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的无人机大范围室外道路检测及拓扑地图构建

来源 :无人系统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地协作中空中机器人对室外可行道路的检测与建图,有利于提升地面机器人的导航能力。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道路分割、图像拼接、骨架提取的无人机大范围室外道路检测及拓扑地图构建方法。首先,为了解决无人机基于航拍图像的道路识别问题,通过D-LinkNet网络完成对无人机航拍图像中道路的分割,并在保证分割准确率的情况下提升了分割的实时性。其次,考虑到无人机飞行高度和相机视角有限的问题,设计了基于GPU加速的ORB图像拼接算法,从而实现了室外大范围场景的获取。然后,为了完成道路拓扑关系的建立,借鉴
其他文献
针对某风电场MW级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基于SCADA系统的故障记录与运行缓存(Buffer)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各台风电机组的故障原因.在出现这些故障的原因中,有2台风电机组是由于低电压穿越变桨控制策略存在缺陷而引起的风轮转速超速,基于风电机组动力学与变桨控制理论,针对该问题提出低电压穿越变桨控制策略优化方案,并采用PLC编程平台Automation Studio实现该控制策略优化方案.将该控制策略优化方案的程序上传至风电机组的PLC控制器,可成功加快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过程中的变桨速率,解决由此
光伏发电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然而光伏组件表面的积尘严重影响了其输出功率及使用寿命。通过分析光伏组件表面的积尘量对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影响,计算了定期清洁积尘可增加的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及收益,并指出了自动行走类清洁机器人是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清洁设备的发展方向。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投建并已投产的德令哈50 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是我国国内首座建设在高寒地区的大型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该电站以导热油作为传热工质,但由于高寒地区的气温在绝大部分时间不能满足导热油的注入条件,且无相关的低温条件下注入导热油的经验,导致在此气候条件下注入导热油存在风险高、难度大的问题。针对在该热发电站中需注入的导热油量大、导热油系统复杂、管道多、管道直径细、导热油常温下凝结(凝结点为12℃)等特点,提出了一套成熟的低温分步注油工艺流程。该工艺流程将整个导热油系统注油分成多个小单元实行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为槽式太阳能聚焦集热器选取一种最佳的太阳跟踪方式,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地表日太阳直射辐射量的计算、不同太阳跟踪方式时槽式太阳能聚焦集热器的抛物面反射镜年接收太阳直射辐射总量的对比,以及南北倾斜式跟踪方式最佳倾角的研究。研究发现,在上海地区,槽式太阳能聚焦集热器的抛物面反射镜接收的太阳直射辐射量从高到低排序时所采用的太阳跟踪方式依次为:双轴>南北地轴式>南北倾斜式(倾角β=15°)>南北倾斜式(β=45°)>南北水平式>东西水平式。研究结果表明,单轴跟踪方式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