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幼儿对各种不同形式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心理的表达,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浓厚兴趣,激发了幼儿潜在的美好情感,让各种美好的体验保存在头脑中,为绘画创作提供源泉和基础。
关键词:快乐绘画; 童年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127-001
绘画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一种语言,孩子会拿笔就会涂鸦,会涂鸦就会有绘画创造的源泉。但追溯我们的绘画教学,仔细分析孩子的作品,常常会发现作品中缺少幼儿自己的东西,比如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印象等,更多出现的是作品的基本雷同。这与现在许多教师在传统绘画教学中仍存在很多弊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教师固有的教学程序,形成了绘画的依赖性;教师的单独角色,束缚着幼儿创造的灵感;片面的评价,限制了想象的空间等等,这些弊端的存在紧紧限制了幼儿绘画创作能力发展的方向。那么如何更好地提高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以此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对各种体验的回忆和表现等,我对幼儿的绘画创作教学进行深入地探索后认为:
一、由语言交流向美术创作过渡
幼儿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一旦他们认为是没有兴趣的事情,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是很难把握孩子绘画的特点的。比如,凡凡一直不喜欢绘画,一到绘画就苦恼和哭泣。我知道,如果没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创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难度的。分析一下孩子的特点,语言发展非常好,或许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和线索?于是,我利用空余时间,和幼儿说话,什么都说,什么都聊。慢慢地,孩子和老师交流多了,而总结每一次的谈话,我发现孩子的悄悄话都是一个个丰富的故事。在我把孩子的心理话变成画面时,孩子惊奇地看着我,让我把内容讲给他听。说着说着,孩子快乐起来,他问我,可不可以照着画,我点点头。就这样,孩子最喜欢的一幅画是在他讲述的前提下,临摹老师的画形成的。孩子喜欢绘画了,这是多么欣喜的事情,而因为语言发展好的缘故,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很快,孩子的画面就出现了创作的成分。最有趣的是:在和妈妈吵嘴之后,亲手制作的卡片上幼稚、富有童心的画面,是他送给妈妈三八节的礼物。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有创造,那么,语言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不妨从语言交流着手,让幼儿在绘画创作之前大胆地说、充分地表达,这说和表达能为幼儿绘画创作提供丰厚的资源。
二、情感网络与美术的灵活性结合
美术的表现形式非常灵活,可以互相之间联系,绘画过的形象可以运用在不同的创作画面中。有个叫欣欣的孩子,每次画画都神情恍惚,并且极其郁闷,相应的技能也得不到提高,家长有想法了,老师着急了。于是我们对孩子更多地投入了关心和关注,让他感到老师对他很好,让他产生对老师的信任。然后,我认真观察孩子的画面,总结孩子绘画表现的最大特点是不自信,很多东西其实孩子会运用的,但他绘画的时候就是习惯看老师的表情。孩子是在渴望一种亲情的认同,我应该及时给他绘画活动的安全感,妈妈的角色是理想的,也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于是,我主动扮演妈妈的角色,和孩子亲近。另外,我和孩子一起做想象添画的游戏,让孩子发现绘画是有趣的、神奇的,它能由一个圆变成一个太阳、一块饼干、一个头像,由一个苹果变成了汽车、小猫……添画多了,孩子绘画的能力慢慢向美术符号的灵活性扩展。孩子在绘画中多了笑声,多了和同伴的交流,多了与老师相视的眼神,孩子对绘画有兴趣了,也能仔细聆听老师每一次的评价和分析。而最后创造的绘画《老师,我们大家都爱你》中有很多孩子给老师鞠躬的画面,让老师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一次的活动比以往单纯地让幼儿绘画落叶更加丰富和热闹。每一个孩子都结合自己的观察、老师为他们提供的情景表演以及收集起来的树叶展览等大胆想象,结果,绘画创作有了新的思维。《我为大地铺地毯》《跳动的小树叶》《扫把和婆婆的故事》等等,并且他们的绘画完全是自己的创作,当我把孩子的创作作品展览出来时,孩子们高兴地说着自己的故事。看着自己和同伴设计的一幅幅与众不同、动感十足的作品,孩子们欢呼起来,他们已经体验到了绘画创作的无限乐趣和成就。而此时,作为教师,我也更加体会到了“授人以渔”的深刻含义,细想如果我只是提供了落叶的范例,那么孩子怎会看到如此动人的情景和有趣的画面:环保婆婆的扫把,五颜六色的大地、慢慢飞舞的落叶……这些在电视中能够欣赏的东西,只要教师能够打开幼儿的思维,为幼儿创设以生活为主题的环境和氛围,那么孩子们那种超越了成人思维的创作恰恰是教师们所期望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希望幼儿多亲近自然,多参加户外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经验和创作灵感,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会随机观察,丰富自己的视野,积累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亲眼观察,用手感知事物的本质,为他们展开创作的想象搭好宽阔的平台。另外,我还通过VCD的直接效应、幼儿美术作品的同化、与文学活动相结合的美术活动、漫画、欣赏民间艺术作品、名画的简单触及等多种途径,提高幼儿对各种不同形式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心理的表达,增强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浓厚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幼儿潜在的美好情感,让各种美好的体验保存在頭脑中,为绘画创作提供了源泉和基础。
生活是一个很大的舞台,也是幼儿绘画创作的源泉,只要教师坚持以日常生活为切入口,坚持让幼儿观察和树立自己获得知识、经验的思想,那么孩子的绘画创作是一个永远崭新的题材,而每一届的孩子都会获得不同的感受和绘画创作成果,教师是最大的享受和成果获得者,这又为每一届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现实经验,这是教学的持续和连续。
