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文聚落不仅是反映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而且影响区域性建造意匠及技术发展。针对人文视角下的聚落空间进行了概念性分析,并以人文聚落的形式对扬州老城区的明清古建筑进行区块式的整合与分类,为研究其建造中产生的历史人文脉络与演变更新等方面的发掘做出前期规划,为宏观地把握明清扬州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奠定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分布概况
[本文系2015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建筑特征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SJD403]
一、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概述
(一)人文和聚落
《汉书·溝洫志》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 聚落是人与环境良好互动所形成的人类生活繁衍的中心。做为人类各种形式居住聚居地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了人类的居住行为、居住环境的空间分布及形式,以及特定的社会群体等。
因为社会、经济、地理、历史等条件的制约,聚落往往呈现出不一样的平面形态,同时聚落也是地表上重要的人文景观,它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所呈现出的状态,都是此区域中人类活动的直接反映。藤井明在《聚落探访》中提出:“在世界上不存在有两座相同的聚落。所有的聚落都是独特的,其空间也是独创的。可以认为聚落是散布在大地上的奇特的点群。”“只有通过表现出不同于其他聚落的形式才能认识到它的存在,才能明确它的所属。”
聚落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和交通的影响。聚落的外部轮廓和形式则受建筑和空间形态的影响,展现出不同的聚落整体空间形态。而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起居、人际交往和举行各种仪式活动的场所,往往是地区人文最集中和最直接的展示载体。
因此人文聚落可以看作是聚落在自然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根据人文环境的不同而进一步发展变化,并呈现出独特风貌的文化地理现象。历史与人文环境虽然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却往往决定着聚落的本质内涵,并与外观环境产生辩证的发展关系。可以说,聚落影响着人文,人文反作用于聚落。二者的相辅相成,使聚落展现出独特风貌。
(二)明清时期扬州地区人文聚落分布概况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是自然环境和交通方式。新的交通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会带动聚落形态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推动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扬州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自吴王夫差在蜀岗之上筑邗城、开邗沟至今,扬州的建城史已经超过了2500年。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
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江苏民居》记载,目前江苏地区尚存的具有较高文保价值的传统民居和聚落有377处,其中扬州(含四县)居第二位,有71处之多,扬州老城区现存数量为45个。下为扬州老城区现存列为文保单位的传统民居、聚落列表:
1.个园;2.何园;3.小盘谷;4.汪氏小园;5.艺圃;
6.匏庐;7.二分明月楼;8.吴道台宅第;9.卢姓盐商宅;10蔚圃;
11.棣园;12.八咏园;13.珍园;14.萃园;15.小圃;16.怡庐;
17.平园;18.壶园;19.杨氏小筑;20.刘氏小筑;21.朱氏园;22.邱氏园;
23.丁姓盐商宅;24.汪姓盐商宅;25.诸姓盐商宅;26.廖姓盐商宅;
27.周姓盐商宅;28.刘庄;29.马氏住宅;30.贾氏庭园;31.朱自清故居;
32.王少堂故居;33.包世臣故居;34.曹起浯故居;35.清溪旧居;
36.梅花书院;37.大东门楠木厅;38.汶河路楠木厅;39.广陵路250号楠木厅;
40.广陵路256号楠木厅;41.广陵路218号楠木厅;42.丁家湾楠木厅;
