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概述了生态设计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应遵循尊重自然、本土性、经济性等原则,并对设计步骤与方法作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以人为本
目前,园林设计师常为了追求华丽、漂亮的设计外观形式和“舒适”的人工环境,往往疏于考虑场地原有的自然属性、生态特征、能源和资源的制约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园林设计大多停留在设计形式和风格的讨论上。园林景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园林设计在场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问题必将受到重视,并逐渐更新人们的设计理念。
1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内涵
生态设计,实质上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环境因素纳人作品的设计中,将人与作品自然环境连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局部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避免其遭到破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园林环境。提出园林景观不仅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遵从自然发生发展规律,考虑到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制约,有限节约能源和资源,通过合理设计实现城市环境的生态稳定性,景观优美性和生活舒适性。
2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
2.1 尊重自然原则
一切自然生态形式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是适应自然发生发展规律的结果。一切景观建设活动都应从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出发,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小的对环境产生干扰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一直生生不息地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活资源与条件,满足人们各方面需求,而人类也应在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尊重其各种生命形式和发生过程。在园林生态设计中,尊重自然应是能被社会接受的最基本的前提之一。
2.2 本土性原则
任一特定场地的自然因素与文化积淀都是对当地独特环境的理解与衍生,也是与当时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共生的结果。所以,一个合适于场地的园林生态设计,必须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生物气候、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充分使用当地建材和植物材料,尽可能保护和利用地方性物种,保证场地和谐的环境特征与生物的多样性。园林的选材要体现地方特色,避免东拼西凑、不伦不类; 园林景观所表达的意境、文化也要与地方文化相协调,延续地方文化和民俗。
2.3 经济性原则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和消耗,提倡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循环使用。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工程施工和管理坚持 3R 即减少使用( Reduce)、 重复使用( Reuse) 和循环使用( Recycle),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4 健康舒适、以人为本原则
营造健康舒适的园林环境应当保证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无污染,光、声环境优良,无光污染,无噪声,有足够绿地及自由活动空间等。园林建材的选择要对人体无害,无污染。人是园林使用的主体,园林的设计应当满足人的安全性、保健性、舒适性和易达性等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另外还要考虑在突发事件下的防灾作用和避难的作用。
3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步骤与方法探讨
3.1 步骤
3.1.1 城市生态环境的调查
包括城市设计场地自然环境的调查与人文环境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园林生态设计中的地形、植被以及水文地质、气候、土壤状况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等。
3.1.2 生态目标的确定
生态设计目标的确定一方面要与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另一方面还要与城市适宜的人居环境创建相一致,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营造适宜人类居住的舒适健康的园林环境。
3.1.3 生态过程的设计与管理
在设计场地生态目标确定的基础上,运用景观与外部系统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元素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生命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人类与环境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 进行景观设计。合理搭配城市园林中的空间和构成空间的各个要素,如植物、建筑、山石、水体、地形等,使之协调一致,共同构成城市和谐的生态环境,创建城市园林和谐、舒适、 美观的园林环境。并在城市园林生态环境的发展中,规划设计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的机制和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和调控生态过程和格局的发展变化,使城市园林的生态环境朝向满足城市需求的方向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又要避免和控制城市生态环境由于物种的入侵或者环境的改变,造成生态退化、物种的消失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3.2 方法
3.2.1 结合地方主义设计
与地方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设计手段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设计要素充分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二是尊重场地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历史,对当地自然生境的恢复与重新创建。前者可通过利用当地的建材来设计施工,比如当地的石材、木材、土砖等;植物作為园林设计的四大元素之一,在园林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中中有非凡的意义。乡土树种不仅能够对当地的气候、土壤有很好的适应性,而且对于不良环境及病虫害方面具有较强的抗性。进行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设计时,一定要因地制宜,, 保证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当地的生态条件相一致,体现本地区的植物景观特色。后者主要包括湿地的恢复与创建和溪流的恢复与创建,以期维护当地自然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休憩场所。
3.2.2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是园林景观构成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节水生态设计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风景园林生态设计中, 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包括6个方面:①场地评估与建设标准制定;②场地保护与利用;③基于雨水利用的场地和工程设计;④土壤表面覆盖物设计;⑤节水灌溉设施设计与再生水利用;⑥树种规划与种植设计。
3.2.3 废弃材料的再利用
废弃材料稍加修缮处理,一部分可以成为独特的景观展示。如园林设计师拉兹就大量利用了场地上废旧的铸铁,将其沿螺旋线形排列整齐,与野生的地被植物共同组合成一副优美的庭园小景。另一部分可以处理成建设的景观材料,完全地融人到园林建设之中。如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中,原先厂区里堆积的焦煤、矿渣及矿物成为一些植物培育的基质材料,或用作铺设地面层的材料,被重新利用。
3.2.4 尊重自然
生态学原理要求人们尊重自然,以自然为师,研究自然的演变规律;要顺应自然,减少人工对自然的盲目改造,减低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营建园林景观类型,避免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要尊重场地中其他生物的需求;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
3.2.5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节能
节能就是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建设“节能型园林”显得更加紧迫。在园林设计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水力等可再生能源,鼓励 “风车园”、“水车园”、“太阳园”等科教性的专类园设计。还要认识到,建筑周围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也是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量的有效手段,各地应根据自身的气候特点,营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条件。
4 结语
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生态设计的理念将日益深入人心,运用生态设计方法,以生态的思维对待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必将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通过生态设计,创造城市环境良好的自然生态过程,使城市园林环境实现自我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曦,李湛东.生态设计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
