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师型”教学团队是示范校建设中的核心要素。文章论述了天津职业大学通过建章立制、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开展科研、教研及对外服务等手段,打造符合示范校建设要求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关键词]多种途径 “双师型”教学团队
[作者简介]陈革(1969- ),女,重庆人,天津职业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安静宜(1964- ),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及职业教育。(天津300402)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转机制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403)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3-0073-02
天津职业大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办学单位,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中的一个。学校就如何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试验中出思想、出成效、出经验,如何在完成示范校建设的艰巨任务中,改革创新,率先发展,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问题在全校展开了思想大讨论,并一致认为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教学实践中的核心要素,应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作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和示范校建设的突破口,让教师们通过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开展科研、教研及对外服务等手段,提升他们的“双师”素质,培养强烈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团队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效果,共享教学成果,打造共同愿景,构建团队文化,培养团队荣誉,树立团队意识。通过近3年的实践,成效显著,2007年,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一、我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学校通过30年的办学实践,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双师”特色突出的教学团队,是我校强校的关键条件,是衡量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我们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的标准,遴选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搞好国家级和省市级教学团队的遴选及建设工作。我们以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为先导,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将教师培养成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丰富的实际工作经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适应示范校和强校建设需要的中坚力量,使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学水平、科研和教研水平处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前列。建立机制,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继续推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继续做好每年一次的教师技能大赛,鼓励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鼓励教师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和学校的实训基地设备资源,承担更多的科研、教研项目,特别鼓励教师走进行业企业,承担更多的横向课题,获得更多的专利,不断提高科研、教研水平;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教育理论的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水平;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选拔一大批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各专业的兼职教师,并通过制度建设,做好兼职教师的管理、聘用、考核等工作。
二、我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途径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437人,年龄、职称与学历结构合理,形成了“双师强、高级(职称)多、专职优、兼职活”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80%,特别是形成了以眼视光技术、包装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社区管理为代表的专业教学团队。其中眼视光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通过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我校主要通过建章立制、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开展科研、教研及对外服务等途径,打造符合示范校建设要求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1.建章立制,规范“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学校非常重视专业教学团队制度化的建设,先后出台了《天津职业大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意见》《天津职业大学专业教学团队管理暂行办法》《天津职业大学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天津职业大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措施,推进教学团队的建设。为稳步推进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学校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主要有:完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培养机制,明确各层次教师岗位准入标准,确定职责与任务,并附有专门奖励办法;鼓励参加相应职业资格考核,取得证书的教师全部报销费用;鼓励教师脱产到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在脱产实践过程中全额发放岗位津贴;新教师下企业生产一线进行挂职顶岗一年锻炼的办法;组织对35岁以下硕士、博士青年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强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考核力度,量化考核指标,并与人事制度改革的岗位聘任相结合;专职教师任职两年内安排两个月时间下企业顶岗培训等管理办法。
目前,由行业企业相关技术领域和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参加的8个重点建设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已全部完成组建工作,兼职教师已达到124人。按照任务要求的不同,分别承担专业课程、技能训练、职业资格培训等任务,并承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辐射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等多方面工作。
