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课程 自我管理 目标管理 过程管理 开放课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随着教师教学职能的淡化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课堂管理问题日益成为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教师从事的一切任务中,没有比管理技巧更为重要的了”。那么,什么样的课堂管理才算成功的呢?就此,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积累知识经验,加强教师自我管理
教师是学生心智的培育者,承担着来自社会实践的知识经验进行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学生能理解接受、便于掌握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促进学生发展知识的职责,所以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行为至关重要,只有首先管好自己,才能进而管好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容易因课堂纪律出现问题而愤怒,有的还会大发雷霆。当自己在课堂里处于怒火熊熊的状态时,很可能使自己失去理智,出现过激的管理行为,甚至导致体罚或变相体罚。所以,作为教师要具备四方面的素养:第一﹑要有“教德”即忠诚、爱生、自重、向善。第二﹑教态要沉稳、老练、亲切、自然。第三﹑语言要清晰、准确、连贯、幽默。第四﹑教学技巧要全面、多样、灵活、巧妙。因此要心平气和的对待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问题,即使在自己尊严受到严重威胁时,也要冷静的思考问题的性质,沉着而机智地去应对,避免以自己的粗鲁去压制学生的粗鲁。应该看到青少年学生毕竟是受教育的对象,他们身上的问题一般都是发展中问题,尽量不要将学生的问题视为对教师的有意污辱。
二、坚持课堂目标管理原则
新课程要求课堂管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确定课堂管理目标,从而促进课堂的生长。正确的目标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并起积极的导向作用。作为课堂管理者之一的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课程标准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有无达成和学生是否成长作为衡量依据。有的教师就是忽视了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对课堂管理的制约作用,在课堂管理上往往就无所适从,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导致课堂管理流于形式主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漫。
三、注重过程管理
过去的课堂管理是一种结果管理,更多地关注程式化的问题解决,只管教不管学。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这无疑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选择过程管理。过程管理应从这几方面展开:
1、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这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有时学生分组了,但讨论的却很冷清,发言也不热烈,或者讨论远离主题,这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讨论必须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要真正了解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引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去实践操作。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教具、图画、图表、演示要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使学生能很快的进入情境。二是学生讨论、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情况,进行必要的辅导。
2、要把学生的课堂讨论引向深入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契合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已全面地走进我们的课堂,它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将学生的课堂讨论引向深入:首先,在备课时就要多考虑学生,备好学案,并在课堂讨论前形成知识的梯度,注意讨论的时机性,适度性及全体性,避免在课堂上形成学生讨论不起来的现象;其次是当课堂上学生讨论不起来的情况出现时,教师一定要沉住气,理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穿针引线、架桥铺路,从有关此问题的学生兴趣点出发,积极切入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情感、思想再次处于积极预试状态,然后通过分解问题,化解难度,给学生营造讨论回答问题的氛围,这样学生既能回答问题,又能回答好问题。
3、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反思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交流互动的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大家一方面共同分享彼此的智慧,一方面又在他人的思想启迪下发掘着自己的智慧,使思想认识不断提高,使思维纵深发展。有些同学根据他人的发言,再反思自己的理解,又及时做了调整,有些同学则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又有了更深刻、更独到的理解。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的反思中得以拓展,思维认识也逐步深刻。这些皆得益于学生在交流中思维火花的碰撞,他人的观点犹如火星激活了自己的思维。从学习心理的角度讲,“讨论”这一学习方式既有独立思考的成分,又有合作研究的成分,它有利于促进每一类学生的学习。同时,由“讨论”的特点所决定,它在自然状态下引发学生自主的进行反思、修正自己的观点,使自己在不断的“交流——反思——修正——交流”中成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是参与者的角色,也可以是点播者的角色,不管是那一个角色,目的只有一个——组织学生有效的讨论与反思。
4、做到“形乱”而“神不乱”
当然,“讨论”并不是万能钥匙,不能随意滥用,难以解决的问题、发散性强的问题等可以组织适当的讨论;简单明了的问题、结论唯一的问题等则不适宜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课堂秩序很“乱”的情况;再听别的教师的课的时候,也会看到课堂秩序“乱”的现象。学生们发言随心所欲,地点也可能由教室里“乱”到了教室外去,显得很不像一节“正规”课,但只要全体学生积极性很高,情绪很投入,思维很活跃,学生始终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活动,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象这种明确学习任务的“乱”即使“乱成一锅粥”也不要紧,这时候的“乱”恰恰是教学的“高潮”所在,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随着教师教学职能的淡化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课堂管理问题日益成为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教师从事的一切任务中,没有比管理技巧更为重要的了”。那么,什么样的课堂管理才算成功的呢?就此,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积累知识经验,加强教师自我管理