43.南河下杉木厅;44.淮海路洋楼;45.赵氏庭院
此外,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中,31个遗产区共列入27段河道、58个遗产点,其中扬州段遗产区共有6段河道和10个遗产点列入,都呈线性带状分布。扬州运河遗产分别分布于有关城市的城区、郊野以及河道周边,与历史水系一起,组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网络。
二、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分类及分布特征
(一)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分类
明初,由于长期战乱,扬州城十分萧条,“按籍城中居民,仅余十八家”,明军元帅张德林认为原有城池(宋大城)虚旷难守,决定利用宋大成西南隅改筑,于是便有了“旧城”。旧城东起今小秦淮河,西至二道河,南起南通路,北至盐阜路,面积小,仅约1.75平方公里。明中期,扬州发挥地理优势,漕运便捷,且为明政府设立的两淮都转盐运使司所在地,担负着国家盐课征收和漕粮北运等任务,因而易受倭寇侵扰,知府吴桂芳在城东筑城,即为“新城”。修筑新城的直接原因是防倭抗倭,但旧城的过于狭小,致使大量来扬经商、谋生的外来人口居住在城外,也是修筑新城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新城东、南紧靠运河,北至今盐阜路,西与旧城相连,面积约3.35平方公里。新城建成后,扬州城形成了两城相连,外似一城、内实两城的格局。
清代沿用明城。现在扬州的老城区就是明清时的扬州古城,面积约5.09平方公里。扬州古城办副主任薛炳宽介绍说:“这座古城由两座连在一起的城组成,中间有城墙和护城河分隔着。现在城墙早已不见了,只留下‘南城根’‘北城根’等地名。而护城河还在,就是小秦淮河。”
小秦淮河把明清两代的扬州城分成新旧两半,也分成了两个世界。“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尽识名。”清初何嘉埏的《扬州 竹枝词》形象地描写了新旧二城的区别——旧城住的是读书人,读书人闭门读书,自然是“寥落少人行”,新城住的是富商,商人要外出交往,所以热闹非凡。 扬州老城区的发展基于明代“新城”“旧城”的地理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时空延续性。传统建筑聚落在“新城”“旧城”和“蜀岗”三个区域形成密集分布,集合当时各区域之间建筑功能与形式,以及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对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进行一个概况性的分类:南河下康山一带为文人住宅聚落、东关街东圈门一带为商人住宅聚落、蜀岗瘦西湖一带为宗教聚落。
(二)文人住宅聚落
扬州繁华以盐盛,扬州的盐商大多是儒商,往往集官员与文人气质于一身,又有着“尊文重教”的传统,因此文人气息非常浓厚。
南河下街区,位于扬州老城区南部、古运河畔,区内现存花园巷、南河下、丁家湾等老街古巷。南河下街区范围大致为北至广陵路,南至南河下中段及花园巷一线,东至徐凝门路,西至傅家甸、渡江路一线。扬州南河下是扬州盐商宅院和会馆最为聚集的片区。岭南会馆、湖南会馆、安徽会馆、湖北会馆、江西会馆、四岸公所等多个会馆都曾坐落于此。此外,与何园相邻的平园、小盘谷,扬州“旱园水做”的特例,始建于清中叶的二分明月楼,许云甫住宅(尊德堂)、盐商廖可亭故居、魏仲蕃宅等老宅也都散落其中。南河下作为扬州的古街区,与古运河毗邻,关系密切。因为街在河堤之下而得名“河下”。
康山是扬州老城区东南隅的一座土丘,是明永乐年间疏通河道的土方堆置而成的。明弘治正德年间山西状元康海客居扬州,建草堂于土丘之上,从此土丘得名“康山”,草堂被称为“康山草堂”。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扬州进入全盛时期,康山也迎来了新主人——江春,扬州文史专家韦明铧曾介绍,江春曾拜金坛名儒王步青为师,欲考取功名却屡屡失败,后投身于盐业,并被封为清乾隆时期“两淮八大总商”之首。“一方面,他利用雄厚的财力,在乾隆六下江南的时候大建名园;另一方面,他广交天下文士,当时的名士杭世骏、戴震、郑板桥、金农等都与他有交往,他的康山草堂与马曰琯的小玲珑山馆齐名,都是文人墨客聚会的好地方。”江春死后,清道光年间太傅阮元迁居至此,略加修建,改为康山正宅。
康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康山西近何园与南河下盐商住宅群相连;东与风光秀丽的运河风光带相望;南对徐凝门大桥,交通便捷;北边与北河下的天主堂、吴道台宅弟等古迹连成一片。而南河下因为街在河堤之下而得名“河下”,作为扬州的古街区,与古运河毗邻,关系更为密切。文人住宅往往依水而建,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儒家思想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审美追求。
