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流动越来越快,学生们的知识面相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扩展,所以写起作文来,不再感到无话可说,但随之而来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即抒情性的语言和感叹词遍及全文,但是却根本不能打动人心。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生活体验,所以就只能为文造情了。面对这种现象,语文老师都感到头疼,而我也一直想用一种有说服力的方法使他们幡然醒悟,但干巴巴的说教显然和干巴巴的抒情一样,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不如充分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让学生从课堂上学到如何写作。
李密的《陈情表》为历来评论家所称道,它的主要特色即为融情于事,以情动人。但笔者认为如果不对“症”用“情”,就只能算是滥情,根本不可能达到他“愿乞终养”的目的。因此,我认为李密高明的地方不在于有“情”,而在于用“情”,换句话说,就是善于把握晋武帝的心理,对症用情,打动武帝的心。所以在上这篇课文时,我着重分析李密是如何对症用情,打动晋武帝及古今读者的心的。
自古以来,国君都高高在上,不容他人侵犯,也不许别人违背自己的命令,更不用说有人不接受他的恩赐了。在司马昭看来,李密的“辞不赴命”和“辞不就职”简直就是在藐视自己,其恼怒程度可想而知。为了挽回自己皇帝的面子,司马昭肯定是铁了心要让李密出仕的,我想这时任何人的任何话都不可能改变武帝的心意了。李密对于武帝的这种心理十分了解,并且也想出了一种稳定武帝情绪、缓解相互间矛盾的方法。李密闭口不提出仕做官的事,先极力铺陈自己不幸的身世,祖母刘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及自己对祖母的深厚感情,以苦情打动武帝的心,初步获得了武帝的同情。
喜欢听奉承话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司马昭当然也不例外。李密抓住他的这一心理,称赞晋朝有清明的政治教化,感激晋武帝对自己的过分提拔,且一再贬低自己是伪朝贱俘,使得司马昭满心欢喜,越发觉得自己是一个开明的君主,取代别人建立晋朝是正确的,渐渐忘记自己对李密的成见,心中的芥蒂一扫而空。
一朝天子一朝臣,很多亡国旧臣宁死也不愿替新朝服务,如伯夷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方孝孺宁愿被杀株连九族也不替新朝起草诏书。司马昭生性多疑,定然也认为李密想仿效古人做一个忠臣,所以打消司马昭的疑虑是很关键的。李密抓住这一关键,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从政经历,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又一次把握住了晋武帝的心理,正中要害,使武帝疑虑顿消。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以晋武帝最怕别人认为他是一个篡权夺位者而不服他的统治,因此他在建立晋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继承了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以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李密抓住他的这一心理,对晋武帝分析了自己目前的情况是“尽孝之日短而尽忠之日长”,指出尽孝和尽忠之间并无矛盾,提出先尽孝后尽忠,如果晋武帝答应了李密的请求,不仅成全了李密,更可以成全自己“以孝治天下”的美名,达到收服民心,告慰作者的目的,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晋书?李密传》:“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李密正是靠着对晋武帝身份地位的把握,抓住他作为一个皇帝、一个篡权夺位者以及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心理,对症用情,先打动了晋武帝的心,最终才得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然后,我由分析课文转入分析学生的作文,指出他们作文不能打动人心的关键在于没有对“症”用情,告诉他们在写作时一定要分析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把握住人物的身份,揣摩在特定的环境下特定身份的人所具有的心理,如:战场上战士的心理如何;考场上考生的心理如何,监考老师的心理又如何;父母对待子女的感情是怎样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感情又是怎样的等等。有的时候还要做一下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一下他的感受,这样才能确定人物在文章中的角色,写出符合人物心理的真实感人的好文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密的《陈情表》为历来评论家所称道,它的主要特色即为融情于事,以情动人。但笔者认为如果不对“症”用“情”,就只能算是滥情,根本不可能达到他“愿乞终养”的目的。因此,我认为李密高明的地方不在于有“情”,而在于用“情”,换句话说,就是善于把握晋武帝的心理,对症用情,打动武帝的心。所以在上这篇课文时,我着重分析李密是如何对症用情,打动晋武帝及古今读者的心的。
自古以来,国君都高高在上,不容他人侵犯,也不许别人违背自己的命令,更不用说有人不接受他的恩赐了。在司马昭看来,李密的“辞不赴命”和“辞不就职”简直就是在藐视自己,其恼怒程度可想而知。为了挽回自己皇帝的面子,司马昭肯定是铁了心要让李密出仕的,我想这时任何人的任何话都不可能改变武帝的心意了。李密对于武帝的这种心理十分了解,并且也想出了一种稳定武帝情绪、缓解相互间矛盾的方法。李密闭口不提出仕做官的事,先极力铺陈自己不幸的身世,祖母刘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及自己对祖母的深厚感情,以苦情打动武帝的心,初步获得了武帝的同情。
喜欢听奉承话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司马昭当然也不例外。李密抓住他的这一心理,称赞晋朝有清明的政治教化,感激晋武帝对自己的过分提拔,且一再贬低自己是伪朝贱俘,使得司马昭满心欢喜,越发觉得自己是一个开明的君主,取代别人建立晋朝是正确的,渐渐忘记自己对李密的成见,心中的芥蒂一扫而空。
一朝天子一朝臣,很多亡国旧臣宁死也不愿替新朝服务,如伯夷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方孝孺宁愿被杀株连九族也不替新朝起草诏书。司马昭生性多疑,定然也认为李密想仿效古人做一个忠臣,所以打消司马昭的疑虑是很关键的。李密抓住这一关键,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从政经历,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又一次把握住了晋武帝的心理,正中要害,使武帝疑虑顿消。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以晋武帝最怕别人认为他是一个篡权夺位者而不服他的统治,因此他在建立晋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继承了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以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李密抓住他的这一心理,对晋武帝分析了自己目前的情况是“尽孝之日短而尽忠之日长”,指出尽孝和尽忠之间并无矛盾,提出先尽孝后尽忠,如果晋武帝答应了李密的请求,不仅成全了李密,更可以成全自己“以孝治天下”的美名,达到收服民心,告慰作者的目的,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晋书?李密传》:“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李密正是靠着对晋武帝身份地位的把握,抓住他作为一个皇帝、一个篡权夺位者以及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心理,对症用情,先打动了晋武帝的心,最终才得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然后,我由分析课文转入分析学生的作文,指出他们作文不能打动人心的关键在于没有对“症”用情,告诉他们在写作时一定要分析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把握住人物的身份,揣摩在特定的环境下特定身份的人所具有的心理,如:战场上战士的心理如何;考场上考生的心理如何,监考老师的心理又如何;父母对待子女的感情是怎样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感情又是怎样的等等。有的时候还要做一下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一下他的感受,这样才能确定人物在文章中的角色,写出符合人物心理的真实感人的好文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