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你是否知道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你是否常常想起父亲带给你的某个感动的瞬间?节日原本只是一个纪念的符号,可它却能提醒我们健忘的神经,在忙碌的世界里不要忽略了生命中最珍爱的那份亲情……
除了怀胎十月,他做的并不比妈妈少!——李欣频
想嫁一个老叶这样的男人
文 / 小叶(著名作家叶兆言的女儿)
他4岁的时候,抹了腮红,唇红齿白地坐在木马上拍周岁照,比姑娘还俊。6岁的时候,上小学,由于发育得晚,总是坐在第一排。后来他开始变声,长个子,冒胡须。青春期的每一个早晨,他都从月华姑娘的窗前经过,顶着乱发,气焰嚣张。22岁的时候,他进了大学。每天吃一斤饭,写一封信。饭是吃进肚里的,信是写给月华姑娘的。25岁的时候,蓄了络腮胡子,写了《死水》。26岁的时候,月华姑娘成为了叶太太。27岁的时候,他们有了小叶——就是我。
以后的日子都很光明。他进了出版社,改五分钱一篇的稿子。28岁的时候,他拿4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住一间20平方米的房。日子依然是甜蜜的,小叶上了全托的幼儿园。33岁的时候,他买了一台四通(电脑),开始卖字。10年里他写了20本书。四通的键盘从白的变成黑的。42岁的时候,他买了房子,开始享受装修的乐趣。从此他不砍树就可以晒到太阳,有了自己的书房,顶天立地的书柜和比四通快几百倍的计算机。他穿洗得发白的中式灰棉袄,每天中午吃3两一坨的面,雪菜肉丝的浇头。吃完了用筷子夹了抹布就着面汤洗碗。他坚持去游泳,午觉醒来,拎着个小篮子,装了肥皂拖鞋洗脸毛巾,在马路上悠悠地走。他49岁零365天的深夜,小叶在香港,裹着毛毯点着蜡烛,写了《写给老叶》。他50岁生日的时候,老婆陪他在家吃了顿面。
老叶对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爱我的母亲 。就像说不出他到底有多么爱我一样,我亦说不出老叶有多么爱母亲,却说不出什么好玩又感人的桥段。有一次半夜我和母亲吵架,我说的话太刻毒,气得母亲夺门而出。老叶来不及换衣服,拿着钥匙追出去,关门前怕我在家不安全,还锁了门。那急急的锁门声,急急的下楼脚步,一辈子都在我脑子里转悠。
老叶很少特别为我买礼物,从不会在床前吻我的额头道晚安,也从没装扮成兔子从大礼盒里跳出来。美国父亲们的各式浪漫与风度,他身上几乎一点也没有。他说话容易着急,一着急就大声,听着像吵架。他也偶尔和我一起散步,可走起来又急又快,与他肩并肩很困难。我永远落下一步追赶他,他的话总是劈头盖脸,一点不留情面。我很少听到来自他的赞扬。心灰意冷的时候,我觉得我的父亲是世界上最难以讨好的父亲。
即便这样,在我眼里,他也最迷人。老叶会做世界上最好吃的凉面,用起电脑来总是小心谨慎 。他爱吃菜场门口两块钱一张砖一样厚的大饼,十几年来,都用一只理发推子自己给自己剃头。老叶其实一点也不时髦,我告诉他穿皮鞋不能穿白袜子,T恤不要塞在裤子里,他都记得。重要场合出门前会问我,这样穿好不好。这种时候我都特别高兴。
从小到大,我的最高理想,是嫁一个老叶这样的男人。
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
文/寒涛
父亲50岁了,越来越像个孩子,走路从不抬腿,脚蹭着地,嚓嚓嚓地响,从屋里听,分不清是他在走路,还是我那8岁的侄儿在走路。有时候,饭菜不可口,他执拗着不吃;天凉了,让他加件衣服,得哄好半天。
父亲很有点“人来疯”。家里来个客人,父亲会故意粗声大气地跟母亲说话,还非要和客人争着吃头锅的饺子——他明知道家里有客人,母亲不会和他吵架。客人一走,父亲马上又会低声下气地给母亲赔小心。
每次父亲从外边回来,第一句话一定是:“你妈呢?”如果母亲在家,父亲便不再言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母亲不在家,父亲便折回头骑上自行车到处找,千辛万苦把母亲找回来了,又没有什么事。有一次,父亲晨练回来,母亲说:“出去之前也不照镜子,脸都没洗干净,眼屎还沾在上面。”父亲不相信:“我出去逛一圈了,别人怎么没发现,就你发现了?”母亲觉得好笑:“别人发现也不好意思告诉你呀,都这么大的人了。”
家里有一点破铜烂铁、废旧报纸或塑料瓶什么的,父亲都会高高兴兴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卖得的三五元钱,不再上缴母亲,装进自己的腰包作“私房钱”,用于购买零食。
父亲以前生活节俭,从不肯到外边吃饭,也不吃任何零食。现在儿成女就,没什么大的开支,他也就大方了,经常跑去买零食吃。父亲最喜欢吃板肉夹烧饼。有一次父亲很委屈地在我面前告母亲的状:“我每次都夹一块钱的肉,只一次烧饼有点大,我夹了两块钱的肉,你妈就嫌我浪费。”我心里觉得好笑极了,这哪是印象中严肃古板、不苟言笑的父亲啊,分明是一个馋嘴的孩子。
我从口袋里掏出10块钱给他,让他专门用来买板肉夹烧饼,并叮嘱他,不准告诉母亲。父亲高高兴兴地收下钱出去了。第二天,我从厨房经过,听见父亲向母亲炫耀道:“女儿给我10块钱,让我买板肉夹烧饼,还是闺女对我好!”
