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扶贫是铜仁学院作为教学服务型大学体现其办学定位与职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领域。从薄弱学校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培育支教项目人才培养效应、师资建设效应、科学研究效应和社会服务效应多维度剖析,体现铜仁学院的社会服务效应与成果,对于提高薄弱学校艺术核心素养培育水平、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水平以及实现大扶贫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服务型;社会服务;薄弱学校;音乐核心素养
一、项目概况
铜仁学院根据高校职能分类定位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教学服务”一方面体现“教学”职能,即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彰显“服务”特色,培养人才满足需求是“服务”,而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更是“服务”的重要体现。
基于此,铜仁学院社会服务中心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七类社会服务工作。其中在人才服务类中,以“大扶贫”为背景,以教学服务型高校建设目标与社会服务职能为导向,以本校教师职业特长与专业特色为基础,引导教师在薄弱学校开展教育扶贫工作。
艺术学院教师组成音乐核心素养培育团队,在薄弱学校开展音乐核心素养支教工作,包括:日常教学、教育教学讲座、示范课、发表支教研究论文、指导薄弱学校教师申报课题、开展教学研讨会、撰写社会服务经典案例等。
二、项目实施效应
(一)人才培养效应
大扶贫战略下薄弱学校音乐核心素养培育项目是为了使薄弱学校在学生培养理念与方法紧跟当今世界潮流,适应当今世界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将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科学研究领域核心素养培育的前沿理论与方法实施到薄弱学校,体现铜仁学院作为教学服务型大学“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的宗旨,提升薄弱学校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的素养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人文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培育水平,拓宽薄弱学校教师视野并给予启迪,提升教学质量。
1、教育教学讲座与示范课
笔直针对薄弱学校缺乏小学教育和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对音乐教育本质和目的缺乏了解,导致音乐核心素养培育难以实施的现状,作了以下讲座。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下的音乐学习心理特点》基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和小、中大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对于开展音乐核心素养培育、教学改革与教学效果提升产生积极影响与推动作用。
《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特征》以中西方文化两方面解释“音乐”与“教育”的含义界定音乐教育的定义与分类,阐明音乐教育的包含美育和审美两个性质和特征。美育的两个层次:一是是提高审美修养与能力;二是塑造完美的人格,即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指出音乐教育的基本结构:教师、音乐、学生共同参与的多样性、指导性和主动性。
《音乐教育的目标》以中外名人关于音乐教育的名言为理解对象,明确了音乐教育的实施美育、传承文化和学习音乐三大目标,对应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德育”、“智育”、“美育”的三个方面,升华概括为“审美的”、“技术的”、“人文的”三位一体教育目标。概述我国20世纪各时期音乐教育特点与忽视民族音乐文化的状况,以及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教育互为基础的关系。
《人的音乐能力构成与培养路径》基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丰硕成果,全面阐释了人的音乐能力的定义、音乐能力的构成、每一种音乐能力的培养方法及音乐能力健康发展路径。
讲座结束后,笔者当场运用讲座理论进行了精彩的音乐欣赏《天鹅湖进行曲》示范课教学。运用图片和动画从情绪体验开始,穿插相关问题;在动画中聆听音乐,在美轮美奂的马林洛夫斯基大剧院表演视频中培养审美感知素养——感受舞蹈和音乐的美;从作曲家、作品及剧情介绍中实现文化理解素养;在哼唱旋律中实现艺术表现素养,理解正义战胜邪恶的剧情中培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饱满。使教师在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的开展与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得到有力的支撑与启示。
2、指导教师申报课题
2018年11月,笔者指导薄弱学校音乐教师撰写铜仁市基础教育教学实验课题《大扶贫战略下铜仁薄弱学校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同时自己以同名课题申报书作为范本,供教师们探讨与研究。2019年3月指导白水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修改教改课题申报书《农村薄弱学校数学“行程问题”教学策略研究》,规范了申报书“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内容、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部分的写法,使薄弱学校教师对于课题申报逐渐由陌生变得熟悉,认知上由感性上到理性,撰写上由经验主义提升到理论高度,提升了薄弱学校教师教育研究水平。
3、省外对口帮扶学校进行学习交流
2018年11月22日,对口帮扶学校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小学教师管超越老师来薄弱学校开展了音乐公开课《包子剪子锤》的教学与交流。