教师是学生心智的培育者,承担着来自社会实践的知识经验进行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学生能理解接受、便于掌握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促进学生发展知识的职责,所以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行为至关重要,只有首先管好自己,才能进而管好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容易因课堂纪律出现问题而愤怒,有的还会大发雷霆。当自己在课堂里处于怒火熊熊的状态时,很可能使自己失去理智,出现过激的管理行为,甚至导致体罚或变相体罚。所以,作为教师要具备四方面的素养:第一﹑要有“教德”即忠诚、爱生、自重、向善。第二﹑教态要沉稳、老练、亲切、自然。第三﹑语言要清晰、准确、连贯、幽默。第四﹑教学技巧要全面、多样、灵活、巧妙。因此要心平气和的对待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问题,即使在自己尊严受到严重威胁时,也要冷静的思考问题的性质,沉着而机智地去应对,避免以自己的粗鲁去压制学生的粗鲁。应该看到青少年学生毕竟是受教育的对象,他们身上的问题一般都是发展中问题,尽量不要将学生的问题视为对教师的有意污辱。
二、坚持课堂目标管理原则
新课程要求课堂管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确定课堂管理目标,从而促进课堂的生长。正确的目标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并起积极的导向作用。作为课堂管理者之一的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课程标准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有无达成和学生是否成长作为衡量依据。有的教师就是忽视了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对课堂管理的制约作用,在课堂管理上往往就无所适从,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导致课堂管理流于形式主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漫。
三、注重过程管理
过去的课堂管理是一种结果管理,更多地关注程式化的问题解决,只管教不管学。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这无疑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选择过程管理。过程管理应从这几方面展开:
1、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这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有时学生分组了,但讨论的却很冷清,发言也不热烈,或者讨论远离主题,这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讨论必须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要真正了解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引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去实践操作。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教具、图画、图表、演示要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使学生能很快的进入情境。二是学生讨论、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情况,进行必要的辅导。
2、要把学生的课堂讨论引向深入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契合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已全面地走进我们的课堂,它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将学生的课堂讨论引向深入:首先,在备课时就要多考虑学生,备好学案,并在课堂讨论前形成知识的梯度,注意讨论的时机性,适度性及全体性,避免在课堂上形成学生讨论不起来的现象;其次是当课堂上学生讨论不起来的情况出现时,教师一定要沉住气,理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穿针引线、架桥铺路,从有关此问题的学生兴趣点出发,积极切入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情感、思想再次处于积极预试状态,然后通过分解问题,化解难度,给学生营造讨论回答问题的氛围,这样学生既能回答问题,又能回答好问题。
3、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反思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交流互动的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大家一方面共同分享彼此的智慧,一方面又在他人的思想启迪下发掘着自己的智慧,使思想认识不断提高,使思维纵深发展。有些同学根据他人的发言,再反思自己的理解,又及时做了调整,有些同学则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又有了更深刻、更独到的理解。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的反思中得以拓展,思维认识也逐步深刻。这些皆得益于学生在交流中思维火花的碰撞,他人的观点犹如火星激活了自己的思维。从学习心理的角度讲,“讨论”这一学习方式既有独立思考的成分,又有合作研究的成分,它有利于促进每一类学生的学习。同时,由“讨论”的特点所决定,它在自然状态下引发学生自主的进行反思、修正自己的观点,使自己在不断的“交流——反思——修正——交流”中成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是参与者的角色,也可以是点播者的角色,不管是那一个角色,目的只有一个——组织学生有效的讨论与反思。
4、做到“形乱”而“神不乱”
当然,“讨论”并不是万能钥匙,不能随意滥用,难以解决的问题、发散性强的问题等可以组织适当的讨论;简单明了的问题、结论唯一的问题等则不适宜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课堂秩序很“乱”的情况;再听别的教师的课的时候,也会看到课堂秩序“乱”的现象。学生们发言随心所欲,地点也可能由教室里“乱”到了教室外去,显得很不像一节“正规”课,但只要全体学生积极性很高,情绪很投入,思维很活跃,学生始终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活动,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象这种明确学习任务的“乱”即使“乱成一锅粥”也不要紧,这时候的“乱”恰恰是教学的“高潮”所在,是教学的最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