(三)商人住宅聚落
东关街东圈门历史街区又称“双东”,是目前扬州老城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区,东起泰州路、西至国庆路、北接盐阜路、南临文昌中路,占地面积约为83公顷。双东地区因街区内有两条主要街道东关街和东圈门(街)而名。东关本是扬州城的东门,后来在这里设关卡,人们也就习惯上将东关通往城里的大街叫做东关(大)街。东圈门(街)因街口有圈门而得名。这里曾是扬州古城的水陆交通要道和商业、手工业、宗教文化中心,现存的“鱼骨状”街巷体系和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群都较为完整,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个园和扬州城东门遗址,省级文保单位汪氏小苑和逸圃,以及李长乐故居、街南书屋、壶园、武当行宫、清溪旧居等多处重要历史遗存。
整个历史街区东端的东关古渡(时称利津古渡)是唐朝扬州地区最繁华的码头,有码头就有街市,舟楫的便利和漕运的繁忙催生出了这条商贸密集、人气兴旺的繁华古街——东关街。 唐代诗人杜牧这样对其进行了描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到了清代,东关街因其承接了古渡码头与城区主干道以及盐运使司衙署的直接联通,成为扬州盐商首选居住聚集地之一,至清末明初,还成为了众多商业老字号的发祥地,各类行当作坊近百家。运河、城门、街巷相连接的空间格局,充满活力,体现了江南运河城市独有的风韵。整个街区联系了运河码头和运司衙门,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城市史上都具有着重要地位。
(四)宗教聚落
蜀岗瘦西湖一带是被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除了拥有瘦西湖古典园林群之外,还以浓厚的宗教文化而著称,现存有天宁寺、大明寺、观音禅寺、铁佛寺、大云寺遗址、禅智寺、山光寺等,并且古城墙、护城河、水关、十字街相别桥等历史文化风貌遗存丰富而清晰,是扬州城市文化遗址的集中地区。
参考文献:
[1][日]藤井明著.聚落探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雍振华.江苏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商硕.扬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2,(09).
[4]黄薇.扬州东关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作者单位:
无锡太湖学院
关键词: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分布概况
[本文系2015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建筑特征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SJD403]
一、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概述
(一)人文和聚落
《汉书·溝洫志》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 聚落是人与环境良好互动所形成的人类生活繁衍的中心。做为人类各种形式居住聚居地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了人类的居住行为、居住环境的空间分布及形式,以及特定的社会群体等。
因为社会、经济、地理、历史等条件的制约,聚落往往呈现出不一样的平面形态,同时聚落也是地表上重要的人文景观,它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所呈现出的状态,都是此区域中人类活动的直接反映。藤井明在《聚落探访》中提出:“在世界上不存在有两座相同的聚落。所有的聚落都是独特的,其空间也是独创的。可以认为聚落是散布在大地上的奇特的点群。”“只有通过表现出不同于其他聚落的形式才能认识到它的存在,才能明确它的所属。”
聚落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和交通的影响。聚落的外部轮廓和形式则受建筑和空间形态的影响,展现出不同的聚落整体空间形态。而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起居、人际交往和举行各种仪式活动的场所,往往是地区人文最集中和最直接的展示载体。
因此人文聚落可以看作是聚落在自然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根据人文环境的不同而进一步发展变化,并呈现出独特风貌的文化地理现象。历史与人文环境虽然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却往往决定着聚落的本质内涵,并与外观环境产生辩证的发展关系。可以说,聚落影响着人文,人文反作用于聚落。二者的相辅相成,使聚落展现出独特风貌。
