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中,虚词的理解和辨析是重要的考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而虚词用法之多意义之广,往往颇多争议。教学中将课内虚词落到实处,由此及彼推及课外甚为重要。对于有争议的虚词辨析,采取回避或者模糊处理,实不可取。本文以高频虚词“之”为例,就其中争议颇大的几处用法浅谈愚见,以期大方之家指正。
关键词:虚词用法之主谓之间古代汉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习更加注重个性化解读。但个性化的解读是否等同于知识的模糊性?恕个人愚见,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落实知识明确内容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做到有“话”可说有“理”可据,以己昭昭使人昭昭。而回避与模糊,实不可取。
谈到模糊,莫过于文言虚词,而对虚词理解的“模糊”又莫过于“之”字的用法。本文将从教材中几处关于“之”字颇有争议的用法切入,浅谈虚词“之”字的用法。“之”有两种用法甚是难解:一是“所”字结构之前的“之”,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二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下简称“主谓之间”)用法的“之”,如“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而关于“哀吾生之须臾”中的“之”,由于《教学参考书》中将该句译为“哀叹我生命的短暂”,加之各类教辅有将其认定为助词“的”的,也有认为是“主谓之间”,使得部分教师在教授中传达给学生“两个皆可,考试灵活”這样的信号。
两种都可?窃以为不可。《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据近五年浙江卷高考虚词考查来看,注重课内虚词与选文虚词在用法与意义上的比较,所以夯实课内虚词甚是重要。作为具备基本语文素养的高三学生,往往穷就“所以然”,“两者皆可”的答案怕是尴尬的。又想到“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的“之”字,有解释为“的”,有“定后标志”,还有“主谓之间”,怕不能说“三者皆可”吧?!
“之”字在《古代汉语词典》有四种解释:①往,到……去(动词);②指示代词,这;③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④助词,1)相当于“的”2)用于主谓之间3)调音节。而这四种解释,没有明确“所”字前面“之”字的用法,而古文中却又常常出现,如“须臾之所学”“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等,对于这类现象不论是词典还是注释亦或是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都没有明确说明,因而部分老师也将此种情况做“主谓之间”解释。根据语法特征,主谓之间应该符合“主+之+谓”的形式,在汉语体系中的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来充当,而“所”字作为助词构成的“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的短语,不符合谓语的要求。在《语文词语手册·高考复习专辑》中有关于“之”有作为“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与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一说,并举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我们将“所”字结构前的“之”做“结构助词”来解释,比较合乎语法。
而作为“主谓之间”的“之”,王力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在古代汉语里(特别是上古汉语里),主谓词组很少。凡主语和谓语组合起来,往往算是一个句子;如果要使它词组化,作为主语或宾语,还得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上一个‘之’字,使他变成偏正结构。”“有时候,词组化了以后,并不作为主语,也不作为宾语,只作为不完全句,表示感叹。”,如“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在《漫谈古汉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一文里王力先生又将这种古汉语词组化的现象叫做“句子的仂语化”,提到“主谓之间”的“之”字结构,其实就是一个名词性词组,它可以作主语、宾语、关系语和判断语。所以,我们在文中见到最多的是“主谓之间”的词组做一个完整句意的主语或者宾语,如:“水之积也不厚”“即患秦兵之来”,也有做关系语的,如“邻之厚,君之薄也”。从古代汉语的语法来看,“主谓之间”的“之”字不能不要,不要这个“之”字就不合上古的语法了。
由此,我们再来看“哀吾生之须臾”,如果这里的“之”字是结构助词“的”,那么中心语就成了“须臾”,而“吾生”成了定语起修饰限制,“哀叹”的对象成了“短暂”,这从句意表达的需要来看显然是不符的。“吾生须臾”应该是一个完整性的主谓之间的词组,作“哀(叹)”的宾语,是“哀”的内容。同样,从内容表达来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里“之”字也是“主谓之间”的解释更合理,“鲲大”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名词性短语,是庄子紧承“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来阐释“鲲大”的情状,它的中心语不是“大”也不是“鲲”,我们拿来翻译是这样的:鲲大,(大到)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呢!用夸张的语句极言鲲大,“鲲大”以主谓结构的形式做句子的主语更合理。
以上愚拙之见不成体系,以期大方之家批评指正。由虚词“之”字的多义理解生发,更多想说的是作为授业之师,在知识的疑难点处在理解的模糊边界,多一些考证,多一些引导,多一些确定,少一些回避,少一些模糊,少一些隐晦,无论是对于教学还是个人的成长都是有所裨益的。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常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周振甫.《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朱昌元,刘中林等.《语文词语手册·高考复习专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北仑明港高级中学,浙江 宁波 315800)
