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老年药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等情况,给今后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借鉴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老年药源性高血压患者83名,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引起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血压的分级、血压增高的幅度、血压升高的时间,患者的相应的症状以及处置、预后等。结果:所有患者中引起老年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最为常见的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老年药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症状表现和原发性高血压相近;大部分患者在停药后血压可以复原到原血压水平,如果继续用药的话,血压控制率能够显著降低。结论:老年药源性高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针对那些或许会致病的药物,在服药期间要注重对服药者的血药测量,如果发现药源性高血压,要及时的采取停药等对策予以控制。
【关键词】药源性;高血压;老年;临床
药源性高血压(drug-induced hypertension)是指由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和(或)毒理作用,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或用药方法不当导致患者血压升高,或者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血压进一步的升高或者原本已降至正常的血压出现反跳,属继发性高血压的之一。老年人由于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对血压的调节能力下降,因此老年药源性高血压在临床更为常见。本文我们选取过去一年间我院所收治的老年药源性高血压患者共83名,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及回顾,寻找药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药源性高血压的诊治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自 2011 年 1 月~2012 年 12 月我院老年科诊治的老年药源性高血压患者 83 例,其中男 54 例,女 29 例,年龄≥60 岁。
2、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过去一年间我院所诊断为药源性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引起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血压的分级、血压增高的幅度、血压升高的时间,患者的相应的症状以及处置、预后等。
3、药源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2》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评判标准,药源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参考如下:1)血压≥140/90mmHg;2)血压增高和所用药物有合理的时间关系;3) 国内外有使用该药或该药与其他药物合用致高血压的报道;4)撤药后血压能恢复至用药前水平;5) 进行药物激发试验,血压再次升高。
4、统计学处理 应用 Excel2007 软件分析,数据采用百分率或构成比。
二、结果
1、患者的一般情况
在 83 例药源性高血压中,男性 54 例,占 65.1%;女性 29 例,占 35.0%。年龄在 61~95 岁之间,中位年龄 (74.0±9.4) 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有 66 例,占 79.5%。
2、引起老年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种类和构成情况
在这 83 例老年药源性高血压中,以激素类药物最为常见,占 42.2%。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和促红素。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影响中枢神经的药物引起的药源性高血压也不少见,各有 11 例。
3、老年药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血压分级、血压增高的幅度
与原发性高血压相似,药源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心悸、胸闷、喘气、胸痛等症状,其中头昏、头痛最为常见,共 34 例,占 41.0%;胸闷、喘气 25 例,占 30.1%;心悸的有 13 例,占 15.7%;胸痛的有 12 例,占 14.2%。
4、治疗和转归
对于本研究中 83 例药源性高血压患者,诊断明确后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的有 31 例,占 37.3%,停药后血压均逐渐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繼续应用药物,调整降压药物的有 52 例,占 63.7%,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管生成抑制剂的患者。在这 52 例患者中,调整降压药物后,血压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的仅 18 例,占 44.2%。
三、讨论
药源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或用药不当引起的。对老年患者,由于其对血压的调控能力下降,同时基础疾病多,合并用药多,因此临床上药源性高血压更为常见。但在国内,老年药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等鲜有报道。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对引起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激素类药物最为常见,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分别占27.7%和14.5%,这与支气管痉挛、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住院患者较多,因而这两类药物应用较广有关。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引起老年药源性高血压的另一大类药物,主要见于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如罗非西布、布洛芬等。
药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和原发性高血压的症状之间没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但老年药源性高血压有一突出的特点: 3级在药源性高血压中的比例远多于高血压1级和2级,占71.1%。同时也表现血压波动的幅度较大,其中收缩压增高幅度在37.3±19.5mmHg,舒张压增高的幅度在12.0±9.9mmHg,这与老年患者对血压的调节能力下降和本研究中的患者多有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础有关。
对于老年药源性高血压患者,在撤除可疑的药物仅37.3%,这与患者的基础疾病有关,如支气管痉挛患者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肾性贫血患者需要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于撤除可疑药物的患者,其血压均能恢复至用药前水平。但对于多数老年患者,由于其仍需要继续应用可疑药物,因而需调整降压药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年药源性高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针对那些或许会致病的药物,在服药期间要注重对服药者的血药测量,如果发现药源性高血压,要及时的采取停药等对策予以控制。
参考文献:
[1]郑群,苏华,李治. 引起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分析[J]. 东南国防医药,2008,06:439-441.