(二)明清时期扬州地区人文聚落分布概况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是自然环境和交通方式。新的交通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会带动聚落形态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推动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扬州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自吴王夫差在蜀岗之上筑邗城、开邗沟至今,扬州的建城史已经超过了2500年。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
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江苏民居》记载,目前江苏地区尚存的具有较高文保价值的传统民居和聚落有377处,其中扬州(含四县)居第二位,有71处之多,扬州老城区现存数量为45个。下为扬州老城区现存列为文保单位的传统民居、聚落列表:
1.个园;2.何园;3.小盘谷;4.汪氏小园;5.艺圃;
6.匏庐;7.二分明月楼;8.吴道台宅第;9.卢姓盐商宅;10蔚圃;
11.棣园;12.八咏园;13.珍园;14.萃园;15.小圃;16.怡庐;
17.平园;18.壶园;19.杨氏小筑;20.刘氏小筑;21.朱氏园;22.邱氏园;
23.丁姓盐商宅;24.汪姓盐商宅;25.诸姓盐商宅;26.廖姓盐商宅;
27.周姓盐商宅;28.刘庄;29.马氏住宅;30.贾氏庭园;31.朱自清故居;
32.王少堂故居;33.包世臣故居;34.曹起浯故居;35.清溪旧居;
36.梅花书院;37.大东门楠木厅;38.汶河路楠木厅;39.广陵路250号楠木厅;
40.广陵路256号楠木厅;41.广陵路218号楠木厅;42.丁家湾楠木厅;
43.南河下杉木厅;44.淮海路洋楼;45.赵氏庭院
此外,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中,31个遗产区共列入27段河道、58个遗产点,其中扬州段遗产区共有6段河道和10个遗产点列入,都呈线性带状分布。扬州运河遗产分别分布于有关城市的城区、郊野以及河道周边,与历史水系一起,组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网络。
二、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分类及分布特征
(一)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分类
明初,由于长期战乱,扬州城十分萧条,“按籍城中居民,仅余十八家”,明军元帅张德林认为原有城池(宋大城)虚旷难守,决定利用宋大成西南隅改筑,于是便有了“旧城”。旧城东起今小秦淮河,西至二道河,南起南通路,北至盐阜路,面积小,仅约1.75平方公里。明中期,扬州发挥地理优势,漕运便捷,且为明政府设立的两淮都转盐运使司所在地,担负着国家盐课征收和漕粮北运等任务,因而易受倭寇侵扰,知府吴桂芳在城东筑城,即为“新城”。修筑新城的直接原因是防倭抗倭,但旧城的过于狭小,致使大量来扬经商、谋生的外来人口居住在城外,也是修筑新城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新城东、南紧靠运河,北至今盐阜路,西与旧城相连,面积约3.35平方公里。新城建成后,扬州城形成了两城相连,外似一城、内实两城的格局。
清代沿用明城。现在扬州的老城区就是明清时的扬州古城,面积约5.09平方公里。扬州古城办副主任薛炳宽介绍说:“这座古城由两座连在一起的城组成,中间有城墙和护城河分隔着。现在城墙早已不见了,只留下‘南城根’‘北城根’等地名。而护城河还在,就是小秦淮河。”
小秦淮河把明清两代的扬州城分成新旧两半,也分成了两个世界。“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尽识名。”清初何嘉埏的《扬州 竹枝词》形象地描写了新旧二城的区别——旧城住的是读书人,读书人闭门读书,自然是“寥落少人行”,新城住的是富商,商人要外出交往,所以热闹非凡。 扬州老城区的发展基于明代“新城”“旧城”的地理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时空延续性。传统建筑聚落在“新城”“旧城”和“蜀岗”三个区域形成密集分布,集合当时各区域之间建筑功能与形式,以及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对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进行一个概况性的分类:南河下康山一带为文人住宅聚落、东关街东圈门一带为商人住宅聚落、蜀岗瘦西湖一带为宗教聚落。
