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摇摇车作为承载几代人童年记忆的物品,在民间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虽未有官方为其正名,但大多数孩子的童年都缺少不了它的参与,感知是艺术教育的第一步,质感、造型观念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得以和自然亲近并初步形成审美判断。本文以摇摇车作为经典案例,衍伸出摇摇车背后儿童玩具所存在的设计缺陷,表达了对童年物品中设计意识缺失的忧虑,旨在为儿童审美教育研究带来新的思路与活力。
关键词:儿童教育;摇摇车;设计思考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教育问题往往围绕学校教育作为话题范畴,探讨以教师、学生为对象的教育话题。可是事实上,教育议题远不止于学校教育这一部分。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卢梭就曾在《爱弥儿》一书中扩展了教育的话题。
他将教育又延伸到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等。就此而言,一个人自其出生以来,身边接触到的一切环境、造物与人都对其产生了塑造的作用,而都具有了设计教育研究的价值。本文也试图从一件儿童惯常接触的事物——摇摇车入手,从审美教育与儿童心理学角度谈谈有关摇摇车设计的话题。
一、儿童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当代全面发展教育里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这个概念早在十八世纪中期就被提出,提出者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狭义的美育专指艺术教育,而广义的美育则旨在将美的理想、品格、情操、素养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不因学科的差异而削弱对于美的关注,是一种包含美学原则的教育体系。
现代油画家陈抱一曾在《关于儿童美育和图画刊物》一文中谈及他对美育的思考:“儿童是未来社会的活动者,儿童教育首当推进,自不待言。但我觉得在儿童教育里面,直接关于儿童的品性以及创造性能的‘美的教养’是更不可忽视,因为在弥漫着低级趣味的我国社会生活上,儿童们大多都缺乏‘美的教养’。”
那么审美教育在学前儿童中是可行的吗?在牙牙学语的年纪,过早地灌输教育理念是否会抑制儿童天性的自由生长,在实行美育教育时我们又该注意哪些原则,才能善导儿童的精神,是教育者们一直在关注的问题。
二、摇摇车的设计思考:
陈抱一曾在《儿童年——及一般儿童美育的设施》中呼吁美育要从有益的建设,实际的改良做起,他强调要在学校设置艺术教养相关课程,要改良儿童玩具,要建设儿童美术馆等一系列实际举措,这也体现了美育不仅仅是形式教育,更要逐步向实质教育过渡。笔者在此想就儿童玩具进行一些探讨,案例选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儿童摇摇车,讨论玩具设计对于学前儿童教育方面的影响。摇摇车的造型多采用卡通人物,但其造型模拟得却不够逼真,色彩还原度也较低,喷漆部分较为粗制滥造,给人一种相似感,但是若将原型与其比较,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样的摇摇车在公园、儿童游乐园、商场等地随处可见,但其水准质量都是清一色地廉价与低劣,由此看来,摇摇车行业鲜有认真地被设计过。
摇摇车作为儿童游乐公共设施,拥有丰富有趣的素材,虽然其本身并无教育职能,也带有商业性色彩,但利用儿童游乐园环境来进行美育教育也是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玩是孩子的天性,而美育也不是仅局限于学校教育环境之中,在游乐园这一让孩子得以释放天性的场所,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浸润在美育教育之中,又何尝不可。摇摇车作为儿童感知美的媒介与儿童形成了链接,但如何将这种链接使孩子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国外不妨由设计师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插画师 Patrick Ballesteros 的 “25 Cent Wonders” 系列,将流行文化和童年的摇摇车结合在了一起,诸如宫崎骏动画里的龙猫元素,设计师对该元素不是简单的套用,而是采取了两个尺寸不同的龙猫元素,并附带常和龙猫共同出现的雨伞元素,很好地还原了动画中的场景,而一大一小的龙猫也代表了两个座位,让孩童们在玩耍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另有一些摇摇车设计则是将座椅位置对准了某个望远镜或是机关枪,让孩子在体验摇摇车的同时又不仅仅是在坐车,思维也和摇摇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也是人与机器建立互动性的一步,成为了孩子与自然界沟通的桥梁,也能融入孩童更为丰富纯真的想象力,而这也正就体现了设计与无设计的差别。