我心里忽然一阵酸楚——我们越来越大了,父亲却越来越小,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叫云亮的诗人写的诗——《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父亲老了/站在那里/像一小截地基倾斜的土墙/……父亲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像个孩子/我和父亲说话/父亲总是一个劲地点头/一时领会不出我的意思/便咧开嘴冲我傻笑......有一刻/我突然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给他买最好的玩具/天天做好饭好菜叫他吃/供他上学,一直念到国外/如果有人欺负他/我才不管三七二十一/非撸起袖子/揍狗日的一顿不可......
枕下的零食
文/罗兰
在我幼年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之前,父亲必在床前陪我们,讲故事给我们听。讲到我们睡意朦胧的时候,我们就说:“爸,我们要睡了,给我们留一点好吃的东西,明天早晨吃。”父亲总是微笑点头答应。于是我们便抱着希望入睡。
到了第二天,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伸手向枕下摸。我们所摸到的多半是干果类的小零食——包括花生、核桃、杏干、柿饼、山楂片、脆枣等等。虽然为数不多,但每晨必定可以摸到。
当我们摸到了父亲为我们放在枕下的这些零食时,心里立刻就充满了快乐,觉得生活是如此的轻快、顺利,又如此的光明、惬意。于是,我们嘻嘻哈哈地从床上跃起,又迅速地跑去漱洗,好赶快来享受这些小小的零食。
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这样做。我想,世上可能很少有人这样做。父亲疼爱子女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宠惯子女也各有不同的程度,但像父亲这样,用如此有趣的方式来宠我们的,却是少见的。
那时,我们住在小镇上,那里不像现在都市这样繁华,只在离家约四五百尺处,有一家小小的店铺,名叫“海家店”,那里是专卖零食的。除此之外,每到深夜,有来叫卖清水萝卜和糖葫芦的,有时也有卖兔子肉或五香花生的,这就是父亲给我们留在枕下的零食的来源了。
北方的冬天很冷,特别是到了夜晚,经常刮着强风。那风呼啸着,发出哨子般的声音,所以我们叫它“哨子风”。有时下大雪,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即使在这样的天气,父亲也仍不忽略我们的零食。我可以想象他等我们睡了之后,穿起皮袍,戴上风帽,提着风灯,冒寒出去为我们买零食的样子。由于我们的零食很有变化,并非天天相同,所以我知道父亲常常是特地为我们出去买的。
我猜想父亲这样做,可能不只是单纯为了疼爱我们,最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自幼养成乐观的心态与对世界的信心。
如今,我有时会很夸张地对朋友说:“我觉得我所希望的事都会实现。”朋友先是大笑,然后就会很郑重地看着我问:“你哪里来的这份信心?”
