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不管是成人还是学生都不可避免地有说谎行为,但是一旦过度而对撒谎者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这种行为便可以定性为“撒谎”。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撒谎行为应冷静分析原因,再找到科学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而不仅是勃然大怒和批评教训,更忌缺乏耐心、草草了事。
【关键词】学生撒谎行为;科学应对策略
学生撒谎的行为有很多种,包括恶意撒谎和非恶意撒谎、有意撒谎和无意撒谎。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撒谎往往由偶然发展到成性。学生撒谎或者是因为无知,或者是因为害怕,或者是为了逃避,不管怎样,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这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将以自己在德育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典型的学生撒谎事件为例,尝试讨论应对学生撒谎行为的科学策略。
一、面对学生撒谎行为应冷静思考、分析动机
从撒谎的动机来分类,撒谎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防卫性撒谎。动机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使自己摆脱不利的境遇。(二)恶作剧性撒谎。动机是戏弄别人,从中获得心理满足。(三)谋利性撒谎。动机是以撒谎作为工具骗取金钱、好感、信任等,满足自己物质或精神上的某种需求。(四)报复性撒谎。动机是利用谎言报复他人,发泄对别人的敌意、恼怒等情绪,使报复对象处于不利地位以解心头之恨。
德育工作者在学生撒谎时,应首先避免生气、恼怒等不良情绪,应该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原因。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曾遇到这样两件典型学生撒谎的事例。
事例一:新生入学不久,接到一个“家长”电话给学生童×请假,后经证实这名家长是童×请来的伪家长。该学生之前就已经有表现出许多不诚实行为,如今再加上这次撒谎,笔者感到非常气愤,后来情绪稳定之后,想起一句话:“如果你想把老师的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做,那么请关心你的学生,不仅在学习方面,也在生活方面。”这句话如醍醐灌顶,让笔者明白了一名真正的教育者需要有怎样的胸襟,于是开始思索问题的根源。这名学生谎称请假的原因可能有这些:一、与朋友聚会;二、跟朋友闹矛盾,希望独处;三、对老师有意见,故意挑衅。
事例二:学生张×三番五次逃课并且彻夜未归,为此笔者多次与该生进行谈话,每次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该生能够有所醒悟。每次谈话后该生都表示将痛改前非,但是结果却是一错再错。有一次,该生又逃课,且称自己并未离校,经调查了解得知该生再次撒谎,当时笔者十分恼怒,便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向学生科报告该生的恶劣行为,对其处以“记过”的校级处分。
以上两例中,笔者面对学生撒谎的行为,采取了两种应对方式。第一种是冷静分析,分析学生撒谎的原因,这是一种科学的应对方式;第二种是被情绪冲昏了头脑,失去耐心,而仅仅以一种刚性方式来处理问题,这种应对方式显然是十分不科学的。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自然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一种是达到教育效果;一种是未达到教育效果,且引发严重后果。本文之后将继续介绍这两种不同结局。
二、对学生撒谎行为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策略
根据学生撒谎的不同动机,德育工作者应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并且区别对待性格类型不同的学生。对于那些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学生应一针见血地指出错误,并直接与他们交谈,在交谈中完成教育目的,达到教育效果。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则应从侧面入手,通过他身边的同学、朋友等获得信息,再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学生,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都应做到耐心、细致和真诚。
笔者将继续以上述两起学生撒谎行为为例讲述应对策略。
事例一:思考完学生童×撒谎的原因之后,笔者的心中便有了基本应对方法和步骤。到校后,笔者找到童×,直接表示已经知道事情的真相,同时真诚地向他表达自己的担忧和关切,童×有所感动,便一五一十地道出他撒谎的原因:对专业不感兴趣,上课听不懂,心情郁闷,所以想要逃课散心。师生之间一旦有了真诚的交流之后,教育的难度就大大下降。笔者在与童×的谈心交流之间,很自然地达到了教育目的。
事例二:在对张×直接进行处分后,笔者尝试着与该生进行交流,但均以失败告终,因为该生性格实在内向,常常是笔者一人上演“独角戏”,学生却只是保持缄默。如此一来,笔者便失去了耐心,把这件事简单地搁置在一边。一个星期后,班级便出现了一起重大恶劣事件,而张×便是该事件的主角之一:学生宣×对张×进行武力敲诈,敲诈不成便演变为暴力抢夺,宣×打了张×之后把张×的手机抢走,后被学校保卫科察觉此事,参与处理。出了这起事件之后,笔者才恍然大悟:原来张×一直以来的逃课都是为了逃避学校,逃避伤害!而他为了逃课而说的谎言,也属于典型的防卫性谎言。此时,笔者对自己之前的不当处理方式感到非常地后悔。如果当初在与张×进行直接交流未果之后,再继续努力,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了情况,那么就会更早发现此事,避免事情发展到如此恶劣的地步。
三、结语
作为一句德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拥有良好的素质,必须懂得学生的撒谎心理,必须细心观察、勤于分析,及时把握学生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心态,对不同的撒谎行为采取不同的策略。同时,还需讲究教育艺术,做到爱护和尊重学生,以平等地姿态与学生交流,耐心而细致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1]万玮. 班主任兵法.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2]张万祥. 张万祥班主任工作100招.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王凡. 青少年心理健康.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学生撒谎行为;科学应对策略
