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有效教学要建立在充分的课前准备基础上,教师备课务必做到“钻研”和“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步骤所作的精心安排,教学设计最能体现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学设计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因此,我们应该确立“效率在课内,功夫在课前”的理念,认认真真备课,踏踏实实写好教案,否则,课堂有效教学就永远是希望的“泡沫”。
教学设计要依据一节课的目的、内容、学生、教法、学法、习题等方面进行教学方案构思,课上依据教学进行情况可以进行适时调整。教学设计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整体思考与设计,而后依据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的各环节的实施方案。
首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
包括:本节应学习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前面知识的联系应接通,与后面知识的联系应指明;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分为显现问题(学生自学提出的问题)和隐含问题(学生在应用中易出现的问题);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或思考题指导学生学习;选择什么样的习题上课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等。
其次,对一节课过程中各环节进行设计
(1)教学目标展示与解读的设计(高三要展示解读考纲要求)。使师生明确本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要求解读是为了让目标深入到学生心中。
(2)引入设计。以社会、生活、科技等实际为背景载体设计问题引入新课?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如:一节物理课,题目: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引入:
今年我国“神七”飞船载人航天获得圆满成功。大家看到航天员出仓活动时,要穿价格昂贵的航天服,(航天服是航天员在太空生命的保障,在航天服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避免宇宙射线的伤害。)可航天员在地面上活动就不需要航天服。那么在地面上是什么保护了人类避免宇宙射线的伤害呢?(老师告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回答这个问题,课堂最后要回到这个问题。可我们的课堂往往不回题。)这样的情景引入就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3)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设计。这一环是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设计的理念是:注重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指导、帮助;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具有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等。具体讲就是:
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的设计:导学、助学。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水平,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或思考题)导学,精选适合概念或基础知识达成、掌握的习题助学,问题和习题的质量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不要将教学内容、知识点及结论直接讲授给学生。
学生学方式的设计:探究性的自主学习。课上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去自主学习、探究,并回答和完成教师导学、助学的问题和习题,使学生对概念知识形成自己的认识、见解和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4)教学方法设计: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导学、精讲点拨。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讨论、质疑、提出问题。交流互动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有效提问;二是课堂生成。
Α 有效提问
教学互动,就要师生对话,就要有提问。有效提问应遵循的标准:
①清晰(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
② 问题的价值(提出的问题必须有思考的价值,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
③ 趣味性(引人入胜,深入浅出)。
④ 大众性(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共鸣)。
⑤ 广度和开放性(好的提问能激发不同角度的思维,因而也有不相同的回答)。
课堂提问方法:指定回答与自由回答相结合,其程序为:先指定答后自由答。指定答范围在中等生、希望生;自由答范围是优秀生。课堂上必须控制住优秀生过早抢答,以免影响教学正常进行。操作方法:指定答一般2~3名,答不完整、不准时,可以问谁来补充?这时发挥好学生的作用。回答问题时注意时间控制,当学生站起不能回答时,此时不要等他回答,以免耽误时间,老师应立刻说:请坐再想想,继续指定……
Β 课堂(动态)生成
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有差异的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中往往有许多不可预见的、不可控制的新的问题在课堂中出现(专家称之为课堂生成问题),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把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教学的亮点,这就是课堂(动态)生成。
专家对课堂生成的评价是:课堂生成是课堂互动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是课上真正解决学生问题的根本点,是课堂教学的闪光点。
(5)练习、反馈设计。要求做到科学练习、及时反馈。科学练习包括数量适当、难度适中、梯度合理,实现精选精炼。及时反馈即课上练习、课上反馈、课上处理。目的在于课堂上发现学生做中存在的问题(即课堂生成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并产生思维碰撞,这是解决学生问题,提高学习效果的最佳时机。
课堂及时反馈的作用:对于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效果,具有指导和修正的作用。对于学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也具有督促、强化和纠正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要适当、合理地安排这一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与实施的时间。
(6)课堂總结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纲目、学法总结,规律总结等。
(7)作业设计。数量适当、 难度适中、梯度合理、必做和选做相结合、 重视开放性练习设计。通过对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信息,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解题方法和能力。
