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灯下漫笔》写于袁世凯复辟帝制前后,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杂文。文章以当时百姓对市面流通的几种不同货币的态度为切入点,对中国百姓的民族性进行了深刻剖析,对黑暗的封建等级制度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通过这些剖析和批判,我们可以发现鲁迅意在主张人的价值的伸张和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也是鲁迅毕生奋斗的事业。这篇文章文字凝练、思想深刻,以高超的技巧和饱满的激情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群象。时至今日,仍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关键词:鲁迅 《灯下漫笔》 个性解放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功以后,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建立起共和政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些封建糟粕思想并没有随着一个帝国的轰然崩塌而随之土崩瓦解,它仍然根深蒂固地印刻在国民的脑子里,支配着他们的思维、行动。这些陈腐的思想在经历了辛亥革命这场大火之后,像野草一样又复苏起来。以至于从辛亥革命之后到新文化运动这段时期,中国的知识界出现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抱残守缺、敝帚自珍,仍然大张旗鼓地宣扬戕害中华民族灵魂达数千年之久的糟粕思想,在他们眼中,中国所谓的“固有文化”是合乎情理、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在那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涌动着各种学说、思潮,总体来看分新旧两种。面对旧思潮的反扑,作为新文化阵地先锋的鲁迅,写下了大量文章给以无情揭露和抨击,《灯下漫笔》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就的。
《灯下漫笔》以日常的琐事作为切入点,以袁世凯复辟前后为背景,通过描写那一时期人们对市面流通的几种货币的不同态度,深刻揭示了中国百姓心理状态的共性,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国民性格的高度概括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这种历史的原因是由于统治中国封建社会达数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以来高压、排他的禁锢。以这种思想为指导建构起来的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是造成中国百姓奴性心理直接的社会成因,使得中国人从出生伊始就没有独立的人格。在这种严格的社会等级下,中国百姓形成了固有的思维习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奴隶”,如果在“奴隶”的位置上坐稳那便会心安理得,身心安稳。正如鲁迅的另一篇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那样,在鲁家不惜力干活只为坐稳“奴隶”的位置——“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也说明揭露国民劣根性这一主题不是零星的,它是贯穿在鲁迅整个创作生涯的一根主线。
二、对“人”的发现
正是基于对人的地位的正视与尊重,鲁迅先生才对残害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健全性格养成的封建等级制度给予了猛烈批判。也正是在对旧制度与旧思想的批判过程中,鲁迅先生发现了“人”,发现了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就像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社会重新重视人的价值,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革命、社会革命一样,几百年后的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革命,鲁迅正是引领这场革命的先锋。鲁迅认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席的厨房”,在这种体制下,每天都在上演着“吃人”的现象。这种杀人是不见血的,是社会的集体杀人。鲁迅痛感这种制度的不公与血腥,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不遗余力地为人权的发展、正义的伸张奔走呼号。他认识到这种黑暗腐朽的制度使得中国的百姓人格矮化,使得他们失却了做人的权利,以高屋建瓴的思想和尖锐的笔力从个体的悲剧透视出整个民族精神的群象,无愧为那个时代的思想旗手。他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敏锐洞察以期达到对人的发现、对健全人格的树立,从而实现人性的舒展与解放。纵观鲁迅的创作生涯,对人个性解放的宣扬是贯穿始终的,这也是他毕生奋斗的事业,是他终其一生的追求。
三、对社会新气象的憧憬
在《灯下漫笔》的结尾,鲁迅满怀殷切地说:“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面对旧思想的反扑,鲁迅以斗士的姿态予以回击,他不像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以他的学问,完全可以在大学里拿着高工资,每日读书品茗,过舒舒服服的太平日子,完全可以不管闲事,少惹麻烦。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成就了他滿怀激情的人格,这一腔激情的热血使他的生命始终处于一种燃烧着的战斗的状态,使他对社会的黑暗和丑恶“横眉冷对”,同时又愿为受苦的同胞“当牛做马”。在异常艰苦的斗争中,他始终以乐观的精神鼓舞着民众,并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展望。
