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为柞水木耳点赞:“小木耳,大产业”。
“总书记的这个点赞充分肯定了包括木耳在内的食用菌产业在国家精准产业扶贫方面发挥的实实在在的作用,为未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说。事实上,和柞水县一样,吉林省蛟河市、汪清县等全国多个贫困地区都靠着小小的木耳,相继实现了脱贫致富。
春天,万物复苏,雪融草青,树木开始发芽,在巍巍长白山上,黑木耳也在悄然生长。
黑木耳因其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而得名。
长白山区域因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林木资源,自古以来就是野生黑木耳的优质产区;勤劳智慧的吉林农人利用区域内的资源优势,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积累了丰富的黑木耳培育经验;当代吉林农人更是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出最为优质的黑木耳。
近年来,吉林省不断完善生产、产业和经营体系,优化黑木耳产业发展环境,拉长产业价值链条,加快推进“吉林长白山黑木耳”产业发展。实施“百公里蘑菇长廊”和“东木西草”工程,因地制宜推进长白山北坡以黑木耳为主导的食用菌产业带建设;加快建设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基地、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基地,推行产业分工细化,推进菌棒工厂化生产,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模式。
如今,小小的黑木耳已成为全省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汪清、蛟河、敦化、东丰、安图、珲春、磐石等7个县(市、区)黑木耳年产量超万吨;16家企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吉林长白山黑木耳”标准示范基地;蛟河市黄松甸镇、汪清县天桥岭镇、敦化市黄泥河镇成为国内黑木耳主要集散地。
据统计,2020年全省黑木耳栽培规模28亿袋,鲜品产量116万吨以上,产值突破103亿元。在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93个特色产业十亿元乡镇中,蛟河市黄松甸镇和汪清县天桥岭镇依靠发展黑木耳产业跻身其中。
黄松甸:利用“冷资源”打造黑木耳之乡
种木耳、收木耳、卖木耳……成为近几年黄松甸镇上最常见的场景,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以木耳产业为生,大片的黑木耳种植区域非常壮观。
黄松甸镇地处长白山余脉,平均海拔474米的高寒山区气候,过去一直是制约黄松甸经济发展的短板,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每年无霜期仅有100多天,因此种植大部分农作物都无法实现增收。
“地不多,半冬过,打点粮食够吃喝。”是过去对黄松甸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尝试过种植旱烟、土豆、甜菜等经济作物最终宣告失败之后,20世纪80年代,黄松甸人开始尝试人工黑木耳栽培。就这样,袋料栽培木耳被引进了黄松甸镇。
1995年,黄松甸黑木耳栽培户将黑木耳菌袋由棚内吊袋拿到棚外地面摆袋出耳,进行室外全日光栽培,使黑木耳的栽培成功率、产量、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从2004年开始,黄松甸又在室外全日光栽培基础上采用地面耳床铺塑料薄膜、扎眼出耳和小口出耳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黑木耳质量。
看到黑木耳赚钱,黄松甸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20世纪90年代,各村已有了几百万包栽培规模。2009年黄松甸镇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黑木耳之乡”称号;2010年“黄松甸黑木耳”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民的收入也从一亩地收入300元钱开始,翻番儿地往上涨。
菌农孙俊富告诉记者,这些黑灰褐色的木耳在别人眼中也许其貌不扬,但在当地百姓心里却是脱贫致富的“金耳朵”。
吉林省人工大规模种植黑木耳起步较早,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不仅在区域内形成了多个黑木耳种植产业集群,同时也逐渐形成了集菌种研发、菌种销售、菌棒加工、干品销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黑木耳纵向产业集群。
黄松甸镇以地理标志引导农民规模种植,按品种、规模、地域在整村兴建“黄松甸黑木耳”产业园区,鼓励菌农就近入园,先后建成了示范园区2个,规模园区29个,全镇12个行政村,园区覆盖率达100%。并协调金融部门每年为从事黑木耳生产的菌农提供贷款1亿多元,解决产业规模化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
产品好,卖得出去才是关键。黄松甸累计投入2.6亿元建设了“中国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是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2019年市场销售黑木耳3.7万吨,销售额25.9亿元。在电商营销方面,黄松甸与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合作,2018年全镇黑木耳网络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占全镇当年黑木耳总销售额的10%左右。