[2]周芳珍. 26例药源性谵妄的临床分析[J]. 四川精神卫生,2011,01:58-59.
[3]张国材,谭恩勋,洪文德,庞国元. 51例药源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缺乏症的临床分析[J]. 新医学,1995,12:630-631.
【关键词】药源性;高血压;老年;临床
药源性高血压(drug-induced hypertension)是指由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和(或)毒理作用,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或用药方法不当导致患者血压升高,或者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血压进一步的升高或者原本已降至正常的血压出现反跳,属继发性高血压的之一。老年人由于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对血压的调节能力下降,因此老年药源性高血压在临床更为常见。本文我们选取过去一年间我院所收治的老年药源性高血压患者共83名,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及回顾,寻找药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药源性高血压的诊治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自 2011 年 1 月~2012 年 12 月我院老年科诊治的老年药源性高血压患者 83 例,其中男 54 例,女 29 例,年龄≥60 岁。
2、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过去一年间我院所诊断为药源性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引起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血压的分级、血压增高的幅度、血压升高的时间,患者的相应的症状以及处置、预后等。
3、药源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2》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评判标准,药源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参考如下:1)血压≥140/90mmHg;2)血压增高和所用药物有合理的时间关系;3) 国内外有使用该药或该药与其他药物合用致高血压的报道;4)撤药后血压能恢复至用药前水平;5) 进行药物激发试验,血压再次升高。
4、统计学处理 应用 Excel2007 软件分析,数据采用百分率或构成比。
二、结果
1、患者的一般情况
在 83 例药源性高血压中,男性 54 例,占 65.1%;女性 29 例,占 35.0%。年龄在 61~95 岁之间,中位年龄 (74.0±9.4) 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有 66 例,占 79.5%。
2、引起老年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种类和构成情况
在这 83 例老年药源性高血压中,以激素类药物最为常见,占 42.2%。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和促红素。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影响中枢神经的药物引起的药源性高血压也不少见,各有 11 例。
3、老年药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血压分级、血压增高的幅度
与原发性高血压相似,药源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心悸、胸闷、喘气、胸痛等症状,其中头昏、头痛最为常见,共 34 例,占 41.0%;胸闷、喘气 25 例,占 30.1%;心悸的有 13 例,占 15.7%;胸痛的有 12 例,占 14.2%。
4、治疗和转归
对于本研究中 83 例药源性高血压患者,诊断明确后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的有 31 例,占 37.3%,停药后血压均逐渐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繼续应用药物,调整降压药物的有 52 例,占 63.7%,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管生成抑制剂的患者。在这 52 例患者中,调整降压药物后,血压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的仅 18 例,占 44.2%。
三、讨论
药源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或用药不当引起的。对老年患者,由于其对血压的调控能力下降,同时基础疾病多,合并用药多,因此临床上药源性高血压更为常见。但在国内,老年药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等鲜有报道。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对引起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激素类药物最为常见,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分别占27.7%和14.5%,这与支气管痉挛、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住院患者较多,因而这两类药物应用较广有关。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引起老年药源性高血压的另一大类药物,主要见于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如罗非西布、布洛芬等。
药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和原发性高血压的症状之间没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但老年药源性高血压有一突出的特点: 3级在药源性高血压中的比例远多于高血压1级和2级,占71.1%。同时也表现血压波动的幅度较大,其中收缩压增高幅度在37.3±19.5mmHg,舒张压增高的幅度在12.0±9.9mmHg,这与老年患者对血压的调节能力下降和本研究中的患者多有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础有关。
对于老年药源性高血压患者,在撤除可疑的药物仅37.3%,这与患者的基础疾病有关,如支气管痉挛患者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肾性贫血患者需要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于撤除可疑药物的患者,其血压均能恢复至用药前水平。但对于多数老年患者,由于其仍需要继续应用可疑药物,因而需调整降压药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年药源性高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针对那些或许会致病的药物,在服药期间要注重对服药者的血药测量,如果发现药源性高血压,要及时的采取停药等对策予以控制。
参考文献:
[1]郑群,苏华,李治. 引起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分析[J]. 东南国防医药,2008,06:439-441.
[2]周芳珍. 26例药源性谵妄的临床分析[J]. 四川精神卫生,2011,01:58-59.
[3]张国材,谭恩勋,洪文德,庞国元. 51例药源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缺乏症的临床分析[J]. 新医学,1995,12:63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