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实习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探索加强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习管理 学生党员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37-03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的基础课、专业课学习加上一年的实训实习教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新问题。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更是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措施,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一)实习期学生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1.实习期学生党员多数是预备党员。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特别是在实行“2+1”教学模式后,学生实际在校时间只有两年,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及党的组织发展相关条例和制度,培养一名学生入党,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为此,发展学生党员基本是在大二下学期,这是发展学生党员的重点阶段。可见,实习的学生党员几乎都是一些刚入党不久的预备党员。例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即将于2013年7月离校外出实习的学生中,共有学生党员176人,全部都是预备党员。
2.实习期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不强。实习期学生党员刚入党不久就离开学校外出实习,几乎没有参加过组织生活,受党教育的时间不长,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较为薄弱,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成熟。而学生党员通常是在党组织生活中才能感受到党性意识和宗旨信念,实习学生党员由于无法回校参加组织生活,在有党组织的实习单位“无权管”,在没有党组织的实习单位“无法管”。这些学生党员离开教师和党组织,他们的归属感淡化;离开校园和同学,他们的责任感减弱,自豪感衰退,长期缺乏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导致他们思想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党性意识不强。
(二)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育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不健全,缺乏校企联动党建管理机制。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对于在校学生党员管理,有相应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但对于长达一年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党员,学院原有的考核培训与教育管理制度不适用,而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实习学生党建工作制度。许多学生党员实习的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或有党组织的也是流于形式,对实习学生党员只关注他们所学专业与实习内容是否与企业的利益密切联系,而对于政治思想的教育培养关心不够,学生党员在企业中缺少组织归属感。
2.教育管理实习学生党员的力量不足。由于受编制所限,多数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配备不足,系一级没有配备专职的党务干部,从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职责通常落在辅导员肩上,对于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力量无法到位。辅导员多数不是专业教师,在实习期学院都会定期指派相关专业老师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和消化理论知识,却无法专门派辅导员参与党建工作指导。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在中小企业或者私营企业实习,这些企业大多没有规范的党组织,缺少专职党务干部,也缺乏学生党建的经验。这两方面原因使得对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难以到位。
3.实习生党员分散,管理难度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往往都是去企业,尽管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加强与拓展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有一些固定实习的基地,可以集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集中实习,例如我院路桥工程系的学生,往往可以在同一个工地就可以安排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实习。但也有不少学生由于专业、岗位的限制,他们是分散实习的,例如我院管理类、外语类的各专业,经常出现只有几个,甚至是一个学生在某一城市、某一单位的情况,那么在一个单位实习的学生党员人数就更少,几乎没有符合党章所规定的成立党支部的条件。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实习单位在境外,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越南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在越南各省实习。实习学生党员远离学校,与学校党组织、联系人的距离拉大,沟通联系困难,也无法参加学校的组织活动;有的实习单位党建工作不规范,不能对实习学生党员提供很好的党建教育;也因为实习生不是单位的人,组织关系又不在实习单位,单位党组织也难以管理;实习学生党员的实习地点分散,难以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同时,他们面临就业,为找工作东奔西跑,高职院校很难及时准确地把握其情况,容易造成监管脱节现象。
4.教育管理的内容与方式简单,影响教育效果。由于实习期间学生党员离开了校园,学校对实习学生党员思想教育一般就是政治信仰、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求实习学生党员学习的内容多是党史党章和时事,内容比较简单;党内生活基本是“学党史、读文件、写心得”,教育形式的单一。实习学生党员对此类教育模式心生厌倦,加上监管不到位,对预期的教育目的就难以实现。