现在全镇农民90%以上的经济收入来源于“黄松甸黑木耳”品牌产业,从事黑木耳产销的农户占全镇总数95%以上,全镇100%的村屯从事食用菌生产。2019年全镇黑木耳产量3.18亿袋,产值11亿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0元,是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倍。
食用菌特色产业为黄松甸人描绘出美好“钱景”,也让大山深处的“黑色瑰宝”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汪清:全国食用菌生产技术革新的排头兵
眼下,汪清縣正是春季黑木耳菌包生产最忙碌的时候。据介绍,全县大大小小近百家标准化菌包厂、“木耳农场”,近8成实现了菌包生产自动化。制袋、灭菌、接种、养菌一条龙作业,大大提高了菌包成活率。
“比起以前‘小弱散’的菌包培育,机械化、智能化、集中化生产通过减少人工接触提高了‘菌宝宝’的质量,为广大菌农提供了更优质的‘致富种子’。”汪清县桃源小木耳产业园负责人文铁柱介绍,无人智能化生产体系的应用,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技术革新的排头兵,为汪清黑木耳产业争取了更大的市场话语权。
汪清县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地处长白山林区,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润,生产出来的黑木耳胶质厚、有弹性,口感上乘,在全国小有名气。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汪清县把黑木耳产业确定为当地脱贫主产业,积极打造黑木耳产业链,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帮助贫困户捧上了“金饭碗”,累计投入近20亿元资金,实施黑木耳种植等扶贫产业项目363个。2020年4月11日,汪清县脱贫摘帽。 脱贫户聂淑花介绍,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杂菌率高、品系品种杂乱,销路有限,常常要跑很远才能找到活计。现在,家门口有了黑木耳栽培大买卖,不出村就能挣到可观的收入。
为解决产业发展中规模小、力量分散、没有品牌的“痛点”,汪清县出台了“县建标准、村抓生产”的工作思路,建设标准化菌包厂53家,实行制袋、灭菌、接种、养菌一条龙式菌包生产培养。在向产业要效益的同时,汪清县推行黑木耳生产、采摘、质检全流程模式,把汪清县打造成吉林省黑木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按照工业化思维谋划产业扶贫,汪清县逐步形成菌种研发、菌包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加工、物流配货的全产业链,32%的村庄黑木耳生产规模超过百万袋,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日益明显。
全县黑木耳产量的增加也给销售带来不小压力。汪清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建立吉林省区域农产品产地市场——天成黑木耳批发市场,2018年,市场黑木耳交易量1.8万吨,实现交易额8亿元。同时依靠全国电商进农村示范县这个金字招牌,在全县范围内建立100个电商基地,以云端發力扶上马再送一程,让电商服务下沉到更多脱贫户。
此外,思路活跃的村民们还从田间地头走到镜头前,尝试直播带货,来拓展销售渠道。
2020年,汪清县电商交易额突破19.2亿元,有力推动了黑木耳等农特产品走向全国。目前,全县近4万人从事木耳采摘等相关产业,栽培总量达到6.5亿袋,年产值34亿元。
汪清县在黑木耳产业中变中求新、变中求进,由原来家庭副业种植到全产业链规模发展,从分散生产向集约经营转型升级,从扶贫产业发展成富民强业的地域主导产业。如今,黑木耳已经成为汪清一张最具实力的名片。
“蘑菇”院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吉林黑木耳产值突破103亿元的背后,除了自然优势,离不开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及其团队的技术支撑。
筛选菌种、制定规程、研发新品……科技为吉林黑木耳插上了“翅膀”。
在2月25日举办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当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习近平总书记为其颁发了奖牌、证书。
作为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院士,李玉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在黄松甸镇开展了食用菌扶贫工作。他是“小木耳 大产业”的领路人,也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
2012年以来,李玉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
每年初春时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山谷,李玉已开始一天的跋涉。他和学生们要在山里“踏查”,摸清当地菌类生物的“家底”。从调查区域内第一株蘑菇冒头开始,每隔10天,就要重返山中,仔细观察蘑菇生长状态、小心翼翼地采集样本。
这样的工作,李玉已经坚持了40多年。做好中国人自己的食药用菌资源调查与保育,是他从事科学研究重要的目标之一。