我哪里来的这份信心呢?它不是狂妄,它只是一份很小、很贴近事实的乐观。枕下的零食是小希望持续的实现,它使我在懵懂的幼年即开始相信:“把希望放在最可靠、最贴近的地方,它就会实现。”而生命旅途中的光明与快乐,也不过是由一个个小希望的实现,渐渐引导、支持着我们,向前再前进。
当我想到父亲当年很守信用地每天为我们准备一些可爱的小零食,不仅觉得他在我们生命中织入光明积极的人生观,实在远胜过多少枯燥的家训与空洞的格言。
链接最爸爸:
最痴情的爸爸——周国平
十三年前,一本《妞妞》让周国平红遍大江南北。妞妞是周国平与妻子生命中最美丽也最凄惨的故事——仅仅拥有了18个月生命的妞妞没能抗争过病魔,早早去了天堂。这本书是妞妞用生命、周国平用爱写成的书,而这段真实的故事也在一夜间触动了无数人的心。
时隔十三年,周国平凭《宝贝,宝贝》将妞妞的妹妹啾啾带入人们的视线,更以一句:“宝贝,宝贝,我就是你痴情的爸爸”再次感动全中国。这一次不再是伤痛,更多的却是平凡的记述。不论是妞妞,还是啾啾,周国平说了,她们都来自同一个神。
最博爱的爸爸——李亚鹏
“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还是有一些震惊的,因为她看上去不是那么好看。即便是很早就知道有可能是这样,但在看到她的那一瞬间还是让我非常吃惊。她也没有哭也没有闹。当我转身要走,她就哭了。好像知道她爸要走了的。当时我对嫣儿说了句特别像台词的话,我说‘嫣儿,别哭了,你会没事儿的,相信你爸。’结果很神奇的,马上就不哭了。”
迎来嫣儿之后,他和妻子王菲一起创建了嫣然天使基金。这是他送给嫣儿她的第一份爱的礼物,而其他和嫣儿一样病状的孩子也同样得到了这份爱的礼物。
最模范爸爸——张学友
在香港举办的“模范父亲”调查中,歌神张学友击败香港首富李嘉诚、万人迷贝克汉姆、特首曾荫权等,成了港人心目中的好好爸爸、模范父亲。
其实,香港的演艺圈一直流传着张学友“三不原则”:拍戏不能离开香港,早上八点半前不开工,晚上五点后不拍戏——他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最少花20分钟为女儿做早饭,7点准时送女儿去上学。张学友坦言:“自从有了女儿之后,家庭才算完整。只要女儿在电话中跟我说很挂念我,我便会由心笑出来,多了女儿,也多了返家的理由,多谢两个女儿圆满了我的生命。”
关于父亲节,你知道多少
1909年,华盛顿一位叫布鲁斯•多德的夫人写信给州政府呼吁建立父亲节,并建议将节日定在6月5日她父亲生日这天。因为多德夫人和她的5个弟弟早年丧母,他们由慈爱的父亲一手抚养长大。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将父亲节定为19日,即1909年6月第3个星期日。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并一直沿用至今。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就是父亲节。
你是否知道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你是否常常想起父亲带给你的某个感动的瞬间?节日原本只是一个纪念的符号,可它却能提醒我们健忘的神经,在忙碌的世界里不要忽略了生命中最珍爱的那份亲情……
除了怀胎十月,他做的并不比妈妈少!——李欣频
想嫁一个老叶这样的男人
文 / 小叶(著名作家叶兆言的女儿)
他4岁的时候,抹了腮红,唇红齿白地坐在木马上拍周岁照,比姑娘还俊。6岁的时候,上小学,由于发育得晚,总是坐在第一排。后来他开始变声,长个子,冒胡须。青春期的每一个早晨,他都从月华姑娘的窗前经过,顶着乱发,气焰嚣张。22岁的时候,他进了大学。每天吃一斤饭,写一封信。饭是吃进肚里的,信是写给月华姑娘的。25岁的时候,蓄了络腮胡子,写了《死水》。26岁的时候,月华姑娘成为了叶太太。27岁的时候,他们有了小叶——就是我。
以后的日子都很光明。他进了出版社,改五分钱一篇的稿子。28岁的时候,他拿4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住一间20平方米的房。日子依然是甜蜜的,小叶上了全托的幼儿园。33岁的时候,他买了一台四通(电脑),开始卖字。10年里他写了20本书。四通的键盘从白的变成黑的。42岁的时候,他买了房子,开始享受装修的乐趣。从此他不砍树就可以晒到太阳,有了自己的书房,顶天立地的书柜和比四通快几百倍的计算机。他穿洗得发白的中式灰棉袄,每天中午吃3两一坨的面,雪菜肉丝的浇头。吃完了用筷子夹了抹布就着面汤洗碗。他坚持去游泳,午觉醒来,拎着个小篮子,装了肥皂拖鞋洗脸毛巾,在马路上悠悠地走。他49岁零365天的深夜,小叶在香港,裹着毛毯点着蜡烛,写了《写给老叶》。他50岁生日的时候,老婆陪他在家吃了顿面。
