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60年代初,在青岛市水清沟大沙路原海军潜水艇士兵学校(后隶属海军潜艇学院)的训练场上,摆放着一艘前苏联制造的“M”型潜水艇供教学训练用。20多年前,这艘潜艇被分解后留下的一段10米长的固壳,竖立建起了一座室内潜水塔,供学员潜水和水下逃生训练使用至今。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物是而人非,可是围绕着这艘潜艇失事的壮烈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这艘小型潜艇排水量不足300吨,是1954年海军潜艇部队组建不久从前苏联引进的,命名舷号为“418”。418潜艇于1959年12月1日在东海某海域训练时失事沉没,艇上39名官兵除1人获救,其余38人全部遇难。418潜艇失事是我海军潜艇部队成立以来第一次重大海难事故,事故发生后尘封了45年,真相外界无从得知。从2004年才解密公诸于世的资料中,我们还能依稀看到当年潜艇失事的惨烈情景。
1959年12月1日,418潜艇配合护卫舰大队在东海某海域进行攻潜训练。训练结束,418艇艇长下达上浮命令,随着高压空气注入水柜,潜艇开始缓缓上浮。14时05分,在海区停泊的某护卫舰甲板上的水兵突然感到舰底有硬物顶撞,舰体有轻微摆动。实际上这正是418潜艇在上浮过程中撞上了护卫舰。仅仅3分钟,418潜艇就沉没在40米深的海底。14时20分,附近另一艘护卫舰发现了418潜艇从水下放出的失事救生浮标,当即向指挥舰并经指挥舰迅速向岸上指挥所报告了潜艇与护卫舰相撞失事的消息。
由于正值寒流南下,海上刮起8级大风,给援救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援救人员与沉没潜艇间的所有联系均无法进行。失事第二天清晨5时,418潜艇内还活着的15名艇员在氧气即将耗尽的情况下,轮机军士长王法全和电工军士长王传经组织大家研究,决定从潜艇艏、尾舱脱险。潜艇舱室内指示下潜深度的真空压力计,失事进水后指示的深度不准确了。沉没海区实际水深为40米,而指示水深却仅为8米。15名艇员对此都没有怀疑,便形成一个错觉:8米水深,出艇2秒—3秒即可浮出水面,不需要按潜水减压要求上浮。接下来的悲剧由此发生。当15名艇员依次从潜艇内出舱时,由于实际水深40米,压力突变,巨大的水压把每一个人都快速漂至水面,致使人体各器官因来不及减压而严重損伤,15名艇员中10人漂至水面,9人牺牲,5人失踪,只有轮机军士长王法全同志经全力抢救,在减压治疗后得以生还。据王法全事后回忆:他是最后一个出艇的,在出艇前,他想万一前面出艇的战友浮到海面后 遇不到救援人员怎么办?时间长了没有吃的怎么办?于是他就找了一些饼干和罐头带上,另外还带了一些钳子、扳手等工具,觉得也许能用上。恰恰就因为带上了这些东西,无形中增加了人体负重,减慢了他上浮的速度。这个受过苏联专家严格训练、在潜艇上工作了5年的老兵,一出艇时立即感到身体像被一只大手攥着一样,耳膜被压得生疼。这绝不是水下8米,凭经验,他按平时潜水训练规范减慢了上浮速度,并往上浮一段就扔掉一些东西,同时不断地呼出肺里的膨胀空气。他用了2分钟时间才浮至水面,而没有像前面的战友那样从40米水下直接放漂浮起,因此他获救了,成了此次事故中惟一幸存者。
418潜艇是在2个月以后被打捞上来后,才看清整个失事真相:潜艇从水下上浮时,潜艇指挥室与护卫舰底部相撞,指挥室底盖被撕开了一个长1.6米、直径30多厘米的大口子,海水就是瞬间从这个大口子进入潜艇的2、3、4舱,当时在三个舱室的24名官兵当场牺牲。其余舱室的15名艇员在艇内团结一致,与死神作斗争,等待救援,最后在艇内氧气耗尽的情况下,才决定出艇。出艇前,所有人都作好了献身的准备。在打捞出水的潜艇1舱发现的一个密封瓶子里装着烈士们的遗书:亲爱的战友,我们可能永别了——王文奎1959年12月2日;我们全舱人员尽最大努力,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同志们表现都很好,实在没有办法,我们才决定逃生。1舱全体同志——李捷忠。
