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是儒家四书中的一种,也是四书之首,《大学》对儒家思想具有纲要性的意义。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并进一步提倡学者学习儒家知识应从学习《大学》开始,“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理学家关于大学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关于“知止”的研究对于当代国人修身安心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大学》的“知止”思想
《大学》中关于“知止”的论述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止”是停止、不迁、不出位的意思,《周易》“艮卦”中的“艮”即是“止”,“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要做到“止”必须有一个止于何处的目标,《大学》首章即认为要“止于至善”,并在后续论述中进一步对应止于何处提出了解释:“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的解释是美德主义的道德解释,在《大学》成书的时代,仁、敬、孝、慈、信等都是社会认可的美德。
宋明理学家对于“知止”提出了更深刻的诠释。朱熹在《大学集注》中认为,“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朱熹认为“止”就是“理”,“理”是所当止之地,“知止”就是要树立格致事物之理的志向,相对于朱熹止于外在之“理”的诠释,王阳明的诠释更具有修心的指导功能,他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止”则是“止于本心”,《传习录》记载,“爰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王阳明认为,“知止”是一个“知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去体悟自己的本心、并坚守本心的过程。向外的求索,因为外在的理和内在的心始终处于分离的状态,所以人心难免处于彷徨、茫然的境地,而向内求索,所求的无非是不断体悟自己的本心,按照王阳明的说法,体悟到自己本心后就会心念通达、此心光明,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心是不会彷徨、茫然的。
上面的阐述有点形而上学味道,但对于正确理解理学家的“知止”观则是必不可少的。“知止”除了形而上方面的本体论意义外,还具有修身意义上的实践价值。陆九渊认为,“人诚知止,即有守论”(《与邓文范》),也就是说,知道自己的心应止于何处后,则应守住此心不使迁移,这样才能心定下来,才能做到《大学》说的“能虑能得”。罗念庵在《论学书》中也认为,“知止”类似庄子说的“外者不入,内者不出”,“此不入不出处,便是定,即定处,便是吾人心体本然,便是性命所在。守此一意不散,渐进于纯熟,万物无足以挠之,入圣贤域中矣。”在罗念庵看来,坚守此本心就是通往圣域的光明大道,而“知止”则是儒家修身希圣的关键环节。
“知止”思想的当代价值
从以上的分析能看出,在理学家的诠释中,“知止”具有本体论和实践论的双重解读路向,而实践论的路向对处于整个社会都偏向浮躁的国人修身养心安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知止”教人直指本心。明悟本心是根治心理浮躁的一剂良方。在当今中国,浮躁已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现象,各行各业都有体现,对政府来说,追求GDP、大建形象工程是出政绩的惯用手段,对企业来说,仿冒、造假、欺瞒消费者也是常见现象,很少能见到踏踏实实做好内功的政府和企业了。对于社会存在的主体“人”来说,浮躁的心态则更是值得反思的现象。许多人都没有问问自己的本心,问问自己心灵深处到底想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没有问过本心的生活往往都是浮躁的,就像没有根的浮萍一样,只能跟着社会的潮流或他人的目标而生活,这样的生活不可能是心安的、此心通明的生活,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会很烦躁,烦躁自己的工资、职称、房子等问题,而且这种烦躁不会有停止的一天。要心安就必须知止,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安于生活。
其次,“知止”是一种更加积极的进取。“知止”教人明悟己心应止于何处,这所止之处就是自己本心的愿望,但明悟己心所止之处后并不等于保守,更不等于固守现状,从儒家先圣先贤的人生历程来看,“知止”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进取,因为内心的止于道需要实践的向道、甚至殉道。就拿孔子来说,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求仁,在实践上实行仁政,孔子在现实中屡屡碰壁,累累若丧家之狗,甚至陈蔡之厄中性命受到威胁,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孔子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当有弟子问他是否有怨言时,他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在生命与求仁上,他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种“死而后已”的进取精神在许多儒家知识分子身上都有体现,并对今天的国人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尤其是对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在学术研究上、在追求自己的学术理想中,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后就不要害怕失败,即使没有出名也不要有怨言,要有一种求仁得仁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术研究中的浮躁心理,从而静下心来研究学问。《大学》认为,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有所得,只要摆脱了浮躁的心态才能在学术研究上真正有所收获。
最后,“知止”是面向“心安”的不断修行过程。在如何“知止”的问题上,理学家分为两派:渐进说和顿悟论,对顿悟论者来说,一朝顿悟明了本心,修行更多的是“守”,但顿悟者毕竟是少数,尤其是对普通人来说,要想明悟本心需要不断的去体悟、修行。对普通人来说,生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选择,而对于这些诱惑、选择如何做出一如既往的判断,则是一个重要的考验。尤其是在浮躁社会风气下,个人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和诱惑更加繁多,而且这些诱惑不是一朝克服就永不再来的,往往是有的诱惑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头脑中,我们很难面对同样诱惑做出同样的判断。我们不能像圣人那样一朝顿悟,只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地去体会自己应该止于何处,只能不断地根据当下的应所止做出选择,这里,“知止”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也是安心的工夫。对我们来说,保持“知止”的清醒是让自己心安的关键。
