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析考點】
纵观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发现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这一考点考查的频率是非常之高。它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这是统率全篇的“核心题”,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难点所在,也是高考考生失分的“重要雷区”。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牵涉到文章的全篇,应用性、综合性都很强,我们在做题时只有采取“整体把握了然于胸,局部探究不放细节”的方式才能顺利地做出来,才不至于挂一漏万,留下遗憾。
我们做题时可从以下几步入手:
1.全面阅读,总体把握
这一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只有对阅读文本进行全面的通读,才能对全篇内容了然于胸,才能归纳,才能概括。我们在阅读时首先要概览全文(段),不追究难词难句,只图明白文中写的时、地、人、事、作者的看法。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留心关键处,不放细节
在经过上述的通读之后,我们对全篇的大意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做题打好了基础。这时我们即可再浏览一下,这一次浏览与上一次不同的是,我们要留心关键点,不要放过细节。这次我们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这些方法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3.针对要点、局部探究
在经过上述对阅读文段的总体把握之后,我们就可结合具体的考题,有针对性地推敲、理解相关词、句、段,对相关的内容作重点的局部的探究。如高考全国Ⅱ卷中的A项:“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杀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这项是否正确呢?我们就可针对这句话,找出这一项所在的段落和句子作仔细的分析和探究。在经过上面两步的阅读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答案就包含在第一段的“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句子中,“虽武夫,而晓吏事”一句印证了“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我们再探究,又可发现“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印证了“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杀逐”,再探究又可发现“重荣叱其母出”又印证了“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这样经过我们的多次探究,也轻轻松松地看到A项的说法是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的。
4.回到整体、查漏补缺
我们在经过了前面的三步之后,还要回过头来用所获取的整体和局部的信息进一步推敲、求证答题是否准确、完整。答题中提取的局部信息是否准确,需要用整体信息的事理逻辑来推导验证;整体信息的理解是否完整全面,需要用局部信息来归纳求证,二者相辅相成。这重又回到整体一步,看似浪费了一些时间,但它可以帮助考生尽可能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材料,减少和消除答题中的失误,可以为我们的答案查漏补缺,使其尽善尽美,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点误区】
很多考生在解答这一题时,往往存在着两种失误:
1.带着问题找答案
许多考生为了节约时间,先看题,然后在文中寻找与题有关的语句,以此来判断选择。这种方法表面上看是节约了时间,而实际上不但不能节约反而浪费了时间。试想,看一题在文中找一次答案,看下一题再在文中找一次答案,看了所有的题不知把阅读文章看了多少遍,这样能不浪费时间吗?再说,答案的正确选择是建立在对文章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的,如果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就有可能看到前面的看不见后面的,这样就会使问题回答得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是很可惜的。
2.解题跟着感觉走
有些同学可能有这种感觉:选择项摘抄原文较多的就容易倾向于认同,摘抄少的就倾向于否定;选择项中能从原文找到某些词语的倾向于认同,找不到的就倾向于否定,等等。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感觉”,要记住,有原文词句的选择项不一定正确,没有原文词句的选择项也不一定错误。关键是我们要看它的说法是不是与原文的说法相符合。
【操作间】
杜周者,南阳杜衍人。义纵为南阳守,以为爪牙,举为廷尉史。事张汤,汤数言其无害,至御史。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奏事中上意,任用,与减宣相编,更为中丞十余岁。
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宣为左内史,周为延尉,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客有让“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减百余人。郡吏大府举之廷尉,一岁至千余章。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近者数百里。会狱,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于是闻有逮皆亡匿。狱久者至更数赦十有余岁而相告言,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万余人。
周中废,后为执金吾,逐盗,捕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天子以为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家两子,夹河为守。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采用对比的手法,写杜周开始当官时家里很困难,等到他长久当官,家中钱财积累数目多达亿万,这样作者只是写实,但感情却包含其中了。
B.杜周官职一升再升的原因一是在义纵和张汤手下任职时受到两人的赏识,二是因为上奏的事情合乎皇上的心意。
C.到杜周当了廷尉,很多二千石一级的官员被拘捕。案犯被押到京师会审时,杜周就要求犯人按照罪状上说的来招供,如不服,他就用刑具拷打定案。
D.杜周没有把民众放在自己的心上,他治理政事仿效张汤,并且善于窥测皇上的意图,断案只是以皇上的好恶为标准,他的这种做法受到当时人的批评。
【答案与点拨】
A项原文中“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可作为杜周开始当官是家里很穷的依据,等到他长久当官,位列三公,子孙都当了高官,家中的钱财积累数目多达亿万,只是写实,但却包含着作者对他的抨击。B项中的内容在第一段,说的是杜周受到了义纵和张汤两人的赏识,又因为上奏的事情合乎皇上的心意,官职一升再升,在原文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信息。C项并不是说杜周就要求犯人按照罪状上说的来招供,如不服,他就动用刑具拷打定案,而是他手下的“吏”的做法,应注意人物的对象。D项杜周受到当时人批评的原因,在文章的第二段,他治理政事仿效张汤,并且善于窥测皇上的意图,断案只是以皇上的好恶为标准,符合原文意思。因此答案为C。