418潜艇牺牲的38名烈士的骨灰被安放在舟山烈士陵园,墓碑上刻着“一三八五部队遇难烈士纪念碑”,因为保密的原因,墓碑上刻的是当时418潜艇所在部队的番号。
(据《老年生活报》)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物是而人非,可是围绕着这艘潜艇失事的壮烈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这艘小型潜艇排水量不足300吨,是1954年海军潜艇部队组建不久从前苏联引进的,命名舷号为“418”。418潜艇于1959年12月1日在东海某海域训练时失事沉没,艇上39名官兵除1人获救,其余38人全部遇难。418潜艇失事是我海军潜艇部队成立以来第一次重大海难事故,事故发生后尘封了45年,真相外界无从得知。从2004年才解密公诸于世的资料中,我们还能依稀看到当年潜艇失事的惨烈情景。
1959年12月1日,418潜艇配合护卫舰大队在东海某海域进行攻潜训练。训练结束,418艇艇长下达上浮命令,随着高压空气注入水柜,潜艇开始缓缓上浮。14时05分,在海区停泊的某护卫舰甲板上的水兵突然感到舰底有硬物顶撞,舰体有轻微摆动。实际上这正是418潜艇在上浮过程中撞上了护卫舰。仅仅3分钟,418潜艇就沉没在40米深的海底。14时20分,附近另一艘护卫舰发现了418潜艇从水下放出的失事救生浮标,当即向指挥舰并经指挥舰迅速向岸上指挥所报告了潜艇与护卫舰相撞失事的消息。
由于正值寒流南下,海上刮起8级大风,给援救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援救人员与沉没潜艇间的所有联系均无法进行。失事第二天清晨5时,418潜艇内还活着的15名艇员在氧气即将耗尽的情况下,轮机军士长王法全和电工军士长王传经组织大家研究,决定从潜艇艏、尾舱脱险。潜艇舱室内指示下潜深度的真空压力计,失事进水后指示的深度不准确了。沉没海区实际水深为40米,而指示水深却仅为8米。15名艇员对此都没有怀疑,便形成一个错觉:8米水深,出艇2秒—3秒即可浮出水面,不需要按潜水减压要求上浮。接下来的悲剧由此发生。当15名艇员依次从潜艇内出舱时,由于实际水深40米,压力突变,巨大的水压把每一个人都快速漂至水面,致使人体各器官因来不及减压而严重損伤,15名艇员中10人漂至水面,9人牺牲,5人失踪,只有轮机军士长王法全同志经全力抢救,在减压治疗后得以生还。据王法全事后回忆:他是最后一个出艇的,在出艇前,他想万一前面出艇的战友浮到海面后 遇不到救援人员怎么办?时间长了没有吃的怎么办?于是他就找了一些饼干和罐头带上,另外还带了一些钳子、扳手等工具,觉得也许能用上。恰恰就因为带上了这些东西,无形中增加了人体负重,减慢了他上浮的速度。这个受过苏联专家严格训练、在潜艇上工作了5年的老兵,一出艇时立即感到身体像被一只大手攥着一样,耳膜被压得生疼。这绝不是水下8米,凭经验,他按平时潜水训练规范减慢了上浮速度,并往上浮一段就扔掉一些东西,同时不断地呼出肺里的膨胀空气。他用了2分钟时间才浮至水面,而没有像前面的战友那样从40米水下直接放漂浮起,因此他获救了,成了此次事故中惟一幸存者。
418潜艇是在2个月以后被打捞上来后,才看清整个失事真相:潜艇从水下上浮时,潜艇指挥室与护卫舰底部相撞,指挥室底盖被撕开了一个长1.6米、直径30多厘米的大口子,海水就是瞬间从这个大口子进入潜艇的2、3、4舱,当时在三个舱室的24名官兵当场牺牲。其余舱室的15名艇员在艇内团结一致,与死神作斗争,等待救援,最后在艇内氧气耗尽的情况下,才决定出艇。出艇前,所有人都作好了献身的准备。在打捞出水的潜艇1舱发现的一个密封瓶子里装着烈士们的遗书:亲爱的战友,我们可能永别了——王文奎1959年12月2日;我们全舱人员尽最大努力,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同志们表现都很好,实在没有办法,我们才决定逃生。1舱全体同志——李捷忠。
418潜艇牺牲的38名烈士的骨灰被安放在舟山烈士陵园,墓碑上刻着“一三八五部队遇难烈士纪念碑”,因为保密的原因,墓碑上刻的是当时418潜艇所在部队的番号。
(据《老年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