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作品的创作风格,指的是作品中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在美术作品中,通常指艺术家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视觉特色和艺术性格。
本文所讨论的并不是艺术作品中的个人艺术风格,而是在学前教育美术创作中如何运用风格元素,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创作中形成风格化的美术作品。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相对薄弱,他们的创作往往是想到哪儿画到哪儿,受到表现手法的局限,一幅画包含了五花八门的方法,各种方法堆积于一幅画上,作品显得杂乱而缺乏表现力。
对于他们而言,“风格”就是创作中的一种统一的、可以辨识的印象,这种印象可以是与情感相关的,比如快乐、浪漫、忧郁;也可以是一种纯视觉效果,比如黑白、淡彩、白描;也可以是一种技术风格,比如厚涂、薄染、刀刮……虽然这样的风格化创作仅仅是一种统一的印象,但是如果能让学生理解这种风格化的作品的魅力,并通过恰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这种风格化创作的能力,他们就能运用自己有限的美术知识,创作出动人的作品。
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有益于学生理解风格化的创作,能运用自己有限的美术能力,创作出风格化的美术作品。
一、实现创意
在创作课教学之初,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都已经十六七岁了,但是他们在创作上的表现还不如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只要让他们画一个主题,他们马上就可以拿起画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地画出自己头脑中的图像,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却往往说:“老师,画不来。”
这个现象是很有趣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创作课是在三年级才开设的,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接受了两年的美术专业教育,他们储备了一定的造型基础、色彩基础、技法基础知识。为什么会说“画不来”呢?
其实,“画不来”只是一种假象,真实的原因是他们对于创作的一种畏惧。畏惧的原因在于,他们头脑中的创意需要现实的技术手段完成,而他们头脑中的创作画面是完美的,他们对于用有限的技术手段完成这样完美的创作缺乏足够的自信。这就是他们畏惧创作的原因。
发现了症结,解决问题就相对容易了。在第一次的创作教学中,我没有出示任何成功的创作实例,也不谈任何技法,仅仅是讨论了创意。我给出了一些创作命题,对部分创作命题提出自己的不同创意。比如《雨》这个题目,我提出了四个截然不同的创意,一个是小城的十字街头突然下雨了,人们嬉笑着四处奔跑的欢快景象;一个是两片树叶为小甲壳虫遮风挡雨的温馨景象;一个是江南的雨巷,一个少女雨中独行的唯美而忧郁的景象;一个是湖边树下,一对情侣雨中偎依的浪漫景象,我只为这些创意画了一个简略的构图。这些对一个主题的多样创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而简略的构图也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的自信。在接下来的主题创作中,他们纷纷拿起画笔,画出了自己的创意。不少学生的创意十分独特,以新颖的思路表现了创作命题。
最初的创作,虽然完全谈不上风格化,但是学生们由“不会画”到“敢于画”,这勇敢的第一步是十分关键的。这一步为以后的风格化创作做好了准备。
二、理解创作中的风格
能表现创意,只是创作的开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幼儿的老师,他们应该能独立进行优秀的儿童美术作品创作,还应当对幼儿的创作起到启示作用。这就要求他们自身的创作作品是优秀的,是完整的,是风格化的。
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就要从理解风格化创作开始。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从他们已有的创意入手进行分析。比如一位同学以《小熊的家》为主题,画出了一间房子的一角,里面挂着小熊一家三口的照片,这个创意很好,但是画面上一些局部是线描,一些局部被涂黑了,有些部分还分别用了彩色铅笔和蜡笔表现出色彩效果。这些不同手法的堆积使画面显得花哨、杂乱。于是我把她的构图重新描了一遍,让她只使用钢笔勾线,并用钢笔或疏或密地装饰了这些线。处理过后,画面的效果焕然一新,显得十分完整。这样简单地技术处理所获得效果使学生深受震动。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法和多种技术手法相比较,单纯的技术手法居然远远胜过多样的技术堆积,这就让“风格”这个概念深深刻进了学生的脑海,使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懂得了“风格化”所带来的现实创作魅力。
有了这样的认识,对风格化的讲解和分析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运用了大量学生的创意实例,或修改,或深化,用单纯的技术手法,表现一种具有视觉统一性的创作画面,这些课程让学生们对风格化创作有了崭新的认识,从而在他们心中种下了“风格化创作”的种子。
三、风格化创作的实践
