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的春天,在北京大学的百年纪念讲堂里, “世界因你而美丽——200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主办方全票通过,把分量最重的奖项——终身成就奖颁发给了钱学森,颁奖词这样写道:“钱学森,平凡造就真正的伟大。”
一
细雨之中的西湖、盛开的荷花、一座断桥,淡淡几笔,足以勾勒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杭州之美,在于留给旁人有对美的无尽想象空间。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杭州的美,犹如一幅盛满故事的山水画,诗意、神秘、动情;对于航天之父钱学森来说,杭州于他也是这般美丽。只是直到19岁,他才能借养病之机认识自己家乡的美丽。杭州是钱学森生命开始的地方,虽然他年少时因父亲工作调动而辗转生活于北京、上海,长大后为了学业穿梭于北京和大洋彼岸的美国,但钱学森一触摸到杭州这幅美卷,便充满不舍和一生的惦念。母亲章兰娟和儿子隔着大洋写信叙家常时还忍不住提到钱学森的出生——踏莲而生。所谓踏莲而生,就是出生时双脚先落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竖生”“寤生”或“立生”。民间的说法是,以这种姿态出生的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杭州钱家是吴越国王钱镠的后嗣。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钱镠的第33世孙。钱均夫出生于杭州一个没落的丝商之家。钱均夫挚爱中国文学和历史,很小的时候就博览了中国的史书、小说。他的文笔甚好,颇得鲁迅先生欣赏——我们可从鲁迅先生的书信日记集里看出端倪。当时杭州富商章氏,亦非常欣赏钱均夫的人品和才华,便把知书达理的女儿章兰娟许配给他,并资助他东渡留学日本。多年之后,钱均夫回忆说留日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蒋百里、许寿裳等友人,尤以与蒋百里交情更好。他们彼此在文字上的互赏和志向上的默契,成全了他们那段跨越一生的友谊。难能可贵的是,这段友谊还延续到下一代。1947年,学成归国的钱学森如愿做了蒋百里的女婿。蒋百里是现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和钱学森,亦师亦友,引导着钱学森的成长,在钱学森和父亲发生“战争”时,他又是钱学森的同盟军,为了支持钱学森的专业,还选择“背叛”老友钱均夫,这是后话。
在日本留学期间,钱均夫主攻教育学、地理和历史,以施展其“興教救国”的抱负。他和蒋百里,深受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在钱学森1岁时,钱均夫在上海创办学堂;1911年和1913年两度担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的校长。在钱学森3岁时,举家迁往北京,钱均夫供职教育部,任中小学学科科长。
正如钱学森曾说的那样: “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钱均夫不仅致力于开启儿子的智慧,更致力于培养儿子的人生志向。他知道家庭文化氛围于人成长的重要性,便把家里堆满书,亲自为儿子挑选画报、小人书。钱学森行将离开祖国前往美国求学之时,他送给儿子的礼物是一大箱的中华文化丛书,这些书,成了日后钱学森“独在异乡为异客”时重要的精神食粮。作为父亲,钱均夫不仅为儿子营造了宁静的家庭文化氛围,还对儿子寓教于乐,帮其学,又立其志,这为日后钱学森在科学上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母亲章兰娟出生于杭州富商之家,清逸温婉,喜欢诗词,聪慧善良,记忆力和计算能力超群,很有数学天资。这样的女子,在清末是凤毛麟角的——有人说,钱学森记忆力超群,多遗传于母亲章兰娟。章兰娟熟读中国文史,她教儿子背唐诗宋词等,更注重言传身教。钱学森忆起母亲,曾这样写道:“我的母亲是个感情丰富、纯朴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个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孩子行善事的母亲。母亲每逢带我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总是向着乞讨的人解囊相助,对家中的仆人也总是仁厚相待。”甚至,在这位母亲作古半个多世纪之后,她的孙子说:“父亲(钱学森)秉承了奶奶和爷爷的身教传统,他从来不言教,只谈身教。”得益于父母的精心培养,年少的钱学森熟读了经典,积累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这让他享用一生。
二
钱学森报考大学的时候,教他国文的董鲁安老师劝他报考文学系;数学老师傅种孙认定这个聪颖的孩子 “在数学方面最有发展”,叮嘱他要报考数学系;母亲章兰娟希望子承父业,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做一个教育家或有名气的教师;父亲钱均夫却要他学习工程学,因为父亲认为只有实业才能救国,中国太缺乏工程师了。年少的钱学森迷惑了,到底填报哪个系呢?他喜欢文学名著,熟读史书,喜欢大自然,甚至在13岁时就已经立下 “探索大自然奥秘 ”的志向……对于旁人来讲,钱学森填报任何一个专业,就是另外专业的损失。而钱学森心中牢记了一个故事,这个无意中听来的故事影响了钱学森的专业选择。
早在读初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两位来自农村的同学的对话——
“你第一次看到火车是什么时候啊?”