5.网络利用率不高,难以实现信息化管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尤其是直接面对学生党员的学生党支部,基本实现了从网站建设到QQ群、MSN、飞信、博客到微博的信息通道,完善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能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的作用,实现网上学习和交流,为党员建立网上精神家园。然而,由于学生党员实习地区较为分散,实习时间相对较长,联系方式更换频繁,传统的QQ、BBS、博客、网上党校等也因学生实习地点上网受限严重、网络平台利用率不高而无法发挥作用,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路桥系实习学生,多数是在修路修桥的施工工地,这些地方通常是比较偏僻、交通不便、信号不好,住在工棚里,要想上网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对策分析
(一)注重对学生党员加强离校前的教育管理工作 1.加强主题教育或专题培训,提高思想认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应在学生党员离校实习前,对实习党员进行一次以“牢记党员身份,履行党员义务”为主题的教育或专题培训,对其进行加强党员组织观念的教育。教育他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主动学习党的理论,增强党性观念,主动与党组织联系,积极参加党的组织活动,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自觉履行党员义务,自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
2.建立实习学生党员个人档案。基层党组织应在实习生党员离校前将其姓名、性别、班级、实习单位、入党时间、介绍人、第一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码、QQ、邮箱等有关情况进行认真整理登记、建档,然后告知其培养联系人。同时,要强调建立第二联系方式条目,便于及时把握部分学生党员更换手机号码、QQ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确保党支部能动态管理实习学生党员奠定基础。
3.建立学院所在地实习学生党员与外地实习生党员联系制度。确定一名在学院所在地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联系若干名在外地实习的学生党员,通过他们来了解和掌握在外实习的学生党员各方面的表现,既减少了学校党组织繁琐的管理任务,保证了学校党组织与实习学生党员的联系畅通,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4.给每位实习学生党员发《实习学生党员日志》,作为实习生党员考核依据。实习前,给实习学生党员发放《实习学生党员日志》,要求他们每天记录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情况,实习结束后统一交回所在支部,对于正式党员的实习学生,《实习学生党员日志》可以作为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对于预备党员的实习学生,《实习学生党员日志》可以作为转正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实习期间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措施
1.科学合理设立实习学生党支部或党小组。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学生党员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岗位受限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立实习学生党支部或党小组,一是可以在学生党员比较集中的企业,打破院系的界限,成立临时党小组,推选或指定党小组长;二是根据学生党员的行业和岗位层次、专业等划分党小组,使不同企业但属于同行业、同岗位的学生党员加强联系和交流,有机会共同提升思想和专业能力。
2.制定和完善各种教育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实效。基层党组织要根据预备党员考察的需要以及本系学生实习特点,制定和完善实习学生党员一系列的教育管理制度,促使预备党员在实习期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组织活动,严格要求自己,为转正做充分准备是很有必要的,用制度来规范和强化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体现。
一是建立实习学生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基层党组织对实习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对方便上网的学生党员发学习资料、时政要闻、校园党建动态等,对于无法上网的学生员定时寄发纸质教育资料、慰问信。
二是建立实习学生党员思想汇报制度。由于实习学生党员几乎都是预备党员,规定他们每月一次思想汇报是很有必要的,思想汇报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电话、短信交谈,发E-mail汇报,也可以邮寄书面的思想汇报,无论哪一种方式,但必须要求他们三个月至少有一份是书面汇报,以便作为预备期满转正材料。我院外语系越南语专业的实习学生党员就是用这种方式,每个月发E-mail汇报一次,每隔三个月就寄一次思想汇报回校。
三是建立按时缴纳党费的制度。根据实习学生党员实际情况,一般要求他们每季度向党组织交纳一次党费,可以邮寄、异地打卡,特殊情况可以委托他人代交。
四是建立实习生党员考核制度。对实习学生党员提出明确的实习要求,强调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遵守职业道德,虚心好学,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实习期满,由实习单位对每一位实习生党员进行评价鉴定,出具统一的鉴定表给到学院基层党组织。
五是建立党组织建立跟踪走访教育制度。基层党组织可以结合专业指导教师走访实习学生的实际,整合资源,充分合理利用。事先将需要向学生党员了解的情况列成表格,如果走访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教师是党员的可以直接跟踪走访实习学生党员,并将相关表格给学生党员填好带回交给党组织,如果走访实习学生的教师是非党员,党组织可以派一名党员随同一起去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与学习情况。
3.建立“双管”模式,发挥企业育人功能。基层党组织要积极主动与学生实习单位的党组织联系,在有党组织的企业,建立“双管”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各指派有党员与实习的学生党员对接,共同对实习期间的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在学生党员数较多的实习单位成立临时学生党支部,接受学院和实习单位的双重管理,双方党组织经常互相交流,共同指导和鼓励实习学生党员主动向学院联系人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定期与企业联系人进行面对面的汇报交流,积极协助实习单位开展党建活动,通过自身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有效带动其他员工、促进企业文化的进步,学生党员在企业实习的实践中锻炼增长才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又使他们了解社会,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通过这种“双管”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校、企业、学生自我三方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党建与企业党建的良性互动,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无缝对接。