2.通过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建设,提升教学团队的课程开发能力与团队意识。为了提升教学团队的课程开发能力与团队意识,学校决定以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建设为切入点。在精品课程建设期间,团队成员分工协作,集体攻关。团队成员不仅有校本教师、还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在课程负责人协调下,大家一起动手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教案制作、实训课录像、校本教材开发等任务。通过研、问、学、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之间、校校之间、校企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使教师从中吸取充足的知识、技能与合作意识,适应团队工作方式,并且提升了教师团队的课程开发能力。
3.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教学团队的职业技能与工程素质。学校很早就明确实训基地建设不是实验室投资计划,而是具有企业场景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有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引进工作现场的设计思路、布局设置和岗位特征。在实训基地设备招标前,教学团队不仅要到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还要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学校实训基地设备选型献计献策,拟定配置方案。通过广泛调研,搜集大量设备技术资料,对各类设备的用途、技术含量、发展趋势、价格及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质量、服务和信誉等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为设备招标技术文件的起草与底价的确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政府招标采购时,教学团队相关成员要作为学校的专家参与其中。在设备到校后,他们还要安装、调试、建设实训基地职场氛围,开发实训项目,并对实训基地实行开放管理。
通过近四年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训练,机电专业教学团队成员都取得了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50%以上具有技师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开发并实施了12个工种的实训培训项目,编写出版了6种实训教材,发表论文10多篇,科研课题5项。
教学团队还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专业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职业技能培训,逐级考取职业资格,达到提升教学团队的职业技能与工程素养的目的。自示范校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先后选送24名教师在职或脱产下企业实践,增加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培养和柔性引进专业带头人16名,骨干教师39名。
4.通过教研、科研与对外服务,提升教师的教学转化能力。教学团队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设备条件,积极开展教研与科研服务,积极开展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积极与劳动、行业等有关部门合作,增加职业技术鉴定工种,扩展职业技能培训资质,不断增加培训企业员工的规模,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面向高职教育领域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实施开展专业、专题研究是我校配合示范校建设项目的一条重要渠道。作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由我校组织筹划的全国性活动达10次之多,参与人员1400人次。2007年6月,学校主办了全国第二届电子商务与物流专业建设研讨会,70余所高职院校近120名专业教师参会,共同就“物流管理示范专业建设”展开研讨。学校在2007年重点组织的围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得天津市教委的大力支持,评审通过的13项课题将列入天津市教委教学改革项目。同时,学校已成功申报全国“十一五”教科研究规划课题“关于天津市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并以此为核心统领全校示范校建设工作的教研活动,为我校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试验中出思想、出成效、出经验提供坚实的基础。(2)积极开展科研及对外服务活动。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室99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0多万元,2009年示范校建设任务完成后,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将达1亿多元。学校还与三星电机、天津滨江饭店、南开创元等一批高新企业和服务业单位共建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6个,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重要补充。为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智力优势,提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设备使用效益,各教学团队充分开展对外科研、培训等服务活动,成效显著。
眼视光教学团队先后与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合作开展了“中级眼镜验光员”和“中级眼镜定配工”全国远程教育、网络培训教育课程,主持完成了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眼镜定配工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技师卷库资源开发”项目;该团队自1990年以来,开展了38期中级、高级、技师的配光配镜培训,为我国眼镜行业培养了10000多名高技能人才,他们目前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均已经成为企业骨干,许多人自己创业,成为老板、经理型人才。2007年8月,眼视光教学团队又与天津市眼科医院合作组建“天津市眼视光技术学院”,作为行业培训基地。这一组织建构的形成,是面对天津市眼视光行业培训的需要,通过整合院校与医院的智力、技术、设施等资源,联合服务眼视光行业的一个组合平台。校医合建“眼视光技术学院”,将对探索培养与需求“零距离”的医校合作培养模式提供组织保障与技术支持。这一组建形式的实施,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产生了初步成果:专业教学团队被评定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眼屈光学”被评定为国家精品课程;国际隐形眼镜教育协会(IACLE)将中国区办公室设在眼视光技术专业(视光工程学院),打开了眼视光技术专业与国外协会团体的又一条合作途径。
包装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依托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和行业协会,搭建了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拓宽为天津市包装技术行业服务的范围,增强社会服务与培训能力。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研制开发的“全玻璃化工柔性仿真装置”,工艺贴近生产实际,主要设施与工厂现场实际一致,单元可拆可合,可操作性强,且自动化程度高,教学成本低,实现了多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训教学,申报专利三项,并为天津理工大学“化工工程与工艺”等专业提供实训。2007年该装置作为技术开发项目已向有关院校推广。学校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供资源支持的一套装置已签协议,为广西柳州化工技校组建的设施已投入使用,与辽宁本溪化工学校签订了加工安装合同,另有6个院校安装此装置的计划已发至学校,另外30所院校专程来索取资料或参观。