[2]李娟娟.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以人为本
目前,园林设计师常为了追求华丽、漂亮的设计外观形式和“舒适”的人工环境,往往疏于考虑场地原有的自然属性、生态特征、能源和资源的制约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园林设计大多停留在设计形式和风格的讨论上。园林景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园林设计在场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问题必将受到重视,并逐渐更新人们的设计理念。
1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内涵
生态设计,实质上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环境因素纳人作品的设计中,将人与作品自然环境连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局部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避免其遭到破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园林环境。提出园林景观不仅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遵从自然发生发展规律,考虑到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制约,有限节约能源和资源,通过合理设计实现城市环境的生态稳定性,景观优美性和生活舒适性。
2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
2.1 尊重自然原则
一切自然生态形式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是适应自然发生发展规律的结果。一切景观建设活动都应从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出发,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小的对环境产生干扰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一直生生不息地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活资源与条件,满足人们各方面需求,而人类也应在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尊重其各种生命形式和发生过程。在园林生态设计中,尊重自然应是能被社会接受的最基本的前提之一。
2.2 本土性原则
任一特定场地的自然因素与文化积淀都是对当地独特环境的理解与衍生,也是与当时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共生的结果。所以,一个合适于场地的园林生态设计,必须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生物气候、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充分使用当地建材和植物材料,尽可能保护和利用地方性物种,保证场地和谐的环境特征与生物的多样性。园林的选材要体现地方特色,避免东拼西凑、不伦不类; 园林景观所表达的意境、文化也要与地方文化相协调,延续地方文化和民俗。
2.3 经济性原则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和消耗,提倡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循环使用。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工程施工和管理坚持 3R 即减少使用( Reduce)、 重复使用( Reuse) 和循环使用( Recycle),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4 健康舒适、以人为本原则
营造健康舒适的园林环境应当保证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无污染,光、声环境优良,无光污染,无噪声,有足够绿地及自由活动空间等。园林建材的选择要对人体无害,无污染。人是园林使用的主体,园林的设计应当满足人的安全性、保健性、舒适性和易达性等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另外还要考虑在突发事件下的防灾作用和避难的作用。
3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步骤与方法探讨
3.1 步骤
3.1.1 城市生态环境的调查
包括城市设计场地自然环境的调查与人文环境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园林生态设计中的地形、植被以及水文地质、气候、土壤状况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等。
3.1.2 生态目标的确定
生态设计目标的确定一方面要与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另一方面还要与城市适宜的人居环境创建相一致,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营造适宜人类居住的舒适健康的园林环境。
3.1.3 生态过程的设计与管理
在设计场地生态目标确定的基础上,运用景观与外部系统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元素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生命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人类与环境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 进行景观设计。合理搭配城市园林中的空间和构成空间的各个要素,如植物、建筑、山石、水体、地形等,使之协调一致,共同构成城市和谐的生态环境,创建城市园林和谐、舒适、 美观的园林环境。并在城市园林生态环境的发展中,规划设计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的机制和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和调控生态过程和格局的发展变化,使城市园林的生态环境朝向满足城市需求的方向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又要避免和控制城市生态环境由于物种的入侵或者环境的改变,造成生态退化、物种的消失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3.2 方法
3.2.1 结合地方主义设计
与地方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设计手段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设计要素充分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二是尊重场地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历史,对当地自然生境的恢复与重新创建。前者可通过利用当地的建材来设计施工,比如当地的石材、木材、土砖等;植物作為园林设计的四大元素之一,在园林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中中有非凡的意义。乡土树种不仅能够对当地的气候、土壤有很好的适应性,而且对于不良环境及病虫害方面具有较强的抗性。进行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设计时,一定要因地制宜,, 保证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当地的生态条件相一致,体现本地区的植物景观特色。后者主要包括湿地的恢复与创建和溪流的恢复与创建,以期维护当地自然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休憩场所。
3.2.2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是园林景观构成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节水生态设计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风景园林生态设计中, 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包括6个方面:①场地评估与建设标准制定;②场地保护与利用;③基于雨水利用的场地和工程设计;④土壤表面覆盖物设计;⑤节水灌溉设施设计与再生水利用;⑥树种规划与种植设计。
3.2.3 废弃材料的再利用
废弃材料稍加修缮处理,一部分可以成为独特的景观展示。如园林设计师拉兹就大量利用了场地上废旧的铸铁,将其沿螺旋线形排列整齐,与野生的地被植物共同组合成一副优美的庭园小景。另一部分可以处理成建设的景观材料,完全地融人到园林建设之中。如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中,原先厂区里堆积的焦煤、矿渣及矿物成为一些植物培育的基质材料,或用作铺设地面层的材料,被重新利用。
3.2.4 尊重自然
生态学原理要求人们尊重自然,以自然为师,研究自然的演变规律;要顺应自然,减少人工对自然的盲目改造,减低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营建园林景观类型,避免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要尊重场地中其他生物的需求;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
3.2.5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节能
节能就是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建设“节能型园林”显得更加紧迫。在园林设计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水力等可再生能源,鼓励 “风车园”、“水车园”、“太阳园”等科教性的专类园设计。还要认识到,建筑周围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也是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量的有效手段,各地应根据自身的气候特点,营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条件。
4 结语
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生态设计的理念将日益深入人心,运用生态设计方法,以生态的思维对待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必将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通过生态设计,创造城市环境良好的自然生态过程,使城市园林环境实现自我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曦,李湛东.生态设计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
[2]李娟娟.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