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旧赋》是向秀为了悼念被司马光所杀的嵇康、吕安而作的一篇抒情短赋,其文并序虽只有寥寥几行,却寄托着作者对昔日友人的无限哀思和他作为一名士人不得不隐饰自己的情感而走向与政治合作的无奈。全文字字血泪,掷地有声,令读过者莫不为之慨然而叹,抑郁感怀。
【关键词】嵇康;向秀;《思旧赋》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嵇康、向秀所生活的魏晋之际恐怕是历朝历代中最让士人感到无所适从,感到没有出路的时代。历史上似乎再也没有哪一个王朝会那样大批量地屠戮文化名人。那时候,正值魏晋两派争权夺势之际,司马氏深知士人的身行言论对政局影响之深,于是他不惜一切代价全力铲除不与司马氏合作之人,造成“天下名士去其半”的恐怖氛围。嵇康作为“竹林七子”的核心人物,在当时影响非常大:嵇康锻铁,向秀为其拉风箱;吕安以其高致,“每一相思,则千里命驾”(《晋书?本传》);少年赵至,偶见嵇康于洛阳太学写石经,即被吸引,徘徊不能去(嵇绍《赵至叙》)。即使在嵇康临行前,也竟有太学生三千人上书司马昭请赦康,愿以为师,甚至有“豪杰皆随康入狱”(《世说新语》注引王隐《晋书》),但就是这样一位在社会上声望极大的名士,却硬是被司马氏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杀的就是你的威望和名气,折的就是你的桀骜风骨,杀一个名士,儆一代士人,司马氏就是要让天下的士人都看到,不与司马氏合作者就没有生路。在这种情况下,士人们已经没有多少独自的精神空间,他们除了依附司马氏别无选择。他们没有选择生的方式的权利,他们也没有直面死亡的勇气,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变得那样缥缈而难于控制,他们不知道某一天的某一个时候自己就会被处死。那么再像建安文人那样积极奋进又何益?再像正始时期那样沉思玄理又是何苦?他们抛却了理想、抱负,告别了礼义操守,当把巨大的悲苦与苍凉都看透的时候,留给自己的只剩下纵欲享乐的空白的心灵,浅白得一无所有。可以说,是司马氏的文化高压政策抹杀了西晋文人思想的热力,造就了一个绮丽空泛、无所建树的时代。
向秀正是这一文化转型时期士人的代表,所谓杀嵇康而向秀矢图,对于向秀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没有操守、没有气节来看待他。据载,他当时的处境非常艰难,嵇康死后司马昭一直派人秘密监视向秀,并予以拉拢,面对着友人被诛的现实,向秀选择入朝为官也实属无奈,基本上是“在朝不仕职,容迹而已”(《晋书?向秀传》),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以致司马昭对他非常不满意。因此向秀身上体现的是一种非常无奈的消极退避的选择,可这种选择在当时未必不是一种抵抗。但是,纵使他内心多么悲苦、多么无奈、多么苍凉,这些情感只属于向秀,抛去情感的因素,我们从向秀身上看到的却依然是一代文人如何一点点地收束自己高洁的气骨,隐饰自己悲怆的感情而走向与政权合作的乖顺中去。文人的棱角在屠戮的血腥下失去了锋芒,他们自觉地选择了摆脱死亡的恐惧和生之痛苦的自适之路。从此在西晋士人身上,执著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似的人物不再,终生如临深履薄忍受内心痛苦的阮籍似的人物也不再,有的只是轻松自在过日子的人们。
带着这样一种对魏晋之际士人心态的大致把握,我们再来看向秀的《思旧赋》,才能更为深刻地从中体味到一份深沉的悲怆和巨大压抑的痛苦。
