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究”是最主要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自主实践,自我小结学习心得;发挥了学生的各种优势,积极主动交流,合作学习互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起什么样的作用?目前,数学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存在着下面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2.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3.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后进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
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教师没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起到正确的主导作用。我认为,数学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编排小组成员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到家庭经济、社会背景、性格、脾气等差异。
2.让小组合作学习遵守一定的规则
小组内应该有一定有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比如:领导者、激励者、读题者、协调者、报告者、操作者,而且应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强学生互动的有效性。再如,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否则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
3.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很多教师仍然在讲台上等待,或者做自己的事,比如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具,板书等,那么,是不是教师真的不应该介入合作学习的进程呢?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我认为: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活动中,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过程的把握,除此之外,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1)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表扬。
(2)对小组任务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内容及操作程序。
(3.)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进一点,如果小组讨论接下来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返回表扬。
(4)小组活动出现了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的方式都不相同,但老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可以让他们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
(6)小组活动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除此外,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比如:学生不愿参加小组活动经常缺席等等,教师要用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被人尊重的滋味,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总之,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是“参与者”和“引路人”,要让学生在合作中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作者联通:412400湖南省茶陵县桃坑学校)
1.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2.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3.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后进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
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教师没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起到正确的主导作用。我认为,数学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编排小组成员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到家庭经济、社会背景、性格、脾气等差异。
2.让小组合作学习遵守一定的规则
小组内应该有一定有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比如:领导者、激励者、读题者、协调者、报告者、操作者,而且应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强学生互动的有效性。再如,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否则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
3.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很多教师仍然在讲台上等待,或者做自己的事,比如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具,板书等,那么,是不是教师真的不应该介入合作学习的进程呢?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我认为: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活动中,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过程的把握,除此之外,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1)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表扬。
(2)对小组任务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内容及操作程序。
(3.)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进一点,如果小组讨论接下来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返回表扬。
(4)小组活动出现了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的方式都不相同,但老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可以让他们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
(6)小组活动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除此外,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比如:学生不愿参加小组活动经常缺席等等,教师要用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被人尊重的滋味,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总之,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是“参与者”和“引路人”,要让学生在合作中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作者联通:412400湖南省茶陵县桃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