总之,我们课堂教学思路是: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做、教互动”为原则,努力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最大化。
( 河北省藁城市一中)
教学设计要依据一节课的目的、内容、学生、教法、学法、习题等方面进行教学方案构思,课上依据教学进行情况可以进行适时调整。教学设计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整体思考与设计,而后依据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的各环节的实施方案。
首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
包括:本节应学习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前面知识的联系应接通,与后面知识的联系应指明;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分为显现问题(学生自学提出的问题)和隐含问题(学生在应用中易出现的问题);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或思考题指导学生学习;选择什么样的习题上课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等。
其次,对一节课过程中各环节进行设计
(1)教学目标展示与解读的设计(高三要展示解读考纲要求)。使师生明确本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要求解读是为了让目标深入到学生心中。
(2)引入设计。以社会、生活、科技等实际为背景载体设计问题引入新课?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如:一节物理课,题目: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引入:
今年我国“神七”飞船载人航天获得圆满成功。大家看到航天员出仓活动时,要穿价格昂贵的航天服,(航天服是航天员在太空生命的保障,在航天服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避免宇宙射线的伤害。)可航天员在地面上活动就不需要航天服。那么在地面上是什么保护了人类避免宇宙射线的伤害呢?(老师告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回答这个问题,课堂最后要回到这个问题。可我们的课堂往往不回题。)这样的情景引入就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3)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设计。这一环是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设计的理念是:注重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指导、帮助;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具有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等。具体讲就是:
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的设计:导学、助学。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水平,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或思考题)导学,精选适合概念或基础知识达成、掌握的习题助学,问题和习题的质量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不要将教学内容、知识点及结论直接讲授给学生。
学生学方式的设计:探究性的自主学习。课上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去自主学习、探究,并回答和完成教师导学、助学的问题和习题,使学生对概念知识形成自己的认识、见解和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4)教学方法设计: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导学、精讲点拨。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讨论、质疑、提出问题。交流互动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有效提问;二是课堂生成。
Α 有效提问
教学互动,就要师生对话,就要有提问。有效提问应遵循的标准:
①清晰(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
② 问题的价值(提出的问题必须有思考的价值,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
③ 趣味性(引人入胜,深入浅出)。
④ 大众性(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共鸣)。
⑤ 广度和开放性(好的提问能激发不同角度的思维,因而也有不相同的回答)。
课堂提问方法:指定回答与自由回答相结合,其程序为:先指定答后自由答。指定答范围在中等生、希望生;自由答范围是优秀生。课堂上必须控制住优秀生过早抢答,以免影响教学正常进行。操作方法:指定答一般2~3名,答不完整、不准时,可以问谁来补充?这时发挥好学生的作用。回答问题时注意时间控制,当学生站起不能回答时,此时不要等他回答,以免耽误时间,老师应立刻说:请坐再想想,继续指定……
Β 课堂(动态)生成
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有差异的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中往往有许多不可预见的、不可控制的新的问题在课堂中出现(专家称之为课堂生成问题),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把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教学的亮点,这就是课堂(动态)生成。
专家对课堂生成的评价是:课堂生成是课堂互动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是课上真正解决学生问题的根本点,是课堂教学的闪光点。
(5)练习、反馈设计。要求做到科学练习、及时反馈。科学练习包括数量适当、难度适中、梯度合理,实现精选精炼。及时反馈即课上练习、课上反馈、课上处理。目的在于课堂上发现学生做中存在的问题(即课堂生成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并产生思维碰撞,这是解决学生问题,提高学习效果的最佳时机。
课堂及时反馈的作用:对于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效果,具有指导和修正的作用。对于学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也具有督促、强化和纠正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要适当、合理地安排这一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与实施的时间。
(6)课堂總结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纲目、学法总结,规律总结等。
(7)作业设计。数量适当、 难度适中、梯度合理、必做和选做相结合、 重视开放性练习设计。通过对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信息,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解题方法和能力。
总之,我们课堂教学思路是: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做、教互动”为原则,努力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最大化。
( 河北省藁城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