课后笔者以研讨会的形式对示范课进行了教育学原理、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析与点评,将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多维度与教师一起作了分析与探讨,教学融入了游戏法,体态律动与参与性教学法,“合作共进”教学模式,体现了审美为核心,实现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与文化理解素养的培育。整节课一是体现出清晰的层次感,在游戏中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解决;二是音乐技术在审美体验中解决。通过分析与研讨,是薄弱学校教师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得到理性认知与理论指导,对于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师资队伍建设效应
通过教育教学讲座、示范课、课题申报书的写作以及研讨会等形式,使薄弱学校教师在核心素养内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自觉意识、以及培养方法与过程等都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知,由经验积累到理论高度,对薄弱学校课程教学模式在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上具有明显的促进与示范作用。同时,支教团队教师在不断的理论学习与教学探索中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更为全面和深入,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均有显著提高。
(三)科学研究效应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软硬件方面的困難,如师资的不足,物质条件的限制、学生现有素养水平等,引起了一系列思考。将“大扶贫战略下贵州薄弱学校艺术核心素养培育策略”作为研究课题与论文选题,以新塘民族小学与白水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以理论指导实践,将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归纳,探索解决方法与优化方案具有重要的时代性与现实意义。
(四)社会服务效应
1.扩大学校影响,树立学校品牌
以支教形式的社会服务是体现铜仁学院教师卓越水平与智慧的重要平台。在薄弱学校开展教学服务由量变到质变,必然为铜仁地区基础教育在新时代的课改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深远影响,树立学校金字招牌与响亮口碑。目前,以薄弱学校的诉求,现有支教队伍在数量上还远不能满足需求。
2.了解行业需求,引导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培育是我国当前学校课程教育改革的前沿,然而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在于师资。铜仁学院艺术学院作为面向贵州省辐射西南地区音乐、美术师资培养的阵地,专业综合改革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再次修订已刻不容缓。基础教育的变革倒逼高师教育必须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一系列改革正在酝酿中……
三、结语
薄弱学校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经典案例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四个方面的效应体现了支教形式社会服务的丰硕成果。铜仁学院作为我国教育服务型大学建设的楷模,服务本地区基础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在侯长林校长的带领下全校教师辛勤耕耘,把握新机遇新挑战的同时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教学服务型;社会服务;薄弱学校;音乐核心素养
一、项目概况
铜仁学院根据高校职能分类定位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教学服务”一方面体现“教学”职能,即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彰显“服务”特色,培养人才满足需求是“服务”,而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更是“服务”的重要体现。
基于此,铜仁学院社会服务中心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七类社会服务工作。其中在人才服务类中,以“大扶贫”为背景,以教学服务型高校建设目标与社会服务职能为导向,以本校教师职业特长与专业特色为基础,引导教师在薄弱学校开展教育扶贫工作。
艺术学院教师组成音乐核心素养培育团队,在薄弱学校开展音乐核心素养支教工作,包括:日常教学、教育教学讲座、示范课、发表支教研究论文、指导薄弱学校教师申报课题、开展教学研讨会、撰写社会服务经典案例等。
二、项目实施效应
(一)人才培养效应
大扶贫战略下薄弱学校音乐核心素养培育项目是为了使薄弱学校在学生培养理念与方法紧跟当今世界潮流,适应当今世界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将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科学研究领域核心素养培育的前沿理论与方法实施到薄弱学校,体现铜仁学院作为教学服务型大学“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的宗旨,提升薄弱学校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的素养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人文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培育水平,拓宽薄弱学校教师视野并给予启迪,提升教学质量。
1、教育教学讲座与示范课
笔直针对薄弱学校缺乏小学教育和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对音乐教育本质和目的缺乏了解,导致音乐核心素养培育难以实施的现状,作了以下讲座。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下的音乐学习心理特点》基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和小、中大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对于开展音乐核心素养培育、教学改革与教学效果提升产生积极影响与推动作用。
《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特征》以中西方文化两方面解释“音乐”与“教育”的含义界定音乐教育的定义与分类,阐明音乐教育的包含美育和审美两个性质和特征。美育的两个层次:一是是提高审美修养与能力;二是塑造完美的人格,即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指出音乐教育的基本结构:教师、音乐、学生共同参与的多样性、指导性和主动性。
