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听过一堂《与朱元思书》的课。一开始,授课教师就用多媒体播放了富春江的美景,优美的景色配合恰到好处的音乐,让我和学生们如痴如醉。我热切地盼望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也能自然流畅、淋漓尽致地展现课文的意蕴。
没想到,学生刚读一遍文本,教师就直接进行点评——音乐美、画面美、意境美,然后口若悬河地进行分析、讲解。
一瞬间,我感到了失落。雅韵十足的小品变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教师没有带领学生从整体上去品悟文字的魅力,更不要说引导他们探究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我不禁有些怅然。
总觉得现在的课堂,媒体使用花样翻新,课堂形式层出不穷,但是在一些真正要解决问题的教学环节,或不痛不痒,或生硬灌输,或不了了之。若是一个教学艺术娴熟、人文底蕴深厚的老师来授课的话,即使看起来质朴简单的文本,也能让学生兴味无穷。
不由想起金庸迷们对“降龙十八掌”的戏说。他们在评价郭靖、洪七公、萧峰的“降龙十八掌”时,一致认为郭靖因为有“九阴+空明+互搏”的深厚内功,将“降龙十八掌”从至刚之中练出了至柔。郭靖的掌力,初推出去时看似轻描淡写,但一遇阻力,能在霎时连加一十三道后劲,一道强似一道,简直是无坚不摧,看似平淡无奇,修为比洪七公、萧峰高上一筹。
我在各级名师的课堂展示中,也切身体会到了“掌力重重叠叠、层层推进”的教学功力。
如史建筑的“對话式教学”,平平常常开局,平平常常提问,但他教学生学会读书。在阅读中让学生“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运用“本色阅读”启迪学生,始终把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放在第一位。他紧扣文本的反复阅读,引导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深层从而“探幽访胜”。这样的语文课堂,体现的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
如黄厚江的“厚读式教学”,把语文最基本的要素,字、词、意、景、艺、法等,用一根线(即对语文的理解)串成项链,给学生以最丰实的回馈。体现的是教者对文本理解的独到,是对语文学科特质的牢牢掌控,更是教学过程的匠心之妙。
再如余映潮的“超链接式教学”,更是大气魄。他利用教材文本的互文性,把复述式阅读、理解性阅读,演变为阐释式阅读和批判性阅读,指导学生把薄薄的书读“厚”,引导学生提升精神境界,锻造恢宏博大的文化理想。学生的收获远超对一篇文章的理解,更在阅读中形成了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这就是功力深厚的老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功夫。“九阴”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真规律,是一个语文教师过硬的读写能力和水平;“空明”是他们各自的语文教学主张和艺术风格;“互搏”是他们对语文学习生态场中,各种关系的利用、运作和调控,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更有学生与文本等等关系的综合调动和有机化合。
因而,他们的语文课堂,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从形式到内容的生态化语文学习场。这样的课堂是生成与预设、立体和多元的完美结合。学生围绕文本,开展自主、交流、探究式对话,在语文学习的生态场中,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主导能够进退有度,需则现,不需则隐,虽始终在关注、引领和驾驭着课堂,但决不生硬、强势地主宰课堂。高手过招,永远是四两拨千斤。
所以,不必要刻意追求形式上的“高潮”或“热闹”,也无须自导自演和自嗨,而需要沉下心来研究现代课堂,加强自身读写能力,投身富有实效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如郭靖般踏实苦练内功,我们也能打好教学中的“降龙十八掌”,助力学子,他日华山论剑!
(作者系张家港市塘市初级中学教师。)
[导师点评]
读了黄芳老师的教学随笔,眼前再次出现她当年教学《乡愁》《愚公移山》的课堂情境。无论是和学生们一起读诗,还是一起学习神话故事,她总是神态优雅,文学气质浓厚。
今天,她再次思考课堂教学,并得出启发,写下这篇教学随笔。她的善于学习的品质,在文章中满满地呈现;她那善于联想与类比的思维品质,也在字里行间闪现着。她的关于语文课堂的见识与思想,让我获益良多。
语文课堂里,形式的东西少一点,务实的语文味道浓一点;老师在课堂上少讲一点,学生围绕文本学习的活动丰富一点。阅读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按照阅读规律,让他们自己走近文本,走近作者,紧扣语文元素,展开多元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设计,善于组织,善于调控,更要善于倾听,适时对话,或点拨或示范,千万不要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堂变成个人表演的舞台。那样做,即使课堂再饱满丰富,老师讲得再生动深刻,也不是“让学生语文学习真正发生”的生态语文课堂,这一点,我很认同黄老师。
(江苏省初中语文学科示范中心领衔人,江苏省妇联“莫愁家庭教育”名师名家工作室成员陈芳点评。)
编辑 闫清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