[关键词]多种途径 “双师型”教学团队
[作者简介]陈革(1969- ),女,重庆人,天津职业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安静宜(1964- ),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及职业教育。(天津300402)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转机制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403)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3-0073-02
天津职业大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办学单位,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中的一个。学校就如何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试验中出思想、出成效、出经验,如何在完成示范校建设的艰巨任务中,改革创新,率先发展,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问题在全校展开了思想大讨论,并一致认为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教学实践中的核心要素,应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作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和示范校建设的突破口,让教师们通过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开展科研、教研及对外服务等手段,提升他们的“双师”素质,培养强烈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团队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效果,共享教学成果,打造共同愿景,构建团队文化,培养团队荣誉,树立团队意识。通过近3年的实践,成效显著,2007年,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一、我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学校通过30年的办学实践,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双师”特色突出的教学团队,是我校强校的关键条件,是衡量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我们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的标准,遴选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搞好国家级和省市级教学团队的遴选及建设工作。我们以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为先导,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将教师培养成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丰富的实际工作经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适应示范校和强校建设需要的中坚力量,使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学水平、科研和教研水平处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前列。建立机制,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继续推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继续做好每年一次的教师技能大赛,鼓励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鼓励教师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和学校的实训基地设备资源,承担更多的科研、教研项目,特别鼓励教师走进行业企业,承担更多的横向课题,获得更多的专利,不断提高科研、教研水平;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教育理论的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水平;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选拔一大批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各专业的兼职教师,并通过制度建设,做好兼职教师的管理、聘用、考核等工作。
二、我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途径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437人,年龄、职称与学历结构合理,形成了“双师强、高级(职称)多、专职优、兼职活”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80%,特别是形成了以眼视光技术、包装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社区管理为代表的专业教学团队。其中眼视光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通过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我校主要通过建章立制、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开展科研、教研及对外服务等途径,打造符合示范校建设要求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1.建章立制,规范“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学校非常重视专业教学团队制度化的建设,先后出台了《天津职业大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意见》《天津职业大学专业教学团队管理暂行办法》《天津职业大学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天津职业大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措施,推进教学团队的建设。为稳步推进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学校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主要有:完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培养机制,明确各层次教师岗位准入标准,确定职责与任务,并附有专门奖励办法;鼓励参加相应职业资格考核,取得证书的教师全部报销费用;鼓励教师脱产到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在脱产实践过程中全额发放岗位津贴;新教师下企业生产一线进行挂职顶岗一年锻炼的办法;组织对35岁以下硕士、博士青年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强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考核力度,量化考核指标,并与人事制度改革的岗位聘任相结合;专职教师任职两年内安排两个月时间下企业顶岗培训等管理办法。
目前,由行业企业相关技术领域和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参加的8个重点建设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已全部完成组建工作,兼职教师已达到124人。按照任务要求的不同,分别承担专业课程、技能训练、职业资格培训等任务,并承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辐射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等多方面工作。
