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酶介导的诱导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检测基因点突变

来源 :生命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hb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了一种基于连接酶介导的诱导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用于基因点突变的准确快速检测方法.针对特定突变位点设计的核酸探针,当与模板之间完全匹配时,被连接形成一条长的双链,双链特异性嵌入荧光染料SYBRGreenI插入新生的双链区域,诱导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发生.相反,核酸探针与模板之间不匹配,则不能诱导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出现.利用该方法,成功实现了卢地中海贫血遗传病两种普遍存在的点突变Ivs-2.654(C→T)和CD17(A→T)的基因型检测.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脊椎动物CXCR(CXCchemokinereceptor)在基因组上进化和分化的规律,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绘制了脊椎动物7个CXCR的基因结构图,分析了它们的系统进化关系,研究这些受体在不同
构建Flag标签pcDNA3.1-MORC2的677丝氨酸位点突变重组质粒并完成在SGC.7901细胞中表达,更好地研究677丝氨酸位点所发生的功能.首先,构建含有KpnI和x胁I酶切位点Flag标签的pcDNA3.1
根据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类(serine-threonine kinase,STK)抗病基因结构中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以小粒野生稻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10条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其
抗癌药物在进行动物和临床试验以前,需要用体外肿瘤组织模型评估药效.由于三维(3D)多细胞球体(multicellular tumor spheroids MCTSs)在抗药性和组织结构等方面与体内肿瘤组织相
AhNCED1(9-cis-epoxycarotenoid dioxygenase 1 in Arachis hypogaea L.)是调控花生ABA(abscisic acid)生物合成的关键限速酶.利用Western blotting研究不同非生物胁迫对花生叶片
采用方差,均值法、负二项参数K、Cassie指数、丛生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泊松分布、负二项分布及奈曼分布的X2理论拟合,研究了湘西油茶树群落中蛇足石杉种
ASB12(homo sapiens ankyrin repeat and SOCS box containing 12)蛋白含有5个ANK(ankyrin repeat sequence)序列和一个保守的SOCS(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盒结构域,是A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mTOR)是细胞生长的中心调控因子,应用RT-PCR、免疫印迹、放射性同位素体外测定酶活性等方法,研究mTOR在小鼠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卵中的表达、活性
肿瘤转移抑制蛋白(Metastasis suppressor1,Mtssl),又名肿瘤转移消失蛋白(Missingin metastasis,MIM)在小脑神经元发育中受到调控,依次表达两种亚型:包含Src磷酸化位点的广泛表达亚型;
内源性转录终止子的计算预测是基因转录调控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当前方法的预测特异性偏低.在深入分析大肠杆菌内源性终止子中RNA发夹结构和多聚胸腺嘧啶区域等特征信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