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材是历史知识的载体,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历史教学必须坚持以教材为本。但作为选拔人才性质的高考,它的模式发生了变化,注重能力——特别是理解应用能力的考查。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加强应用能力培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一、注重分析、理解教材理清基本线索,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1.注重分析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构成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由具体的历史事件所组成,每一历史事件间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要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中学现行教材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在理清教材中每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注意理清每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在掌握了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对历史的脉络、结构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2.注重分析章与章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历史教材的编排,一般来讲注重了每一章节内容的独立性,但历史知识往往前后有联系,有的要跨越几节,甚至几章。教师讲课时,不能受教材编排体系的约束,要敢于打破现有章节的限制。在讲一章或一节内容时,要注重分析前后几个章节的内容。
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四章写到:“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要详细讲解这一问题,就应该联系第一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活动”,第二章“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二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
因为自从1500前后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第一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继续发展,资本主义掠夺和扩张的本性充分暴露出来,它要求以整个世界为活动舞台,如果它不掠夺世界其他国家,就无法发展,经过几百年的殖民扩张,使各地区、各国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并将世界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变成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这时,世界真正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二、注重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必有其深刻的原因,而每一历史事件也必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这部分的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因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分析讲透每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如此既有助于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脉络的把握。
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本节内容中对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较为简单,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教师可以从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对外政策等方面对中、英对国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这一问题有了深层的理解。
再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材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没有明确的表述,其实它对分散于本节和第三章教材中,其影响表现在:
1.经济上:通过不平等条约,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外国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同时外国侵略控制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2.政治上:中国政局的变动:辛酉政变、总理衙的建立、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教师通过上述的分析使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有为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对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的比较
中学历史教材,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编写的,教材对一个重大事件的叙述,有的内容跨章节,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重视知识的联系比较。如在讲日本明治维新内容后,就可以联系中国的戊戌变法。从历史背景、国际环境、领导力量、群众基础、斗争方式、政策措施等方面去比较二者成败的原因,进而评价其历史地位。
也可以联系英、法、美、俄、德等主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从阶级关系、经济关系、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群众基础、结果影响等方面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及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等。坚持联系的观点,对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十分有利。
这样比较分析,使学生清楚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派合作,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保证。
四、注重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所谓的隐性知识,是指实际存在于课本当中却容易为人所忽略的知识。隐性知识没有现成答案,必须全面启动思维才能发掘和解答,这既是考查层次较高的一种智能型问题,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因此,教师应注意对教材中隐性知识的讲解。如课本对《资政新篇》评价中指出“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迫于当时的形势,《资政新篇》没有能够实行。”对于《资政新篇》没能实行的原因,学生只能理解到当时战争的环境是一个因素,实际上除战争因素外,更为主要的应是经济因素和阶级因素。
总而言之,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加强分析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必将大大提高。
(河北省栾城县第二中学)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加强应用能力培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一、注重分析、理解教材理清基本线索,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1.注重分析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构成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由具体的历史事件所组成,每一历史事件间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要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中学现行教材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在理清教材中每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注意理清每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在掌握了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对历史的脉络、结构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2.注重分析章与章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历史教材的编排,一般来讲注重了每一章节内容的独立性,但历史知识往往前后有联系,有的要跨越几节,甚至几章。教师讲课时,不能受教材编排体系的约束,要敢于打破现有章节的限制。在讲一章或一节内容时,要注重分析前后几个章节的内容。
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四章写到:“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要详细讲解这一问题,就应该联系第一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活动”,第二章“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二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
因为自从1500前后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第一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继续发展,资本主义掠夺和扩张的本性充分暴露出来,它要求以整个世界为活动舞台,如果它不掠夺世界其他国家,就无法发展,经过几百年的殖民扩张,使各地区、各国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并将世界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变成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这时,世界真正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二、注重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必有其深刻的原因,而每一历史事件也必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这部分的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因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分析讲透每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如此既有助于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脉络的把握。
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本节内容中对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较为简单,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教师可以从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对外政策等方面对中、英对国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这一问题有了深层的理解。
再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材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没有明确的表述,其实它对分散于本节和第三章教材中,其影响表现在:
1.经济上:通过不平等条约,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外国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同时外国侵略控制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2.政治上:中国政局的变动:辛酉政变、总理衙的建立、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教师通过上述的分析使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有为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对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的比较
中学历史教材,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编写的,教材对一个重大事件的叙述,有的内容跨章节,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重视知识的联系比较。如在讲日本明治维新内容后,就可以联系中国的戊戌变法。从历史背景、国际环境、领导力量、群众基础、斗争方式、政策措施等方面去比较二者成败的原因,进而评价其历史地位。
也可以联系英、法、美、俄、德等主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从阶级关系、经济关系、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群众基础、结果影响等方面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及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等。坚持联系的观点,对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十分有利。
这样比较分析,使学生清楚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派合作,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保证。
四、注重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所谓的隐性知识,是指实际存在于课本当中却容易为人所忽略的知识。隐性知识没有现成答案,必须全面启动思维才能发掘和解答,这既是考查层次较高的一种智能型问题,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因此,教师应注意对教材中隐性知识的讲解。如课本对《资政新篇》评价中指出“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迫于当时的形势,《资政新篇》没有能够实行。”对于《资政新篇》没能实行的原因,学生只能理解到当时战争的环境是一个因素,实际上除战争因素外,更为主要的应是经济因素和阶级因素。
总而言之,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加强分析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必将大大提高。
(河北省栾城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