《灯下漫笔》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手术刀般犀利的剖析,其文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够窥得鲁迅的“文化观”和“人学观”以及他毕生的追求和主张。我们说,伟大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这篇文章直到现在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赵欣,男,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 象话)
关键词:鲁迅 《灯下漫笔》 个性解放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功以后,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建立起共和政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些封建糟粕思想并没有随着一个帝国的轰然崩塌而随之土崩瓦解,它仍然根深蒂固地印刻在国民的脑子里,支配着他们的思维、行动。这些陈腐的思想在经历了辛亥革命这场大火之后,像野草一样又复苏起来。以至于从辛亥革命之后到新文化运动这段时期,中国的知识界出现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抱残守缺、敝帚自珍,仍然大张旗鼓地宣扬戕害中华民族灵魂达数千年之久的糟粕思想,在他们眼中,中国所谓的“固有文化”是合乎情理、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在那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涌动着各种学说、思潮,总体来看分新旧两种。面对旧思潮的反扑,作为新文化阵地先锋的鲁迅,写下了大量文章给以无情揭露和抨击,《灯下漫笔》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就的。
《灯下漫笔》以日常的琐事作为切入点,以袁世凯复辟前后为背景,通过描写那一时期人们对市面流通的几种货币的不同态度,深刻揭示了中国百姓心理状态的共性,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国民性格的高度概括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这种历史的原因是由于统治中国封建社会达数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以来高压、排他的禁锢。以这种思想为指导建构起来的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是造成中国百姓奴性心理直接的社会成因,使得中国人从出生伊始就没有独立的人格。在这种严格的社会等级下,中国百姓形成了固有的思维习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奴隶”,如果在“奴隶”的位置上坐稳那便会心安理得,身心安稳。正如鲁迅的另一篇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那样,在鲁家不惜力干活只为坐稳“奴隶”的位置——“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也说明揭露国民劣根性这一主题不是零星的,它是贯穿在鲁迅整个创作生涯的一根主线。
二、对“人”的发现
正是基于对人的地位的正视与尊重,鲁迅先生才对残害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健全性格养成的封建等级制度给予了猛烈批判。也正是在对旧制度与旧思想的批判过程中,鲁迅先生发现了“人”,发现了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就像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社会重新重视人的价值,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革命、社会革命一样,几百年后的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革命,鲁迅正是引领这场革命的先锋。鲁迅认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席的厨房”,在这种体制下,每天都在上演着“吃人”的现象。这种杀人是不见血的,是社会的集体杀人。鲁迅痛感这种制度的不公与血腥,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不遗余力地为人权的发展、正义的伸张奔走呼号。他认识到这种黑暗腐朽的制度使得中国的百姓人格矮化,使得他们失却了做人的权利,以高屋建瓴的思想和尖锐的笔力从个体的悲剧透视出整个民族精神的群象,无愧为那个时代的思想旗手。他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敏锐洞察以期达到对人的发现、对健全人格的树立,从而实现人性的舒展与解放。纵观鲁迅的创作生涯,对人个性解放的宣扬是贯穿始终的,这也是他毕生奋斗的事业,是他终其一生的追求。
三、对社会新气象的憧憬
在《灯下漫笔》的结尾,鲁迅满怀殷切地说:“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面对旧思想的反扑,鲁迅以斗士的姿态予以回击,他不像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以他的学问,完全可以在大学里拿着高工资,每日读书品茗,过舒舒服服的太平日子,完全可以不管闲事,少惹麻烦。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成就了他滿怀激情的人格,这一腔激情的热血使他的生命始终处于一种燃烧着的战斗的状态,使他对社会的黑暗和丑恶“横眉冷对”,同时又愿为受苦的同胞“当牛做马”。在异常艰苦的斗争中,他始终以乐观的精神鼓舞着民众,并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展望。
《灯下漫笔》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手术刀般犀利的剖析,其文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够窥得鲁迅的“文化观”和“人学观”以及他毕生的追求和主张。我们说,伟大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这篇文章直到现在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赵欣,男,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 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