关键词:虚词用法之主谓之间古代汉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习更加注重个性化解读。但个性化的解读是否等同于知识的模糊性?恕个人愚见,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落实知识明确内容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做到有“话”可说有“理”可据,以己昭昭使人昭昭。而回避与模糊,实不可取。
谈到模糊,莫过于文言虚词,而对虚词理解的“模糊”又莫过于“之”字的用法。本文将从教材中几处关于“之”字颇有争议的用法切入,浅谈虚词“之”字的用法。“之”有两种用法甚是难解:一是“所”字结构之前的“之”,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二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下简称“主谓之间”)用法的“之”,如“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而关于“哀吾生之须臾”中的“之”,由于《教学参考书》中将该句译为“哀叹我生命的短暂”,加之各类教辅有将其认定为助词“的”的,也有认为是“主谓之间”,使得部分教师在教授中传达给学生“两个皆可,考试灵活”這样的信号。
两种都可?窃以为不可。《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据近五年浙江卷高考虚词考查来看,注重课内虚词与选文虚词在用法与意义上的比较,所以夯实课内虚词甚是重要。作为具备基本语文素养的高三学生,往往穷就“所以然”,“两者皆可”的答案怕是尴尬的。又想到“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的“之”字,有解释为“的”,有“定后标志”,还有“主谓之间”,怕不能说“三者皆可”吧?!
“之”字在《古代汉语词典》有四种解释:①往,到……去(动词);②指示代词,这;③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④助词,1)相当于“的”2)用于主谓之间3)调音节。而这四种解释,没有明确“所”字前面“之”字的用法,而古文中却又常常出现,如“须臾之所学”“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等,对于这类现象不论是词典还是注释亦或是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都没有明确说明,因而部分老师也将此种情况做“主谓之间”解释。根据语法特征,主谓之间应该符合“主+之+谓”的形式,在汉语体系中的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来充当,而“所”字作为助词构成的“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的短语,不符合谓语的要求。在《语文词语手册·高考复习专辑》中有关于“之”有作为“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与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一说,并举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我们将“所”字结构前的“之”做“结构助词”来解释,比较合乎语法。
而作为“主谓之间”的“之”,王力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在古代汉语里(特别是上古汉语里),主谓词组很少。凡主语和谓语组合起来,往往算是一个句子;如果要使它词组化,作为主语或宾语,还得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上一个‘之’字,使他变成偏正结构。”“有时候,词组化了以后,并不作为主语,也不作为宾语,只作为不完全句,表示感叹。”,如“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在《漫谈古汉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一文里王力先生又将这种古汉语词组化的现象叫做“句子的仂语化”,提到“主谓之间”的“之”字结构,其实就是一个名词性词组,它可以作主语、宾语、关系语和判断语。所以,我们在文中见到最多的是“主谓之间”的词组做一个完整句意的主语或者宾语,如:“水之积也不厚”“即患秦兵之来”,也有做关系语的,如“邻之厚,君之薄也”。从古代汉语的语法来看,“主谓之间”的“之”字不能不要,不要这个“之”字就不合上古的语法了。
由此,我们再来看“哀吾生之须臾”,如果这里的“之”字是结构助词“的”,那么中心语就成了“须臾”,而“吾生”成了定语起修饰限制,“哀叹”的对象成了“短暂”,这从句意表达的需要来看显然是不符的。“吾生须臾”应该是一个完整性的主谓之间的词组,作“哀(叹)”的宾语,是“哀”的内容。同样,从内容表达来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里“之”字也是“主谓之间”的解释更合理,“鲲大”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名词性短语,是庄子紧承“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来阐释“鲲大”的情状,它的中心语不是“大”也不是“鲲”,我们拿来翻译是这样的:鲲大,(大到)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呢!用夸张的语句极言鲲大,“鲲大”以主谓结构的形式做句子的主语更合理。
以上愚拙之见不成体系,以期大方之家批评指正。由虚词“之”字的多义理解生发,更多想说的是作为授业之师,在知识的疑难点处在理解的模糊边界,多一些考证,多一些引导,多一些确定,少一些回避,少一些模糊,少一些隐晦,无论是对于教学还是个人的成长都是有所裨益的。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常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周振甫.《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朱昌元,刘中林等.《语文词语手册·高考复习专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北仑明港高级中学,浙江 宁波 3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