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大力倡导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基于此,下面将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意在提高初中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阶段;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4-258
1前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中的问题
1.1小组合作注重形式,忽略了合作内涵在初中的与班级中开展小组合作,归根结底,重点还是要落实在合作的内涵上,而不仅仅是表面形式上的合作。而在当前的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中,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响应教师的号召,从表面上进行合作,根本没有真正接触到合作的实质,只是听从了教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开展合作和分行动。而在实践中,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清洁班级卫生中,依然是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看作单独的个性行动,他们大部分的合作就仅限于在课上进行讨论时互相交流一下意见,除此之外的合作行动少得可怜。1.2小组合作式的班级管理内容片面
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模式应该体现在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学习中。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课程安排相对来说较为宽松,除了学习,在校园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比如日常的清洁班级卫生、课间休息中的娱乐活动。教师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在各个方面规定好如何做,让学生们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有章程可以依据。另外,纪律问题可以说是初中校园生活中很令教师头疼的问题了,良好的纪律是学生好好学习的基础,如果班级中纪律维持不好,学生时刻受到各种外部干扰,那无疑学习效率将会大大下降。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这方面做好安排,让小组合作成为维持纪律的有效手段。
1.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很多学生受到填鸭式教学理念的影响,已经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老师不说的学习内容,学生也想不到要去完成,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认为自主学习没有老师的监督,自己是否学习不会有人知道,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2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意义
2.1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应用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能够在小组分工明确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想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和组织能力等全面评定,在经过这样的分组后,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当前的小组学习活动中,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發挥自身的作用,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
2.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需要面对所有学生的学习问题,并逐一进行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教学压力,降低了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共生”理念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问题的解决和纠错过程。在小组合作“共生”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分析和掌握情况不同,他们能够通过交流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当小组成员对某个语文知识点产生分歧后,就会利用自己的所学、所想来进行讨论,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根据其他成员的观点进行有效完善。小组合作“共生”的学习模式,能够让教师有更多精力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延伸课堂,加强学生的实践
实践性是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社会实践性,通过学生自主融入其中丰富相应的活动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改善学生的思想观念,以此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
3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的策略
3.1在课前导入教学环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的前期阶段,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不仅如此,由于课前导入是第一个教学环节,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问题,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在小组合作“共生”实践中优化小组分工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共生”形式要从“合作”和“共生”角度进行分工。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分工中,教师应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和意愿,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并通过分工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3.3制定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和小组公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践中,要想让小组合作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班主任应该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德育教育的要求,制定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和小组公约,在此过程中可以与小组一同商讨制定,通过先起草、后投票、再确定的方式,更好地体现民主性与公开性,这样更有利于各个小组与不同学生更好地遵守相关班级规章制度,更好地遵守小组公约,更有利于量化考核的推行与实施。
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成长的分水岭,人的诸多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都是在该阶段养成的。因此,在该阶段对学生开展良好的德育工作,为他们的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班主任要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培养学生的各项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他们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输入健康的道德观念,促使他们养成优秀的品质,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祁成.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探讨[J].智力,2020(13):121-122.
[2]梁小玲.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0(11):125-126.
[3]董德丽.初探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智慧,2020(07):95.
安丘市兴华学校
关键词:初中阶段;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4-258
1前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中的问题
1.1小组合作注重形式,忽略了合作内涵在初中的与班级中开展小组合作,归根结底,重点还是要落实在合作的内涵上,而不仅仅是表面形式上的合作。而在当前的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中,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响应教师的号召,从表面上进行合作,根本没有真正接触到合作的实质,只是听从了教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开展合作和分行动。而在实践中,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清洁班级卫生中,依然是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看作单独的个性行动,他们大部分的合作就仅限于在课上进行讨论时互相交流一下意见,除此之外的合作行动少得可怜。1.2小组合作式的班级管理内容片面
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模式应该体现在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学习中。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课程安排相对来说较为宽松,除了学习,在校园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比如日常的清洁班级卫生、课间休息中的娱乐活动。教师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在各个方面规定好如何做,让学生们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有章程可以依据。另外,纪律问题可以说是初中校园生活中很令教师头疼的问题了,良好的纪律是学生好好学习的基础,如果班级中纪律维持不好,学生时刻受到各种外部干扰,那无疑学习效率将会大大下降。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这方面做好安排,让小组合作成为维持纪律的有效手段。
1.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很多学生受到填鸭式教学理念的影响,已经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老师不说的学习内容,学生也想不到要去完成,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认为自主学习没有老师的监督,自己是否学习不会有人知道,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2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意义
2.1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应用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能够在小组分工明确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想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和组织能力等全面评定,在经过这样的分组后,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当前的小组学习活动中,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發挥自身的作用,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
2.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需要面对所有学生的学习问题,并逐一进行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教学压力,降低了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共生”理念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问题的解决和纠错过程。在小组合作“共生”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分析和掌握情况不同,他们能够通过交流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当小组成员对某个语文知识点产生分歧后,就会利用自己的所学、所想来进行讨论,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根据其他成员的观点进行有效完善。小组合作“共生”的学习模式,能够让教师有更多精力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延伸课堂,加强学生的实践
实践性是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社会实践性,通过学生自主融入其中丰富相应的活动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改善学生的思想观念,以此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
3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的策略
3.1在课前导入教学环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的前期阶段,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不仅如此,由于课前导入是第一个教学环节,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问题,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在小组合作“共生”实践中优化小组分工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共生”形式要从“合作”和“共生”角度进行分工。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分工中,教师应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和意愿,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并通过分工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3.3制定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和小组公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践中,要想让小组合作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班主任应该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德育教育的要求,制定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和小组公约,在此过程中可以与小组一同商讨制定,通过先起草、后投票、再确定的方式,更好地体现民主性与公开性,这样更有利于各个小组与不同学生更好地遵守相关班级规章制度,更好地遵守小组公约,更有利于量化考核的推行与实施。
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成长的分水岭,人的诸多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都是在该阶段养成的。因此,在该阶段对学生开展良好的德育工作,为他们的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班主任要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培养学生的各项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他们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输入健康的道德观念,促使他们养成优秀的品质,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祁成.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探讨[J].智力,2020(13):121-122.
[2]梁小玲.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0(11):125-126.
[3]董德丽.初探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智慧,2020(07):95.
安丘市兴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