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中Toll样受体2、4及髓样分化因子88的表达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cf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中Toll样受体2、4(TLR2、TLR4)以及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孢子丝菌病免疫识别及免疫介导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孢子丝菌病患者19例及健康人对照12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患者组皮损及对照组皮肤组织中TLR4及MyD88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LR2及MyD88 mRNA的表达情况.所有结果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免疫组化分析: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中TLR4、MyD88的表达部位主要是除角质层外的表皮全层和真皮及皮下组织中的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对照组皮肤几乎不表达TLR4,MyD88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呈弱表达.孢子丝菌病组TLR4表达水平(63.767±3.829)高于对照组(5.167±3.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2,P<0.05);MyD88表达水平(57.236±4.744)亦高于对照组(10.588±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0,P< 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TLR2 mRNA和MyD8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974±1.452和2.028±2.0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30±1.073和0.688±0.422),均P<0.05.结论 孢子丝菌病发病可能与真菌通过Toll样受体途径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有关。

其他文献
患者男,82岁,因躯干、四肢红斑伴瘙痒两年余于2013年3月来我科就诊.入院前一年曾于外院诊断湿疹应用多种抗组胺药口服及糖皮质激素软膏外用治疗,效果不佳,自觉瘙痒剧烈.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12年,一直口服阿卡波糖片联合皮下注射门冬氨酸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期刊
银屑病作为一种反复发作的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皮肤病的辅助治疗越来越引起皮肤科医师的重视[2].为探讨薇诺娜柔润保湿霜对寻常性银屑病的辅助作用,我们对门诊银屑病患者用窄谱中波紫外线(UVB)联合该护肤品观察其效果以及对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
期刊
目的 了解毛乳头细胞在凝集生长状态下分泌性蛋白组的表达.方法 以凝集和非凝集生长的毛乳头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分泌性蛋白质,以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PDQuest软件分析二者之间的蛋白图谱的差异,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LDI-TOF-MS)鉴定表达差异的蛋白质,通过蛋白质数据库NCBInr检索分析.结果 建立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在凝集生长和非凝集生长的毛乳头细胞
患者女,17岁,因全身反复皮疹伴瘙痒6年余,浮肿2年入院.患者于2006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皮疹,伴瘙痒,在外院诊治,先后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神经性水肿、湿疹等.2010年开始出现全身浮肿,伴关节疼痛、腰痛,自觉发热,但体温正常,肿胀可自行消退,但随即再次加重.曾于外院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具体不详),浮肿略有好转,但很快加重.近半年来患者双侧腹股沟、双手腕以及双足踝出现皮下包块,固定不移,无明
期刊
目的 探讨弥漫性色素沉着伴点状色素减退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12年收治的10例弥漫性色素沉着伴点状色素减退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转归.结果 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其中成年患者3例,中位发病年龄7岁(4 ~ 25岁),所有患者均无家族史.典型临床表现为弥漫、均匀的色素沉着基础上发生密集点状白斑.皮损可累及全身,无自行消退趋势.组织学均表现为表皮基底层色素略深,
目的 探讨瘦素对HaCaT细胞角蛋白17(K17)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aCaT细胞,给予100 ng/ml的瘦素作用24 h,应用实时PCR检测K17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K17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1.000 0±0.000 0)相比较,瘦素组(3.086 7±0.186 1)K17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中药药浴已逐渐成为皮肤科临床常用的外治皮肤病方法之一,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在应用中存在一些分歧,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提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西医皮肤科亚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皮肤科专家制定了本共识,参与制定的专家有:刘巧、刘红霞、段逸群、杨志波、周冬梅、李铁男、白彦萍、刘邦民、张怀亮、刁庆春、范瑞强、肖云、龚丽萍、亓兴亮、赵晓广.本共识的目的是规范中药药浴在皮肤科的应用。
期刊
目的 探讨黑素瘤细胞A375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与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交互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A375细胞分为对照组、选择性ER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10 μmol/L、5 μmol/L)处理组和选择性NF-κB通路抑制剂BMS-345541(10 μmol/L、5μmol/L)处理组,分别提取蛋白质和mRNA,用Western印迹、RT-PCR观察U0126抑
患者男,68岁,因腰腹部斑疹伴痒两年来我科门诊就诊,发病初期在腰腹部出现暗红色斑疹,后逐渐融合成腰带状色素沉着斑,未经治疗,皮疹不能消退;患者既往有抑郁症、冠心病史3年余,长期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替米沙坦片和阿司匹林.否认有紫外线长期照射和局部受热史,否认化妆品等化学物质使用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腰腹部紫棕色斑疹,融合成网状,并相互连接呈腰带状分布,表面覆少量
期刊
目的 探讨12例寻常狼疮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12例确诊为寻常狼疮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误诊原因、治疗及转归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12例中83.3%发病前有局部外伤史.所有患者发病早,病程长,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形态多样,首诊均被误诊,经组织病理、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试验、抗酸染色、结核杆菌培养、DNA测序等检查明确诊断.经规范抗结核治疗后预后均良好.结论 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寻常狼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