4.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丰富学生党员的管理手段。基层党组织应结合学生党员实习地点以及网络使用是否方便的实际,运用灵活多变的管理手段。当学生党员实习地点分散、人数不均而网络使用方便时,建立相应的网站、网页、QQ群、博客,还可以利用网络开支部会议、发布各类通知、告示,上传各类学习资料等,便于对实习学生党员进行动态管理;对于无法上网的学生党员来说,还得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寄学习资料,发各种书面规定。
总而言之,在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实习期间学生党建工作更是面临更大的困难。其难度大而且任务重,关系到党员质量和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学生党员政治理想信念的树立,也关系到高职院校党组织先进性的体现。因此,积极探索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是非常必要的,使学生党员在实习中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学生党员实习期间离校不离党,永葆党员本色。本文虽然对实习生党员管理难问题进行分析,对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提出了思考,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尝试,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对实习学生党员管理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探索。相信在今后的实践中,将继续研究可操作性强的新方法、新手段,创新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责任,做好高职院校实习生党员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洪敏,丁莹莹.高职院校“2+1”模式下学生党建分类管理探索[J].价值工程,2012(12)
[2]郭子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顶岗实习期间培养模式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2(11)
[3]席亚萍,赵红深.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管理现状与思考[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4]徐玉凤.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教育的探讨[J].华章,2012(6)
[5]刘莎.加强高职院校实习生党员管理[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5)
(责编 何田田)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习管理 学生党员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37-03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的基础课、专业课学习加上一年的实训实习教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新问题。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更是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措施,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一)实习期学生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1.实习期学生党员多数是预备党员。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特别是在实行“2+1”教学模式后,学生实际在校时间只有两年,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及党的组织发展相关条例和制度,培养一名学生入党,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为此,发展学生党员基本是在大二下学期,这是发展学生党员的重点阶段。可见,实习的学生党员几乎都是一些刚入党不久的预备党员。例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即将于2013年7月离校外出实习的学生中,共有学生党员176人,全部都是预备党员。
2.实习期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不强。实习期学生党员刚入党不久就离开学校外出实习,几乎没有参加过组织生活,受党教育的时间不长,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较为薄弱,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成熟。而学生党员通常是在党组织生活中才能感受到党性意识和宗旨信念,实习学生党员由于无法回校参加组织生活,在有党组织的实习单位“无权管”,在没有党组织的实习单位“无法管”。这些学生党员离开教师和党组织,他们的归属感淡化;离开校园和同学,他们的责任感减弱,自豪感衰退,长期缺乏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导致他们思想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党性意识不强。
(二)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育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不健全,缺乏校企联动党建管理机制。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对于在校学生党员管理,有相应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但对于长达一年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党员,学院原有的考核培训与教育管理制度不适用,而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实习学生党建工作制度。许多学生党员实习的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或有党组织的也是流于形式,对实习学生党员只关注他们所学专业与实习内容是否与企业的利益密切联系,而对于政治思想的教育培养关心不够,学生党员在企业中缺少组织归属感。