老叶对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爱我的母亲 。就像说不出他到底有多么爱我一样,我亦说不出老叶有多么爱母亲,却说不出什么好玩又感人的桥段。有一次半夜我和母亲吵架,我说的话太刻毒,气得母亲夺门而出。老叶来不及换衣服,拿着钥匙追出去,关门前怕我在家不安全,还锁了门。那急急的锁门声,急急的下楼脚步,一辈子都在我脑子里转悠。
老叶很少特别为我买礼物,从不会在床前吻我的额头道晚安,也从没装扮成兔子从大礼盒里跳出来。美国父亲们的各式浪漫与风度,他身上几乎一点也没有。他说话容易着急,一着急就大声,听着像吵架。他也偶尔和我一起散步,可走起来又急又快,与他肩并肩很困难。我永远落下一步追赶他,他的话总是劈头盖脸,一点不留情面。我很少听到来自他的赞扬。心灰意冷的时候,我觉得我的父亲是世界上最难以讨好的父亲。
即便这样,在我眼里,他也最迷人。老叶会做世界上最好吃的凉面,用起电脑来总是小心谨慎 。他爱吃菜场门口两块钱一张砖一样厚的大饼,十几年来,都用一只理发推子自己给自己剃头。老叶其实一点也不时髦,我告诉他穿皮鞋不能穿白袜子,T恤不要塞在裤子里,他都记得。重要场合出门前会问我,这样穿好不好。这种时候我都特别高兴。
从小到大,我的最高理想,是嫁一个老叶这样的男人。
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
文/寒涛
父亲50岁了,越来越像个孩子,走路从不抬腿,脚蹭着地,嚓嚓嚓地响,从屋里听,分不清是他在走路,还是我那8岁的侄儿在走路。有时候,饭菜不可口,他执拗着不吃;天凉了,让他加件衣服,得哄好半天。
父亲很有点“人来疯”。家里来个客人,父亲会故意粗声大气地跟母亲说话,还非要和客人争着吃头锅的饺子——他明知道家里有客人,母亲不会和他吵架。客人一走,父亲马上又会低声下气地给母亲赔小心。
每次父亲从外边回来,第一句话一定是:“你妈呢?”如果母亲在家,父亲便不再言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母亲不在家,父亲便折回头骑上自行车到处找,千辛万苦把母亲找回来了,又没有什么事。有一次,父亲晨练回来,母亲说:“出去之前也不照镜子,脸都没洗干净,眼屎还沾在上面。”父亲不相信:“我出去逛一圈了,别人怎么没发现,就你发现了?”母亲觉得好笑:“别人发现也不好意思告诉你呀,都这么大的人了。”
家里有一点破铜烂铁、废旧报纸或塑料瓶什么的,父亲都会高高兴兴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卖得的三五元钱,不再上缴母亲,装进自己的腰包作“私房钱”,用于购买零食。
父亲以前生活节俭,从不肯到外边吃饭,也不吃任何零食。现在儿成女就,没什么大的开支,他也就大方了,经常跑去买零食吃。父亲最喜欢吃板肉夹烧饼。有一次父亲很委屈地在我面前告母亲的状:“我每次都夹一块钱的肉,只一次烧饼有点大,我夹了两块钱的肉,你妈就嫌我浪费。”我心里觉得好笑极了,这哪是印象中严肃古板、不苟言笑的父亲啊,分明是一个馋嘴的孩子。
我从口袋里掏出10块钱给他,让他专门用来买板肉夹烧饼,并叮嘱他,不准告诉母亲。父亲高高兴兴地收下钱出去了。第二天,我从厨房经过,听见父亲向母亲炫耀道:“女儿给我10块钱,让我买板肉夹烧饼,还是闺女对我好!”
我心里忽然一阵酸楚——我们越来越大了,父亲却越来越小,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叫云亮的诗人写的诗——《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父亲老了/站在那里/像一小截地基倾斜的土墙/……父亲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像个孩子/我和父亲说话/父亲总是一个劲地点头/一时领会不出我的意思/便咧开嘴冲我傻笑......有一刻/我突然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给他买最好的玩具/天天做好饭好菜叫他吃/供他上学,一直念到国外/如果有人欺负他/我才不管三七二十一/非撸起袖子/揍狗日的一顿不可......