编辑/徐展
《大学》的“知止”思想
《大学》中关于“知止”的论述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止”是停止、不迁、不出位的意思,《周易》“艮卦”中的“艮”即是“止”,“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要做到“止”必须有一个止于何处的目标,《大学》首章即认为要“止于至善”,并在后续论述中进一步对应止于何处提出了解释:“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的解释是美德主义的道德解释,在《大学》成书的时代,仁、敬、孝、慈、信等都是社会认可的美德。
宋明理学家对于“知止”提出了更深刻的诠释。朱熹在《大学集注》中认为,“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朱熹认为“止”就是“理”,“理”是所当止之地,“知止”就是要树立格致事物之理的志向,相对于朱熹止于外在之“理”的诠释,王阳明的诠释更具有修心的指导功能,他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止”则是“止于本心”,《传习录》记载,“爰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王阳明认为,“知止”是一个“知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去体悟自己的本心、并坚守本心的过程。向外的求索,因为外在的理和内在的心始终处于分离的状态,所以人心难免处于彷徨、茫然的境地,而向内求索,所求的无非是不断体悟自己的本心,按照王阳明的说法,体悟到自己本心后就会心念通达、此心光明,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心是不会彷徨、茫然的。
上面的阐述有点形而上学味道,但对于正确理解理学家的“知止”观则是必不可少的。“知止”除了形而上方面的本体论意义外,还具有修身意义上的实践价值。陆九渊认为,“人诚知止,即有守论”(《与邓文范》),也就是说,知道自己的心应止于何处后,则应守住此心不使迁移,这样才能心定下来,才能做到《大学》说的“能虑能得”。罗念庵在《论学书》中也认为,“知止”类似庄子说的“外者不入,内者不出”,“此不入不出处,便是定,即定处,便是吾人心体本然,便是性命所在。守此一意不散,渐进于纯熟,万物无足以挠之,入圣贤域中矣。”在罗念庵看来,坚守此本心就是通往圣域的光明大道,而“知止”则是儒家修身希圣的关键环节。
“知止”思想的当代价值
从以上的分析能看出,在理学家的诠释中,“知止”具有本体论和实践论的双重解读路向,而实践论的路向对处于整个社会都偏向浮躁的国人修身养心安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知止”教人直指本心。明悟本心是根治心理浮躁的一剂良方。在当今中国,浮躁已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现象,各行各业都有体现,对政府来说,追求GDP、大建形象工程是出政绩的惯用手段,对企业来说,仿冒、造假、欺瞒消费者也是常见现象,很少能见到踏踏实实做好内功的政府和企业了。对于社会存在的主体“人”来说,浮躁的心态则更是值得反思的现象。许多人都没有问问自己的本心,问问自己心灵深处到底想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没有问过本心的生活往往都是浮躁的,就像没有根的浮萍一样,只能跟着社会的潮流或他人的目标而生活,这样的生活不可能是心安的、此心通明的生活,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会很烦躁,烦躁自己的工资、职称、房子等问题,而且这种烦躁不会有停止的一天。要心安就必须知止,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安于生活。
其次,“知止”是一种更加积极的进取。“知止”教人明悟己心应止于何处,这所止之处就是自己本心的愿望,但明悟己心所止之处后并不等于保守,更不等于固守现状,从儒家先圣先贤的人生历程来看,“知止”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进取,因为内心的止于道需要实践的向道、甚至殉道。就拿孔子来说,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求仁,在实践上实行仁政,孔子在现实中屡屡碰壁,累累若丧家之狗,甚至陈蔡之厄中性命受到威胁,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孔子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当有弟子问他是否有怨言时,他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在生命与求仁上,他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种“死而后已”的进取精神在许多儒家知识分子身上都有体现,并对今天的国人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尤其是对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在学术研究上、在追求自己的学术理想中,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后就不要害怕失败,即使没有出名也不要有怨言,要有一种求仁得仁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术研究中的浮躁心理,从而静下心来研究学问。《大学》认为,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有所得,只要摆脱了浮躁的心态才能在学术研究上真正有所收获。
最后,“知止”是面向“心安”的不断修行过程。在如何“知止”的问题上,理学家分为两派:渐进说和顿悟论,对顿悟论者来说,一朝顿悟明了本心,修行更多的是“守”,但顿悟者毕竟是少数,尤其是对普通人来说,要想明悟本心需要不断的去体悟、修行。对普通人来说,生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选择,而对于这些诱惑、选择如何做出一如既往的判断,则是一个重要的考验。尤其是在浮躁社会风气下,个人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和诱惑更加繁多,而且这些诱惑不是一朝克服就永不再来的,往往是有的诱惑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头脑中,我们很难面对同样诱惑做出同样的判断。我们不能像圣人那样一朝顿悟,只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地去体会自己应该止于何处,只能不断地根据当下的应所止做出选择,这里,“知止”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也是安心的工夫。对我们来说,保持“知止”的清醒是让自己心安的关键。
编辑/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