“不久前来北京读书时看到的,你呢?”
“我也是。小时候我可想看看火车长啥样了,我们那儿没有火车,岁数大点的人根本不知道火车是啥东西。”
“你第一次看见火车,觉得它像个啥?”
“说不上来它像啥,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家伙。你说它像啥?”
“我也说不上来。反正第一次看见那东西,就觉得眼晕。坐上去开起来,就像飞一样,两边的树都斜躺着往后跑,可神气啦!”
同学的对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钱学森心中震颤:国家的工业太落后了,交通太落后了,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富强起来?困惑他许久的专业选择问题,在回想这段对话时帮助他作出了决定,他决心攻读火车制造专业,造出大批的火车,发展国家的交通事业。这个选择和父亲的期望达成了默契。1929年秋天,钱均夫和夫人把儿子送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火车制造专业。
当年的上海交大学习氛围十分浓厚,竞争压力亦很大。学校评估学生优秀与否的最重要参考标准是成绩的好坏。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里,还保存着钱学森当年读书时的许多东西。但留给交大学子印象最深的是一张普通的卷子。有一次考试,钱学森考了满分100分。朋友们都跑来祝贺他。忽然,一直乐着的钱学森安静了,自语道:“搞错了?老师弄错分数了,我这题答案是错的。”不管朋友的阻拦,钱学森拿着卷子,直接去找老师。其实那只是一个小小的笔误,他不小心把NS写成了N,老师没有注意到。老师把100分改成了96分。排名虽然退后了,但钱学森的人品却更让同学和老师们欣赏了。 转眼钱学森从交大毕业了。钱学森先是考取了清华大学飞机设计专业的公费留学生。在清华大学的短暂学习期间,钱学森遇到了两位导师:一位是王助,另一位是王士悼。王助是我国早年的航空工程师,设计并制造了中国第一代飞机;王士悼则是清华大学很有名望的教授。两位导师都是爱国知识分子。
钱学森在学习中得知,在美国科技的高速发展历程中,汽车、飞机和无线电技术这三大发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吸引钱学森的是美国的航天事业。自从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在滑翔机上安装了12马力汽油发动机试飞成功后,人类进入航空时代。钱学森感到,火车固然重要,但已经落后,蒸汽机要让位于电力。作为新一代中国知识青年,应该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钱学森决心到最先进的美国学习。在20世纪20年代和20世纪30年代的留美学生记忆中,“庚子赔款留学生”是一个重要的词汇。由于美国放弃战争赔款而转化为中国学生的留学费用,给当时许多年轻人创造了留洋机会,也造就了中国学生留美的第二次热潮。钱学森抓住了这个机会,成了1934年20名“庚子赔款留学生 ”之一。
三
蔣百里的三女儿蒋英在成为钱学森夫人之前,是钱学森的干妹妹。
这得说到蒋百里和钱均夫的一次谈话。因二人的深厚友情,两家一直走动频繁。钱均夫唯有独子钱学森,蒋百里却有5个可爱的女儿。有一次,钱均夫带着妻儿去蒋百里家做客。两大家子热热闹闹地吃完饭后,钱学森被蒋家的女孩们拉到花园里找虫子玩,大人留在厅堂吃茶聊天。章兰娟和蒋夫人一边絮叨着家常,一边听钱均夫和蒋百里两人天南海北地聊。蒋百里见钱均夫很久没有言语,他随老友微笑的眼神看向花园,只见钱学森正和蒋英姐妹蒙着眼睛在捉迷藏呢。钱均夫回头看着蒋百里,笑着说:“我有个要求,不知当提不当提?把蒋英给我做干女儿吧。”
于是,9岁的钱学森从此多了个能歌善舞的干妹妹。蒋英5岁到钱家,改名钱学英。两个孩子从此结了伴:一起跟母亲学唐诗宋词,一起随父亲去爬西山,一起听留声机,一起玩耍和长大。可是过了不久,日夜思念女儿的蒋百里,特地跑来钱家看望蒋英。吃饭时,在他和老友觥筹交错中,蒋百里问钱均夫:“恐怕你不止想要个女儿吧?”钱均夫看着两小无猜的孩子,为老友斟满酒杯,笑而不答。之后,大家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但心知肚明的蒋百里夫妇越发舍不得他们的三女儿了。他要“毁约”,直接跑到钱家说想要回老三。年岁尚小的蒋英早就开始怀念蒋家姐妹五个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了,她自是迫不及待地要回家和姐妹团聚。孩子想回到原来的家,钱均夫夫妇即便舍不得,也拿她没办法。不过,章兰娟在蒋夫人接走蒋英之前,笑着提出了一个要求:“你们家老三,现在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蒋百里夫妇满口答应:“好啊,门当户对,我们赞成。”