纵观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发现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这一考点考查的频率是非常之高。它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这是统率全篇的“核心题”,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难点所在,也是高考考生失分的“重要雷区”。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牵涉到文章的全篇,应用性、综合性都很强,我们在做题时只有采取“整体把握了然于胸,局部探究不放细节”的方式才能顺利地做出来,才不至于挂一漏万,留下遗憾。
我们做题时可从以下几步入手:
1.全面阅读,总体把握
这一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只有对阅读文本进行全面的通读,才能对全篇内容了然于胸,才能归纳,才能概括。我们在阅读时首先要概览全文(段),不追究难词难句,只图明白文中写的时、地、人、事、作者的看法。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留心关键处,不放细节
在经过上述的通读之后,我们对全篇的大意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做题打好了基础。这时我们即可再浏览一下,这一次浏览与上一次不同的是,我们要留心关键点,不要放过细节。这次我们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这些方法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3.针对要点、局部探究
在经过上述对阅读文段的总体把握之后,我们就可结合具体的考题,有针对性地推敲、理解相关词、句、段,对相关的内容作重点的局部的探究。如高考全国Ⅱ卷中的A项:“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杀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这项是否正确呢?我们就可针对这句话,找出这一项所在的段落和句子作仔细的分析和探究。在经过上面两步的阅读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答案就包含在第一段的“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句子中,“虽武夫,而晓吏事”一句印证了“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我们再探究,又可发现“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印证了“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杀逐”,再探究又可发现“重荣叱其母出”又印证了“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这样经过我们的多次探究,也轻轻松松地看到A项的说法是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的。
4.回到整体、查漏补缺
我们在经过了前面的三步之后,还要回过头来用所获取的整体和局部的信息进一步推敲、求证答题是否准确、完整。答题中提取的局部信息是否准确,需要用整体信息的事理逻辑来推导验证;整体信息的理解是否完整全面,需要用局部信息来归纳求证,二者相辅相成。这重又回到整体一步,看似浪费了一些时间,但它可以帮助考生尽可能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材料,减少和消除答题中的失误,可以为我们的答案查漏补缺,使其尽善尽美,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点误区】
很多考生在解答这一题时,往往存在着两种失误:
1.带着问题找答案
许多考生为了节约时间,先看题,然后在文中寻找与题有关的语句,以此来判断选择。这种方法表面上看是节约了时间,而实际上不但不能节约反而浪费了时间。试想,看一题在文中找一次答案,看下一题再在文中找一次答案,看了所有的题不知把阅读文章看了多少遍,这样能不浪费时间吗?再说,答案的正确选择是建立在对文章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的,如果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就有可能看到前面的看不见后面的,这样就会使问题回答得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是很可惜的。
2.解题跟着感觉走
有些同学可能有这种感觉:选择项摘抄原文较多的就容易倾向于认同,摘抄少的就倾向于否定;选择项中能从原文找到某些词语的倾向于认同,找不到的就倾向于否定,等等。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感觉”,要记住,有原文词句的选择项不一定正确,没有原文词句的选择项也不一定错误。关键是我们要看它的说法是不是与原文的说法相符合。
【操作间】
杜周者,南阳杜衍人。义纵为南阳守,以为爪牙,举为廷尉史。事张汤,汤数言其无害,至御史。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奏事中上意,任用,与减宣相编,更为中丞十余岁。
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宣为左内史,周为延尉,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客有让“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减百余人。郡吏大府举之廷尉,一岁至千余章。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近者数百里。会狱,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于是闻有逮皆亡匿。狱久者至更数赦十有余岁而相告言,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万余人。
周中废,后为执金吾,逐盗,捕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天子以为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家两子,夹河为守。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采用对比的手法,写杜周开始当官时家里很困难,等到他长久当官,家中钱财积累数目多达亿万,这样作者只是写实,但感情却包含其中了。
B.杜周官职一升再升的原因一是在义纵和张汤手下任职时受到两人的赏识,二是因为上奏的事情合乎皇上的心意。
C.到杜周当了廷尉,很多二千石一级的官员被拘捕。案犯被押到京师会审时,杜周就要求犯人按照罪状上说的来招供,如不服,他就用刑具拷打定案。
D.杜周没有把民众放在自己的心上,他治理政事仿效张汤,并且善于窥测皇上的意图,断案只是以皇上的好恶为标准,他的这种做法受到当时人的批评。
【答案与点拨】
A项原文中“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可作为杜周开始当官是家里很穷的依据,等到他长久当官,位列三公,子孙都当了高官,家中的钱财积累数目多达亿万,只是写实,但却包含着作者对他的抨击。B项中的内容在第一段,说的是杜周受到了义纵和张汤两人的赏识,又因为上奏的事情合乎皇上的心意,官职一升再升,在原文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信息。C项并不是说杜周就要求犯人按照罪状上说的来招供,如不服,他就动用刑具拷打定案,而是他手下的“吏”的做法,应注意人物的对象。D项杜周受到当时人批评的原因,在文章的第二段,他治理政事仿效张汤,并且善于窥测皇上的意图,断案只是以皇上的好恶为标准,符合原文意思。因此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