铕与4-(4-吡啶甲酰基)苯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

来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3342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Eu3+为中心离子,4-(4-吡啶甲酰基)苯甲酸(HPFBA)、1,10-菲罗啉(Phen)和三苯基氧膦(TP-PO)为配体,合成了新型配合物Eu(PFBA)3(H2O)4,Eu(PFBA)3Phen(H2O)3和Eu(PFBA)3TPPO(H2O)3(PFBA=4-(4-吡啶甲酰基)苯甲酸根)。红外光谱表明,形成配合物后,HPFBA中羧基位于3000~2200cm-1处的羟基伸缩振动峰νO—H和1697cm-1处的羰基伸缩振动峰νCO消失,同时,在约1545cm-1处出现了羧基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ν
其他文献
复杂结构件在X射线成像时,由于射线透照方向上有效厚度差异大、成像器件动态范围受限等原因,单一电压下的射线图像易出现过曝光和欠曝光共存现象,投影信息缺失严重,无法进行CT重建,为此提出了变电压多谱CT成像理论与方法。通过改变电压改变X光谱分布,实现X光谱与检测对象有效厚度的匹配,扩展图像动态范围,确保检测对象投影信息的完整性;同时基于虚拟设计思想,建立了基于单能和多能的变电压虚拟CT模型,实现了变电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发展的历史、特点和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1)我国大陆动力学研究是从1926年李四光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化之主因》一文开始的,他肯定大陆漂移说的革命意义和不足之处,提倡和坚持了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运动和变形,主张用多学科方法,构造体系的观点对构造运动和变形进行概括,强调要从原理上探究地质作用的发生是否可行等等,这是中国的光荣传统之一.(2)当
同步电动机是广泛采用的重要电气设备之一,它的运行安全性和连续性对生产往往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对同步电动机断电失步保护在烟气能量回收机组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
提出一种具有模型误差修正的Kalman滤波模型,探讨了采用该模型,利用Kalman最优线性平滑技术估算航空重力测量中的载体垂直加速度的方法.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常用的数字差分与FIR低通滤波技术确定载体垂直加速度的方法,精度可达±1~2 mGal.
在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许多模型分开考虑各种样品成分含量,失去了样品成分间潜在的联系。针对该问题,文章将建模分析每种样品成分含量的问题看作一个任务,将同时建模分析所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Eu3+掺杂于不同比例的纳米TiO2—SiO2复合体系,研究了基质中钛、硅摩尔配比对发光性能的影响。样品的FTIR谱图显示:纳米复合氧化物SiO2—TiO2之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