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shij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构建与完善科学、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对于保证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实践,探索了实施管理的体系建构、运行和长效机制的形成,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监控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校教学质量问题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建立起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地方高校只有注重学校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树立发展的、多样化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教质量观;根据人才培养要求,不断健全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切实强化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控制,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持续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作为地方普通高校,要把狠抓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真正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教育理念,构建起开放型的教学质量评估、监控与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由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以及由教与学的质量进而形成的课程质量、学科专业质量、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等构成。
  
  1.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
  全面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对教学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主要任务为明确质量目标,确定监控内容,设定监控环节,保障全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正常运行。成立校教学质量考评委员会,负责对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考评及学校教学工作的决策咨询。教务处作为职能部门,代表学校负责教学方面政策制订、教学改革、教学保障的宏观决策和指导,以及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落实的监控等。
  
  2.教学运行与实施系统
  主要任务是组织落实“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下达的任务,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教务处代表学校负责教学运行和管理工作。院系作为教学实体,是监控的主体部分,具体实施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基本建设,分析教学运行情况,并及时反馈。
  
  5.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
  高效的教学质量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能使教学管理部门充分了解教学信息,正确分析教学状态,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基础。该系统以领导与同行专家听课、学校督导组听课检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方式,通过督导组、学生信息员、授课教师和教学秘书等信息来源渠道,对主要教学环节收集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快速反馈至教学指挥系统和保障系统,为其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以制定调整措施及时进行调控。
  
  4.质量保障系统
  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学质量监控办法》、《教学督导办法》、《教师教学工作细则》、《教学信息员制度及其实施办法》等。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责任制和任期教学质量目标责任追究制,为实施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提供制度保障。负责教学检查评估工作方案的改进和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实施,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从而形成循环闭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二、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运行
  
  人才培养不仅是高等学校的基础职能,而且是核心职能。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是关系高校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在建立科学的长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基础上,保持高效、高质的良好运行。
  
  1.规范的、多形式的教学检查
  坚持教学检查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把监和控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常规“三期”教学检查。期初,主要检查教师和学生到位情况及教学准备情况;期中,主要检查各教学环节执行情况,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情况;期末,主要检查各教学环节任务完成情况及期末考试情况。二是经常性教学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学生到课率和课堂纪律,教师授课计划执行情况,毕业设计(论文)进展和完成质量情况等。三是重点教学检查。重点教学检查指向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和教学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有较大意见、课堂教学质量存在明显问题的教师,教学改革方面有突破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课程等。
  
  2.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
  第一,学校督导组信息反馈。学校督导组深入教学第一线,通过听课、巡视、考察、检查和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归纳和总结教学活动的各种信息,并及时汇总至教务处;分析、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广大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对教风、学风及教学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供教学主管部门参考。第二,学生信息员反馈。通过学生信息员,采取问卷、座谈会、反馈表等方式,收集关于教师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及时解决。第三,会议反馈。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教学例会,教师、教学秘书、教学院长(主任)及时反馈问题,及时解决。
  
  3.专项制度的保障落实
  第一,听课评课制度。学校领导、院系领导、教务处和院系教学管理人员深入课堂听课,同专业教师、同行专家互相听课评课,收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了解教学情况;对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配备资深教师予以指导,对新进教师、新开课、开新课教师和学生有意见的教师,必须组织进行集体听课,帮助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督导检查制度。教学督导代表学校,对全校教学工作及有关教学活动,坚持既督查又指导,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学生评教制度。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验证者。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评价、学生信息员反馈评价和网上集中评教。学生网上评教是利用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平台,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对当学期所有任课教师进行测评,管理部门和教师可通过系统查看评价结果。
  
  三、坚持开放原则,实施有效管理,形成教学质量长效机制
  
  高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建设工程,必须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构建全面、全员、全程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理念与思路,形成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1.坚持教学质量管理的开放性原则
  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是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战略问题,而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管理问题。因此,不能采取封闭的管理,人才培养过程必须坚持开放的原则。高校应突出学生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有效实现教育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
  
  2.树立以服务为核心,需求为导向的质量意识,建立和谐的外部环境关系
  地方院校应牢固树立地方意识,依托地方求发展,服务地方求支持。应积极构建校内外联系、监督、沟通机制,建立一个流畅的信息沟通机制,使地方社会、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在这样的观念下,学校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面向,找准位置,了解用人单位期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3.建立预防为主的工作机制,构建全员、全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教学质量主要是通过预防而不是终结性评估得以实现的,质量管理应将问题解决在其产生之前或形成过程中。为此要加强预防式的过程把握,使主要教学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教学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要求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将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统一调控,组织人、财、物,协调时、事、空,全员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共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质量标准,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以“有效教学”为主线,紧紧抓住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以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保证高质量结果的实现。地方高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构建起科学、高效、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与完善,实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良性循环,形成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学生社团是学校管理和引导下的学生自发组织,是学校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重要的文化教育功能。它植根于学生中间,代表的是校园内最有生气、最耀眼的学生文化,它自然就成为学校教育中最美丽的风景。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当前许多中学不重视社团建设,更不重视社团在学生文化引领中的作用,学生社团多数处于半休眠状态,难以承载应有的文化功能。学生社团建设亟待加强。    一、中学生社团无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