在李玉的带领下,吉林农业大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菌物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创立了菌类作物学。依托科研成果,吉林农业大学建成了我国首个菌类种质资源库,收集并保存了世界范围内栽培和野生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珍稀食药用菌,涵盖了野生种质资源共计1.1万余份。其中仅黏菌就有400余种,占世界已知种的2/3,还发现并命名了36个黏菌新种。
40年多来,李玉经历见证了我国食用菌产业从简陋的地沟、菇棚,到花园式的基地;从传统的庭院式生产,到现代化的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过程。创新和改进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北方食用菌发展中的工程技术难题。
吉林汪清、浙江庆元、山西临县、贵州铜仁、河北阜平……李玉和他的团队在全国40多个贫困县(市)留下足迹。
远近闻名的柞水木耳正是李玉团队在陕西省柞水县发展起来的精准扶贫产业。近年来,通过开展秦巴山木耳种质资源发育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李玉团队为柞水选育出了4个黑木耳、1个玉木耳的宜栽菌种,并实现大面积推广。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学生培养成才,把食用菌做强做大,把成果融化在老百姓的笑脸上”,这正是李玉多年来科学人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食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而且种植难度小,投资少、见效快,经济价值突出,成为多地扶贫产业的首选。”在李玉看来,食用菌能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吉林黑木耳的品质毋庸置疑,但“好木耳卖不上好价钱”一直以来都是当地菌农的“心头病”。要推动长白山黑木耳由数量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加快改造提升黑木耳产业链,紧紧牵住品牌这条线,带活产业全局,让更多农民分享品牌红利。
从2015年底起,吉林省就开始筹划吉林省长白山黑木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项目。
2018年9月,“吉林长白山黑木耳”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填补了长白山食用菌这一特色“吉字号”品牌空白。同年10月, “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
“未来,吉林省将以品牌为依托,进一步提升黑木耳产品质量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引领黑木耳种植加工企业提高竞争力,‘抱团’闯市场。”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
“总书记的这个点赞充分肯定了包括木耳在内的食用菌产业在国家精准产业扶贫方面发挥的实实在在的作用,为未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说。事实上,和柞水县一样,吉林省蛟河市、汪清县等全国多个贫困地区都靠着小小的木耳,相继实现了脱贫致富。
春天,万物复苏,雪融草青,树木开始发芽,在巍巍长白山上,黑木耳也在悄然生长。
黑木耳因其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而得名。
长白山区域因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林木资源,自古以来就是野生黑木耳的优质产区;勤劳智慧的吉林农人利用区域内的资源优势,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积累了丰富的黑木耳培育经验;当代吉林农人更是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出最为优质的黑木耳。
近年来,吉林省不断完善生产、产业和经营体系,优化黑木耳产业发展环境,拉长产业价值链条,加快推进“吉林长白山黑木耳”产业发展。实施“百公里蘑菇长廊”和“东木西草”工程,因地制宜推进长白山北坡以黑木耳为主导的食用菌产业带建设;加快建设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基地、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基地,推行产业分工细化,推进菌棒工厂化生产,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模式。
如今,小小的黑木耳已成为全省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汪清、蛟河、敦化、东丰、安图、珲春、磐石等7个县(市、区)黑木耳年产量超万吨;16家企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吉林长白山黑木耳”标准示范基地;蛟河市黄松甸镇、汪清县天桥岭镇、敦化市黄泥河镇成为国内黑木耳主要集散地。
据统计,2020年全省黑木耳栽培规模28亿袋,鲜品产量116万吨以上,产值突破103亿元。在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93个特色产业十亿元乡镇中,蛟河市黄松甸镇和汪清县天桥岭镇依靠发展黑木耳产业跻身其中。
黄松甸:利用“冷资源”打造黑木耳之乡
种木耳、收木耳、卖木耳……成为近几年黄松甸镇上最常见的场景,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以木耳产业为生,大片的黑木耳种植区域非常壮观。
黄松甸镇地处长白山余脉,平均海拔474米的高寒山区气候,过去一直是制约黄松甸经济发展的短板,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每年无霜期仅有100多天,因此种植大部分农作物都无法实现增收。