《音乐教育的目标》以中外名人关于音乐教育的名言为理解对象,明确了音乐教育的实施美育、传承文化和学习音乐三大目标,对应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德育”、“智育”、“美育”的三个方面,升华概括为“审美的”、“技术的”、“人文的”三位一体教育目标。概述我国20世纪各时期音乐教育特点与忽视民族音乐文化的状况,以及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教育互为基础的关系。
《人的音乐能力构成与培养路径》基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丰硕成果,全面阐释了人的音乐能力的定义、音乐能力的构成、每一种音乐能力的培养方法及音乐能力健康发展路径。
讲座结束后,笔者当场运用讲座理论进行了精彩的音乐欣赏《天鹅湖进行曲》示范课教学。运用图片和动画从情绪体验开始,穿插相关问题;在动画中聆听音乐,在美轮美奂的马林洛夫斯基大剧院表演视频中培养审美感知素养——感受舞蹈和音乐的美;从作曲家、作品及剧情介绍中实现文化理解素养;在哼唱旋律中实现艺术表现素养,理解正义战胜邪恶的剧情中培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饱满。使教师在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的开展与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得到有力的支撑与启示。
2、指导教师申报课题
2018年11月,笔者指导薄弱学校音乐教师撰写铜仁市基础教育教学实验课题《大扶贫战略下铜仁薄弱学校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同时自己以同名课题申报书作为范本,供教师们探讨与研究。2019年3月指导白水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修改教改课题申报书《农村薄弱学校数学“行程问题”教学策略研究》,规范了申报书“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内容、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部分的写法,使薄弱学校教师对于课题申报逐渐由陌生变得熟悉,认知上由感性上到理性,撰写上由经验主义提升到理论高度,提升了薄弱学校教师教育研究水平。
3、省外对口帮扶学校进行学习交流
2018年11月22日,对口帮扶学校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小学教师管超越老师来薄弱学校开展了音乐公开课《包子剪子锤》的教学与交流。
课后笔者以研讨会的形式对示范课进行了教育学原理、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析与点评,将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多维度与教师一起作了分析与探讨,教学融入了游戏法,体态律动与参与性教学法,“合作共进”教学模式,体现了审美为核心,实现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与文化理解素养的培育。整节课一是体现出清晰的层次感,在游戏中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解决;二是音乐技术在审美体验中解决。通过分析与研讨,是薄弱学校教师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得到理性认知与理论指导,对于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师资队伍建设效应
通过教育教学讲座、示范课、课题申报书的写作以及研讨会等形式,使薄弱学校教师在核心素养内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自觉意识、以及培养方法与过程等都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知,由经验积累到理论高度,对薄弱学校课程教学模式在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上具有明显的促进与示范作用。同时,支教团队教师在不断的理论学习与教学探索中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更为全面和深入,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均有显著提高。
(三)科学研究效应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软硬件方面的困難,如师资的不足,物质条件的限制、学生现有素养水平等,引起了一系列思考。将“大扶贫战略下贵州薄弱学校艺术核心素养培育策略”作为研究课题与论文选题,以新塘民族小学与白水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以理论指导实践,将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归纳,探索解决方法与优化方案具有重要的时代性与现实意义。
(四)社会服务效应
1.扩大学校影响,树立学校品牌
以支教形式的社会服务是体现铜仁学院教师卓越水平与智慧的重要平台。在薄弱学校开展教学服务由量变到质变,必然为铜仁地区基础教育在新时代的课改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深远影响,树立学校金字招牌与响亮口碑。目前,以薄弱学校的诉求,现有支教队伍在数量上还远不能满足需求。
2.了解行业需求,引导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培育是我国当前学校课程教育改革的前沿,然而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在于师资。铜仁学院艺术学院作为面向贵州省辐射西南地区音乐、美术师资培养的阵地,专业综合改革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再次修订已刻不容缓。基础教育的变革倒逼高师教育必须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一系列改革正在酝酿中……
三、结语
薄弱学校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经典案例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四个方面的效应体现了支教形式社会服务的丰硕成果。铜仁学院作为我国教育服务型大学建设的楷模,服务本地区基础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在侯长林校长的带领下全校教师辛勤耕耘,把握新机遇新挑战的同时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