风格化创作对学生的创作能力是一种质的提升,这种飞跃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也需要大量的优秀作品拓宽他们的思路。
在这个阶段,我用了多种方法,让他们不断试验,在实验中体验成功和喜悦。
首先是技术的体验,学生们具备的技术手段,包括简单的素描效果、黑白效果、勾线淡彩着色、水粉或丙烯平涂渐变、水彩着色、简单的版画技术等,这些技术对于他们的创作应用来说其实已经够了,关键是风格化的整合。
在技术体验上,我让他们对主题的创意用一两个词汇进行简洁的归纳,比如:热闹、怀旧、感伤、激情、动荡……然后在自己现有的技术中选择一种技术去匹配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与技术的匹配,学生经过一两次实验,通常就能找到一种最佳的搭配方式,从而表现出自己的创意所需要表现的感觉。比如一位学生的创作主题是《乡土》,最初他试图用彩色铅笔的褐色和黄色涂出一种渐变效果,表现出“厚重”的感觉,但是实践表明,彩色铅笔涂出来的效果不明显,最终的给人的感觉像云彩那样轻飘飘的,并非他需要的“厚重”感。于是他改用粗黑线勾勒和干墨搽边,最终获得了类似于版画那样的风格明确、感觉准确的“厚重”效果。
其次是风格表现,学生们理解了风格化,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风格化创作的乐趣,接下来就是要他们学会使用多样的风格进行创作。
在风格表现上,我让他们尽可能对一个主题进行多种风格的表现,并争取作品风格极端化,单纯化。比如《回家》这个主题,我就让他们提炼出至少三种感觉,一个学生提炼出了“悲痛”“思念”“快乐”“团圆”四种感觉的创意,并对四种创意设计了不同的表现风格,其中“快乐”的主题运用了轻快的线描,结合水彩染色;“团圆”的主题运用了素描淡彩的手法,都很好地表现出了主题。另两种风格和主题不太契合,但是通过两次新的尝试,最终也获得了满意的创作效果。
最后是细节的深化,这一点也是学生的弱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习惯于一幅画从构思到完成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比如从勾线,到配色,到修改,到最后形成作品,一幅画从最初的酝酿就决定了完成的时间和最后的效果。为了打破这种思维定式,我设计了专门的训练让他们理解什么是“细节”。比如创作中需要画一把椅子,我分别设定了5分钟、10分钟、20分钟、40分钟的时限,让他们在这几个不同的时间段内画完同一把椅子。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细节的描绘越来越深入,学生们在更多的时间中思考怎样深入刻画,尝试表现更细腻的细节,最终理解了深入刻画的魅力,懂得了时间在创作中的意义。
这些多样的实践,使学生不断地获得创作成功的喜悦,充分懂得了创作中的风格元素对于作品感染力的重要性,使他们在主题提炼、技术运用方面驾轻就熟。尽管他们的基础有限,手法稚嫩,但是他们创作出的美术作品主题明确,效果明显,在视觉上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重要的是,技术作为创意的桥梁,在他们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从此他们的创意不再受技术的约束,他们的想象能够天马行空,在画纸上自由飞翔。这不仅对于学生现有的创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且对于他们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所讨论的并不是艺术作品中的个人艺术风格,而是在学前教育美术创作中如何运用风格元素,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创作中形成风格化的美术作品。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相对薄弱,他们的创作往往是想到哪儿画到哪儿,受到表现手法的局限,一幅画包含了五花八门的方法,各种方法堆积于一幅画上,作品显得杂乱而缺乏表现力。
对于他们而言,“风格”就是创作中的一种统一的、可以辨识的印象,这种印象可以是与情感相关的,比如快乐、浪漫、忧郁;也可以是一种纯视觉效果,比如黑白、淡彩、白描;也可以是一种技术风格,比如厚涂、薄染、刀刮……虽然这样的风格化创作仅仅是一种统一的印象,但是如果能让学生理解这种风格化的作品的魅力,并通过恰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这种风格化创作的能力,他们就能运用自己有限的美术知识,创作出动人的作品。
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有益于学生理解风格化的创作,能运用自己有限的美术能力,创作出风格化的美术作品。
一、实现创意
在创作课教学之初,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都已经十六七岁了,但是他们在创作上的表现还不如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只要让他们画一个主题,他们马上就可以拿起画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地画出自己头脑中的图像,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却往往说:“老师,画不来。”
这个现象是很有趣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创作课是在三年级才开设的,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接受了两年的美术专业教育,他们储备了一定的造型基础、色彩基础、技法基础知识。为什么会说“画不来”呢?
