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06-01
冠心病主要由患者的心脏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而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我国临床中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因此临床中为治疗冠心病而常用的药物有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但在治疗期间极易出现不良反应,例如,腹胀、腹泻等,我国临床对两种药物的具体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1-2]。因此,本文将对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冠心病的患者,共30例,排除先天心脏功能不足、精神异常或不能按照本次研究的过程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患者及患者家属完全知情的情况下,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Z组和C组,每组15例。其中,Z组男8例,女7例,年龄在45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0±5.36)岁;病程2到10年,平均病程为(6.00±2.10);C组男9例,女6例,年龄在47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0±5.64)岁;病程3到10年,平均病程为(6.50±2.35)。Z组和C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方面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06-01
冠心病主要由患者的心脏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而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我国临床中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因此临床中为治疗冠心病而常用的药物有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但在治疗期间极易出现不良反应,例如,腹胀、腹泻等,我国临床对两种药物的具体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1-2]。因此,本文将对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冠心病的患者,共30例,排除先天心脏功能不足、精神异常或不能按照本次研究的过程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患者及患者家属完全知情的情况下,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Z组和C组,每组15例。其中,Z组男8例,女7例,年龄在45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0±5.36)岁;病程2到10年,平均病程为(6.00±2.10);C组男9例,女6例,年龄在47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0±5.64)岁;病程3到10年,平均病程为(6.50±2.35)。Z组和C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方面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