2.教育管理实习学生党员的力量不足。由于受编制所限,多数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配备不足,系一级没有配备专职的党务干部,从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职责通常落在辅导员肩上,对于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力量无法到位。辅导员多数不是专业教师,在实习期学院都会定期指派相关专业老师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和消化理论知识,却无法专门派辅导员参与党建工作指导。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在中小企业或者私营企业实习,这些企业大多没有规范的党组织,缺少专职党务干部,也缺乏学生党建的经验。这两方面原因使得对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难以到位。
3.实习生党员分散,管理难度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往往都是去企业,尽管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加强与拓展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有一些固定实习的基地,可以集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集中实习,例如我院路桥工程系的学生,往往可以在同一个工地就可以安排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实习。但也有不少学生由于专业、岗位的限制,他们是分散实习的,例如我院管理类、外语类的各专业,经常出现只有几个,甚至是一个学生在某一城市、某一单位的情况,那么在一个单位实习的学生党员人数就更少,几乎没有符合党章所规定的成立党支部的条件。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实习单位在境外,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越南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在越南各省实习。实习学生党员远离学校,与学校党组织、联系人的距离拉大,沟通联系困难,也无法参加学校的组织活动;有的实习单位党建工作不规范,不能对实习学生党员提供很好的党建教育;也因为实习生不是单位的人,组织关系又不在实习单位,单位党组织也难以管理;实习学生党员的实习地点分散,难以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同时,他们面临就业,为找工作东奔西跑,高职院校很难及时准确地把握其情况,容易造成监管脱节现象。
4.教育管理的内容与方式简单,影响教育效果。由于实习期间学生党员离开了校园,学校对实习学生党员思想教育一般就是政治信仰、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求实习学生党员学习的内容多是党史党章和时事,内容比较简单;党内生活基本是“学党史、读文件、写心得”,教育形式的单一。实习学生党员对此类教育模式心生厌倦,加上监管不到位,对预期的教育目的就难以实现。
5.网络利用率不高,难以实现信息化管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尤其是直接面对学生党员的学生党支部,基本实现了从网站建设到QQ群、MSN、飞信、博客到微博的信息通道,完善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能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的作用,实现网上学习和交流,为党员建立网上精神家园。然而,由于学生党员实习地区较为分散,实习时间相对较长,联系方式更换频繁,传统的QQ、BBS、博客、网上党校等也因学生实习地点上网受限严重、网络平台利用率不高而无法发挥作用,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路桥系实习学生,多数是在修路修桥的施工工地,这些地方通常是比较偏僻、交通不便、信号不好,住在工棚里,要想上网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对策分析
(一)注重对学生党员加强离校前的教育管理工作 1.加强主题教育或专题培训,提高思想认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应在学生党员离校实习前,对实习党员进行一次以“牢记党员身份,履行党员义务”为主题的教育或专题培训,对其进行加强党员组织观念的教育。教育他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主动学习党的理论,增强党性观念,主动与党组织联系,积极参加党的组织活动,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自觉履行党员义务,自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
2.建立实习学生党员个人档案。基层党组织应在实习生党员离校前将其姓名、性别、班级、实习单位、入党时间、介绍人、第一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码、QQ、邮箱等有关情况进行认真整理登记、建档,然后告知其培养联系人。同时,要强调建立第二联系方式条目,便于及时把握部分学生党员更换手机号码、QQ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确保党支部能动态管理实习学生党员奠定基础。
3.建立学院所在地实习学生党员与外地实习生党员联系制度。确定一名在学院所在地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联系若干名在外地实习的学生党员,通过他们来了解和掌握在外实习的学生党员各方面的表现,既减少了学校党组织繁琐的管理任务,保证了学校党组织与实习学生党员的联系畅通,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4.给每位实习学生党员发《实习学生党员日志》,作为实习生党员考核依据。实习前,给实习学生党员发放《实习学生党员日志》,要求他们每天记录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情况,实习结束后统一交回所在支部,对于正式党员的实习学生,《实习学生党员日志》可以作为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对于预备党员的实习学生,《实习学生党员日志》可以作为转正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实习期间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措施
1.科学合理设立实习学生党支部或党小组。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学生党员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岗位受限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立实习学生党支部或党小组,一是可以在学生党员比较集中的企业,打破院系的界限,成立临时党小组,推选或指定党小组长;二是根据学生党员的行业和岗位层次、专业等划分党小组,使不同企业但属于同行业、同岗位的学生党员加强联系和交流,有机会共同提升思想和专业能力。