蒋英回了家,两小无猜的伙伴渐渐疏离。上了大学后,钱学森放假时也曾特地去学校看望正读中学的蒋英。蒋英站在走廊里,不似以前的吵闹,而是躲在门柱后和干哥哥讲话。有同学打旁边经过,她早已准备好似的,故意扭过头,装作没看见。实在躲不开的,她就低头,小声地介绍:“这是我的干哥哥。”同学们打趣地笑笑,走开了,留下害羞的蒋英和有点不自在的钱学森。
后来蒋英曾同父母一起到钱家看望即将赴美留学的钱学森。日后,蒋英曾这样写道:“虽说我当时只有十五六岁,但似乎对钱学森产生了一点朦朦胧胧的爱意。那次,我很想仔细看看已经长成大人的钱学森,但又怕他发现,遇到他的目光,心就跳个不停。” 钱学森看她,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心境?他偷偷地注视着这个干妹妹。那个喜欢唱歌、跳舞、和他抢口琴的黄毛丫头,如今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看在眼里的蒋百里走过来,站在钱学森旁边,对女儿说: “英子,给你学森哥哥弹一首曲子,算是离别礼物。”蒋英选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乐曲非常明亮、欢快、流畅,这再一次勾起他们对在一起的快乐童年时光的回想。后来,尤其是钱学森一个人在美留学时,业余时间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开着那辆老爷车去城里听音乐会。
钱学森赴美不久,蒋英赴德主攻音乐,日后成为享有盛誉的女高音歌唱家。蒋百里送女儿去德国后,曾特地绕道美国看望老友的独子钱学森,不知是顺便还是有意,他将自己女儿的照片和地址 “不小心 ”落在钱学森的书桌上了。再联系上的钱学森和蒋英,已非当年打打闹闹的兄妹,而是情侣了。
直到12年后,1947年,钱学森才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他见到了日夜思念的老父亲,而他12年前与母亲的相拥,竟是最后的一个拥抱……第二天,钱学森去拜访蒋家。早在美国时,他就从蒋英的信中知道自己非常敬仰的世伯蒋百里先生已经去世,为了陪伴母亲,蒋英提前从德国归来,蒋英姐妹都已出嫁,只有已经27岁的蒋英,一直以陪伴母亲之名单身着……蒋英邀请钱学森去看她的个人演唱会。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熟悉的人,钱学森沉醉在美妙的歌声中,他爱上了这个唱歌的人。他决定向蒋英求婚。钱学森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自然非常高兴——这正是他们大人一直期待的事情啊。
两人的婚礼于1947年8月30日在上海国际饭店举行。婚礼俭朴而庄重,按母亲的遗愿,钱学森亲自给新婚妻子戴上了母亲送的耳环。随后他带上爱妻,返回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
四
1935年和钱学森一同赴美留学的,还有徐芝纶、夏勤铎等人,当年他们由上海黄浦江码头启程,经过20多天的海上颠簸,于9月初到达美国。钱学森直接前往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系报到。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于1861年,坐落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镇,与鼎鼎大名的哈佛大学在地理位置上仅一墙之隔,它的理工专业也在全美名列前茅。这一年钱学森快满24周岁了。
在国内时,钱学森是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现在在麻省理工学院,他的学业同样出类拔萃。没过多久,钱学森就适应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习,但是有一点最惹他生气,就是当时的西方社会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学校某些傲慢的同学,甚至当着钱学森的面耻笑中国人。晚年的钱学森回忆说:“那时我年轻气盛,最怕也最受不了他们对待我们中国人的态度。”有一次,又有人羞辱中国人,一向温和的钱学森忍不住了,倏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坚定地说:“作为一个国家,我的祖国正陷于列强的侵略之中;但作为个人,我可以和你们比。等期末时,看谁的成绩最好。”美国学生知道他的成绩好,没人敢应战,也不敢再言语。从此,钱学森的同学再也不敢当他的面蔑视中国人。
一