其实,“画不来”只是一种假象,真实的原因是他们对于创作的一种畏惧。畏惧的原因在于,他们头脑中的创意需要现实的技术手段完成,而他们头脑中的创作画面是完美的,他们对于用有限的技术手段完成这样完美的创作缺乏足够的自信。这就是他们畏惧创作的原因。
发现了症结,解决问题就相对容易了。在第一次的创作教学中,我没有出示任何成功的创作实例,也不谈任何技法,仅仅是讨论了创意。我给出了一些创作命题,对部分创作命题提出自己的不同创意。比如《雨》这个题目,我提出了四个截然不同的创意,一个是小城的十字街头突然下雨了,人们嬉笑着四处奔跑的欢快景象;一个是两片树叶为小甲壳虫遮风挡雨的温馨景象;一个是江南的雨巷,一个少女雨中独行的唯美而忧郁的景象;一个是湖边树下,一对情侣雨中偎依的浪漫景象,我只为这些创意画了一个简略的构图。这些对一个主题的多样创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而简略的构图也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的自信。在接下来的主题创作中,他们纷纷拿起画笔,画出了自己的创意。不少学生的创意十分独特,以新颖的思路表现了创作命题。
最初的创作,虽然完全谈不上风格化,但是学生们由“不会画”到“敢于画”,这勇敢的第一步是十分关键的。这一步为以后的风格化创作做好了准备。
二、理解创作中的风格
能表现创意,只是创作的开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幼儿的老师,他们应该能独立进行优秀的儿童美术作品创作,还应当对幼儿的创作起到启示作用。这就要求他们自身的创作作品是优秀的,是完整的,是风格化的。
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就要从理解风格化创作开始。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从他们已有的创意入手进行分析。比如一位同学以《小熊的家》为主题,画出了一间房子的一角,里面挂着小熊一家三口的照片,这个创意很好,但是画面上一些局部是线描,一些局部被涂黑了,有些部分还分别用了彩色铅笔和蜡笔表现出色彩效果。这些不同手法的堆积使画面显得花哨、杂乱。于是我把她的构图重新描了一遍,让她只使用钢笔勾线,并用钢笔或疏或密地装饰了这些线。处理过后,画面的效果焕然一新,显得十分完整。这样简单地技术处理所获得效果使学生深受震动。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法和多种技术手法相比较,单纯的技术手法居然远远胜过多样的技术堆积,这就让“风格”这个概念深深刻进了学生的脑海,使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懂得了“风格化”所带来的现实创作魅力。
有了这样的认识,对风格化的讲解和分析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运用了大量学生的创意实例,或修改,或深化,用单纯的技术手法,表现一种具有视觉统一性的创作画面,这些课程让学生们对风格化创作有了崭新的认识,从而在他们心中种下了“风格化创作”的种子。
三、风格化创作的实践
风格化创作对学生的创作能力是一种质的提升,这种飞跃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也需要大量的优秀作品拓宽他们的思路。
在这个阶段,我用了多种方法,让他们不断试验,在实验中体验成功和喜悦。
首先是技术的体验,学生们具备的技术手段,包括简单的素描效果、黑白效果、勾线淡彩着色、水粉或丙烯平涂渐变、水彩着色、简单的版画技术等,这些技术对于他们的创作应用来说其实已经够了,关键是风格化的整合。
在技术体验上,我让他们对主题的创意用一两个词汇进行简洁的归纳,比如:热闹、怀旧、感伤、激情、动荡……然后在自己现有的技术中选择一种技术去匹配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与技术的匹配,学生经过一两次实验,通常就能找到一种最佳的搭配方式,从而表现出自己的创意所需要表现的感觉。比如一位学生的创作主题是《乡土》,最初他试图用彩色铅笔的褐色和黄色涂出一种渐变效果,表现出“厚重”的感觉,但是实践表明,彩色铅笔涂出来的效果不明显,最终的给人的感觉像云彩那样轻飘飘的,并非他需要的“厚重”感。于是他改用粗黑线勾勒和干墨搽边,最终获得了类似于版画那样的风格明确、感觉准确的“厚重”效果。
其次是风格表现,学生们理解了风格化,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风格化创作的乐趣,接下来就是要他们学会使用多样的风格进行创作。
在风格表现上,我让他们尽可能对一个主题进行多种风格的表现,并争取作品风格极端化,单纯化。比如《回家》这个主题,我就让他们提炼出至少三种感觉,一个学生提炼出了“悲痛”“思念”“快乐”“团圆”四种感觉的创意,并对四种创意设计了不同的表现风格,其中“快乐”的主题运用了轻快的线描,结合水彩染色;“团圆”的主题运用了素描淡彩的手法,都很好地表现出了主题。另两种风格和主题不太契合,但是通过两次新的尝试,最终也获得了满意的创作效果。
最后是细节的深化,这一点也是学生的弱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习惯于一幅画从构思到完成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比如从勾线,到配色,到修改,到最后形成作品,一幅画从最初的酝酿就决定了完成的时间和最后的效果。为了打破这种思维定式,我设计了专门的训练让他们理解什么是“细节”。比如创作中需要画一把椅子,我分别设定了5分钟、10分钟、20分钟、40分钟的时限,让他们在这几个不同的时间段内画完同一把椅子。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细节的描绘越来越深入,学生们在更多的时间中思考怎样深入刻画,尝试表现更细腻的细节,最终理解了深入刻画的魅力,懂得了时间在创作中的意义。
这些多样的实践,使学生不断地获得创作成功的喜悦,充分懂得了创作中的风格元素对于作品感染力的重要性,使他们在主题提炼、技术运用方面驾轻就熟。尽管他们的基础有限,手法稚嫩,但是他们创作出的美术作品主题明确,效果明显,在视觉上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重要的是,技术作为创意的桥梁,在他们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从此他们的创意不再受技术的约束,他们的想象能够天马行空,在画纸上自由飞翔。这不仅对于学生现有的创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且对于他们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