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得体地使用英语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fi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言语得体是成功进行交流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应该只停留在词汇、句子及语法上,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得体地进行交流。教师应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相应的实践和探索,帮助学生养成得体使用英语的意识。
  关键词:Task;得体;言语;语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0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051
  一、教材分析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Task板块一般分为Skills building和Steps两部分,围绕单元话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任务型活动,即通过Skills的输入和Steps的操练,最终完成生成任务——以某一话题或主题完成一篇或是一段写作。
  模块6 Unit 2 Task板块设计的任务是“Writing an article about problems and solutions”。我执教的时候不禁困惑是否是教材设计的重复,因为教材几乎每个模块的Task都有类似设计:不同话题下,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办法。比如在模块1 Unit2 Growing pains中Task设计任务是“ Wring a letter a of advice”,也是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然而通过仔细对比发现,尽管话题内容模式相近,但是训练的技能目标却是逐层递进且侧重点各不相同。在备课的时候,我比对了这两个Task中Skills部分基于写的理论指导。
  M1U2 Task Skills building 3:planning a letter of reply:
  1. Find the main points of the letter asking for advice.
  2. Answer each of these points directly.
  3. Do not give advice for points not discussed in the letter.
  4. Offer comfort and support. Do not find fault with the person you are writing to.
  5. Use model verbs such as should or must, phrases such as make sure, or imperatives to give your advice
  由上可見,板块围绕单元话题“Growing Pains”通过听他人提建议,读建议信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模仿的素材,设计了回信提建议的写作输出任务。根据高一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单一直接,是非分明,侧重训练学生理清要点,设定明确清晰的写作目标的能力。技能中侧重指导学生提出建议时候在内容上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给建议要有针对性(1,2,3),不要指责出现问题的对象(4)。
  最后写的部分的技能指导如下:
  M6U2 Task Skills building 3: presenting solutions:
  1. Avoid judging;2. Give examples;3. Be specific.
  本单元话题是“What is happiness to you”,在Reading,Wordpower 和Grammar进行了话题和词汇的铺垫积累后,通过读和听的方式,Task设计了相关任务:了解一个同龄人生活中出现的不高兴的事情,更重要的任务是感知他的情感和为难之处。问题的设置更加复杂,不是单纯的对与错的问题,而是设计了一个dilemma,语境更加真实,引导学生进行有逻辑地设身处地地思考,英语的应用更加贴近生活,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真实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为了说而说,为了写而写。根据高二学生的英语素养和水平,教材给出的技能指导更抽象,目标是“make your solutions clearer and more helpful...”,并且给出了句式支撑,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用得体的语言给出合理的建议,而不是为了完成一篇写作任务随便编造大而空的无法实施或缺少逻辑的建议。总之,指导学生的英语表达力求“appropriate”,即得体。
  二、授课设计
  (一)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真情实感的文章必须有深刻的感受。学生通过读信找到表达问题的词汇和句子,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任务,学生能够迅速找到。要想给出真诚有指导性的建议,必须是发自真情实感的建议,必须真正去体会作者的感受并帮助他分析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相互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关注描述性词汇,呼应Wordpower所学表达情感的词汇,在鲜活的语境中体会如何更贴切地表达情感感受。
  (二)思考逐层递进
  听力部分填词的练习方式对执教班级来说很简单,所以听一遍即可以获取信息。按照大纲要求把Task设计成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写部分的大纲,第二课时通过互评和展示的方式关注行文是否得体。其中,生成部分由写一篇介绍整件事情的article改成给当事人写一封建议信这一学生比较熟悉文体,简化任务。
  基于情感共鸣,学习小组Part A部分给出的初步解决方案很片面甚至偏激。听听力部时候很多学生不由得笑起来,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解决方案恰巧是Part C部分所否决的建议,这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考虑不充分合理,产生深入讨论的欲望。我指导重点讨论如何根据主人公面临的问题提出更加严谨和切实可行的意见。分组展示学生讨论结果,教师对比挑选最合理的列在黑板上供学生选用。此时引发学生去思考:建议内容很好,但是建议的方式和语气呢?小组内再次讨论,关注推敲更得体的词句。最后教师把各组讨论成果加以整理,为后面的写作任务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学生有内容可写,有句式可用,也更加有信心去写。从第二课时的展示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运用课上积累的素材,注意遣词造句,更加委婉得体,写作层次清晰观点明确,逻辑性也较以往有很大改进。
  三、不足之处