细雨之中的西湖、盛开的荷花、一座断桥,淡淡几笔,足以勾勒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杭州之美,在于留给旁人有对美的无尽想象空间。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杭州的美,犹如一幅盛满故事的山水画,诗意、神秘、动情;对于航天之父钱学森来说,杭州于他也是这般美丽。只是直到19岁,他才能借养病之机认识自己家乡的美丽。杭州是钱学森生命开始的地方,虽然他年少时因父亲工作调动而辗转生活于北京、上海,长大后为了学业穿梭于北京和大洋彼岸的美国,但钱学森一触摸到杭州这幅美卷,便充满不舍和一生的惦念。母亲章兰娟和儿子隔着大洋写信叙家常时还忍不住提到钱学森的出生——踏莲而生。所谓踏莲而生,就是出生时双脚先落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竖生”“寤生”或“立生”。民间的说法是,以这种姿态出生的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杭州钱家是吴越国王钱镠的后嗣。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钱镠的第33世孙。钱均夫出生于杭州一个没落的丝商之家。钱均夫挚爱中国文学和历史,很小的时候就博览了中国的史书、小说。他的文笔甚好,颇得鲁迅先生欣赏——我们可从鲁迅先生的书信日记集里看出端倪。当时杭州富商章氏,亦非常欣赏钱均夫的人品和才华,便把知书达理的女儿章兰娟许配给他,并资助他东渡留学日本。多年之后,钱均夫回忆说留日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蒋百里、许寿裳等友人,尤以与蒋百里交情更好。他们彼此在文字上的互赏和志向上的默契,成全了他们那段跨越一生的友谊。难能可贵的是,这段友谊还延续到下一代。1947年,学成归国的钱学森如愿做了蒋百里的女婿。蒋百里是现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和钱学森,亦师亦友,引导着钱学森的成长,在钱学森和父亲发生“战争”时,他又是钱学森的同盟军,为了支持钱学森的专业,还选择“背叛”老友钱均夫,这是后话。
在日本留学期间,钱均夫主攻教育学、地理和历史,以施展其“興教救国”的抱负。他和蒋百里,深受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在钱学森1岁时,钱均夫在上海创办学堂;1911年和1913年两度担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的校长。在钱学森3岁时,举家迁往北京,钱均夫供职教育部,任中小学学科科长。
正如钱学森曾说的那样: “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钱均夫不仅致力于开启儿子的智慧,更致力于培养儿子的人生志向。他知道家庭文化氛围于人成长的重要性,便把家里堆满书,亲自为儿子挑选画报、小人书。钱学森行将离开祖国前往美国求学之时,他送给儿子的礼物是一大箱的中华文化丛书,这些书,成了日后钱学森“独在异乡为异客”时重要的精神食粮。作为父亲,钱均夫不仅为儿子营造了宁静的家庭文化氛围,还对儿子寓教于乐,帮其学,又立其志,这为日后钱学森在科学上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母亲章兰娟出生于杭州富商之家,清逸温婉,喜欢诗词,聪慧善良,记忆力和计算能力超群,很有数学天资。这样的女子,在清末是凤毛麟角的——有人说,钱学森记忆力超群,多遗传于母亲章兰娟。章兰娟熟读中国文史,她教儿子背唐诗宋词等,更注重言传身教。钱学森忆起母亲,曾这样写道:“我的母亲是个感情丰富、纯朴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个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孩子行善事的母亲。母亲每逢带我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总是向着乞讨的人解囊相助,对家中的仆人也总是仁厚相待。”甚至,在这位母亲作古半个多世纪之后,她的孙子说:“父亲(钱学森)秉承了奶奶和爷爷的身教传统,他从来不言教,只谈身教。”得益于父母的精心培养,年少的钱学森熟读了经典,积累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这让他享用一生。
二
钱学森报考大学的时候,教他国文的董鲁安老师劝他报考文学系;数学老师傅种孙认定这个聪颖的孩子 “在数学方面最有发展”,叮嘱他要报考数学系;母亲章兰娟希望子承父业,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做一个教育家或有名气的教师;父亲钱均夫却要他学习工程学,因为父亲认为只有实业才能救国,中国太缺乏工程师了。年少的钱学森迷惑了,到底填报哪个系呢?他喜欢文学名著,熟读史书,喜欢大自然,甚至在13岁时就已经立下 “探索大自然奥秘 ”的志向……对于旁人来讲,钱学森填报任何一个专业,就是另外专业的损失。而钱学森心中牢记了一个故事,这个无意中听来的故事影响了钱学森的专业选择。
早在读初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两位来自农村的同学的对话——
“你第一次看到火车是什么时候啊?”
