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实践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主导作用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色定位与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一是引导者,二是学习者,三是示范者。在角色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要强化角色意识,实现角色重塑;另一方面则要打造角色能力,胜任角色期待。
  [关键词]高校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教师角色
  [作者简介]杨晓慧(1979-),女,重庆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南京210015)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63-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必要性
  教师角色定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论”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需要。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但近年来主流的观点是“双主体论”,即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个体,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但无论如何强调以学生为本,都不能代替甚至抹杀教师主导。在教学中强调“教师主导”,是由教育活动中教师“教者”这种本质性的身份所决定的。因此,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是必须坚持和不断强化的,并且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实现这种主导作用。另外,教师角色定位是发挥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核心作用的需要。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实践教学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何规划组织、创新模式、提高实效,是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但关键是教师。这既再次肯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对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迫切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角色失调使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全面实施以来,实践教学在各个高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开,但整体效果还存在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角色迷茫。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实践教学缺乏明确统一的要求、规范的评价体系、健全的保障体制等,导致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实践教学中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比较困惑。二是角色能力欠缺。各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重理论,轻实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普遍不太重视。三是角色扮演不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存在角色缺位和越位并存的现象。缺位指的是把实践教学等同于学生自学,教师指导缺位。越位指的是强化教师主导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各个环节注重“牵”而非“引”,使得实践教学只是换了场景和地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中教师角色定位的迫切性显而易见。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
  (一)引导者
  1 设计和组织。第一,精心设计。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实践教学流程。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整个过程由哪几个环节和阶段构成,每一个环节该怎么做,每一个阶段该做成什么样,都要思考清楚,并形成具体实施方案。第二,有效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是在群体层面上实施的,包括以班级为单位和以小组为单位等组织结构形式。组织目标是否达成,组织行为能否成为组织目标实现的手段,关键在于组织者能否使组织成员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进而真正参与到组织活动中。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做好实践教学的物质、时间保障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指导和评价。实践教学包括实践教学内容的准备、实施、评价和反思四个阶段。在准备和实施阶段,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指导者。一是方法指导,实践教学离不开直接或间接的社会调研,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调研能力,而学生普遍存在人际沟通能力较欠缺、分析和认知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因此,教师必须给予方法的指导。二是分析指导,即指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实践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遵循调研和认知的规律,加强材料的收集和对材料、事件的深入调研,形成正确的认识。三是点评指导,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地发挥其引导和暗示作用。必要的介入和点评,可以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引导学生自主教育的催化剂。在评价和反思阶段,教师的角色则主要是评价者。一是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帮助学生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对实践教学的收获进行反思;二是要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方法,能真正客观、公正、有效地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态度、能力和行为等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3 创设和开发。一是创设教学情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首先考虑学生怎样学,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优化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主导性作用的重要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及专业素质,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对实践教学素材进行开发,将其变成真正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学习资源。
  (二)学习者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也就是说,虽然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主要扮演的是“教”和“导”的角色,但同时也有“学”的角色,因而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素材和资源,实现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促进自身成长。在实践教学提供的学习情境中,既包括个体的独立学习,也包括群体的合作学习。在个体学习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社会现实加以正确理解,到社会实践中寻找答案,使自己能够对有关社会问题的症结与解决措施提出具有较高水平的见解;要通过与大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和交往,获得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和特点的透彻了解;要通过实践教学经历,不断总结开展实践教学的经验,探索开展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等。在群体的合作学习中,则要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观察和体验社会,在教学对话、师生互动中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对社会问题有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对理论问题有更为深刻的把握。
  (三)示范者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说服、交流的工作,更是身体力行地示范和引导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至少有三个方面:第一,遵守规则的示范作用。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守的规则,教师自己应该遵守;要求学生学习的 东西,教师自己应该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先行;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第二,开展调研的示范作用。当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比较欠缺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好社会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向学生示范如何开展调研工作,包括调研的准备工作、与人沟通的技巧、必要的记录等调研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社会调研的效果。第三,学习探究的示范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探究过程,教师可以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范等方面给学生做出示范和表率,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全心体验、科学分析,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成长。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角色实践
  (一)强化角色意识,实现角色重塑
  1 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强化角色意识。第一,准确把握角色定位。《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是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一般定位。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思想政治教师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答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学生有效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正确认识社会。第二,强化实践教学教师角色意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提升思想政治课实效性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迫切要求。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作为实践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认真扮演好引导者、学习者和示范者的角色,精心组织、策划与实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2 实现角色重塑。实践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重塑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从传统的“教师主体论”向“双主体论”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实践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的合作者转变,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要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和谐师生关系、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等多方面来实现角色重塑。二是从理论教学模式到实践教学模式教师角色的转变。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在讲授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锻炼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情感、完善人格修养,最终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大学生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着重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的重点任务不是传播理论,而是发挥理论解释现实的功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认同和接受理论。实践教学中教师更要重视探究式学习,与学生一起共同观察和体验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贯穿全程,并且覆盖学与教等多个层面。
  (二)打造角色能力,胜任角色期待
  1 努力提升基本素养和业务水平。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思想政治教师必须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并且坚持学习,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知识基础,优化知识结构,并且加强对理论的钻研和领悟。在真学真懂的基础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真正做到政治上的坚定和实践上的自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准确地传授给大学生,对学生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给予正确解答。
  2 努力提升实践教学基本能力。教师要着重增强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准确分析和判断现实社会,用理论解释现实问题,采用学生能理解、乐接受的方式实现有效的教育。要着重提升教学的设计能力和指导能力,能够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设计出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能够对学生的整个实践过程进行有序、合理的安排、组织和协调,对实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妥当处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其他文献
电化教育专家南国农教授曾经说过:“拨动电教一颗子,下活教改一盘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化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已经在教学领域中普及。实践证明,电化教学是推动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科学、充分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认为枯燥难懂的古诗教学形象化、具体化,使之贴近小学生的实际,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感觉:古诗的学习重在激趣,教学中若善于使
以生长在阳地旱生、阳地中生、阴地旱生3种不同生境下的野生狗牙根的叶表皮细胞为材料,分别测量了气孔数、气孔密度、长细胞、短细胞、气孔的长和宽。结果表明:狗牙根叶片长
国家政策对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日渐加大,现水泥行业均采用工业副产品石膏代替天然石膏作为水泥缓凝剂,但不同种类工业副产品石膏,如氟石膏、脱硫石膏、磷石膏等,因自身特性会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形势目趋严峻,就业竞争目益激烈,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丈章分析了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包括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体育越来越多地进入平常百姓的休闲生活。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体育文化在国内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刻的传播。它将带来的持续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