向秀走上了一条为了活下去而不得不走的依顺之路,但向秀又与一般的依顺之人不同。如果他天性就是趋炎附势、背信弃义的小人,那他不会痛苦;如果说他是秉性愚钝无分是非的庸才,那他也不会痛苦。可他都不是。他偏偏是如此灵透又良知不泯的一个人,他把司马氏篡权夺位的狼子野心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心底又深有一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一腔正气。但是他面对着生与死的选择只能背弃自己的良知,走上了一条为自己所不齿的道路,并且在这条路上曾经有自己昔日好友鲜血的祭奠,他每迈一步都似乎要忍受巨大的痛苦,他内心有巨大的矛盾在撕扯着,他的痛苦来源于自我心灵的拷问和折磨。正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向秀和着血泪写下了这篇哀思千古的《思旧赋》。
虽为赋体但此文并没有洋洋洒洒,铺陈排比之淋漓之势,全文并序只有区区307字,用语极其简洁,但可谓字字玑珠,寥寥数语之勾勒却有无限的情谊跃然纸上。究其原因,何谓无声胜有声,无言胜有言,就像最大的悲苦往往是没有泪的,激越澎湃,以排山倒海之势尽抒胸怀的文章固然能使人心灵得到强烈的震撼;但是当我们把无限的悲怆都蕴藏于寥寥平淡之语中时,我们感受到是巨大的无法抒怀的压抑,我们感受到的是无穷无尽的含蕴的力势。向秀在那样的时代里,纵使心中有无限的痛苦也不可能尽抒其怀,他只能把情感的影子一层一层地笼在读者心头,让你感受,让你承担,让你痛却无法畅快。
此赋虽简单卻也字字不落空,句句有准的,小序与赋正文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小序是全文的支撑点,也是情感的落脚点。“居止接近”言三人交情之深,“其人并有不羁之才”概括出二人风骨之高绝。言嵇康曰“志远而疏”,道吕安为“心旷而放”,都乃世间难寻之高格者,却双双“以事见法”,所以为何事?所见为何法?真是欲言又止,欲说还休。开言仅二句就概括了所思之人的风神及遭遇,不可不谓之精妙。而此文最精妙处则在于善于选取最经典的环境定格在最恰宜的环境中以获得感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序文之景重在写天寒日暮,所谓“日薄虞渊,寒冰凄然”,在那一刻空气仿佛都因为冰冷而凝固,四下徒具一片阴寒;而赋文之景,则重在写萧条空寂,所谓“旷野之萧条”“穷巷之空庐”,昔日那与好友同锻铁、共灌园的日子是多么美好,而今人去室空,自己所剩的只有茫茫无涯之孤寂。而就在这一片冰冷阴寒、孤寂萧空里,那发声嘹亮、幽怨哀婉的笛声却贯穿始终,徒增了多少悲凉!作者就是用这样的景物把读者的心一点点地凉透、掏空、揉碎,直到当你发现你的心已经脆弱得难以自持的时候,他又把一个凄美绝伦的形象抛给你,“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并反复地在你眼前回现,于是你那本已脆弱的不自持的心会霎时地碎了。这是何等让人心悸的画面,一个人面对着死亡之将至,尚能有索琴之雅兴,这是何等之超脱,何等之安然,何等之心无所惧,情有所托?据说,嵇康当时弹奏的是只有他才能弹奏的《广陵散》,一曲作罢乃慨叹曰:“《广陵散》于今已绝矣!”琴声之铿铮,与气节之凛然交相重影,琴声因形气而愈见高绝,形气因琴声而尤显馨雅。“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在这暂存的顷刻之间,唯有琴声可以传递无尽的力量,是对死亡傲然的蔑视,对黑暗时局无声的反抗。死亡在这里成了美的陪衬,在绝尘之气的毁灭中,每个读者的心灵都在为之颤动,每个有良知的灵魂都体味着坠入无底深渊的苦痛。
《思旧赋》不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是极为成功的,但向秀却绝不是刻意而为之,一个内心怀有极大悲怆与苦难感的人是不用刻意为文的。日暮天寒之冰冷,旷野空庐之萧条都是作者心境的折射,那幽怨的笛声如泣如诉又怎不是作者心声之流露,而那凄美绝伦之画面,定是向秀心中感触最深的一幕,对友人人格的无限敬仰,对其惨遭构陷的悲痛都在那一刻定格,必每思之而泪下,每忆之而痛绝,此生犹难忘焉!