枕下的零食
文/罗兰
在我幼年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之前,父亲必在床前陪我们,讲故事给我们听。讲到我们睡意朦胧的时候,我们就说:“爸,我们要睡了,给我们留一点好吃的东西,明天早晨吃。”父亲总是微笑点头答应。于是我们便抱着希望入睡。
到了第二天,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伸手向枕下摸。我们所摸到的多半是干果类的小零食——包括花生、核桃、杏干、柿饼、山楂片、脆枣等等。虽然为数不多,但每晨必定可以摸到。
当我们摸到了父亲为我们放在枕下的这些零食时,心里立刻就充满了快乐,觉得生活是如此的轻快、顺利,又如此的光明、惬意。于是,我们嘻嘻哈哈地从床上跃起,又迅速地跑去漱洗,好赶快来享受这些小小的零食。
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这样做。我想,世上可能很少有人这样做。父亲疼爱子女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宠惯子女也各有不同的程度,但像父亲这样,用如此有趣的方式来宠我们的,却是少见的。
那时,我们住在小镇上,那里不像现在都市这样繁华,只在离家约四五百尺处,有一家小小的店铺,名叫“海家店”,那里是专卖零食的。除此之外,每到深夜,有来叫卖清水萝卜和糖葫芦的,有时也有卖兔子肉或五香花生的,这就是父亲给我们留在枕下的零食的来源了。
北方的冬天很冷,特别是到了夜晚,经常刮着强风。那风呼啸着,发出哨子般的声音,所以我们叫它“哨子风”。有时下大雪,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即使在这样的天气,父亲也仍不忽略我们的零食。我可以想象他等我们睡了之后,穿起皮袍,戴上风帽,提着风灯,冒寒出去为我们买零食的样子。由于我们的零食很有变化,并非天天相同,所以我知道父亲常常是特地为我们出去买的。
我猜想父亲这样做,可能不只是单纯为了疼爱我们,最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自幼养成乐观的心态与对世界的信心。
如今,我有时会很夸张地对朋友说:“我觉得我所希望的事都会实现。”朋友先是大笑,然后就会很郑重地看着我问:“你哪里来的这份信心?”
我哪里来的这份信心呢?它不是狂妄,它只是一份很小、很贴近事实的乐观。枕下的零食是小希望持续的实现,它使我在懵懂的幼年即开始相信:“把希望放在最可靠、最贴近的地方,它就会实现。”而生命旅途中的光明与快乐,也不过是由一个个小希望的实现,渐渐引导、支持着我们,向前再前进。
当我想到父亲当年很守信用地每天为我们准备一些可爱的小零食,不仅觉得他在我们生命中织入光明积极的人生观,实在远胜过多少枯燥的家训与空洞的格言。
链接最爸爸:
最痴情的爸爸——周国平
十三年前,一本《妞妞》让周国平红遍大江南北。妞妞是周国平与妻子生命中最美丽也最凄惨的故事——仅仅拥有了18个月生命的妞妞没能抗争过病魔,早早去了天堂。这本书是妞妞用生命、周国平用爱写成的书,而这段真实的故事也在一夜间触动了无数人的心。
时隔十三年,周国平凭《宝贝,宝贝》将妞妞的妹妹啾啾带入人们的视线,更以一句:“宝贝,宝贝,我就是你痴情的爸爸”再次感动全中国。这一次不再是伤痛,更多的却是平凡的记述。不论是妞妞,还是啾啾,周国平说了,她们都来自同一个神。
最博爱的爸爸——李亚鹏
“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还是有一些震惊的,因为她看上去不是那么好看。即便是很早就知道有可能是这样,但在看到她的那一瞬间还是让我非常吃惊。她也没有哭也没有闹。当我转身要走,她就哭了。好像知道她爸要走了的。当时我对嫣儿说了句特别像台词的话,我说‘嫣儿,别哭了,你会没事儿的,相信你爸。’结果很神奇的,马上就不哭了。”
迎来嫣儿之后,他和妻子王菲一起创建了嫣然天使基金。这是他送给嫣儿她的第一份爱的礼物,而其他和嫣儿一样病状的孩子也同样得到了这份爱的礼物。
最模范爸爸——张学友
在香港举办的“模范父亲”调查中,歌神张学友击败香港首富李嘉诚、万人迷贝克汉姆、特首曾荫权等,成了港人心目中的好好爸爸、模范父亲。
其实,香港的演艺圈一直流传着张学友“三不原则”:拍戏不能离开香港,早上八点半前不开工,晚上五点后不拍戏——他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最少花20分钟为女儿做早饭,7点准时送女儿去上学。张学友坦言:“自从有了女儿之后,家庭才算完整。只要女儿在电话中跟我说很挂念我,我便会由心笑出来,多了女儿,也多了返家的理由,多谢两个女儿圆满了我的生命。”
关于父亲节,你知道多少
1909年,华盛顿一位叫布鲁斯•多德的夫人写信给州政府呼吁建立父亲节,并建议将节日定在6月5日她父亲生日这天。因为多德夫人和她的5个弟弟早年丧母,他们由慈爱的父亲一手抚养长大。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将父亲节定为19日,即1909年6月第3个星期日。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并一直沿用至今。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就是父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