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省为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五严”规定,其中对于各学段学生在校时间和课后作业时间作了严格的规定。显然,学生的在校时间短了,学生课后的作业时间短了,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时间短了,但是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和素质是丝毫不能减的。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高中化学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仍然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每次的教学行为都必须是有效的,高效的。如何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最近我县教研室率先在化学学科中实行“导学案”教学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你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我要学”。笔者就自己在运用“导学案”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在运用“导学案”中如何辨证地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辨证关系。
一、师生之间导与学要相辅相成
导学案中的“导”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但要主动的学,还要会学。教师的一切活动就是要服务于学生,教师要有“以学定教”的思想,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促使学生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且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质等。
导学案中的“学”就是要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化学课是充实的。
如学习乙醛的银镜反应,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一)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确定,结合乙酸、乙醛的电子式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上去理解并配平反应式;(二)从得氧失氢或加氢去氧的氧化还原反应表面初步掌握;(三)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组成方面了解、记忆银镜反应式。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充满思辨性。
所以在导学案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他们哪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准备一些适应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活动和带有自主性的活动,让他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充分给予足够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要有机融合
我们根据教材的内容,采取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在备课时要进行“缜密”策划,把教学的每一个步骤都设计得周到、细致,甚至细化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需的时间,编撰出高质量、可执行的导学案。
不管多完美的预设,也只是一种教学的设想,合理与否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我们要认识到课堂是具有辩证性,随着学生与文本、同学以及老师的多元对话,学生思维将会被高度激活,可能而且必然会生成更有价值的问题与思考过程,这便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忽视这一点的教学就没有教育价值可言。
所以我们要遵循课堂开放和生成,对导学案的精心准备和必要预设。如在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学案编写中,设计如下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测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只有思维的空间,人人茅塞顿开,个个跃跃欲试。
通过自由发言,各种方案纷纷出现,异彩纷呈。随着教者及时将学生的思路回归到酸碱中和滴定方面,让学生明白——酸碱中和滴定仅是测定物质的量浓度的一种方法,从而解决教学难点。
以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是根本任务,生成启动了一个新的探究过程,更重要的是得到一个新的更有价值的结论。在师生多元互动中生成的问题才是我们最佳的教学切入点,也是我们要点拨启发的重点。
对于这些思维含量高的问题,我们不能包办代替,而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剖,分解为若干个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逐步予以解决。所以高质量的导学案,要基于就行设计的导学案,又能受导学案束缚,通过问题、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结论框架,让学生去完成,让“学生”牵着“教师”走,从而使课堂活力十足,“智”花四射。
三、教学反思与矫正要如影随形
课堂教学后的反思,需要分别根据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合理性,及时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作为我们教师要注重课后自我反省,分析优点和不足。及时写好“教学后记”,客观评价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困惑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教学目标是否基本达到。
自我剖析教学过程,理性总结教学经验,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做好学生学习的跟踪服务工作,同时也要及时获得同事和学生的听课反馈,勇于接受同事和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敢于肯定和吸收同事和学生发表的独特见解,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对于学生,我们教师引导学生都要利用一定时间进行反思,“回盘”学习过程,总结学习得失,从而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自我,不断改进自身的学习。
以上三点,仅是自己在运用“导学案”为载体的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粗浅的体会,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化学教学实践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教与学的融合会达到最优化,让我们教者的化学教学有效,高效,让学生的学习也同样有效、高效。
(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高中化学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仍然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每次的教学行为都必须是有效的,高效的。如何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最近我县教研室率先在化学学科中实行“导学案”教学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你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我要学”。笔者就自己在运用“导学案”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在运用“导学案”中如何辨证地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辨证关系。
一、师生之间导与学要相辅相成
导学案中的“导”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但要主动的学,还要会学。教师的一切活动就是要服务于学生,教师要有“以学定教”的思想,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促使学生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且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质等。
导学案中的“学”就是要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化学课是充实的。
如学习乙醛的银镜反应,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一)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确定,结合乙酸、乙醛的电子式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上去理解并配平反应式;(二)从得氧失氢或加氢去氧的氧化还原反应表面初步掌握;(三)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组成方面了解、记忆银镜反应式。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充满思辨性。
所以在导学案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他们哪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准备一些适应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活动和带有自主性的活动,让他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充分给予足够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要有机融合
我们根据教材的内容,采取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在备课时要进行“缜密”策划,把教学的每一个步骤都设计得周到、细致,甚至细化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需的时间,编撰出高质量、可执行的导学案。
不管多完美的预设,也只是一种教学的设想,合理与否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我们要认识到课堂是具有辩证性,随着学生与文本、同学以及老师的多元对话,学生思维将会被高度激活,可能而且必然会生成更有价值的问题与思考过程,这便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忽视这一点的教学就没有教育价值可言。
所以我们要遵循课堂开放和生成,对导学案的精心准备和必要预设。如在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学案编写中,设计如下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测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只有思维的空间,人人茅塞顿开,个个跃跃欲试。
通过自由发言,各种方案纷纷出现,异彩纷呈。随着教者及时将学生的思路回归到酸碱中和滴定方面,让学生明白——酸碱中和滴定仅是测定物质的量浓度的一种方法,从而解决教学难点。
以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是根本任务,生成启动了一个新的探究过程,更重要的是得到一个新的更有价值的结论。在师生多元互动中生成的问题才是我们最佳的教学切入点,也是我们要点拨启发的重点。
对于这些思维含量高的问题,我们不能包办代替,而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剖,分解为若干个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逐步予以解决。所以高质量的导学案,要基于就行设计的导学案,又能受导学案束缚,通过问题、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结论框架,让学生去完成,让“学生”牵着“教师”走,从而使课堂活力十足,“智”花四射。
三、教学反思与矫正要如影随形
课堂教学后的反思,需要分别根据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合理性,及时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作为我们教师要注重课后自我反省,分析优点和不足。及时写好“教学后记”,客观评价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困惑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教学目标是否基本达到。
自我剖析教学过程,理性总结教学经验,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做好学生学习的跟踪服务工作,同时也要及时获得同事和学生的听课反馈,勇于接受同事和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敢于肯定和吸收同事和学生发表的独特见解,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对于学生,我们教师引导学生都要利用一定时间进行反思,“回盘”学习过程,总结学习得失,从而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自我,不断改进自身的学习。
以上三点,仅是自己在运用“导学案”为载体的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粗浅的体会,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化学教学实践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教与学的融合会达到最优化,让我们教者的化学教学有效,高效,让学生的学习也同样有效、高效。
(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