也给我很大的启发。每个步骤都很讲究,那是专业,一般性的认真做、反复做则是专门。以书评为例:像萧乾先生、吴道弘先生,这些前辈每写一篇书评,几乎都是把一本书解剖了五六遍,吴道弘先生甚至认为书评也要具备一点艺术品的性质,这是多么的专业啊;现今也有许多经常写书评的人,却未必会深入到每本书的最深处,最多是专门人员。刘教授还针对“细节决定成败”发问:什么可以决定细节?经过分析,刘老师给出的答案是:“他人没想到的,你做到了,这就是细节。”换句话说,是否和他人雷同就是判断在细节上是否成功的重要参照,而这个参照标准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人无我有,人有我无。
真心希望我们当中的大多数年轻一辈,能在“阳光心态与卓越工作效能”这场讲座之后都有不同的收获。让我们把茫然变成坦然,之后豁然开朗,说一句“不过如此”;让我们把征途变成坦途,之后殊途同归,在一起欢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