“不久前来北京读书时看到的,你呢?”
“我也是。小时候我可想看看火车长啥样了,我们那儿没有火车,岁数大点的人根本不知道火车是啥东西。”
“你第一次看见火车,觉得它像个啥?”
“说不上来它像啥,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家伙。你说它像啥?”
“我也说不上来。反正第一次看见那东西,就觉得眼晕。坐上去开起来,就像飞一样,两边的树都斜躺着往后跑,可神气啦!”
同学的对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钱学森心中震颤:国家的工业太落后了,交通太落后了,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富强起来?困惑他许久的专业选择问题,在回想这段对话时帮助他作出了决定,他决心攻读火车制造专业,造出大批的火车,发展国家的交通事业。这个选择和父亲的期望达成了默契。1929年秋天,钱均夫和夫人把儿子送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火车制造专业。
当年的上海交大学习氛围十分浓厚,竞争压力亦很大。学校评估学生优秀与否的最重要参考标准是成绩的好坏。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里,还保存着钱学森当年读书时的许多东西。但留给交大学子印象最深的是一张普通的卷子。有一次考试,钱学森考了满分100分。朋友们都跑来祝贺他。忽然,一直乐着的钱学森安静了,自语道:“搞错了?老师弄错分数了,我这题答案是错的。”不管朋友的阻拦,钱学森拿着卷子,直接去找老师。其实那只是一个小小的笔误,他不小心把NS写成了N,老师没有注意到。老师把100分改成了96分。排名虽然退后了,但钱学森的人品却更让同学和老师们欣赏了。 转眼钱学森从交大毕业了。钱学森先是考取了清华大学飞机设计专业的公费留学生。在清华大学的短暂学习期间,钱学森遇到了两位导师:一位是王助,另一位是王士悼。王助是我国早年的航空工程师,设计并制造了中国第一代飞机;王士悼则是清华大学很有名望的教授。两位导师都是爱国知识分子。
钱学森在学习中得知,在美国科技的高速发展历程中,汽车、飞机和无线电技术这三大发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吸引钱学森的是美国的航天事业。自从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在滑翔机上安装了12马力汽油发动机试飞成功后,人类进入航空时代。钱学森感到,火车固然重要,但已经落后,蒸汽机要让位于电力。作为新一代中国知识青年,应该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钱学森决心到最先进的美国学习。在20世纪20年代和20世纪30年代的留美学生记忆中,“庚子赔款留学生”是一个重要的词汇。由于美国放弃战争赔款而转化为中国学生的留学费用,给当时许多年轻人创造了留洋机会,也造就了中国学生留美的第二次热潮。钱学森抓住了这个机会,成了1934年20名“庚子赔款留学生 ”之一。
三
蔣百里的三女儿蒋英在成为钱学森夫人之前,是钱学森的干妹妹。
这得说到蒋百里和钱均夫的一次谈话。因二人的深厚友情,两家一直走动频繁。钱均夫唯有独子钱学森,蒋百里却有5个可爱的女儿。有一次,钱均夫带着妻儿去蒋百里家做客。两大家子热热闹闹地吃完饭后,钱学森被蒋家的女孩们拉到花园里找虫子玩,大人留在厅堂吃茶聊天。章兰娟和蒋夫人一边絮叨着家常,一边听钱均夫和蒋百里两人天南海北地聊。蒋百里见钱均夫很久没有言语,他随老友微笑的眼神看向花园,只见钱学森正和蒋英姐妹蒙着眼睛在捉迷藏呢。钱均夫回头看着蒋百里,笑着说:“我有个要求,不知当提不当提?把蒋英给我做干女儿吧。”
于是,9岁的钱学森从此多了个能歌善舞的干妹妹。蒋英5岁到钱家,改名钱学英。两个孩子从此结了伴:一起跟母亲学唐诗宋词,一起随父亲去爬西山,一起听留声机,一起玩耍和长大。可是过了不久,日夜思念女儿的蒋百里,特地跑来钱家看望蒋英。吃饭时,在他和老友觥筹交错中,蒋百里问钱均夫:“恐怕你不止想要个女儿吧?”钱均夫看着两小无猜的孩子,为老友斟满酒杯,笑而不答。之后,大家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但心知肚明的蒋百里夫妇越发舍不得他们的三女儿了。他要“毁约”,直接跑到钱家说想要回老三。年岁尚小的蒋英早就开始怀念蒋家姐妹五个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了,她自是迫不及待地要回家和姐妹团聚。孩子想回到原来的家,钱均夫夫妇即便舍不得,也拿她没办法。不过,章兰娟在蒋夫人接走蒋英之前,笑着提出了一个要求:“你们家老三,现在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蒋百里夫妇满口答应:“好啊,门当户对,我们赞成。”