  学生分组讨论时分工应该更明确具体。此外,教师给予的语言支架搭建不够充足,导致很多学生的用词用句比较单一。在第二课时的展示时,教师应该给出范本供学生欣赏学习,加深对得体使用语言的感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特别指出“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日常语言教学更关注词汇和语法的规则教育,练习也脱离实际的语境。所以尽管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和句式积累,但在交际或写作中不能有效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中式思维痕迹重。然而教师作为二语习得者,在教授过程中难免出现自身使用不得当的情况,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作为施教者,我们需要通过不断进修学习,有目的地提升自身语言水平和功底。同时善于利用教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得体运用英语语言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毛树渠,徐秀芹.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得体地表达与交流.内江科技,2007(7):160-161.
  [2]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小古文”走进了小学课本,通过“小古文”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文化。基于此,语文教学中的趣味引入、审美提升、理解内涵、情感渗透、道理分析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古文;寓言故事;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1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
期刊
摘 要:孤残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文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做法,展现出阅读绘本对于孤残儿童的康复工作带来的帮助,体现出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感。  关键词:社会工作;助残活动;绘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1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
期刊
摘 要: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证对勘的方法,以《说文解字》《汉字字源》等作为古籍依据,对教材中的文言文进行注释方面的校对工作。在选文校勘的基础上,具体采用对比的方法,从汉字的字源出发,指出必修一教材在字音和字义方面值得商榷的地方。  关键词:必修一;文言文;注释;商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178-02  DOI
期刊
摘 要:历史要重视讲解,讲相关历史的背景,讲内涵,讲教材中的隐性知识,讲知识间的联系,讲学习方法。  关键词:历史讲解;课堂教学;经济体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0-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049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息,从目标教学、三维目标,
期刊
摘 要: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省份,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发现以理论课堂为平台培养大学生对各民族的正确认知,以民汉同宿和第二课堂为抓手和媒介巩固大学生跨族际间的积极情感、促进民汉学生友好往来使该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理论教育和跨族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需要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态度理论;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
期刊
摘 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初中生作文空洞,把自己每天所做、所见、所闻、所感等有选择地记录在日记中,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最佳途径之一。日记的内容应该是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日记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赋予感情方能打动人。日记写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可以借助网络写博客、微信等形式的网络日记。写日记还要坚持,写日记成为一种乐事,成为一种习惯,作文就能信手拈来,下笔如行云流水,熠熠生花了。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雄安新区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高起点,首先应优化教育布局,克服目前区域内远程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理念落后、复合型人才缺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推进远程高等教育深入基层;成立远程高等教育智库;打造特色专业等措施,为新区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雄安新区;远程高等教育;京津冀一体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要求,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成为了高校的重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总结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教学模式,与中国西部高等院校——四川工商学院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两校教学模式的异同,并观察课程形式和作业要求,作出思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育模式;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014-
期刊
摘 要:在国家学科目录不断科学化调整的背景下,设计学专业被调整为授予艺术学或工学学位,这说明设计学专业的工学特征和工程实践能力诉求已经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同。这也对高等学校及其高校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的学习成效达到最佳。目前,这一要求的达成不仅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更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高校课堂;建设途径;设计专业  
期刊
摘 要:教师在总结近年来大连市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各种创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全方位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转变经营指导思想、促进“互联网+”与医养结合的融合等具体发展对策,以期更好地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191-02  DOI:10.166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