三、童年的隐忧:
纵观当下,不乏有优秀的摇摇车设计案例,即便优秀作品大都出自于海外设计师之手,但摇摇车这一设计现象或许在国内没有引起足够大的关注,儿童玩具市场也亟待新的设计血液注入,中国设计同样具备这一强大的力量。
也许儿童玩具的影响不该被如此放大,但当代教育鼓励的是探索式教育,体验式教育,在美育领域更当是如此。在以兴趣为主导的学前时期,玩乐占据了孩童们生活的很大部分。被精心设計过的摇摇车就如同一件艺术品,它的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空间等在与孩童建立联系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可以被感知的整体,仿佛将自己置身于那个情境之中,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够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感知“美”的能力。
设计也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工具,在工具理性主导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更当看到价值理性的价值,关注设计与人的生活、情感、文化产生的联系。在全球都越来越重视儿童教育的趋势下,儿童玩具又该如何与儿童美育联系在一起,在娱乐性的同时能否融入教育的思考。
结语:
本文从教育话题入手,探讨了审美教育于儿童的重要作用与重要价值。从卢梭、席勒等哲学家对教育话题的理解介入,探讨儿童教育中的重难点。视角选择落到一个具体的设计物之上,即摇摇车的设计上。通过梳理国内外目前存在的正反案例来解读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可能进行的合理优化。最后通过反思设计现象来剖析背后存在的社会学意义——童年的隐忧。今天的儿童面对一个审美缺失的人造世界,值得所有从事设计的人的思考。
设计在当下面临什么样的优势与不足,该作出什么样的努力。这些都应该通过有意识的规划与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审美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唯有设计责任的驱使下,童年的隐忧才会逐渐走向圆满,孩子们才会拥有更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朱光潜,谈美 [M],中华书局,2010
[3]傅瑾,艺术美学讲演录[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作者简介:陈子衿(1996.6);女; 汉;江苏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关键词:儿童教育;摇摇车;设计思考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教育问题往往围绕学校教育作为话题范畴,探讨以教师、学生为对象的教育话题。可是事实上,教育议题远不止于学校教育这一部分。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卢梭就曾在《爱弥儿》一书中扩展了教育的话题。
他将教育又延伸到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等。就此而言,一个人自其出生以来,身边接触到的一切环境、造物与人都对其产生了塑造的作用,而都具有了设计教育研究的价值。本文也试图从一件儿童惯常接触的事物——摇摇车入手,从审美教育与儿童心理学角度谈谈有关摇摇车设计的话题。
一、儿童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当代全面发展教育里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这个概念早在十八世纪中期就被提出,提出者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狭义的美育专指艺术教育,而广义的美育则旨在将美的理想、品格、情操、素养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不因学科的差异而削弱对于美的关注,是一种包含美学原则的教育体系。
现代油画家陈抱一曾在《关于儿童美育和图画刊物》一文中谈及他对美育的思考:“儿童是未来社会的活动者,儿童教育首当推进,自不待言。但我觉得在儿童教育里面,直接关于儿童的品性以及创造性能的‘美的教养’是更不可忽视,因为在弥漫着低级趣味的我国社会生活上,儿童们大多都缺乏‘美的教养’。”
那么审美教育在学前儿童中是可行的吗?在牙牙学语的年纪,过早地灌输教育理念是否会抑制儿童天性的自由生长,在实行美育教育时我们又该注意哪些原则,才能善导儿童的精神,是教育者们一直在关注的问题。
二、摇摇车的设计思考:
陈抱一曾在《儿童年——及一般儿童美育的设施》中呼吁美育要从有益的建设,实际的改良做起,他强调要在学校设置艺术教养相关课程,要改良儿童玩具,要建设儿童美术馆等一系列实际举措,这也体现了美育不仅仅是形式教育,更要逐步向实质教育过渡。笔者在此想就儿童玩具进行一些探讨,案例选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儿童摇摇车,讨论玩具设计对于学前儿童教育方面的影响。摇摇车的造型多采用卡通人物,但其造型模拟得却不够逼真,色彩还原度也较低,喷漆部分较为粗制滥造,给人一种相似感,但是若将原型与其比较,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样的摇摇车在公园、儿童游乐园、商场等地随处可见,但其水准质量都是清一色地廉价与低劣,由此看来,摇摇车行业鲜有认真地被设计过。
摇摇车作为儿童游乐公共设施,拥有丰富有趣的素材,虽然其本身并无教育职能,也带有商业性色彩,但利用儿童游乐园环境来进行美育教育也是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玩是孩子的天性,而美育也不是仅局限于学校教育环境之中,在游乐园这一让孩子得以释放天性的场所,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浸润在美育教育之中,又何尝不可。摇摇车作为儿童感知美的媒介与儿童形成了链接,但如何将这种链接使孩子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国外不妨由设计师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插画师 Patrick Ballesteros 的 “25 Cent Wonders” 系列,将流行文化和童年的摇摇车结合在了一起,诸如宫崎骏动画里的龙猫元素,设计师对该元素不是简单的套用,而是采取了两个尺寸不同的龙猫元素,并附带常和龙猫共同出现的雨伞元素,很好地还原了动画中的场景,而一大一小的龙猫也代表了两个座位,让孩童们在玩耍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另有一些摇摇车设计则是将座椅位置对准了某个望远镜或是机关枪,让孩子在体验摇摇车的同时又不仅仅是在坐车,思维也和摇摇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也是人与机器建立互动性的一步,成为了孩子与自然界沟通的桥梁,也能融入孩童更为丰富纯真的想象力,而这也正就体现了设计与无设计的差别。
三、童年的隐忧:
纵观当下,不乏有优秀的摇摇车设计案例,即便优秀作品大都出自于海外设计师之手,但摇摇车这一设计现象或许在国内没有引起足够大的关注,儿童玩具市场也亟待新的设计血液注入,中国设计同样具备这一强大的力量。
也许儿童玩具的影响不该被如此放大,但当代教育鼓励的是探索式教育,体验式教育,在美育领域更当是如此。在以兴趣为主导的学前时期,玩乐占据了孩童们生活的很大部分。被精心设計过的摇摇车就如同一件艺术品,它的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空间等在与孩童建立联系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可以被感知的整体,仿佛将自己置身于那个情境之中,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够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感知“美”的能力。
设计也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工具,在工具理性主导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更当看到价值理性的价值,关注设计与人的生活、情感、文化产生的联系。在全球都越来越重视儿童教育的趋势下,儿童玩具又该如何与儿童美育联系在一起,在娱乐性的同时能否融入教育的思考。
结语:
本文从教育话题入手,探讨了审美教育于儿童的重要作用与重要价值。从卢梭、席勒等哲学家对教育话题的理解介入,探讨儿童教育中的重难点。视角选择落到一个具体的设计物之上,即摇摇车的设计上。通过梳理国内外目前存在的正反案例来解读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可能进行的合理优化。最后通过反思设计现象来剖析背后存在的社会学意义——童年的隐忧。今天的儿童面对一个审美缺失的人造世界,值得所有从事设计的人的思考。
设计在当下面临什么样的优势与不足,该作出什么样的努力。这些都应该通过有意识的规划与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审美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唯有设计责任的驱使下,童年的隐忧才会逐渐走向圆满,孩子们才会拥有更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朱光潜,谈美 [M],中华书局,2010
[3]傅瑾,艺术美学讲演录[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作者简介:陈子衿(1996.6);女; 汉;江苏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