“地不多,半冬过,打点粮食够吃喝。”是过去对黄松甸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尝试过种植旱烟、土豆、甜菜等经济作物最终宣告失败之后,20世纪80年代,黄松甸人开始尝试人工黑木耳栽培。就这样,袋料栽培木耳被引进了黄松甸镇。
1995年,黄松甸黑木耳栽培户将黑木耳菌袋由棚内吊袋拿到棚外地面摆袋出耳,进行室外全日光栽培,使黑木耳的栽培成功率、产量、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从2004年开始,黄松甸又在室外全日光栽培基础上采用地面耳床铺塑料薄膜、扎眼出耳和小口出耳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黑木耳质量。
看到黑木耳赚钱,黄松甸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20世纪90年代,各村已有了几百万包栽培规模。2009年黄松甸镇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黑木耳之乡”称号;2010年“黄松甸黑木耳”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民的收入也从一亩地收入300元钱开始,翻番儿地往上涨。
菌农孙俊富告诉记者,这些黑灰褐色的木耳在别人眼中也许其貌不扬,但在当地百姓心里却是脱贫致富的“金耳朵”。
吉林省人工大规模种植黑木耳起步较早,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不仅在区域内形成了多个黑木耳种植产业集群,同时也逐渐形成了集菌种研发、菌种销售、菌棒加工、干品销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黑木耳纵向产业集群。
黄松甸镇以地理标志引导农民规模种植,按品种、规模、地域在整村兴建“黄松甸黑木耳”产业园区,鼓励菌农就近入园,先后建成了示范园区2个,规模园区29个,全镇12个行政村,园区覆盖率达100%。并协调金融部门每年为从事黑木耳生产的菌农提供贷款1亿多元,解决产业规模化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
产品好,卖得出去才是关键。黄松甸累计投入2.6亿元建设了“中国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是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2019年市场销售黑木耳3.7万吨,销售额25.9亿元。在电商营销方面,黄松甸与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合作,2018年全镇黑木耳网络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占全镇当年黑木耳总销售额的10%左右。
现在全镇农民90%以上的经济收入来源于“黄松甸黑木耳”品牌产业,从事黑木耳产销的农户占全镇总数95%以上,全镇100%的村屯从事食用菌生产。2019年全镇黑木耳产量3.18亿袋,产值11亿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0元,是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倍。
食用菌特色产业为黄松甸人描绘出美好“钱景”,也让大山深处的“黑色瑰宝”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汪清:全国食用菌生产技术革新的排头兵
眼下,汪清縣正是春季黑木耳菌包生产最忙碌的时候。据介绍,全县大大小小近百家标准化菌包厂、“木耳农场”,近8成实现了菌包生产自动化。制袋、灭菌、接种、养菌一条龙作业,大大提高了菌包成活率。
“比起以前‘小弱散’的菌包培育,机械化、智能化、集中化生产通过减少人工接触提高了‘菌宝宝’的质量,为广大菌农提供了更优质的‘致富种子’。”汪清县桃源小木耳产业园负责人文铁柱介绍,无人智能化生产体系的应用,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技术革新的排头兵,为汪清黑木耳产业争取了更大的市场话语权。
汪清县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地处长白山林区,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润,生产出来的黑木耳胶质厚、有弹性,口感上乘,在全国小有名气。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汪清县把黑木耳产业确定为当地脱贫主产业,积极打造黑木耳产业链,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帮助贫困户捧上了“金饭碗”,累计投入近20亿元资金,实施黑木耳种植等扶贫产业项目363个。2020年4月11日,汪清县脱贫摘帽。 脱贫户聂淑花介绍,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杂菌率高、品系品种杂乱,销路有限,常常要跑很远才能找到活计。现在,家门口有了黑木耳栽培大买卖,不出村就能挣到可观的收入。
为解决产业发展中规模小、力量分散、没有品牌的“痛点”,汪清县出台了“县建标准、村抓生产”的工作思路,建设标准化菌包厂53家,实行制袋、灭菌、接种、养菌一条龙式菌包生产培养。在向产业要效益的同时,汪清县推行黑木耳生产、采摘、质检全流程模式,把汪清县打造成吉林省黑木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按照工业化思维谋划产业扶贫,汪清县逐步形成菌种研发、菌包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加工、物流配货的全产业链,32%的村庄黑木耳生产规模超过百万袋,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日益明显。