关键词:快乐绘画; 童年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127-001
绘画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一种语言,孩子会拿笔就会涂鸦,会涂鸦就会有绘画创造的源泉。但追溯我们的绘画教学,仔细分析孩子的作品,常常会发现作品中缺少幼儿自己的东西,比如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印象等,更多出现的是作品的基本雷同。这与现在许多教师在传统绘画教学中仍存在很多弊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教师固有的教学程序,形成了绘画的依赖性;教师的单独角色,束缚着幼儿创造的灵感;片面的评价,限制了想象的空间等等,这些弊端的存在紧紧限制了幼儿绘画创作能力发展的方向。那么如何更好地提高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以此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对各种体验的回忆和表现等,我对幼儿的绘画创作教学进行深入地探索后认为:
一、由语言交流向美术创作过渡
幼儿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一旦他们认为是没有兴趣的事情,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是很难把握孩子绘画的特点的。比如,凡凡一直不喜欢绘画,一到绘画就苦恼和哭泣。我知道,如果没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创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难度的。分析一下孩子的特点,语言发展非常好,或许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和线索?于是,我利用空余时间,和幼儿说话,什么都说,什么都聊。慢慢地,孩子和老师交流多了,而总结每一次的谈话,我发现孩子的悄悄话都是一个个丰富的故事。在我把孩子的心理话变成画面时,孩子惊奇地看着我,让我把内容讲给他听。说着说着,孩子快乐起来,他问我,可不可以照着画,我点点头。就这样,孩子最喜欢的一幅画是在他讲述的前提下,临摹老师的画形成的。孩子喜欢绘画了,这是多么欣喜的事情,而因为语言发展好的缘故,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很快,孩子的画面就出现了创作的成分。最有趣的是:在和妈妈吵嘴之后,亲手制作的卡片上幼稚、富有童心的画面,是他送给妈妈三八节的礼物。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有创造,那么,语言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不妨从语言交流着手,让幼儿在绘画创作之前大胆地说、充分地表达,这说和表达能为幼儿绘画创作提供丰厚的资源。
二、情感网络与美术的灵活性结合
美术的表现形式非常灵活,可以互相之间联系,绘画过的形象可以运用在不同的创作画面中。有个叫欣欣的孩子,每次画画都神情恍惚,并且极其郁闷,相应的技能也得不到提高,家长有想法了,老师着急了。于是我们对孩子更多地投入了关心和关注,让他感到老师对他很好,让他产生对老师的信任。然后,我认真观察孩子的画面,总结孩子绘画表现的最大特点是不自信,很多东西其实孩子会运用的,但他绘画的时候就是习惯看老师的表情。孩子是在渴望一种亲情的认同,我应该及时给他绘画活动的安全感,妈妈的角色是理想的,也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于是,我主动扮演妈妈的角色,和孩子亲近。另外,我和孩子一起做想象添画的游戏,让孩子发现绘画是有趣的、神奇的,它能由一个圆变成一个太阳、一块饼干、一个头像,由一个苹果变成了汽车、小猫……添画多了,孩子绘画的能力慢慢向美术符号的灵活性扩展。孩子在绘画中多了笑声,多了和同伴的交流,多了与老师相视的眼神,孩子对绘画有兴趣了,也能仔细聆听老师每一次的评价和分析。而最后创造的绘画《老师,我们大家都爱你》中有很多孩子给老师鞠躬的画面,让老师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一次的活动比以往单纯地让幼儿绘画落叶更加丰富和热闹。每一个孩子都结合自己的观察、老师为他们提供的情景表演以及收集起来的树叶展览等大胆想象,结果,绘画创作有了新的思维。《我为大地铺地毯》《跳动的小树叶》《扫把和婆婆的故事》等等,并且他们的绘画完全是自己的创作,当我把孩子的创作作品展览出来时,孩子们高兴地说着自己的故事。看着自己和同伴设计的一幅幅与众不同、动感十足的作品,孩子们欢呼起来,他们已经体验到了绘画创作的无限乐趣和成就。而此时,作为教师,我也更加体会到了“授人以渔”的深刻含义,细想如果我只是提供了落叶的范例,那么孩子怎会看到如此动人的情景和有趣的画面:环保婆婆的扫把,五颜六色的大地、慢慢飞舞的落叶……这些在电视中能够欣赏的东西,只要教师能够打开幼儿的思维,为幼儿创设以生活为主题的环境和氛围,那么孩子们那种超越了成人思维的创作恰恰是教师们所期望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希望幼儿多亲近自然,多参加户外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经验和创作灵感,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会随机观察,丰富自己的视野,积累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亲眼观察,用手感知事物的本质,为他们展开创作的想象搭好宽阔的平台。另外,我还通过VCD的直接效应、幼儿美术作品的同化、与文学活动相结合的美术活动、漫画、欣赏民间艺术作品、名画的简单触及等多种途径,提高幼儿对各种不同形式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心理的表达,增强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浓厚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幼儿潜在的美好情感,让各种美好的体验保存在頭脑中,为绘画创作提供了源泉和基础。
生活是一个很大的舞台,也是幼儿绘画创作的源泉,只要教师坚持以日常生活为切入口,坚持让幼儿观察和树立自己获得知识、经验的思想,那么孩子的绘画创作是一个永远崭新的题材,而每一届的孩子都会获得不同的感受和绘画创作成果,教师是最大的享受和成果获得者,这又为每一届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现实经验,这是教学的持续和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