蒋英回了家,两小无猜的伙伴渐渐疏离。上了大学后,钱学森放假时也曾特地去学校看望正读中学的蒋英。蒋英站在走廊里,不似以前的吵闹,而是躲在门柱后和干哥哥讲话。有同学打旁边经过,她早已准备好似的,故意扭过头,装作没看见。实在躲不开的,她就低头,小声地介绍:“这是我的干哥哥。”同学们打趣地笑笑,走开了,留下害羞的蒋英和有点不自在的钱学森。
后来蒋英曾同父母一起到钱家看望即将赴美留学的钱学森。日后,蒋英曾这样写道:“虽说我当时只有十五六岁,但似乎对钱学森产生了一点朦朦胧胧的爱意。那次,我很想仔细看看已经长成大人的钱学森,但又怕他发现,遇到他的目光,心就跳个不停。” 钱学森看她,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心境?他偷偷地注视着这个干妹妹。那个喜欢唱歌、跳舞、和他抢口琴的黄毛丫头,如今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看在眼里的蒋百里走过来,站在钱学森旁边,对女儿说: “英子,给你学森哥哥弹一首曲子,算是离别礼物。”蒋英选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乐曲非常明亮、欢快、流畅,这再一次勾起他们对在一起的快乐童年时光的回想。后来,尤其是钱学森一个人在美留学时,业余时间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开着那辆老爷车去城里听音乐会。
钱学森赴美不久,蒋英赴德主攻音乐,日后成为享有盛誉的女高音歌唱家。蒋百里送女儿去德国后,曾特地绕道美国看望老友的独子钱学森,不知是顺便还是有意,他将自己女儿的照片和地址 “不小心 ”落在钱学森的书桌上了。再联系上的钱学森和蒋英,已非当年打打闹闹的兄妹,而是情侣了。
直到12年后,1947年,钱学森才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他见到了日夜思念的老父亲,而他12年前与母亲的相拥,竟是最后的一个拥抱……第二天,钱学森去拜访蒋家。早在美国时,他就从蒋英的信中知道自己非常敬仰的世伯蒋百里先生已经去世,为了陪伴母亲,蒋英提前从德国归来,蒋英姐妹都已出嫁,只有已经27岁的蒋英,一直以陪伴母亲之名单身着……蒋英邀请钱学森去看她的个人演唱会。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熟悉的人,钱学森沉醉在美妙的歌声中,他爱上了这个唱歌的人。他决定向蒋英求婚。钱学森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自然非常高兴——这正是他们大人一直期待的事情啊。
两人的婚礼于1947年8月30日在上海国际饭店举行。婚礼俭朴而庄重,按母亲的遗愿,钱学森亲自给新婚妻子戴上了母亲送的耳环。随后他带上爱妻,返回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
四
1935年和钱学森一同赴美留学的,还有徐芝纶、夏勤铎等人,当年他们由上海黄浦江码头启程,经过20多天的海上颠簸,于9月初到达美国。钱学森直接前往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系报到。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于1861年,坐落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镇,与鼎鼎大名的哈佛大学在地理位置上仅一墙之隔,它的理工专业也在全美名列前茅。这一年钱学森快满24周岁了。
在国内时,钱学森是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现在在麻省理工学院,他的学业同样出类拔萃。没过多久,钱学森就适应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习,但是有一点最惹他生气,就是当时的西方社会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学校某些傲慢的同学,甚至当着钱学森的面耻笑中国人。晚年的钱学森回忆说:“那时我年轻气盛,最怕也最受不了他们对待我们中国人的态度。”有一次,又有人羞辱中国人,一向温和的钱学森忍不住了,倏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坚定地说:“作为一个国家,我的祖国正陷于列强的侵略之中;但作为个人,我可以和你们比。等期末时,看谁的成绩最好。”美国学生知道他的成绩好,没人敢应战,也不敢再言语。从此,钱学森的同学再也不敢当他的面蔑视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