(二)文人住宅聚落
扬州繁华以盐盛,扬州的盐商大多是儒商,往往集官员与文人气质于一身,又有着“尊文重教”的传统,因此文人气息非常浓厚。
南河下街区,位于扬州老城区南部、古运河畔,区内现存花园巷、南河下、丁家湾等老街古巷。南河下街区范围大致为北至广陵路,南至南河下中段及花园巷一线,东至徐凝门路,西至傅家甸、渡江路一线。扬州南河下是扬州盐商宅院和会馆最为聚集的片区。岭南会馆、湖南会馆、安徽会馆、湖北会馆、江西会馆、四岸公所等多个会馆都曾坐落于此。此外,与何园相邻的平园、小盘谷,扬州“旱园水做”的特例,始建于清中叶的二分明月楼,许云甫住宅(尊德堂)、盐商廖可亭故居、魏仲蕃宅等老宅也都散落其中。南河下作为扬州的古街区,与古运河毗邻,关系密切。因为街在河堤之下而得名“河下”。
康山是扬州老城区东南隅的一座土丘,是明永乐年间疏通河道的土方堆置而成的。明弘治正德年间山西状元康海客居扬州,建草堂于土丘之上,从此土丘得名“康山”,草堂被称为“康山草堂”。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扬州进入全盛时期,康山也迎来了新主人——江春,扬州文史专家韦明铧曾介绍,江春曾拜金坛名儒王步青为师,欲考取功名却屡屡失败,后投身于盐业,并被封为清乾隆时期“两淮八大总商”之首。“一方面,他利用雄厚的财力,在乾隆六下江南的时候大建名园;另一方面,他广交天下文士,当时的名士杭世骏、戴震、郑板桥、金农等都与他有交往,他的康山草堂与马曰琯的小玲珑山馆齐名,都是文人墨客聚会的好地方。”江春死后,清道光年间太傅阮元迁居至此,略加修建,改为康山正宅。
康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康山西近何园与南河下盐商住宅群相连;东与风光秀丽的运河风光带相望;南对徐凝门大桥,交通便捷;北边与北河下的天主堂、吴道台宅弟等古迹连成一片。而南河下因为街在河堤之下而得名“河下”,作为扬州的古街区,与古运河毗邻,关系更为密切。文人住宅往往依水而建,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儒家思想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审美追求。
(三)商人住宅聚落
东关街东圈门历史街区又称“双东”,是目前扬州老城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区,东起泰州路、西至国庆路、北接盐阜路、南临文昌中路,占地面积约为83公顷。双东地区因街区内有两条主要街道东关街和东圈门(街)而名。东关本是扬州城的东门,后来在这里设关卡,人们也就习惯上将东关通往城里的大街叫做东关(大)街。东圈门(街)因街口有圈门而得名。这里曾是扬州古城的水陆交通要道和商业、手工业、宗教文化中心,现存的“鱼骨状”街巷体系和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群都较为完整,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个园和扬州城东门遗址,省级文保单位汪氏小苑和逸圃,以及李长乐故居、街南书屋、壶园、武当行宫、清溪旧居等多处重要历史遗存。
整个历史街区东端的东关古渡(时称利津古渡)是唐朝扬州地区最繁华的码头,有码头就有街市,舟楫的便利和漕运的繁忙催生出了这条商贸密集、人气兴旺的繁华古街——东关街。 唐代诗人杜牧这样对其进行了描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到了清代,东关街因其承接了古渡码头与城区主干道以及盐运使司衙署的直接联通,成为扬州盐商首选居住聚集地之一,至清末明初,还成为了众多商业老字号的发祥地,各类行当作坊近百家。运河、城门、街巷相连接的空间格局,充满活力,体现了江南运河城市独有的风韵。整个街区联系了运河码头和运司衙门,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城市史上都具有着重要地位。
(四)宗教聚落
蜀岗瘦西湖一带是被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除了拥有瘦西湖古典园林群之外,还以浓厚的宗教文化而著称,现存有天宁寺、大明寺、观音禅寺、铁佛寺、大云寺遗址、禅智寺、山光寺等,并且古城墙、护城河、水关、十字街相别桥等历史文化风貌遗存丰富而清晰,是扬州城市文化遗址的集中地区。
参考文献:
[1][日]藤井明著.聚落探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雍振华.江苏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商硕.扬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2,(09).
[4]黄薇.扬州东关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作者单位:
无锡太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