悲哉!《思旧赋》短歌微吟,哀思千古。
参考文献:
[1]徐中玉主编.古文鉴赏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2]朱东润.古文鉴赏辞典[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
[3]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4]罗宋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鲁金波.隐逸避世的名士集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崔承运,刘衍.中国散文鉴赏文库[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7]晋书?向秀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8]晋书·嵇康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次仁吉(1984-),女,藏族,西藏拉萨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西藏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嵇康;向秀;《思旧赋》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嵇康、向秀所生活的魏晋之际恐怕是历朝历代中最让士人感到无所适从,感到没有出路的时代。历史上似乎再也没有哪一个王朝会那样大批量地屠戮文化名人。那时候,正值魏晋两派争权夺势之际,司马氏深知士人的身行言论对政局影响之深,于是他不惜一切代价全力铲除不与司马氏合作之人,造成“天下名士去其半”的恐怖氛围。嵇康作为“竹林七子”的核心人物,在当时影响非常大:嵇康锻铁,向秀为其拉风箱;吕安以其高致,“每一相思,则千里命驾”(《晋书?本传》);少年赵至,偶见嵇康于洛阳太学写石经,即被吸引,徘徊不能去(嵇绍《赵至叙》)。即使在嵇康临行前,也竟有太学生三千人上书司马昭请赦康,愿以为师,甚至有“豪杰皆随康入狱”(《世说新语》注引王隐《晋书》),但就是这样一位在社会上声望极大的名士,却硬是被司马氏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杀的就是你的威望和名气,折的就是你的桀骜风骨,杀一个名士,儆一代士人,司马氏就是要让天下的士人都看到,不与司马氏合作者就没有生路。在这种情况下,士人们已经没有多少独自的精神空间,他们除了依附司马氏别无选择。他们没有选择生的方式的权利,他们也没有直面死亡的勇气,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变得那样缥缈而难于控制,他们不知道某一天的某一个时候自己就会被处死。那么再像建安文人那样积极奋进又何益?再像正始时期那样沉思玄理又是何苦?他们抛却了理想、抱负,告别了礼义操守,当把巨大的悲苦与苍凉都看透的时候,留给自己的只剩下纵欲享乐的空白的心灵,浅白得一无所有。可以说,是司马氏的文化高压政策抹杀了西晋文人思想的热力,造就了一个绮丽空泛、无所建树的时代。
向秀正是这一文化转型时期士人的代表,所谓杀嵇康而向秀矢图,对于向秀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没有操守、没有气节来看待他。据载,他当时的处境非常艰难,嵇康死后司马昭一直派人秘密监视向秀,并予以拉拢,面对着友人被诛的现实,向秀选择入朝为官也实属无奈,基本上是“在朝不仕职,容迹而已”(《晋书?向秀传》),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以致司马昭对他非常不满意。因此向秀身上体现的是一种非常无奈的消极退避的选择,可这种选择在当时未必不是一种抵抗。但是,纵使他内心多么悲苦、多么无奈、多么苍凉,这些情感只属于向秀,抛去情感的因素,我们从向秀身上看到的却依然是一代文人如何一点点地收束自己高洁的气骨,隐饰自己悲怆的感情而走向与政权合作的乖顺中去。文人的棱角在屠戮的血腥下失去了锋芒,他们自觉地选择了摆脱死亡的恐惧和生之痛苦的自适之路。从此在西晋士人身上,执著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似的人物不再,终生如临深履薄忍受内心痛苦的阮籍似的人物也不再,有的只是轻松自在过日子的人们。
带着这样一种对魏晋之际士人心态的大致把握,我们再来看向秀的《思旧赋》,才能更为深刻地从中体味到一份深沉的悲怆和巨大压抑的痛苦。
向秀走上了一条为了活下去而不得不走的依顺之路,但向秀又与一般的依顺之人不同。如果他天性就是趋炎附势、背信弃义的小人,那他不会痛苦;如果说他是秉性愚钝无分是非的庸才,那他也不会痛苦。可他都不是。他偏偏是如此灵透又良知不泯的一个人,他把司马氏篡权夺位的狼子野心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心底又深有一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一腔正气。但是他面对着生与死的选择只能背弃自己的良知,走上了一条为自己所不齿的道路,并且在这条路上曾经有自己昔日好友鲜血的祭奠,他每迈一步都似乎要忍受巨大的痛苦,他内心有巨大的矛盾在撕扯着,他的痛苦来源于自我心灵的拷问和折磨。正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向秀和着血泪写下了这篇哀思千古的《思旧赋》。
