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系统是维系人与自然平衡发展的自然法则,人类发展离不开生态,然而在很多时候人类的发展是以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为起点,在无数的惨痛事实面前,我们应该更为理性地思考这一自然法则。“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大突破,但如何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每一个自然人,法人,都不容回避的责任。笔者认为学校肩负着不可推卸责任,因而生态文明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背景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在无数的惨痛事实面前,我们看到了理性的回归。“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大突破,是科学、系统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远见卓识;是抛弃了人类宇宙“中心”说的幻想,回归本真的理性之光。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追求“天人合一” 的人类世代幸福,是我们人类自身的责任,每一个自然人,法人,都不容回避。特别是学校,不管是小学也好,中学也好,以至大学,都要来抓这项工作。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做法
第一,国家政权机构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建设的轨道。用法的形式来规范保障人们的生态文明行为,引导教育行政、教育科研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发展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计划,设置生态文明课程,使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科学化、制度化,为全民性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根本保障。防止一阵风,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学校要狠抓落实,形成政府—学校—教师一条链教育网络,以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进行。
第二,课堂要成为学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这要落实好两个问题:一是教材的编写,无论是思品道德教育教材,还是科学的、人文的、自然的等方面的教材,生态文明的内容,都要占教材的一定比重。比如语文,每个学期可选入3~5篇有关生态方面的文学的、说明的、议论的不同体裁的生态文章作为教材。像塞尔登的《蟋蟀在时报广场》就是一篇很有震撼力的生态文学教材。文章结尾这样写道:“第二天傍晚,切斯特在纽约举行了最后一次公开演奏,这是为了向纽约的听众告别,也是为了向马里奥全家致敬。美妙的乐曲声弥漫着整个车站,就像一颗石子落进静水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涟漪。人们听着听着,脸上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心事重重的眼神变得温柔平静,舌头不再唠唠叨叨,充斥城市噪音的耳朵也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了休息。蟋蟀演奏的乐曲声传到了大街上,行人全都停下来倾听,警察只好断绝交通,以免撞伤行人。交通停顿了。公共汽车,小汽车,一切都停下来了。最奇怪的是:谁也没有意见。就这一次,在纽约最繁忙的心脏地带,人人心满意足,不向前移动,几乎连呼吸都停住了。在歌声飘荡萦回的那几分钟里,时报广场像黄昏时候的草地一样安静。阳光流进来,照在人们身上。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吹拂着深深的茂密的草丛。”这篇课文,以优美的文学笔法,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震撼人心。二是提高教师生态文明业务理论素养,挖掘教材生态文明的内涵,将科学的、人文的、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潜移默化,春雨润物,让学生受到熏陶,逐渐形成牢固的生态文明意识。
第三,设置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把地方生态文明纳入课堂,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使生态文明教育保持长期性和稳定性。各地都有丰富的生态文明素材,要择其精华纳入课堂,形成特色,按照国家规定的地方教材比重纳入课堂,科学、长期、有效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第四,要在师生中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保护环境,整脏治乱,节能减排,人走电断,节约用水……?把日常行为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结合节假日,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举办生态文明图片展览,生态文明报告会等,拓宽视野,形成心灵震撼,形成生态文明意识,最终形成人的自觉生态文明行为。
第五,学校发展规划要以生态文明宏观理念为指导,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完善学校功能,渗透到学校建筑、景观、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把学校办成“花园式学校”,实现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
第六,要重视生态文明实验教育,为学生提供生态文明实验的场所和机会,这对培养学生生态文明与生产技能相结合的科学发展意识,将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从学校抓起,从我做起,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总体要求,就一定能够实现。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背景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在无数的惨痛事实面前,我们看到了理性的回归。“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大突破,是科学、系统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远见卓识;是抛弃了人类宇宙“中心”说的幻想,回归本真的理性之光。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追求“天人合一” 的人类世代幸福,是我们人类自身的责任,每一个自然人,法人,都不容回避。特别是学校,不管是小学也好,中学也好,以至大学,都要来抓这项工作。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做法
第一,国家政权机构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建设的轨道。用法的形式来规范保障人们的生态文明行为,引导教育行政、教育科研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发展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计划,设置生态文明课程,使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科学化、制度化,为全民性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根本保障。防止一阵风,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学校要狠抓落实,形成政府—学校—教师一条链教育网络,以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进行。
第二,课堂要成为学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这要落实好两个问题:一是教材的编写,无论是思品道德教育教材,还是科学的、人文的、自然的等方面的教材,生态文明的内容,都要占教材的一定比重。比如语文,每个学期可选入3~5篇有关生态方面的文学的、说明的、议论的不同体裁的生态文章作为教材。像塞尔登的《蟋蟀在时报广场》就是一篇很有震撼力的生态文学教材。文章结尾这样写道:“第二天傍晚,切斯特在纽约举行了最后一次公开演奏,这是为了向纽约的听众告别,也是为了向马里奥全家致敬。美妙的乐曲声弥漫着整个车站,就像一颗石子落进静水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涟漪。人们听着听着,脸上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心事重重的眼神变得温柔平静,舌头不再唠唠叨叨,充斥城市噪音的耳朵也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了休息。蟋蟀演奏的乐曲声传到了大街上,行人全都停下来倾听,警察只好断绝交通,以免撞伤行人。交通停顿了。公共汽车,小汽车,一切都停下来了。最奇怪的是:谁也没有意见。就这一次,在纽约最繁忙的心脏地带,人人心满意足,不向前移动,几乎连呼吸都停住了。在歌声飘荡萦回的那几分钟里,时报广场像黄昏时候的草地一样安静。阳光流进来,照在人们身上。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吹拂着深深的茂密的草丛。”这篇课文,以优美的文学笔法,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震撼人心。二是提高教师生态文明业务理论素养,挖掘教材生态文明的内涵,将科学的、人文的、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潜移默化,春雨润物,让学生受到熏陶,逐渐形成牢固的生态文明意识。
第三,设置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把地方生态文明纳入课堂,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使生态文明教育保持长期性和稳定性。各地都有丰富的生态文明素材,要择其精华纳入课堂,形成特色,按照国家规定的地方教材比重纳入课堂,科学、长期、有效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第四,要在师生中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保护环境,整脏治乱,节能减排,人走电断,节约用水……?把日常行为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结合节假日,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举办生态文明图片展览,生态文明报告会等,拓宽视野,形成心灵震撼,形成生态文明意识,最终形成人的自觉生态文明行为。
第五,学校发展规划要以生态文明宏观理念为指导,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完善学校功能,渗透到学校建筑、景观、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把学校办成“花园式学校”,实现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
第六,要重视生态文明实验教育,为学生提供生态文明实验的场所和机会,这对培养学生生态文明与生产技能相结合的科学发展意识,将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从学校抓起,从我做起,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总体要求,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