全县黑木耳产量的增加也给销售带来不小压力。汪清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建立吉林省区域农产品产地市场——天成黑木耳批发市场,2018年,市场黑木耳交易量1.8万吨,实现交易额8亿元。同时依靠全国电商进农村示范县这个金字招牌,在全县范围内建立100个电商基地,以云端發力扶上马再送一程,让电商服务下沉到更多脱贫户。
此外,思路活跃的村民们还从田间地头走到镜头前,尝试直播带货,来拓展销售渠道。
2020年,汪清县电商交易额突破19.2亿元,有力推动了黑木耳等农特产品走向全国。目前,全县近4万人从事木耳采摘等相关产业,栽培总量达到6.5亿袋,年产值34亿元。
汪清县在黑木耳产业中变中求新、变中求进,由原来家庭副业种植到全产业链规模发展,从分散生产向集约经营转型升级,从扶贫产业发展成富民强业的地域主导产业。如今,黑木耳已经成为汪清一张最具实力的名片。
“蘑菇”院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吉林黑木耳产值突破103亿元的背后,除了自然优势,离不开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及其团队的技术支撑。
筛选菌种、制定规程、研发新品……科技为吉林黑木耳插上了“翅膀”。
在2月25日举办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当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习近平总书记为其颁发了奖牌、证书。
作为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院士,李玉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在黄松甸镇开展了食用菌扶贫工作。他是“小木耳 大产业”的领路人,也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
2012年以来,李玉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
每年初春时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山谷,李玉已开始一天的跋涉。他和学生们要在山里“踏查”,摸清当地菌类生物的“家底”。从调查区域内第一株蘑菇冒头开始,每隔10天,就要重返山中,仔细观察蘑菇生长状态、小心翼翼地采集样本。
这样的工作,李玉已经坚持了40多年。做好中国人自己的食药用菌资源调查与保育,是他从事科学研究重要的目标之一。
在李玉的带领下,吉林农业大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菌物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创立了菌类作物学。依托科研成果,吉林农业大学建成了我国首个菌类种质资源库,收集并保存了世界范围内栽培和野生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珍稀食药用菌,涵盖了野生种质资源共计1.1万余份。其中仅黏菌就有400余种,占世界已知种的2/3,还发现并命名了36个黏菌新种。
40年多来,李玉经历见证了我国食用菌产业从简陋的地沟、菇棚,到花园式的基地;从传统的庭院式生产,到现代化的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过程。创新和改进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北方食用菌发展中的工程技术难题。
吉林汪清、浙江庆元、山西临县、贵州铜仁、河北阜平……李玉和他的团队在全国40多个贫困县(市)留下足迹。
远近闻名的柞水木耳正是李玉团队在陕西省柞水县发展起来的精准扶贫产业。近年来,通过开展秦巴山木耳种质资源发育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李玉团队为柞水选育出了4个黑木耳、1个玉木耳的宜栽菌种,并实现大面积推广。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学生培养成才,把食用菌做强做大,把成果融化在老百姓的笑脸上”,这正是李玉多年来科学人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食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而且种植难度小,投资少、见效快,经济价值突出,成为多地扶贫产业的首选。”在李玉看来,食用菌能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吉林黑木耳的品质毋庸置疑,但“好木耳卖不上好价钱”一直以来都是当地菌农的“心头病”。要推动长白山黑木耳由数量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加快改造提升黑木耳产业链,紧紧牵住品牌这条线,带活产业全局,让更多农民分享品牌红利。
从2015年底起,吉林省就开始筹划吉林省长白山黑木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项目。
2018年9月,“吉林长白山黑木耳”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填补了长白山食用菌这一特色“吉字号”品牌空白。同年10月, “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
“未来,吉林省将以品牌为依托,进一步提升黑木耳产品质量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引领黑木耳种植加工企业提高竞争力,‘抱团’闯市场。”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