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多种多样,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几年的计算机机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出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采用伙伴教学法搞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自主学生教学方法重点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不可能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中,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计算机教学的首要任务。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土壤。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内在的学习潜能,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或随时提问。对发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鼓励,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要加以肯定,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
2.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计算机一般都有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3.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尤其要热情、耐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点拨他们的思维方法,以问懂一两个问题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教师情绪”,对学生既要严格又要热情。因为学生在教师严历的目光下,精神过度紧张,练习操作就会不协调。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对他们做错的地方要耐心讲解和演示,这样学生就会消除紧张情绪,师生感情交融。
4.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任何知识都会有落伍或过时的一天,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更是如此,学习计算机技术要想一直有教师来教,恐怕是很难办到的。要想将来能用好计算机,没有良好自主学习的习惯更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有把计算机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计算机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计算机课的教学方法
1.上好第一堂课。
在计算机教学中,第一堂课的正确引导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在第一堂课上,教师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2)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学习的目的性。(3)让学生明白计算机课堂的具体要求。
2.细化教学目标。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学目标比较简单,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文字录入和达到一定的录入要求,另外就是掌握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等。所以,学生在实行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心理烦躁期。针对这种状态,怎样才能让学生每堂课都有相应的学习任务和相应的收获?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细化教学目标,让学生每堂课都有练习的任务,而且能够得到相应的平时成绩。
3.“务实”理论课,有效整合专业教材。
在上计算机理论课时,教师应该以务实的态度,认真备课,有效整合专业教材。教师可以对教材有所取舍,也可以根据教材拓展一些知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除以上述方法以外,还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理论课上给学生演示案例,也可以做一些PPT,让学生以不同的视听感觉来接受理论课的教学,这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有效得多。
三、计算机教学中的重点
1.任务驱动法,明确教学目标。
计算机课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科,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学,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到的知识又能做些什么。因此,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十分必要。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而所谓计算机课堂中的“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学习计算机课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2.伙伴教学法,创设互帮互助的学习过程。
在学生中,一部分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跟不上一般的教学进度,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特别辅导。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这样的特别辅导显得格外的矛盾。利用伙伴教学就能很好地克服这个矛盾。伙伴教学法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是主体性教学法实施的基本策略,是对班级或个体教学的调整、补充和改进。“伙伴教学法”,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一个个的小群体,利用群体的合作、探究、自主等因素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伙伴教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指导者与学习者之间和睦的关系与共同的兴趣。由于伙伴教学建立在学生以性格、爱好和兴趣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因此伙伴之间会处于耐心、宽容及和谐的教学气氛中,这种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能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感与合作精神。
3.分层实践法,因人而异的巩固教学知识。
分层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学生需要自主的学习,使自己主动地接受知识,而不需要教师强求一致的填鸭式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学习心理,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厌学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勇.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2]温超君,覃业军.浅谈小学教学中的“伙伴教学法”.
[3]杏坛偶得.对分层教学法的一点思考.
[4]魏小梅.计算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科学教育论坛,2006.
[5]杨泓.计算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2006.
[6]张国荣.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福建电脑,2006.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自主学生教学方法重点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不可能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中,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计算机教学的首要任务。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土壤。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内在的学习潜能,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或随时提问。对发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鼓励,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要加以肯定,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
2.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计算机一般都有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3.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尤其要热情、耐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点拨他们的思维方法,以问懂一两个问题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教师情绪”,对学生既要严格又要热情。因为学生在教师严历的目光下,精神过度紧张,练习操作就会不协调。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对他们做错的地方要耐心讲解和演示,这样学生就会消除紧张情绪,师生感情交融。
4.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任何知识都会有落伍或过时的一天,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更是如此,学习计算机技术要想一直有教师来教,恐怕是很难办到的。要想将来能用好计算机,没有良好自主学习的习惯更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有把计算机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计算机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计算机课的教学方法
1.上好第一堂课。
在计算机教学中,第一堂课的正确引导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在第一堂课上,教师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2)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学习的目的性。(3)让学生明白计算机课堂的具体要求。
2.细化教学目标。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学目标比较简单,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文字录入和达到一定的录入要求,另外就是掌握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等。所以,学生在实行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心理烦躁期。针对这种状态,怎样才能让学生每堂课都有相应的学习任务和相应的收获?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细化教学目标,让学生每堂课都有练习的任务,而且能够得到相应的平时成绩。
3.“务实”理论课,有效整合专业教材。
在上计算机理论课时,教师应该以务实的态度,认真备课,有效整合专业教材。教师可以对教材有所取舍,也可以根据教材拓展一些知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除以上述方法以外,还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理论课上给学生演示案例,也可以做一些PPT,让学生以不同的视听感觉来接受理论课的教学,这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有效得多。
三、计算机教学中的重点
1.任务驱动法,明确教学目标。
计算机课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科,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学,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到的知识又能做些什么。因此,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十分必要。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而所谓计算机课堂中的“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学习计算机课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2.伙伴教学法,创设互帮互助的学习过程。
在学生中,一部分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跟不上一般的教学进度,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特别辅导。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这样的特别辅导显得格外的矛盾。利用伙伴教学就能很好地克服这个矛盾。伙伴教学法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是主体性教学法实施的基本策略,是对班级或个体教学的调整、补充和改进。“伙伴教学法”,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一个个的小群体,利用群体的合作、探究、自主等因素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伙伴教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指导者与学习者之间和睦的关系与共同的兴趣。由于伙伴教学建立在学生以性格、爱好和兴趣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因此伙伴之间会处于耐心、宽容及和谐的教学气氛中,这种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能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感与合作精神。
3.分层实践法,因人而异的巩固教学知识。
分层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学生需要自主的学习,使自己主动地接受知识,而不需要教师强求一致的填鸭式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学习心理,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厌学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勇.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2]温超君,覃业军.浅谈小学教学中的“伙伴教学法”.
[3]杏坛偶得.对分层教学法的一点思考.
[4]魏小梅.计算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科学教育论坛,2006.
[5]杨泓.计算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2006.
[6]张国荣.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福建电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