虽为赋体但此文并没有洋洋洒洒,铺陈排比之淋漓之势,全文并序只有区区307字,用语极其简洁,但可谓字字玑珠,寥寥数语之勾勒却有无限的情谊跃然纸上。究其原因,何谓无声胜有声,无言胜有言,就像最大的悲苦往往是没有泪的,激越澎湃,以排山倒海之势尽抒胸怀的文章固然能使人心灵得到强烈的震撼;但是当我们把无限的悲怆都蕴藏于寥寥平淡之语中时,我们感受到是巨大的无法抒怀的压抑,我们感受到的是无穷无尽的含蕴的力势。向秀在那样的时代里,纵使心中有无限的痛苦也不可能尽抒其怀,他只能把情感的影子一层一层地笼在读者心头,让你感受,让你承担,让你痛却无法畅快。
此赋虽简单卻也字字不落空,句句有准的,小序与赋正文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小序是全文的支撑点,也是情感的落脚点。“居止接近”言三人交情之深,“其人并有不羁之才”概括出二人风骨之高绝。言嵇康曰“志远而疏”,道吕安为“心旷而放”,都乃世间难寻之高格者,却双双“以事见法”,所以为何事?所见为何法?真是欲言又止,欲说还休。开言仅二句就概括了所思之人的风神及遭遇,不可不谓之精妙。而此文最精妙处则在于善于选取最经典的环境定格在最恰宜的环境中以获得感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序文之景重在写天寒日暮,所谓“日薄虞渊,寒冰凄然”,在那一刻空气仿佛都因为冰冷而凝固,四下徒具一片阴寒;而赋文之景,则重在写萧条空寂,所谓“旷野之萧条”“穷巷之空庐”,昔日那与好友同锻铁、共灌园的日子是多么美好,而今人去室空,自己所剩的只有茫茫无涯之孤寂。而就在这一片冰冷阴寒、孤寂萧空里,那发声嘹亮、幽怨哀婉的笛声却贯穿始终,徒增了多少悲凉!作者就是用这样的景物把读者的心一点点地凉透、掏空、揉碎,直到当你发现你的心已经脆弱得难以自持的时候,他又把一个凄美绝伦的形象抛给你,“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并反复地在你眼前回现,于是你那本已脆弱的不自持的心会霎时地碎了。这是何等让人心悸的画面,一个人面对着死亡之将至,尚能有索琴之雅兴,这是何等之超脱,何等之安然,何等之心无所惧,情有所托?据说,嵇康当时弹奏的是只有他才能弹奏的《广陵散》,一曲作罢乃慨叹曰:“《广陵散》于今已绝矣!”琴声之铿铮,与气节之凛然交相重影,琴声因形气而愈见高绝,形气因琴声而尤显馨雅。“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在这暂存的顷刻之间,唯有琴声可以传递无尽的力量,是对死亡傲然的蔑视,对黑暗时局无声的反抗。死亡在这里成了美的陪衬,在绝尘之气的毁灭中,每个读者的心灵都在为之颤动,每个有良知的灵魂都体味着坠入无底深渊的苦痛。
《思旧赋》不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是极为成功的,但向秀却绝不是刻意而为之,一个内心怀有极大悲怆与苦难感的人是不用刻意为文的。日暮天寒之冰冷,旷野空庐之萧条都是作者心境的折射,那幽怨的笛声如泣如诉又怎不是作者心声之流露,而那凄美绝伦之画面,定是向秀心中感触最深的一幕,对友人人格的无限敬仰,对其惨遭构陷的悲痛都在那一刻定格,必每思之而泪下,每忆之而痛绝,此生犹难忘焉!
悲哉!《思旧赋》短歌微吟,哀思千古。
参考文献:
[1]徐中玉主编.古文鉴赏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2]朱东润.古文鉴赏辞典[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
[3]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4]罗宋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鲁金波.隐逸避世的名士集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崔承运,刘衍.中国散文鉴赏文库[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7]晋书?向秀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8]晋书·嵇康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次仁吉(1984-),女,藏族,西藏拉萨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西藏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