学生撒谎的行为有很多种,包括恶意撒谎和非恶意撒谎、有意撒谎和无意撒谎。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撒谎往往由偶然发展到成性。学生撒谎或者是因为无知,或者是因为害怕,或者是为了逃避,不管怎样,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这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将以自己在德育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典型的学生撒谎事件为例,尝试讨论应对学生撒谎行为的科学策略。
一、面对学生撒谎行为应冷静思考、分析动机
从撒谎的动机来分类,撒谎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防卫性撒谎。动机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使自己摆脱不利的境遇。(二)恶作剧性撒谎。动机是戏弄别人,从中获得心理满足。(三)谋利性撒谎。动机是以撒谎作为工具骗取金钱、好感、信任等,满足自己物质或精神上的某种需求。(四)报复性撒谎。动机是利用谎言报复他人,发泄对别人的敌意、恼怒等情绪,使报复对象处于不利地位以解心头之恨。
德育工作者在学生撒谎时,应首先避免生气、恼怒等不良情绪,应该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原因。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曾遇到这样两件典型学生撒谎的事例。
事例一:新生入学不久,接到一个“家长”电话给学生童×请假,后经证实这名家长是童×请来的伪家长。该学生之前就已经有表现出许多不诚实行为,如今再加上这次撒谎,笔者感到非常气愤,后来情绪稳定之后,想起一句话:“如果你想把老师的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做,那么请关心你的学生,不仅在学习方面,也在生活方面。”这句话如醍醐灌顶,让笔者明白了一名真正的教育者需要有怎样的胸襟,于是开始思索问题的根源。这名学生谎称请假的原因可能有这些:一、与朋友聚会;二、跟朋友闹矛盾,希望独处;三、对老师有意见,故意挑衅。
事例二:学生张×三番五次逃课并且彻夜未归,为此笔者多次与该生进行谈话,每次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该生能够有所醒悟。每次谈话后该生都表示将痛改前非,但是结果却是一错再错。有一次,该生又逃课,且称自己并未离校,经调查了解得知该生再次撒谎,当时笔者十分恼怒,便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向学生科报告该生的恶劣行为,对其处以“记过”的校级处分。
以上两例中,笔者面对学生撒谎的行为,采取了两种应对方式。第一种是冷静分析,分析学生撒谎的原因,这是一种科学的应对方式;第二种是被情绪冲昏了头脑,失去耐心,而仅仅以一种刚性方式来处理问题,这种应对方式显然是十分不科学的。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自然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一种是达到教育效果;一种是未达到教育效果,且引发严重后果。本文之后将继续介绍这两种不同结局。
二、对学生撒谎行为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策略
根据学生撒谎的不同动机,德育工作者应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并且区别对待性格类型不同的学生。对于那些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学生应一针见血地指出错误,并直接与他们交谈,在交谈中完成教育目的,达到教育效果。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则应从侧面入手,通过他身边的同学、朋友等获得信息,再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学生,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都应做到耐心、细致和真诚。
笔者将继续以上述两起学生撒谎行为为例讲述应对策略。
事例一:思考完学生童×撒谎的原因之后,笔者的心中便有了基本应对方法和步骤。到校后,笔者找到童×,直接表示已经知道事情的真相,同时真诚地向他表达自己的担忧和关切,童×有所感动,便一五一十地道出他撒谎的原因:对专业不感兴趣,上课听不懂,心情郁闷,所以想要逃课散心。师生之间一旦有了真诚的交流之后,教育的难度就大大下降。笔者在与童×的谈心交流之间,很自然地达到了教育目的。
事例二:在对张×直接进行处分后,笔者尝试着与该生进行交流,但均以失败告终,因为该生性格实在内向,常常是笔者一人上演“独角戏”,学生却只是保持缄默。如此一来,笔者便失去了耐心,把这件事简单地搁置在一边。一个星期后,班级便出现了一起重大恶劣事件,而张×便是该事件的主角之一:学生宣×对张×进行武力敲诈,敲诈不成便演变为暴力抢夺,宣×打了张×之后把张×的手机抢走,后被学校保卫科察觉此事,参与处理。出了这起事件之后,笔者才恍然大悟:原来张×一直以来的逃课都是为了逃避学校,逃避伤害!而他为了逃课而说的谎言,也属于典型的防卫性谎言。此时,笔者对自己之前的不当处理方式感到非常地后悔。如果当初在与张×进行直接交流未果之后,再继续努力,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了情况,那么就会更早发现此事,避免事情发展到如此恶劣的地步。
三、结语
作为一句德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拥有良好的素质,必须懂得学生的撒谎心理,必须细心观察、勤于分析,及时把握学生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心态,对不同的撒谎行为采取不同的策略。同时,还需讲究教育艺术,做到爱护和尊重学生,以平等地姿态与学生交流,耐心而细致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1]万玮. 班主任兵法.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2]张万祥. 张万祥班主任工作100招.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王凡. 青少年心理健康.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