2.制定和完善各种教育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实效。基层党组织要根据预备党员考察的需要以及本系学生实习特点,制定和完善实习学生党员一系列的教育管理制度,促使预备党员在实习期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组织活动,严格要求自己,为转正做充分准备是很有必要的,用制度来规范和强化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体现。
一是建立实习学生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基层党组织对实习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对方便上网的学生党员发学习资料、时政要闻、校园党建动态等,对于无法上网的学生员定时寄发纸质教育资料、慰问信。
二是建立实习学生党员思想汇报制度。由于实习学生党员几乎都是预备党员,规定他们每月一次思想汇报是很有必要的,思想汇报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电话、短信交谈,发E-mail汇报,也可以邮寄书面的思想汇报,无论哪一种方式,但必须要求他们三个月至少有一份是书面汇报,以便作为预备期满转正材料。我院外语系越南语专业的实习学生党员就是用这种方式,每个月发E-mail汇报一次,每隔三个月就寄一次思想汇报回校。
三是建立按时缴纳党费的制度。根据实习学生党员实际情况,一般要求他们每季度向党组织交纳一次党费,可以邮寄、异地打卡,特殊情况可以委托他人代交。
四是建立实习生党员考核制度。对实习学生党员提出明确的实习要求,强调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遵守职业道德,虚心好学,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实习期满,由实习单位对每一位实习生党员进行评价鉴定,出具统一的鉴定表给到学院基层党组织。
五是建立党组织建立跟踪走访教育制度。基层党组织可以结合专业指导教师走访实习学生的实际,整合资源,充分合理利用。事先将需要向学生党员了解的情况列成表格,如果走访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教师是党员的可以直接跟踪走访实习学生党员,并将相关表格给学生党员填好带回交给党组织,如果走访实习学生的教师是非党员,党组织可以派一名党员随同一起去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与学习情况。
3.建立“双管”模式,发挥企业育人功能。基层党组织要积极主动与学生实习单位的党组织联系,在有党组织的企业,建立“双管”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各指派有党员与实习的学生党员对接,共同对实习期间的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在学生党员数较多的实习单位成立临时学生党支部,接受学院和实习单位的双重管理,双方党组织经常互相交流,共同指导和鼓励实习学生党员主动向学院联系人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定期与企业联系人进行面对面的汇报交流,积极协助实习单位开展党建活动,通过自身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有效带动其他员工、促进企业文化的进步,学生党员在企业实习的实践中锻炼增长才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又使他们了解社会,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通过这种“双管”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校、企业、学生自我三方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党建与企业党建的良性互动,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无缝对接。
4.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丰富学生党员的管理手段。基层党组织应结合学生党员实习地点以及网络使用是否方便的实际,运用灵活多变的管理手段。当学生党员实习地点分散、人数不均而网络使用方便时,建立相应的网站、网页、QQ群、博客,还可以利用网络开支部会议、发布各类通知、告示,上传各类学习资料等,便于对实习学生党员进行动态管理;对于无法上网的学生党员来说,还得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寄学习资料,发各种书面规定。
总而言之,在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实习期间学生党建工作更是面临更大的困难。其难度大而且任务重,关系到党员质量和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学生党员政治理想信念的树立,也关系到高职院校党组织先进性的体现。因此,积极探索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是非常必要的,使学生党员在实习中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学生党员实习期间离校不离党,永葆党员本色。本文虽然对实习生党员管理难问题进行分析,对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提出了思考,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尝试,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对实习学生党员管理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探索。相信在今后的实践中,将继续研究可操作性强的新方法、新手段,创新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责任,做好高职院校实习生党员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洪敏,丁莹莹.高职院校“2+1”模式下学生党建分类管理探索[J].价值工程,2012(12)
[2]郭子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顶岗实习期间培养模式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2(11)
[3]席亚萍,赵红深.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管理现状与思考[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4]徐玉凤.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教育的探讨[J].华章,2012(6)
[5]刘莎.加强高职院校实习生党员管理[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5)
(责编 何田田)