2.通过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建设,提升教学团队的课程开发能力与团队意识。为了提升教学团队的课程开发能力与团队意识,学校决定以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建设为切入点。在精品课程建设期间,团队成员分工协作,集体攻关。团队成员不仅有校本教师、还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在课程负责人协调下,大家一起动手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教案制作、实训课录像、校本教材开发等任务。通过研、问、学、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之间、校校之间、校企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使教师从中吸取充足的知识、技能与合作意识,适应团队工作方式,并且提升了教师团队的课程开发能力。
3.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教学团队的职业技能与工程素质。学校很早就明确实训基地建设不是实验室投资计划,而是具有企业场景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有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引进工作现场的设计思路、布局设置和岗位特征。在实训基地设备招标前,教学团队不仅要到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还要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学校实训基地设备选型献计献策,拟定配置方案。通过广泛调研,搜集大量设备技术资料,对各类设备的用途、技术含量、发展趋势、价格及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质量、服务和信誉等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为设备招标技术文件的起草与底价的确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政府招标采购时,教学团队相关成员要作为学校的专家参与其中。在设备到校后,他们还要安装、调试、建设实训基地职场氛围,开发实训项目,并对实训基地实行开放管理。
通过近四年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训练,机电专业教学团队成员都取得了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50%以上具有技师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开发并实施了12个工种的实训培训项目,编写出版了6种实训教材,发表论文10多篇,科研课题5项。
教学团队还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专业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职业技能培训,逐级考取职业资格,达到提升教学团队的职业技能与工程素养的目的。自示范校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先后选送24名教师在职或脱产下企业实践,增加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培养和柔性引进专业带头人16名,骨干教师39名。
4.通过教研、科研与对外服务,提升教师的教学转化能力。教学团队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设备条件,积极开展教研与科研服务,积极开展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积极与劳动、行业等有关部门合作,增加职业技术鉴定工种,扩展职业技能培训资质,不断增加培训企业员工的规模,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面向高职教育领域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实施开展专业、专题研究是我校配合示范校建设项目的一条重要渠道。作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由我校组织筹划的全国性活动达10次之多,参与人员1400人次。2007年6月,学校主办了全国第二届电子商务与物流专业建设研讨会,70余所高职院校近120名专业教师参会,共同就“物流管理示范专业建设”展开研讨。学校在2007年重点组织的围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得天津市教委的大力支持,评审通过的13项课题将列入天津市教委教学改革项目。同时,学校已成功申报全国“十一五”教科研究规划课题“关于天津市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并以此为核心统领全校示范校建设工作的教研活动,为我校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试验中出思想、出成效、出经验提供坚实的基础。(2)积极开展科研及对外服务活动。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室99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0多万元,2009年示范校建设任务完成后,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将达1亿多元。学校还与三星电机、天津滨江饭店、南开创元等一批高新企业和服务业单位共建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6个,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重要补充。为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智力优势,提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设备使用效益,各教学团队充分开展对外科研、培训等服务活动,成效显著。
眼视光教学团队先后与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合作开展了“中级眼镜验光员”和“中级眼镜定配工”全国远程教育、网络培训教育课程,主持完成了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眼镜定配工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技师卷库资源开发”项目;该团队自1990年以来,开展了38期中级、高级、技师的配光配镜培训,为我国眼镜行业培养了10000多名高技能人才,他们目前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均已经成为企业骨干,许多人自己创业,成为老板、经理型人才。2007年8月,眼视光教学团队又与天津市眼科医院合作组建“天津市眼视光技术学院”,作为行业培训基地。这一组织建构的形成,是面对天津市眼视光行业培训的需要,通过整合院校与医院的智力、技术、设施等资源,联合服务眼视光行业的一个组合平台。校医合建“眼视光技术学院”,将对探索培养与需求“零距离”的医校合作培养模式提供组织保障与技术支持。这一组建形式的实施,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产生了初步成果:专业教学团队被评定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眼屈光学”被评定为国家精品课程;国际隐形眼镜教育协会(IACLE)将中国区办公室设在眼视光技术专业(视光工程学院),打开了眼视光技术专业与国外协会团体的又一条合作途径。
包装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依托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和行业协会,搭建了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拓宽为天津市包装技术行业服务的范围,增强社会服务与培训能力。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研制开发的“全玻璃化工柔性仿真装置”,工艺贴近生产实际,主要设施与工厂现场实际一致,单元可拆可合,可操作性强,且自动化程度高,教学成本低,实现了多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训教学,申报专利三项,并为天津理工大学“化工工程与工艺”等专业提供实训。2007年该装置作为技术开发项目已向有关院校推广。学校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供资源支持的一套装置已签协议,为广西柳州化工技校组建的设施已投入使用,与辽宁本溪化工学校签订了加工安装合同,另有6个院校安装此装置的计划已发至学校,另外30所院校专程来索取资料或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