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每个小学数学老师都应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根本所在,在40分钟的课堂里,数学老师除了要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应注重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逐步提高课堂教學效率。
  一、深入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的重难点
  在每堂课的备课之时,应深入理解并研究教材内容,确定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难点内容,以免在教学中抓不住主次,影响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造成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有时,只要能弄清一堂课教学的关键之处,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教给学生的数学概念、法则、规律是正确的,确保教学内容的安排没有超出学生的能力之外。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老师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常常会发生变异和损耗。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老师教错了或教漏了,可能是学生未能理解或理解错误,可能两个方面的原因都有。因此,必须深入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并掌握重难点,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老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微笑的表情面对学生,对待学生要和蔼可亲。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反过来尊重老师,爱护老师。师生彼此间的情感交流相互影响,形成感情回路,可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容易,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重视角色的转换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自由、轻松而愉悦的课堂氛围,融入学生中,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同时,可尝试让老师和学生换一下角色,鼓励学生上台做老师,老师在台下做学生,进行合理的角色转换,让课堂气氛更融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的授课为主,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积极性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理想。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可采用“快乐学习”的方法,通过开展游戏等实践活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新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小学生天生爱动,数学老师可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在适当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动手做一做,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动手能力,适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如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等,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同时,还可使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另外,也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数学知识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积极推行赏识教育,鼓励学生
  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进行赏识教育,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心理上,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能感受到老师在教学中给他们带来的温暖和关爱,让后进生不再惧怕老师。唯有如此,后进生才能排除自卑感,树立信心,用积极的心态去学习,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不应该给学生打上好学生或坏学生的“标签”,不然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产生自卑和排斥心理,进而影响教学效率。教师要对学生多一点宽容和理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小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会有一些看似不良的行为。教师不能抓住这些问题不放,而应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学生取得了进步,哪怕只是很小的进步,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个学生都会有长处,教师要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发现个人价值的闪光点,积极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同时提醒学生改掉不良的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从深入解读教材、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进行赏识教育等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姜雪松.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17):109.
  [2]张文杰.浅谈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才智,2012(23):113.
其他文献
晨读是基于人的记忆规律提出来的,激情早读是一天学业的开端。学生要从身体和精神上保证激情早读顺利进行;得力的科代表是激情早读实施的重要保障。晨读的内容不拘一格,晨读
规则意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意识思维,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意识,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3~6岁的幼儿正是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在这一时期抓住各种活动机会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使幼儿充分参与规则的制定、执行并不断获得快乐的体验,这样切身的感受就容易自然而然地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规则,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
巧妙运用多元化教学资源,能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同时,德育也不容忽视。现代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德育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忽略了德育,即使掌握再高超的专业技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